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信陽光山是個好地方!宋代大文豪蘇軾就曾來過好幾次,還留有詩作

北宋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正月十八日,正是44歲的蘇軾從東京開封一路風塵僕僕,帶長子蘇邁,要走最近陸路赴貶謫地湖北黃州(今黃岡),擔任團練副使。

信陽光山是個好地方!宋代大文豪蘇軾就曾來過好幾次,還留有詩作

在此之前,他剛經歷了一生中最大的轉折點,此前因“烏臺詩案”被捕入獄,險些被殺。


從地理路線上,自東京抵黃州,蘇軾的路線,是過淮河經春風嶺(今新縣湖北交界處的小界嶺),光州是必經之道。


信陽光山是個好地方!宋代大文豪蘇軾就曾來過好幾次,還留有詩作


蘇軾於是順路來到了淨居寺。


林語堂著《蘇東坡傳》,記載蘇軾二月初一抵黃州。由此推斷,他在寺中盤桓時間不長。


但蘇軾在寺中留下了《遊淨居寺(詩並敘)》,詩中道:“鐘聲自送客,出谷猶依依。回首吾家山,歲晚將焉歸?”


那年冬天,蘇東坡再次來到靜居寺,留下了《遊淨居寺》。

信陽光山是個好地方!宋代大文豪蘇軾就曾來過好幾次,還留有詩作

蘇軾在《遊淨居寺》敘中寫道:淨居寺,在光山縣南四十里,大蘇山之南、小蘇山之北。寺僧居仁為餘言:齊天保中,僧慧思過此,見父老問其姓,曰蘇氏,又得二山名。乃嘆曰:吾師告我,遇三蘇則住。遂留結庵。而父老竟無有,蓋山神也。其後僧智顗見思於此山而得法焉,則世所謂思大和尚、智者大師是也。唐神龍中,道岸禪師始建寺於其地,廣明庚子之亂,寺廢於兵火,至乾興中乃復,而賜名曰“梵天”雲。


之後,他數度回來,還引來了也是名人的黃庭堅、張耒,以及多位高僧,數次流連淨居寺,淨居寺在宋代文人圈中的影響日深


清代《光山縣誌》裡,記載著“銀枝落地東坡回”的傳說。據說當年淨居寺主持居仁和尚送別蘇東坡時,問他:先生何時再回蘇山?


蘇軾指著三異樹上寄生的銀杏樹回答,銀杏樹枝落地時,我就回來了。

信陽光山是個好地方!宋代大文豪蘇軾就曾來過好幾次,還留有詩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