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血火芬蘭(三)狙擊手,游擊隊以及莫託洛夫美食

蘇聯困局和國際力量

蘇軍第一階段攻勢被徹底瓦解,被迫轉入防守。

前線沮喪的戰報擺在了斯大林的辦公桌上。

與此同時歐洲大陸局勢急轉直下,英法對德宣戰,英國和瑞典等國開始對芬蘭進行支援。

英國還宣稱向芬蘭支援一個師,甚至派空軍,越過土耳其轟炸阿塞拜疆境內的油田。

斯大林徹底火了,他叫囂道:“紅軍的威信是聯盟安全的保障,我們不能在如此渺小的敵人面前妥協,這會鼓舞敵人的士氣。”

他槍斃掉了44師師長,撤換了前線總指揮,繼續曾兵60萬,發動“新攻勢”。

這一次蘇軍放棄了南面和北面的攻勢,集中全部力量衝擊曼納海姆防線。

這條防線是由芬蘭英雄曼納海姆的名字命名,20年代初在英國幫助下參考馬奇諾防線建設完成。

雖然芬蘭經營防線10年時間,但受限於芬蘭低迷的經濟,這條防線簡直就是“豆腐渣工程”,很多地方是水泥和原木構成。

血火芬蘭(三)狙擊手,游擊隊以及莫託洛夫美食


死亡之箱

在這場“新攻勢”的戰爭初期,蘇軍的戰術進攻,簡直就是一場拙劣的表演。

擁有完整機械化部隊的蘇軍,幾天時間付出了幾千士兵的傷亡,竟然連芬蘭的一個永備工事都沒打掉。

相反戰場的節奏卻被芬軍掌握,他們在工事、戰壕和前沿鐵絲網之間來回運動,巧妙的躲避蘇軍的炮擊。

蘇軍一看這樣不行啊!於是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把大口徑自行榴彈炮(B4),拉到前沿陣地,壓低炮口直接轟擊永備攻勢。

用大炮轟,用飛機炸,用人海衝。反覆衝擊之下,防線終於鬆動了。

血火芬蘭(三)狙擊手,游擊隊以及莫託洛夫美食


但真正的血戰才剛剛開始。

芬蘭人的奇思妙想層出不窮。他們用假坦克、假工事、假人來消耗蘇軍火力,甚至用玻璃在雪地上鋪設,製造假冰面來混淆蘇軍偵察機,擾亂坦克的進攻路線。

但能否抗住被芬軍稱為“死亡之箱”的坦克進攻,成為了曼納海姆防線最大的考驗。

由於蘇軍的步坦協同戰術還沒有完善,坦克和步兵嚴重脫節。

等那些在雪地中踉蹌奔跑的蘇聯步兵到達時,發現坦克已經被幹掉了,剩下的步兵成了索米的槍下之鬼。

血火芬蘭(三)狙擊手,游擊隊以及莫託洛夫美食


整個曼納海姆防線,上演著人打坦克的悲劇。

這時候神奇的東西出現了,一種被稱作“莫託洛夫雞尾酒”的反坦克武器,被大量發配到芬軍手中。

這是一種由原油、柏油、汽油調製而成的“混合飲料”,裝在五分之一加侖的酒瓶中,作戰時用布條塞進酒瓶中,點燃扔進坦克的通風口或者坦克艙中,結果可想而知。

整個蘇芬戰爭期間,芬蘭一共使用七萬只這種燃燒瓶。

甚至還出現過芬蘭炊事兵,拿著木頭塞進運動中的坦克履帶的悲壯一幕。

雖然缺乏反坦克炮,但芬蘭的頑強,還是給蘇軍沉重打擊。

2月6日的戰事中,蘇軍一天就損失了50多輛坦克。

血火芬蘭(三)狙擊手,游擊隊以及莫託洛夫美食


可以這樣說,如果不是芬蘭這個“老師”血一樣的教訓,蘇聯著名的坦克集群衝鋒戰術,和坦克騎士戰術,根本就不可能在東線戰場出現。

游擊隊與白色死神

蘇聯解體也沒閒著,他們採取了一種小分隊形式的“土撥鼠”戰術。

在飛機坦克的掩護下,將自己掛在坦克後面,或者利用溝渠、灌木、彈坑等地勢,潛入縱深,用輕機槍構築簡易工事,既可以保護坦克,又可以建立偵查哨所,但這種戰術並沒有成功,反而損失慘重。

