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百年前國士無雙,抗疫專家第一人,怎樣在哈爾濱迅速撲滅了大鼠疫


他是第一位華人劍橋醫學博士;曾獲諾貝爾醫學獎提名;1910-1911年哈爾濱鼠疫防治的關鍵人物;口罩、隔離、禁足、火葬的首創者,他就是公共衛生學家伍連德。梁啟超曾稱讚伍連德:“科學輸入垂五十年,國中能以學者資格與世界相見者,伍星聯(即伍連德)博士一人而已!


百年前國士無雙,抗疫專家第一人,怎樣在哈爾濱迅速撲滅了大鼠疫

伍連德(1879年3月10日-1960年1月21日),字星聯,祖籍廣東廣州府新寧縣(今廣東臺山市),出生於馬來西亞


一、引言

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武漢並蔓延全國乃至全球,關鍵時刻,鍾南山、李蘭娟等疾控專家挺身而出,揭開病毒的真相,確認傳播途徑,提出防控的辦法,兢兢業業,嘔心瀝血,被全國人民盛讚為國士無雙,這讓我想起,我所居住的城市哈爾濱,歷史上,也曾發生過一次大規模的疫病傳染,那就是自1910年11月—1911年4月,持續了6個月,蔓延整個東北全境的鼠疫,這一次恐怖的災難性事件,導致6萬多人死亡,在這次人類與鼠疫的抗戰中,也有一個關鍵性人物——同樣堪稱國士無雙的伍連德。

伍連德是第一個獲得劍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的華人,1907年應袁世凱之邀回國服務。1910年10月25日,滿洲里首發鼠疫,11月8日即傳至北滿中心哈爾濱,以傅家甸為中心,疫情如江河決堤般蔓延開來,當時,感染及死亡人數激增,當地行政長官,包括醫護人員對如何檢疫,如何防疫幾乎一無所知,病人未做隔離,醫生沒有防護,死了人就拉到亂墳崗子隨便一埋,正是這種無知導致了瘟疫迅速蔓延,從哈爾濱直至東北全境,在這種情況下,清政府急召伍連德奔赴哈爾濱調查疫情。


百年前國士無雙,抗疫專家第一人,怎樣在哈爾濱迅速撲滅了大鼠疫

堆滿屍體的馬廄


二、通過遺體解剖,迅速找到病源;展開多方調查,確定傳播途徑

伍連德到哈爾濱後,看到疫情的嚴峻形勢,心急如焚,他決定對死於瘟疫的病人進行遺體解剖,以查找病源。當時,社會處於矇昧狀態,解剖屍體被視為對死者的大不敬,既不合情也不合法,解剖只能偷偷進行,當時也沒有實驗室,伍連德和助手借了當地商會的一個房間,解剖屍體後對臟器進行了觀察,對死者血液進行了化驗,在貝克顯微鏡下,他清楚地看到了致病菌——正是鼠疫!

伍連德立即向北京外務部發去電文,報告此事,並且提出初步的防疫措施:控制鐵路、公路交通,以防瘟疫蔓延;隔離疫區傅家甸;向關內徵聘醫生。


百年前國士無雙,抗疫專家第一人,怎樣在哈爾濱迅速撲滅了大鼠疫

防疫隊伍


三、確認傳播途徑,發明防控隔離措施

經過向當地醫生調查和交流, 伍連德得知這次鼠疫往往是一人得病,全家都不能倖免。當時的北方處於冬季,居民基本上都生活在密閉的房間裡,伍連德初步判斷,這種病是在人與人之間通過飛沫和呼吸傳播的急性肺部炎症。

在伍連德到達哈爾濱前,日本南滿鐵路也派了一名日本醫生前來調查病因,這名日本醫生在哈爾濱僱人捉老鼠進行解剖,一連解剖了幾百只,卻沒有發現一例帶鼠疫病菌的。

瞭解到上述種種情況,伍連德大膽提出,在哈爾濱傅家甸流行的鼠疫無需通過動物媒介,是通過呼吸之間的飛沫傳染的,他將此命名為“肺鼠疫”。

法國特聘防疫顧問梅尼教授固執己見,不相信鼠疫可通過飛沫傳染,沒采取任何防護措施就接診,結果接診當天就被感染、6天后便死亡。當時哈爾濱執業醫師僅31名,短短一個月內17人死於鼠疫。醫生尚不能自保,一時間人人自危,醫患交叉感染成了困擾防疫的最大難題。為此,伍連德設計出“伍氏口罩”,兩層紗布內置吸水藥棉,原料特別好採購、製作十分簡單、而且價格低廉便於推廣,在後來的防疫實踐中,被證明非常有效可靠,口罩杜絕交叉感染給醫護人員帶來了福音。

