02.28 庞中华和田英章的书法相比,你更喜欢哪一个?原因是什么?

笔尖写字课堂


对庞中华,在我刚接触书法时,曾经专门练过他的字;对田英章,作为书法爱好者关注的一个热点,我也曾看过他的字。



说句实在话,就目前而言,对他们两位的字,我都不喜欢。但是,他们又各有其价值。

庞中华,和那个时代的席殊、江鸟、杨再春等人一起,唤醒了人们对书法美的追求,激起了人们学习书法的热情。他们提报春鸟,他们是先行者,他们的历史价值无法抹杀,虽然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们的书法还很初级。


而田英章的价值在哪里呢?

我们读书,要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各个阶段,学习内容不同,传授知识的老师不同,不可能有老师能将你从幼儿园教到大学。

学习书法也如此。田英章的字,将笔画简化了,让你入门变得轻松了,这有点类似小学老师教我们识字、造句以及基本的作文。

而书法如果只是简单、机械的笔画拼凑,类似搭积木,那就和印刷体没区别了,那是机器干的事,失去了人书写的趣味与意义。

所以说,田英章的角色,有点类似小学或初中老师,起着“师傅引进门”的作用。

这一点,学习“田字”的人如果没有清醒的认识,一辈子坐在“田字”的井底,是不可能真正体会到书法之美的。

其实,当初庞中华庞大的“粉丝团”也是经历了这一痛苦的过程的,当年“庞粉”何止百万,远比“田粉”壮大。当年在他们眼中,庞中华就是“当代王羲之”,认为他的书法就是“高大上”,但当他们的眼光逐渐提高后,也就自觉地从庞中华的字中走了出来。



我想,“田粉”也会重复这一经历。

即便这样,最后,我还是要说,我们应当感谢庞中华和田英章。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庞中华和田英章都是不同的历史阶段,为硬笔书法的普及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物。论及硬笔书法的水平,田英章肯定超过庞中华,所以相比较来说我更喜欢田英章的硬笔书法。

庞中华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可以说是当时硬笔书法的明星人物,上电视、杂志、报纸,出版各种字帖,在当时的硬笔书法界那是响当当的人物。对于我们这些六零后、七零后的人来说,庞中华代表着一种情结。那时候学硬笔书法几乎都是学习庞中华的字,我那个时候经常被老师批评写字差,因此也练过庞中华的硬笔书法。

庞中华的硬笔楷书,相对比较简单好学,基本上你只要能写成横平竖直,然后再把整个字形压扁一些,就八九不离十了。他的行笔行书也不复杂,能把他的硬笔楷书写好,笔画之间加上牵丝,写得再稍微快点,就是他的硬笔行书特点。当然我这里说的有点简单了,任何一种字,你要学会还是要花点功夫的。

但是后来我开始练习毛笔书法之后,了解了一些书法知识,那个时候还订阅了《书法杂志》还有《硬笔书法杂志》等几种期刊,因为是自学所以这些期刊杂志也成为了我最好的学习资料之一。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要想真的把硬笔书法练好,需要去向古人学习,于是从那之后就不再学习庞中华的字了。后来练硬笔书法就是临摹古代的名家小楷,例如《黄庭经》、《乐毅论》、《灵飞经》等。

田英章老师的硬笔书法是基于他几十年毛笔书法的深厚功底的,因此虽然是硬笔书法,但还是能给人一种传统书法的韵味。这一点与庞中华的字一比,高下立现。田英章的硬笔楷书取法自欧楷,硬笔行书也不仅仅是楷书的快写,而是有真正的行书风韵,这也是来自毛笔书法的功底。

所以如果是想练练字的话,我建议学习田英章老师的硬笔书法。如果是想往硬笔书法这块发展一下的话,我建议还是以临摹古人的小楷字帖为主。


翰墨今香


恕我直言,庞中华、田英章写的字,我都不喜欢。原因是: 背离传统书写技法,画蛇添足,矫揉造作,近似美术字的写法,不是自然美,属于很普通的写字范围,与书法毫无关系……八十年代起至今,比他们两个写的好的人多如牛毛。如果不是媒体炒作、出版社助推,他们什么都不是,名气大不等于功夫深。

凡是认为庞中华、田英章写的字非常好的人,都是不懂书法的盲目崇拜者,审美标准低级,他们只是觉得字体挺好,并不知道书写技法是错误的!

