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明天会更好

早晨起床站在阳台上,望着外面晴朗的天空,初升的太阳,那么诱人。如往日,此时早已在晨练之中。今天是七九的第五天,虽已立春,仍属冬季,打开窗户,冷风里却都是春的味道,扑面而来,倍觉清爽。深吸一口,闭眸回味,似有清泉从心间荡过。抚一下脸庞,更是多了许多的期盼,心底便有柔软处塌陷。

疫情,何时结束?

我伫立窗前可以仰望蓝天白云,而那些一线的医护人员只能在隔离室里,穿着沉重的隔离衣,戴着厚厚的护目镜,在病房、工作室、休息间,三点一线地穿梭,他们看不见阳光,眼里只有病人、药品、食物。

宅家之久,许多人盼着疫情快点儿结束,春游、踏青、赏花,与亲朋好友相聚;老百姓,盼着疫情快点儿结束,春耕夏种秋收,有一个好收成;而他们,一线的工作人员,只盼望疫情快点儿结束,给国人一个健康,让自己与亲人团聚,吃上一顿饱饭,睡上一个安稳觉。

曾经,忙碌的工作有时让人疲惫,每天早起、挤公交、按手印、考核,总想着哪天能偷个懒儿多睡会儿,而今,更多的人向往工作,忙忙碌碌,那才是年轻人应该有的朝气,才是生活的本真!曾经,厌烦了繁重的学业,厌烦了父母的絮叨,总想着哪天可以找个理由不去上课,而今,想念校园里的朗朗读书声,想念老师生气的模样......

如今,那些躺在病床上的患者,他们的希望却很简单---早日康复,早点儿出院,而那些无法救治的患者就连这么简单的要求都实现不了。在此次疫情当中,全家确诊相继去世的情况不止一例两例,三千多名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因公殉职。面对疫情,尽管我们在竭尽全力,有时却也无奈、无助,而此情此景,又是多么令人悲痛!

生与死之间,不可逾越,也不可选择,我们,唯有珍惜!

疫情之下,我们能做什么?

宅家,充电,提升自己!钟南山、李兰娟院士在国家危难之际,敢于挺身而出,靠的是什么,靠的是知识的力量!而此时,能救我们的也只能是知识!疫苗的早日研发成功,病毒的早日去除,就是我们最大的愿望。

此时,最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大国的风范,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十四亿人民齐心协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倾尽全力,没有怨言。你在前线打仗,我在后方不添乱,大到一个城市,小到一个村庄一个社区,大家自觉维护,就像现在最流行的一句话“宅在家也是做贡献”。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是的,不管风浪再大,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祖国这个强大的后盾,有十四亿人的共同努力,虽然暂临风雨,我们不能随波浮沉,各行各业已蓄势待发,“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网络上课、远程办公、视频会议,现代化大数据彰显威力;外卖小哥、环卫工人、快递人员,风里雨里依然坚守;电力、食品、医药,基础性行业正常保障.......各行各业,爆发着前所未有的战斗力,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人人都是战士,随时听党的召唤。

钟南山、李兰娟院士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医护人员、军人、警察、老百姓,每个人都不可或缺;医院、学校、机关、工厂、村庄,每一个场所都是战场。我们有义务更有责任,守护好自己的家园!

有一根火柴的微光,便不会有黑暗。每一个人都发挥自己的微光,做一些有能量的事情,人人献出一点爱,整个世界将会充满爱,微光必将铸灿烂!

避免绝望,培养希望。疫情让我们隔离,而上天正好给了我们修行的机会,少了往日的喧嚣,让心灵回归,静下心来,理一理思绪,填补一下自己的空白。珍惜当下,莫负时光。疫情终过,山河无恙。国泰民安,需一个更加充盈、朝气、奋斗的你!

青春是美丽的,奋斗的青春更美丽。青春时时在,无关乎年龄,只要有一颗年轻的心,都会奋斗出青春的精彩!明天会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