後來,在瀋陽召開的國際鼠疫研究會上,各國一致贊成採用這種口罩。在無紡布未發明、活性炭未使用之前,.棉紗口罩一直作為中國標準的醫用口罩使用了長達近百年。

解決了飛沫傳播的防控難題,之後,在伍連德的指揮下,對傅家甸進行了分區防疫,共分成四個區域,每區都配有救急隊,包括醫生,助理,雜役,警察等等;救急隊內分診斷、消毒、抬埋、站崗等諸多崗位。每天,各區派出40多支搜查隊,挨家挨戶檢查疫情。一旦發現有人感染鼠疫,立即送到防疫醫院,他們的房子立刻用生硫磺和石炭酸消毒。 同時,請來當地駐軍對各區實施嚴格的交通管制,每區的人員只准在自己所處範圍內活動。


百年前國士無雙,抗疫專家第一人,怎樣在哈爾濱迅速撲滅了大鼠疫

疑似病院


按照收治病人的病情,診病院分為疫症院、輕病院、疑似病院和防疫施醫處幾種。各病院中均設有醫官、庶務、司藥生、看護、巡長等職務。既為不同病情的病人提供了治療,又避免他們之間交叉感染。“‘疑似病房’的提法就是伍連德首創的,直到現在我們還在使用。

傅家甸的防疫措施為整個東北做了一個表率。隨後,哈爾濱俄人居住區、奉天、長春、黑龍江全省紛紛仿照傅家甸的模式建立起防疫體系。


百年前國士無雙,抗疫專家第一人,怎樣在哈爾濱迅速撲滅了大鼠疫

抗疫隊伍


四、切斷傳播途徑,屍體集中火葬

伍連德又向中東鐵路公司借了一些火車車廂暫作臨時隔離營。新年後,糧臺一帶(今道外八區體育場)鐵路線上停靠了60節“瓦罐車”,用做臨時隔離營,收容鼠疫患者家屬和接觸者,以及出現咳嗽等症狀的疑似者。醫生每日診察,如果連續7天體溫正常,即解除隔離。在後來的國際鼠疫大會上,他還將此作為最重要的經驗:“這是一種最有效的隔離方式,在鐵路附近的任何地方,都能很快建立起來。”

經過提議和交涉,1911年初,關內外鐵路交通完全斷絕,有效杜絕了疫情傳播到關內。

百年前國士無雙,抗疫專家第一人,怎樣在哈爾濱迅速撲滅了大鼠疫

運屍馬車

由於死亡人數越來越多,政府也沒有辦法妥善處理,天寒地凍,挖坑都很難,最後,屍體都只是隨便往墳場一丟,傅家甸的墳場上露天堆放著幾千具屍體。伍連德擔心墳場會變成一個巨大的鼠疫桿菌的大冰櫃,如果有老鼠或其他動物接觸到這些屍體,再由動物傳染給城裡的人,那麼一切防疫措施都將化為烏有。

當務之急是儘快處理掉這些屍體,唯一的辦法是“焚屍滅疫”,集中火葬。 生長在海外的伍連德,也不敢貿然挑戰中國人的倫理觀念,他思來想去,請來當地官員和鄉紳一道坐車去墳場看那屍橫遍野的可怖場景,說明天轉暖後病菌將大面積傳播的危險,提出火葬的建議,當即獲得官紳的支持,伍連德立刻給清廷上書,請求頒佈詔令准許火葬,同時哈爾濱的官商紳士們也聯名向吉林總督(當時哈爾濱屬吉林境內)陳情,希望批准火葬。