庞中华、田英章,虽然是一个写硬笔字,一个写毛笔字,但是,他们的书法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及商业化运作模式,基本上是相同的,甚至他们的目的也都是一样的,口是心非! 难道不是吗?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幌子,教授自己的字体,粗制滥造,兜售假冒伪劣字帖与书法教材,干着误人子弟的够当,利用媒体传播歪理邪说。他们两个是典型的书法传销分子,一门心思研究怎么能赚钱,所以,他们走的是旁门左道,不属于正宗的书法之路……

无论怎么自圆其说,庞、田二人的字,就是地地地道道、普普通通的钢笔字、毛笔字,根本不是真正的书法!

他们习字几十年,并没有潜心钻研传统书法,只是一知半解学了一点皮毛而已,没有把古法用笔核心技术精髓吃透,只留于琢磨字形,没深入研究技法,相反,还把古帖技法核心精要——笔法动作,给篡改了。试想,执笔法、运笔法、结字法,三大技术要诀都搞错了,是什么书法家、教育家? 纯粹是伪装者!

他们的字,最典型的特征是,没有实用性功能,缺少艺术性元素……可惜,很多人却一直蒙在鼓里痴迷不悟,还为他们大肆鼓吹,并且借助自媒体想方设法竭力传播他们的歪理邪说。如图:

▲图片源于网络

我认为,硬笔书法方面,普通大众最需要的是: 写得好、写得快、平时用那种字体及其写法,也就是说,实用型硬笔字及其书写技法,才是众望所归。而庞中华、田英章等人写的硬笔字,全都是带有刻意顿笔的,恰恰是这个细节特点,犹如驾车在路上行驶时总踩刹车似的,说好听点儿像正步走……娇揉造作,只为了诱骗外行人。

根据我多年从事教学课题研究,实验结果证明,庞的硬笔字、田的毛笔字,都不适合初学者,尤其是中小学生,一旦练习他们的字,副作用和后遗症非常大。比如,字体方面,没有兼容性,只能看而无法用。技法方面,矫揉造作,刻意描画的成分十分明显……容易养成不良的书写习惯,日后想改善书写手法,或者改学别的字体,会觉得非常难。如图:

▲图片源于网络

我是五零后,与庞中华、田英章是同代人,八十年代那会儿,我也是一位硬笔书法发烧友,据我所知,沈鸿根、王正良、卢中南、任平、卢桐、顾仲安……他们才是真正的硬笔书法事业开拓者,而且是正规军……《中国钢笔书法》杂志是有力的证据。

△图为本人书写的特大楷(单字15厘米)

关于硬笔书写技能和训练方法问题,属于学术性、专业性课题,普通人是理解不了的。如果是潜心研习过传统书法,并从事过写字教学研究的人,就会发现,古人写字是办公、私信、陶冶情操,笔法动作特别简单,根本没有像庞、田等人理解的那么麻烦。

我觉得,毛笔字笔画的棱角,即所谓的顿笔之类,是由于毛笔材质、性能特殊,当笔锋在提按、驶转、调锋过程中姿态变化时,导致笔画棱角分明的状况是自然形成的。如图: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2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5d8000023edd4a975a1\

潘茂生书法文化研究


首先,两个老师,是我们大家的老师,我们作为普通爱好者,应该予以尊重!

首先,从性质上,他们出版的硬笔行书字贴,都是实用硬笔字贴,是服务于大众日常书写的!

有些初学者,一说到现代的硬笔书法家,就一脸鄙视,甚至对这些老师不屑一顾,真是呵呵了!


那你找几个实用水平比较高的硬笔书法字帖吧,别又是自个整个美术字的描字速度,描出来古贴中的字,来和实用行书对比,以示自己水平甚高。

这种人我今天还见:稚嫩的线条,凑合的控笔能力,再临下古贴,描出蹩脚的繁体字,就感觉王羲之附体了,出来晃悠到处好为人师!

先说田英章:

田英章的行书很自然,随意,很有力度,扛肩较大,中宫收的紧,但是也很有杂乱之感。

可能每个书法家对硬笔书法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比如,吴玉生的行书,那就简洁了许多;而沈鸿根的,更突出硬笔的实用性,线条却有扭曲状,偏行草一点。

田英章行书:


而田英章的行书,好在哪里?

