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戰國時期,楚國幾乎覆蓋多半個中國,可為何未能統一天下

我們都知道,在戰國時期的時候楚國的疆域領土是當時最大的,曾覆蓋大半個中國,那麼有人問了,大就可以統一全國嗎?

要知道楚國當時地理條件是很好的,伏牛山與桐柏山把守著楚國的北大門,當時的楚長城就在那一地帶,相對來說交通也是很方便的,北上直抵中原,出武關直衝關中。若是逆長江而上,可直通巴蜀。

當時楚國核心區域就屬江漢流域經濟最發達,當時的淮河流域是楚國最富庶的區域,這麼看來國家富裕,地域廣闊,可為何還是不能做到統一全國呢?

戰國時期,楚國幾乎覆蓋多半個中國,可為何未能統一天下

其實在當時那個朝代又有那個君王不想統一全國,但是統一二字,說著簡單,做起來可是難上加難,接下來我們來分析一下,主要分為四點:

一 、貴族政治,沒有新鮮血液的加盟

楚國貴族和公族世襲罔替,從不引進新的人才,這是重要的一點,楚國從春秋到戰國,一直都是由屈、景、昭、鬥等幾家公族掌控,時間久了之後便導致楚國的政治和經濟腐敗不堪,各大貴族把自己的利益看的遠高於楚國的利益,一些外人是根本沒有辦法加入到楚國的經濟和政治中去的,沒有合理的監視和管理,整個楚國的經濟和政治越來越腐敗,再也沒有楚文王、 武王、 莊王時候的魄力。

戰國時期,楚國幾乎覆蓋多半個中國,可為何未能統一天下

二 、變法路子不通

那個朝代各個國家都在想盡辦法變強變大,楚國為了變得更強大,也曾嘗試了很多辦法,當時的魏國的軍事“強人”吳起因為在魏國備受排擠,後來投靠了楚國後,在楚國大刀闊斧的搞改革。由於是楚王讓吳起搞的,各大貴族也不敢說什麼,但是心裡是很不爽的。等楚王死後,各大貴族立馬就反抗了起來,最後吳起被亂箭射死。

腐敗的貴族除不掉、理不順,曾經屈原也想把這些腐敗現象改革一下,由於各種原因,不但沒能成功,反而也被大家所排擠,最終只能含恨自殺,雖然屈原的屈大家族也是貴族之一,但是由於抵抗不過眾多貴族,還是以失敗告終。

戰國時期,楚國幾乎覆蓋多半個中國,可為何未能統一天下

三 、戰國時,楚王大多昏庸

以楚懷王為例,當時的楚國和齊國聯盟一起對付當時比較強的秦國,但是當時的楚懷王信了張儀的花言巧語,貪圖了幾百裡商於之地的“空頭支票”,毅然決然的和齊國絕交,最終齊國又和秦國聯手,反過來攻打楚國。

由於當時的楚國從來不喜歡參與國際上的合縱大業,他不清秦國是什麼角色,東方几國基本上都這樣。楚懷王上秦國一次當,不吸取教訓,最後弄的客死異國他鄉。再往後的幾代楚王,更是一代不如一代,雖然昏庸無能沒本事,但是內鬥起來還是很厲害的。

戰國時期,楚國幾乎覆蓋多半個中國,可為何未能統一天下

四 、人才外流

以上有說到,外人是沒有辦法進入楚國政壇的,就這樣楚國的人才全都自尋出路去了,而當時的秦國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招收各國人才。比如當時楚國的李斯,他自知在楚國得不得重視,便去秦國碰運氣,結果大家都已經知道了,他在秦國當上了丞相,就衝這一點看,楚國和秦國的差距就已經大的不是一星半點了。

當然以上這四點只是我們所知道的,那麼我們所不知道的事情,那就太多了,一國敗亡,絕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那個滿是戰爭的年代,誰都不能保證自己的國家代代出明君,也不能說誰就是昏君。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沒有誰能預知秦國的國度就一定是好的,每個年代都有自己的侷限性。當然我們現代人也都是通過歷史記載,才得知當時所發生的一切,是真是假誰又知曉呢。

戰國時期,楚國幾乎覆蓋多半個中國,可為何未能統一天下

好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下不同的建議和意見,我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