芬軍也不可能被動挨打,他們發現蘇軍非常害怕黑夜。

血火芬蘭(三)狙擊手,游擊隊以及莫託洛夫美食


於是也組織小分隊,乘著夜幕突襲蘇軍營地。

他們大多是專業獵人,槍法極高。身穿厚衣服和野戰夾克,外面用白色床單套一層偽裝服,划著雪橇悄無聲息縱橫北歐山林。

英軍觀察員形容“他們像美國3K黨”,蘇軍稱他們為“白色死神”。

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這些人近距離突襲蘇軍的營地、補給線,遠距離狙殺烤火的蘇聯士兵,甚至喪心病狂到襲擊蘇軍廚房的地步。

憑藉索米衝鋒槍每分鐘900發的驚人射速,和莫辛納甘步槍的精準射擊,這些人把“順手牽羊”戰術發揮到極致,對蘇軍造成了極大的傷亡和心理威懾。

血火芬蘭(三)狙擊手,游擊隊以及莫託洛夫美食


束手無策的蘇軍想了很多辦法來對付他們,觀測氣球、反狙擊戰術、甚至把西伯利亞地區的“滑雪愛好者”也拉了過來,但都於事無補。

大名鼎鼎的西姆海耶,更是在100天時間中狙殺542人,成為二戰狙擊手第一人,除此之外他還用衝鋒槍打死了200多人,堪稱傳奇。

莫託洛夫先生締造的傳奇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一句“I服了you”。

莫託洛夫先生,你一個外交官怎麼就和美酒美食掛鉤了呢?

出於戰略目標的考慮,對城市和平民的轟炸,在一戰時期就已經出現。

蘇芬戰爭中,蘇聯空軍也曾大規模轟炸芬蘭的城市,甚至出現過針對平民的空中掃射。

消息一傳出輿論大譁,西方世界,將蘇聯從“國際聯盟”開除。

開除就開除吧!這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兒,美英也不是什麼好貨色。

但關鍵時刻,蘇聯做出了一個極為滑稽的事情,外交官莫託洛夫對外宣稱:蘇聯空軍永遠不會也不可能轟炸城市,空軍的確在芬蘭首都上空執行過任務,但投下的不是燃燒彈,而是麵包,用來拯救那些飢寒交迫的貧苦大眾。

從此蘇聯炸彈有了一個新稱呼——莫託洛夫麵包籃。

血火芬蘭(三)狙擊手,游擊隊以及莫託洛夫美食


克里姆林宮官方表態:所有軍事行動都是為了幫助芬蘭民眾,把政權從“武裝匪徒”手中拿回來,至於芬蘭民眾為什麼拒絕幫助,這個問題比較複雜……。

直到40年2月,蘇聯空軍才把目光從城市轉到了鐵路系統上面。

據資料顯示,蘇聯空軍襲擊了690個芬蘭城市、城鎮、和鄉村。

共出動飛機44041次,海軍航空兵出動8000次。投擲炸彈55000枚,燃燒彈41000枚,除此之外針對平民掃射400多次。

這簡直是:既要當XX還要立牌坊。

敗局和歐洲鉅變

隨著蘇聯不計代價的衝擊,體格弱小的芬蘭開始扛不住了。

由於蘇聯空軍對鐵路系統的轟炸,導致鐵路系統徹底癱瘓,補給線中斷。

血火芬蘭(三)狙擊手,游擊隊以及莫託洛夫美食


此時歐洲局勢急轉直下,英國想要派遠征軍,從瑞典穿插到芬蘭戰場作戰,結果德國強硬表態:如果瑞典打開通道,德國立馬對瑞典開戰。

蘇聯也使用了一系列的外交組合拳,迫使瑞典放棄了對芬蘭的援助。

補給線癱瘓,外部援助斷絕,孤立無援的芬蘭只能忍氣吞聲,割地求和。

雖然敗了,但也打出了芬蘭的血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