1、 符合大众人的书写习惯,就像桑塔纳更符合早几年普通民众的轿车一样。他的行书结体,实用性强,连笔流畅,更适合大众临摹,实用。

2、\t结体上,他的字中宫紧好,主笔外放。符合传统书法审美。

但他的字有争议的地方,又在哪里呢!

因为他的字,中宫收得太紧,所以显得骨感太强。

再加上,田英章的笔画和牵线太长,所以,他的字作为一篇文章上的话,常常看上去有一团乱麻。

他的学生荆霄鹏,虽然行书笔画也比较长,但是,就明显回避了某些问题。

再说下庞中华庞中华的字,他的字,在今天受到了大众争议。

正如20年前三七分,十年前非主流爆炸头一样,一个时代一个时代的审美。庞中华以肥为美的时候成为过去了!


中国的书法审美,总体上,还是沿袭二王为代表的南贴派。而庞中华的行书却是从魏碑汲取营养,所以他写出来的字,有点魏碑式的隶意。

他是个开拓者,在书法普及启蒙时代,他的书法争议声是比较小的。随着互联网的普通,人们书法审美眼光的开阔。

人们的书法审美,逐渐回归到传统的行书审美上的行书:

就是要中宫收紧,就是要扛一点肩,就是要大小突出,就是要有收有放。而这一切,庞中华的行书。好像都不太明显,所以。

现在两位老师,网上争议声都有,我更喜欢田英章,也练过田英章老师的行书!

“关注我,为你分享最真实有效的练字方法,和最有温度的行书示范。”


行书一点通


另类君答题:-)

先说庞中华。庞中华号称“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他这个第一并不是名次上的第一,而是开拓者的意思,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庞中华致力于硬笔书法的推广宣传,发轫之始,无人与之并驾齐驱,可以说他是在蛮荒之地耕耘开拓的先行者。

另类君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接触庞中华的字帖,据他自己所述,是“师承王羲之”,然而中国书法,尤其是行书,又有哪个没有受到过王羲之的影响?

咱们再论书法美感。现在有很多人对庞中华有非议,为啥会有非议呢?因为庞中华当年发布的字帖太多了,铺天盖地满大街都是,而且在各处题词的广度更是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说好听了叫“审美疲劳”,说难听点,那就是太腻味了。

从技术层面来讲,庞中华的字并没有得到王羲之的神韵,倒是有魏碑和隶书的影子晃动不已,王羲之《兰亭序》的飘逸洒脱在庞中华字体中虽然有些许存在,但是由于庞中华故步自封,师心自用,虽然也曾作为范曾的关门弟子研习过范某人的书法技艺,然并卵。

我们再说田英章。田二郎的书法从技术层面来讲好过庞中华,因为线条更圆润,也更流畅,没有庞中华那种妄自尊大的“肥美”,但田英章其人有个痼疾,那就是“馆阁体”意味太重。

“馆阁体”本身倒不是什么弊病,但由于“馆阁体”作为官样字体,尽管有王友军、苏黄米蔡以及秦桧等历代书法大家的风骨,但书法属于艺术创作,即便是楷体字,也应有不拘俗套的飘逸灵动之感,但田二郎作为国务院工作人员,体制内人士的通病他也应有尽有,所以从他的书法上,感受不到王羲之的灵魂。

据说田二郎非常看不上鲁迅的书法,认为鲁迅没有练过“馆阁体”,所以鲁氏的书法就“乏善可陈”。

有这种体制思维的人,还有什么资格谈论书法呢?

另类君认为,田英章的字写的很好看,比庞中华好看的多,然而他远不如另一个地位比他低很多的书法家:司马彦。至于和他大哥田蕴章相比,那就更是判若云泥,不值一提了。

另类君言尽于此,告辞!


另类文史


庞中华和田英章两个书法家的字,我都非常喜欢!

1.定位不一样!

他们两个人在书法硬笔书法史上的定位是不一样的,庞中华先生是硬笔书法的开拓者,而田英章先生是硬笔书法的普及者!可以说50%以上的硬笔基础入门者都是用的田英章的字帖。

2.功底差不多

庞中华和田英章两个书法家,他们在硬笔书法上面花的功夫都是非常深的。

很多人不喜欢庞中华先生的字,是因为觉得他的字形偏扁!

