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一位醫者的武漢日記

2020年新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從武漢蔓延全國。

1月23日。武漢,小雨,有霾。武漢市發佈通告,宣佈:10時起,封城。

1400萬人口,九省通衢,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像被按下了“暫停鍵”,忽然停止了流動。

時至今日,武漢封城一個月,全國抗疫也進入了關鍵時期,美年大健康面向全國美年人緊急發佈動員令,再度徵召300名精銳醫護團隊,挺進最前線支援湖北武漢。

作為美年人,我希望用文字重啟“錄製鍵”,記錄下就在身邊的“抗疫”故事。

一位醫者的武漢日記


集結,我們奔向武漢!

2月20日 晴 微風

凌晨1點鐘才堪堪入睡,五點半就清醒了,做了一晚上的夢,夢裡都是防護、分組、對接、物資......和疫情相關的東西,雖然昨天已經預演了好幾個方案,但還在腦海中一遍又一遍的回憶,生怕忘記。由於隊伍工作臨時調整到接收隔離點,所以要重新進行分組,正準備聯繫時,翟隊(美年大健康援鄂醫療隊隊長)就已經發來消息“我已經把組分好了”,真不敢相信,她是不是沒有睡覺,因為是晚上12多才接到隔離點的消息,作為急診科出身的翟隊,做事總是雷厲風行,在這特殊時期,她的這種精神面貌顯得尤為重要。

天還未亮,就已經開始集結四面八方所有馳援武漢的美年隊伍了,我們的隊員們都很年輕,還是睡覺早上叫不起的青春年紀。想著想著,淚水似乎已經在眼眶裡了,強忍著吧!作為隊長的我,不能,千萬不能哭,我要笑著面對隊員們,表面上看上去她們好像比我開心,她們或許還不知道穿防護服8個小時是什麼滋味,其實昨天的練習已經汗流浹背了。所有人員集合完畢,登機奔赴武漢。

上海到武漢經過800多公里的飛行,到武漢機場時,機場安靜的像一壇死水,環境有時候會給人造成恐慌,就像你半夜看鬼片一樣,喇叭也沒有,似乎廣播裡也能傳播病毒,該死的病毒,我們白衣戰士終將打敗你。美年健康200個人的醫療隊伍的到來,給寂靜的機場帶來了一絲活力,有點熱鬧了。接下來,我們這50個人將成為10各小隊,奔赴10個隔離點,希望大家能平安再聚,一起去看武大的櫻花,加油吧!

一位醫者的武漢日記


一位醫者的武漢日記


一位醫者的武漢日記


一位醫者的武漢日記

開拔,進入隔離點

2月21日 小雨 微風

各組開拔,進入隔離點支援,不巧,下雨了,似乎老天也被感動的淚目了,來接引的都是街道幹部,隊員們也有序的將行李裝車,我還是不放心,我又一個個組隊員交代,要分開了,見面要一個月以後了,有的隊員忍不住,眼圈裡都是淚水,愣是沒流出來,10點半,送走最後一組,我也該帶著我小組的成員去隔離點了。

我帶領著小組進入了分配好的隔離點,映入眼簾的隔離點,把我震驚了,現場情況比我們想象的都要緊急、危險,難怪全國3萬多醫護人員來支援,疫情的壓力,醫療資源著實緊缺,即使如此,每天都有新的隔離點建成,更多的人力投入,希望我們的加入,可以貢獻一份力量。

一位醫者的武漢日記


一位醫者的武漢日記


一位醫者的武漢日記


一位醫者的武漢日記

迎難而上,相信自己

2月22日 多雲 微風

今天早上特別的忙,電話,微信一直沒有停過,10個組都進入工作崗位了,但還是很多問題,大的問題沒有,小問題不斷,因為絕大部分人都沒有經歷過疫情,如果是普通病房該一點問題都沒有,可這是隔離病房啊!內心先產生了一些恐懼,那種環境下,隔離點的房間看到的都是白花花的防護服衣服,個個全副武裝,走路又慢,不敢大聲說話,發藥,測體溫,一個個敲門,可即便如此,大家也硬著頭皮去克服遇到的困難,按照我們的“隔離點疫情防控22律”操作,完成各自的任務。

晚上11多了,組長們陸續發來了今天的工作總結和日報表,還有排班表,真是辛苦他們了,白天進隔離病房,這麼晚寫總結報表,我對所有隊伍今日工作進行了,併發給了翟隊,已經是凌晨了,可她還未休息,她還和另外的夥伴一到武漢就在籌建一個1000張床位的隔離點,1000張啊!看到晚上她們還在佈置病房,在做消殺工作,心裡一陣莫名的酸楚,對於武漢的支援,不僅僅是來個醫生護士的問題,是要建設隔離點的,否則工作沒法開展,突然想起湖北某個領導說的一句話“寧可床等人,不能讓人等床”。

