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梁啟超是如何培養九個子女皆成棟樑之材,祕訣在哪

熟悉中國近代史的人一般對梁啟超先生都不會陌生。他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和教育家。當然,他還曾經是推動中國近代史發展的一名有志青年,和康有為一起領導了中國近代的第一次資產階級改良運動——戊戌變法,並因此名垂青史;雖然戊戌變法以失敗告終,但梁啟超卻絕對堪稱是一個很成功的人。他是中國現代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對群體教育的理解十分獨到,但他對家庭教育的獨特詮釋則更加令人驚豔。中國現代的家庭教育是什麼時候產生的呢?大概就是梁啟超先生有了第一個孩子的時候吧。


梁啟超是如何培養九個子女皆成棟樑之材,秘訣在哪

梁啟超一共有兩任妻子,為他生下了九個孩子。長子梁思成,中國近現代最著名的建築師,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曾與妻子林徽因一起參與過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被譽為中國近代建築之父;次子梁思永,中國現代考古學者,畢業於哈佛大學考古學和人類科學系,是中國中央研究院的第一屆院士;三子梁思忠,畢業於西點軍校,參與淞滬會戰期間不幸病逝,年僅25歲;四子梁思達,經濟學家,長期從事經濟學研究,曾參加中科院經濟研究所《中國近代經濟史》的編寫工作;五子梁思禮,火箭系統控制專家,中國導彈控制系統研製創始人之一;長女梁思順,詩詞研究專家、中央文史館館員;次女梁思莊,著名圖書館學家,精通多國語言,曾任北京大學圖書館副館長,中國圖書館學會副理事長、名譽理事等職;三女梁思懿,著名社會活動家,曾任中國紅十字會國際聯絡部副部長、顧問;四女梁思寧,早年曾就讀於南開大學,1940年加入新四軍,在支隊司令部從事宣傳工作。

梁啟超是如何培養九個子女皆成棟樑之材,秘訣在哪

梁啟超一共有兩任妻子,為他生下了九個孩子。長子梁思成,中國近現代最著名的建築師,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曾與妻子林徽因一起參與過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被譽為中國近代建築之父;次子梁思永,中國現代考古學者,畢業於哈佛大學考古學和人類科學系,是中國中央研究院的第一屆院士;三子梁思忠,畢業於西點軍校,參與淞滬會戰期間不幸病逝,年僅25歲;四子梁思達,經濟學家,長期從事經濟學研究,曾參加中科院經濟研究所《中國近代經濟史》的編寫工作;五子梁思禮,火箭系統控制專家,中國導彈控制系統研製創始人之一;長女梁思順,詩詞研究專家、中央文史館館員;次女梁思莊,著名圖書館學家,精通多國語言,曾任北京大學圖書館副館長,中國圖書館學會副理事長、名譽理事等職;三女梁思懿,著名社會活動家,曾任中國紅十字會國際聯絡部副部長、顧問;四女梁思寧,早年曾就讀於南開大學,1940年加入新四軍,在支隊司令部從事宣傳工作。


梁啟超是如何培養九個子女皆成棟樑之材,秘訣在哪

梁啟超從來會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他說“我對你們的功課絕不責備。”面對學有所成的兒女,他也只是說:“一面不可驕盈自滿,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餒,儘自己能力做去。”讓他們“莫問收穫,但問耕耘”。他希望孩子能有一顆平常心,因為“人之生也,與憂患俱來,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立身第一要訣。”梁啟超很認真地分析每一個孩子的性格、特點。對每一個孩子的職業生涯、情感、健康,甚至是理財觀念都有干預。但絕不會橫加干涉,就如他想讓梁思成改學建築,就一定會仔細說明自己的顧慮,然後徵求梁思成自己的意見;梁啟超經營的親子關係既有西方的平等、融洽,又不乏中國式的循循善誘。既讓孩子們感受到他們是被重視、被尊重、被愛著的人,又始終是以一個長者,一個人生導師的身份在用言傳身教指引著他們;因此,梁啟超先生對子女的教育其實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優秀的範本,我們不僅是自己孩子的家長,也是孩子人生導師和親密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