但是我们通过观察庞中华老师的笔画连带与流畅的程度,在书法功底上丝毫不差于田英章先生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实田英章先生在青少年时期写毛笔的时间是大于硬笔时间的。

而庞中华先生是专攻硬笔,花的时间比田英章先生还多,毛笔花的时间并不多!

3.受众不一样

庞中华先生影响的是七八十年代热爱书法的年轻人!

当代一些出名的书法家,很多都受到过他的影响,对他都有一种特别的情节。

田英章先生影响的是90年代到2000年以后热爱书法的年轻人。

随着媒体的发展和庞中华先生年龄的增大,慢慢的淡出了大家的视野!

而田英章先生一直不遗余力的推广硬笔书法,取得了比庞中华先生更大的知名度。

佳顺书法网络学院才主哥哥每日分享书法干货,感谢您的关注!



佳顺书法网院才主哥哥


确实现在很多书法爱好者喜欢拿庞中华和田英章相比较,不管书法水平高低,这两位可以说是当今比较受大众喜欢的书法家,在硬笔书法培训上更是少有人能及。

庞中华活跃于八九十年代,可以说在书法培训和教育界独领风骚了将近20年,他的书法字帖《谈谈学写钢笔字》成为当年最畅销的硬笔书法字帖之一,印刷数量超过2000万册,积累了大批的粉丝,到现在还有很多的追随者。

可是到了2000年,庞中华逐渐退出了书法爱好者的视野,更多的硬笔书法家开始被人们认识,包括司马彦、邹穆白、田英章等等,其中田英章的人气最高,虽然不及当年的庞中华,但是现在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他出书、录光碟、办培训,在当今书法爱好者培训里占了半壁江山。

二者都对当今硬笔书法培训产生过很大的影响,都被广大书法爱好者喜欢,都被批评为俗气。这种相似性不得不让人感兴趣,并且去比较一下。


百文摘


庞中华和田英章两位,都是书名颇响亮的书法家,但是两人却有些不同,应该说受到欢迎的时段也不同。

我们都知道庞中华被誉为“硬笔书法第一人”,硬笔真正作为书法来提出是从他那里开始的,他的一本薄薄的《谈谈学写钢笔字》一版再版,最后达到了两亿册的印刷量,那个时候,中国人练习书法的热情被庞中华调动起来了,几乎人手一本庞中华字帖。


时过境迁,那时的庞中华字帖一家独大,从九十年代开始,硬笔书法可谓是百花齐放,出现了许多的硬笔书法家,庞中华也曾坦言自己也感到压力,因为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对于书法而言是好事,但是对于庞中华个人而言却是压力了。

田英章应该是时下最热门的书法家,他成名应该稍稍比庞中华晚了一点,因为庞中华毕竟是率先提出硬笔书法概念的人,但是八九十年代的田英章也毫不逊色,八十年代就到日本举办了书法展,而且还是中国现代硬笔研究会的会长。田英章虽然主要是毛笔,但是在硬笔书法这一块也有一席之地。


我想,很多人都有这种体会,刚开始练习硬笔字都是从庞中华开始,写得也像模像样了,然后就开始换其他的了,就开始“抛弃”庞中华,甚至说庞中华的字不好,误导人等等。

我觉得这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很多人都庞中华带进学习写字这个大门的,应该是庞中华给了你最初写字的动力和信心,如果你在书法上取得了成就,那么都应该感谢庞中华。

现在学谁不重要,也不是说非要学庞中华,但是不能忘了根本!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庞中华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田英章虽然人到老年,但是却依然活跃在书法教学一线,而且庞中华和田英章有一个区别就是,庞中华只是硬笔书法,而田英章却是软硬笔皆能,这一点也是很多人选择学习田英章的原因。

我想但凡是书法爱好者,对于这两位都很熟悉,自己心目中也有评价的标准,至于喜欢哪一个的书法,那也是见仁见智了!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关注,我是铁匠论书画!


存希斋书法


字匠而已!书法讲率性而为,笔随心走!无神韵者皆是死字印刷体!俺只喜欢四川书法家李小龙大师的字!






儒学代言人


他们的字都不算好,都属于“僵尸体”、“印刷体”。庞字形不正,不规范。相比之下,田比庞好点,至少单字看还是美的。可是他的字看整篇,那就完了。尤其是行书,字字独立,各自为政,哪有古人所说的行神贯气、血脉相通啊?要学字,可以把田字当入门教材。进门之后,就可以扔掉,然后找沈鸿根、任平等高手拜师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