百年前國士無雙,抗疫專家第一人,怎樣在哈爾濱迅速撲滅了大鼠疫

火葬場


獲得批准後,伍連德立即行動,他僱用了200名工人,把棺木和屍體以100為單位,分成22堆。先是用炸藥爆破,挖了一個20英尺見方、10英尺深、每次能夠裝500具屍體的大坑。然後,按照每百個屍體10加侖的標準,用消防車在屍體上面澆上煤油。火點起來,屍體迅速猛烈地燃燒起來,幾千多具屍體就這樣灰飛煙滅了。對伍連德的專業和敬業,當時《遠東報》這樣記載:“哈爾濱防疫局總醫官伍連德自到哈以來,辦理防疫事宜,不辭勞苦,聞日前,在東四家焚燒疫屍,防疫局委員等皆不欲往前監視,伍醫官自赴該處點查屍數,親視焚燒,俟焚化淨始行回局。”


百年前國士無雙,抗疫專家第一人,怎樣在哈爾濱迅速撲滅了大鼠疫

火葬


五、贏得抗疫戰爭的最終勝利,繼續進行學術研究

此後,傅家甸死亡人數逐漸消減,1911年3月1日午夜,當鼠疫死亡人數為零的報告傳來時,坐落在哈爾濱傅家甸的防疫總部內一片沸騰。幾日後,鑑於鼠疫死亡連續多日為零,防疫委員會宣佈解除對傅家甸的隔離。

哈爾濱鼠疫之後,伍連德又轉戰長春、瀋陽等地,經過努力,到4月底,東北三省各地的鼠疫被全部消滅。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依靠科學手段,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成功控制了傳染性極強的疫病。

1913年,伍連德的《旱獺(蒙古土撥鼠)與鼠疫關係的調查》,發表在著名的英國醫學期刊《柳葉刀》上;1923年6月2日,伍連德帶著東三省防疫處專家伯力士、關任民醫生,與扎博羅特內等人再次赴中俄邊境考察。捕獲到了染疫的旱獺以及病疫而死的旱獺,獲得珍貴的實驗動物及標本。回國後,伍連德在哈爾濱濱江醫院實驗室進行“旱獺疫菌吸入性實驗”。“證明了旱獺之間可以不經過跳蚤這個中間媒介,而是通過空氣傳播鼠疫桿菌;反過來也證明,人與人之間也可以直接傳播病菌。”因為伍連德在這方面的貢獻,1935年他被推舉為諾貝爾醫學獎候選人,也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華人。


百年前國士無雙,抗疫專家第一人,怎樣在哈爾濱迅速撲滅了大鼠疫

國士無雙


六、不能忘記與可以借鑑的

1911年,伍連德主持召開了萬國鼠疫研究會議,在他的推動下,中國收回了海港檢疫的主權。他先後在全國各地創建了20多所醫院和醫學院,包括哈爾濱醫科大學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並參與協和醫院的建設。他創立的東北防疫總處很快成為國際知名科研和防疫機構,20年間不僅承擔了東北防疫任務,而且培養出一代防疫精英。

1915年,他與顏福慶等發起建立中華醫學會,並擔任第一、二屆會長,以及創刊《中華醫學雜誌》 。他參與發起創建了十多個科學團體,包括中華麻風救濟會,中國防癆協會,中國公共衛生學會,中國微生物學會,中國醫史學會,中國科學社等。

此後,伍連德又分別組織撲滅了1919年、1920年、1926年、1932年在東北、上海等地爆發的肺鼠疫和霍亂。 他的一系列防控措施,至今都還在應用。

正如加繆曾在《鼠疫》一書中說:面對鼠疫,最重要的是誠實。在110年前,在清政府統治的時期,在當時積貧積弱的中國,伍連德創造了一個奇蹟,曾讓歐洲各國束手無策的黑死病,被人類最終戰勝。伍連德所具有的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正是他面對有史以來最烈性的傳染病時,能夠迅速查找根源,採取措施,有的放矢,獲取勝利的根源。今天,在我們面對一切疾病災害的時候,願都能如伍連德一樣,把勇敢的逆行建立在科學與理性的精神之上,認清問題,才是解決問題的必經之路。


百年前國士無雙,抗疫專家第一人,怎樣在哈爾濱迅速撲滅了大鼠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