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融創映湖十里:4個問題

問1:如此偏的地方為什麼要修房子?

我想去過售房部的朋友都知道它的位置在蔡家算是比較偏的,沿著嘉運大道向北走,一直走,一直走,當你懷疑走錯路的時候差不多就到了。從整個控規圖上看它確實是整個蔡家最北端的一塊住宅用地,在整個蔡家還有很多樓盤在賣的時候國土部門為什麼要把這麼一塊地投入市場,為什麼要在這個地方修房子,為什麼又是2019年底這個時間點?

為了尋找問題的答案,我們需要從城市發展進程、蔡家所處發展階段兩個角度來分析。

2003年,觀音橋走入大眾視野,緊接著新牌坊這片農田也進入大開發時代;

2008年,八大金剛鬧金開,整個北區第二次北進,照母山緊跟其後;

2010年,蔡家、禮嘉、悅來三個版塊同時開發,拉開了第三次北進的序幕;

現在的北區發展版圖不斷擴大,最遠處到了水土復興,北區的發展步伐在整個重慶來講是比較快的。人們常說酒要一口一口的喝,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步子大了容易扯著蛋。但是房地產的開發步伐總是一個接著一個,一個尚未離場另一個就迫不及待地登場,距離傳統核心板塊越來越遠,麵粉卻越來越貴,如此發展邏輯無形中給市場造成巨大的緊張感與壓迫感。

一個板塊尚未成熟,甚至尚未開發完成,另一個板塊又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如此循環往復,這就是為什麼大家經常會發出這樣的感嘆:好偏的位置,鬼大爺去買!1998年停止福利分房以來,中國正式進入商品房時代,從此掀起了地產開發掘金時代。建國70年,城鎮人口從1949年的5700萬,增長到6億人。改革開放40年,城鎮常住人口,從1978年的1.7億人,增長到8.3億人,這麼多人進入城市必然需要很多房子,一直以來採取得都是“築巢引鳳”的開發邏輯。


這樣的發展邏輯不僅在各大板塊中出現,在一個板塊中也同樣存在。

2010年起,北城未來、中庚城、旭輝朗悅郡、隆鑫愛琴海、名流印象、正源福源、中昂星匯、上城中央扎堆蔡家中環快速幹道以北的區域,我們把這一片稱為蔡家1.0時代;

2012年起,金科城、力帆翡翠郡、渝能嘉灣壹號、金科博翠山、龍湖椿山、金科美院、萬科十七英里、萬科觀承、金科集美嘉悅、中南玖宸扎堆蔡家中環快速幹道以南區域,我們把這一片稱為蔡家2.0時代。

1.0和2.0之間並不是絕對的一個完成後,另一個才開始,在時間上相互有穿插,集中度上會有差異。

我們再看看中環快速幹道以南這個區域,大部分土地已經出讓,僅剩餘軌道曹家灣站周邊有少量土地,這些地塊價值

較高,大量投入市場一方面會把部分剛需人群擋在門外,另一方面也會加劇區域的競爭激烈程度,當然地塊價值也不能實現最大化。去年底出讓的雅居樂和龍湖地塊樓面價已經高達8570元。

還有兩個因素。一是蔡家作為重慶21個居住區之一,幅員面積88平方公里,比整個萬州區主城的面積還要大,控規已建設用地48平方公里,還有大量的空地等待開發。二是一橋之隔的水土板塊從金科嶺上發展至今已逾兩年,水土高興產業園的概念已被大家熟識,融創、龍湖、萬科、萬科、金融街等10家房企已拿地開發。水土和蔡家本就屬於北碚行政版圖,兩兄弟在發展上必然會攜手共進,通過兩座大橋貫通彼此,且這兩個板塊均屬於兩江新區範疇,具有較大的戰略作用。

所以,無論從內部因素還是外部因素來看,蔡家在2019年這個時間點開啟3.0時代是發展的必然。


問2:這個樓盤是怎麼規劃的?

融創映湖十里:4個問題

區位圖

先大致說一下交通和基礎配套。距離最近的軌道站點是向家崗站,距離在2公里左右,目前有一路公交車。教育方面項目內部有一塊小學教育用地,商業配套自身有社區商業,未來的大型商業距離該樓盤並不遠。

融創映湖十里:4個問題

鳥瞰圖

項目四至。

北邊,是一大片城市綠地,該片綠地一直延伸到江邊,自然環境還是非常不錯;

西邊,大家從圖上看B27-2/05地塊和B31/06地塊標註的信息,是以醫療、金融、信息為主的產業單位,這是該樓盤在規劃層面以外的價值點。蔡家規劃打造的是蔡家智慧宜居城,大力發展智能製造。信息技術和工業互聯網等新興產業,這是區域內第一個產城項目。從蔡家目前入駐企業看這樣的規劃落空的概率比較小。

南邊,是兩塊待出讓的住宅用地,旁邊有一個小水庫;

東邊,一大片待出讓的住宅用地,一直延伸到嘉陵江邊。

在售情況。

B30-1/04地塊,是採用圍合式佈局的小高層,2梯4戶的產品,有兩個戶型,套內81平米的三房和套內104平米的四房。內部有兩個大中庭,左邊比較大有9000㎡,比標準足球場大一點,右邊中庭面積為6000㎡,比足球場稍微小一點。

F21-1/04地塊,是採用行列式佈局的洋房,也是三房和四房,相對來說小高層舒適性會更高一點。

融創映湖十里:4個問題

融創映湖十里:4個問題


問3:那些人群適合買?

首先,蔡家並不缺房子,畢竟它離傳統核心商圈距離比較遠。原住民以及同興工業園上班的人群基本上已在中庚城所在區域買房置業,也就是蔡家1.0時代。

其次,中環快速幹道以南區域,它的價值在於有軌道6號線做支撐,外加禮嘉商圈做價值背書以及強大的交通路網,消化大部分軌道沿線、鴛鴦、新牌坊改善型人群和大量投資人群,也就是蔡家2.0時代。

現在的蔡家3.0時代,更多的是需要通過產業為區域導入置業人群,以產促城,以城興產。通過蔡家控規圖上看產業用地並不多,我認為該項目兩塊產業用地是一個初步的嘗試,投石問路,如果產業導入順利,那麼對整個區域後期2000畝待出讓用地進行調整。畢竟,房地產的下半場更多得是比拼如何引進產業,從而導入人口。

所以,自住並工作在此區域,買這個樓盤沒問題,圍合式佈局以及橫廳設計,居住的舒適性還是不錯。投資買這個樓盤等待時間會稍微長一點。


問4:未來升值潛力怎麼樣?

有可能是一匹黑馬。投資看的是未來!十三五規劃明確指出蔡家商圈納入重點發展的“市級核心商圈”。可以稱為市級核心商圈的僅傳統五大商圈,新區通常以滿足板塊內部日常消費的服務型商業為主。為什麼會給與蔡家商業如此高的定位,有2個因素:一是蔡家幅員面積廣,規劃人口高達61萬人;二是承載水土板塊外溢的商業商務消費需求,畢竟他們之間就隔一座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