一位醫者的武漢日記


一位醫者的武漢日記


一位醫者的武漢日記

這些事,讓我心酸又感動

2月23日 晴 微風

七點鐘大部分小夥伴們已經開始準備,裡三層外三層的穿著厚厚的防護衣前往隔離點病房了,總護士長陳翠雲不厭其煩的叮囑著注意防護和操作中的重點,就像那老母親一般,儘管大家都知道,但她還是反覆叮囑,這也許就是母性的力量吧!陳護是真的把這些孩子當做自己的兒女一樣對待。

其實負責前期培訓的海燕主任也一樣心情,培訓的時候反覆說著注意事項,講到嗓子嘶啞,又幾度哽咽,看著這些即將投入一線的年輕孩子們,從她的眼中,我看到了無奈和期許,無奈的是她這些臨時組建的兵不得不上戰場,期許的是她盼望著大家能打贏這場戰鬥,並安全歸來。無奈與期許一定在她內心裡掙扎了好幾天,唯一能做的就是,拖著疲憊的身體和沙啞的聲音給大家做強化訓練,也許她想著,就算她累倒了,只要大家能平安回來,她也值了。

時間彷彿非常的漫長,隊員們8點才撤下來,我就像老父親一般,守在門口盼望歸來的子女,看著她們一個個拖著疲憊的身體,臉上滿是被口罩勒的深深的印記,漂亮的臉蛋有些許的變形,真想拿出手給她們揉一揉,就像搓皮球一樣,把臉給搓圓,把那深深的印記給搓平,掩耳盜鈴也罷,總算看不見,不心煩,看見了,又是內心一陣酸楚,飯菜都已經涼了,差不多晚上9點,大家吃好飯,開始分享今天的工作心得,討論還有那些不足,看著大家,我心酸又感動。

一位醫者的武漢日記


一位醫者的武漢日記


一位醫者的武漢日記


一位醫者的武漢日記

2月24日 晴轉小雨 微風

6點半起來,依舊是微信的問早,提要求,提注意事項,慢慢的,大家都適應了,沒有了往日的彷徨和焦慮,都已經習慣在各自崗位上輪班了,同時大家也管了上百病患,我們沒來之前,也就1~2個醫護人員,24小時上班,沒有醫護人員的,就連略懂一點醫療的,也在醫生的指導下,上陣了。

ICU,呼吸科,固然是很重要,都是要搶救的,可是沒有這些隔離點醫護人員的精心照顧和管理,都要轉變成為重症患者的,所以防和控在疫情發展中是最最重要的,隔離點管好了,就不會蔓延,也不用進入醫院了。就像體檢一樣,都來體檢,早篩查出來,或許幾十塊問題解決了,以前我做臨床醫生那會兒,每天都治療治療,開刀開刀,從未多想過,這些病咋來的,能不能不來,或者早點發現。我想,疫情之後,健康問題應該是要每個人好好的思考下了!70%的病,我們醫生從來都沒搞清楚原理是什麼?但最少要90%的病是可以預防的,是可以早期篩查出來的。

在這疫情發生的當下,社區全科醫生在公共衛生防禦體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甚至是至關重要的作用,平時很少有人關注他們,他們是最基層社區醫院的醫生,如今分片隔離,分片管理,靠的就是她們了,只有他們把一個片區的人管好,才能上下一氣,阻斷傳染,減輕大醫院的壓力。但卻很少有人報道他們,關注他們,我在隔離點認識的王醫生已經在這個地方工作一個月了,沒有回過家,兩個孩子也一直都沒有見到媽媽,但她從未抱怨過,也許這就是一名醫生所擁有的品質吧,救人於病痛,就是我們的天職。

今天很特別,也很暖心

2月25日 中雨 微風

照例的早起,繼續在隔離點的病房中穿梭忙碌,但今天又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是一位年僅9歲孩子的生日,本應是活力四射、無憂快樂的年紀,缺遭遇了疫情,在得知這件事情後,大家把自己的零食都拿出來,共同做了一個零食禮物包送給他,還唱起了生日歌,要知道,說話,呼吸都困難的她們,為了能讓小朋友們開心,付出更多!相信這樣的生日,小朋友永遠都不會忘記。

一位醫者的武漢日記


一位醫者的武漢日記


一位醫者的武漢日記


一位醫者的武漢日記


一位醫者的武漢日記


我們這麼一群人,來到武漢,阻擊疫情,我們用自己的專業、精神、熱情,改變了所處隔離點的現狀、改善了現有的環境,改變了所有人對我們的看法。在阻擊疫情的過程中,我們何嘗也不是在改革,改變、改善我們自己,從報名、參加、到投入工作,我們的每一步都是人生從未經歷過的,這段抗疫時光將成為我們心中中永不磨滅的記憶,也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有意義。大家加油!

本篇文章來自美年赴武漢一線醫療隊醫者陳武榮的個人日記,真實記錄。我們將慢慢整理,和你一起看看一線的醫者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