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鄞州,一座新城的成长史(中)从万里到万达

(本文写于2017年,故部分数据和信息以当年为参考依据)

鄞州,一座新城的成长史(中)从万里到万达


麦德龙的"玩笑"和万里学院的"意外"收获


一座新城当然不能只有工厂,还需要人气,更需要一些崭新的城市设施。

1998年之前管委会为了引进教育、医疗方面的人才,并且安顿好公务员,建了四明小区,卖价不到一千元一平方,但依然没多少人愿意来。

但也是从这一年开始,新城发展出现了一些更喜人的变化。


首先是一次"意外",1998年的一天,麦德龙主动找到了管委会,要求在高速大朱家出口处建一个大型仓储式卖场。

一开始鄞县的领导们还有点不敢相信,甚至以为他们在开玩笑。因为当时的大朱家高速出口还是很荒凉的地方,而麦德龙在中国那时一共只开了两家,一家在上海虹口的广粤路,一家在无锡。后来通过了解才知道,这就是麦德龙的选址特点——市郊的交通便利基建良好停车方便的场地,在任何国家麦德龙都是这样的选址风格。

这是一次幸运女神的眷顾,但幸运女神眷顾的总是那些有准备的人,当时麦德龙在全中国也没选中几个地方,鄞县因为良好的基建基础和发达的经济实力,以及当地官员办事的雷厉风行才有幸被选中。这是真正的自助者天助之。

1999年,麦德龙建成营业,效果马上就出来了,这一宁波首家大卖场的附近很快就变得车水马龙,人流如织。之后不久,锦江之星酒店也来了,一些其他商业配套也相继落成。麦德龙周围很快成为鄞县最具城市风貌的地方,周围的地价也水涨船高。


另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是万里学院的引进。

1998年的时候,万里学院还在江南路,只有中学建制。当时万里学院决定发展成大学,这就需要很大的场地建个新校区。万里学院优先肯定是考虑在甬江新区再建一个校园,要引进万里学院,必须先投桃报李,展现出足够的魄力和诚意。于是管委会研究决定,在鄞县大道以南划出六平方公里建个大学城,引进万里学院。再通过其他一系列诱人的优惠条件,万里学院心动了,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大学城就这样建起来了。

鄞州,一座新城的成长史(中)从万里到万达

万里学院近照


管委会的初衷是通过引进大学以增加人口,但是没想到2000年大学城一开学,起到的效果不仅是多了差不多十万人口,还有两个更有利的结果:第一是新增的十万人口都是充满活力的年轻精英,且消费欲望强,一下子就带动了整个新区的人居氛围;第二是这个大学城得到了当时的副总理的高度认可,万里学院成了民办大学的全国优秀样板,鄞州中心区一下在全国出名了。各路访客络绎不绝。

幸福来得有点突然,但也恰到好处。

之后管委会马不停蹄,又引进了理工学院、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一系列院校,并办起了又一座在中国高教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学——诺丁汉大学。

在这座大学最后的落成典礼上,一些重要的领导人和前英国副首相兼内阁首席大臣约翰·普雷斯科特都亲自出席,当时正好在中国访问,但无暇分身的前英国首相布莱尔则远程传达了他的祝福和问候。

一时间,鄞县的这个南部高教园区成了全国的大学城热点。也成为一大群青年成长的家园。

鄞县也开始真正像一座新城了。


房地产正式起步,万达"加盟"鄞州


2002年2月,在鄞州区的发展史上必是值得纪念的一个月,这个月,鄞州区终于"撤县变区",至少从行政级别上变成了真正的城市。

而在实际上,鄞州区的城市化发展也正式进入了快车道,最大的标志就是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一场大会。


鄞州,一座新城的成长史(中)从万里到万达


在"撤县变区"差不多的时候,鄞州区抽调各部门骨干,经过数月的筹备,在南苑饭店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投资推介大会。这场大会不但得到了住建部和全国主要媒体的大力支持,同时还有一大批房产界的大佬应邀出席,包括万达的王健林,万科的王石。这些中国房产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要来一个已经是了不起的大事,而在这次会议上他们都来了。

不仅都来了,在听了鄞州区的整体城市规划,并且对鄞州区做了初步的考察后,对鄞州区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活动通过各大主流媒体传播,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引起激烈反响,鄞州区一下子出名了,万达、万科、金地、中海等一流地产豪门随后对鄞州区做了进一步的考察和洽谈,并在未来几年纷纷在鄞州区拿地。一场会议,让鄞州区身价倍增。


其实在此之前,鄞州区的房地产发展已经进入较快阶段,2001年,当时的鄞县有757亩土地通过招拍挂方式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此外,由于麦德龙和大学城的进驻,鄞州区人气提升极快,所以如华泰、宁兴、雅戈尔、中建等本地知名的房地产先后落子鄞州中心区。雅戈尔选址在麦德龙马路对面,宁兴选址在四明东路,中建选址在天童路边,都是以建设大型一流城市社区为目标,把最好的产品建设在鄞州。整个中心区处处都有新工地,再加上2003年区政府大楼及一系列机关大楼的交付落成,鄞州区一时间气象万千。

与此同时,2002年时候的中心区地价已经达到100多万一亩,而在三四年前,同样地段的地价仅为十几万一亩,到了这个阶段,鄞州区终于摆脱资金困难的年代,所有的工作都进入了快车道。

鄞州,一座新城的成长史(中)从万里到万达

而最具标志意义的是,万达来了。这是那次招商大会最大的成果之一。

在此之前,王健林一直在寻找新的模式和新的出路,万达需要一次产品的更新和升级,需要用一个划时代的项目奠定万达在中国商业地产界的至尊地位,所以这一次的选址至关重要,而恰恰在此时,他们收到了鄞州区伸出的橄榄枝。这是一次热情洋溢也前景广阔的邀约。鄞州区有完整齐全的城市规划,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也有强烈的消费欲望和消费实力,并且整个宁波,当时除了天一,并无真正意义上的购物中心。鄞州需要万达,而万达也需要鄞州。

但对万达的引进并非毫无争议。为了尽可能吸引万达,鄞州区给出了诱人的条件,

地价甚至只有市场的十分之一。不少当时的官员对此不解,但以张瑞良为代表的当地官员却力陈引进万达的益处:从经营城市的角度说,万达的引进不应简单看成一次房地产的招标,而应该看成一次城市配套的完善,和城市功能的提升,所能引发的经济价值并不仅仅在两三年内,而是能带动整个区域地块价值的整体提升,并在未来的几十年创造大量的消费和税收,吸引更多的人入住宁波。

就这样,中心区核心位置的300亩土地赋予了万达,一共47万平的体量,堪称巨大。而万达也不负使命,将他们最新的产品和最好的品牌引进到宁波,如火如荼的建设了起来。


万达还在规划阶段,它的价值就开始体现出来了:

1、 几乎鄞州所有的楼盘都开始以万达为坐标,标榜自己的价值,并开始涨价;

2、万达、金地等公司都开始在鄞州拿地,一拿就是上百亩;

3、媒体不断报道万达的进度,间接的也等于在宣传鄞州。

2006年底,当万达开业时,新华社旗下的《现代金报》用了这么一个标题《鄞州开盘了》。开盘是个房产术语,作者的意思就是,曾经整个鄞州的房地产还处于蓄势待发的阶段,而到了万达开业仿佛一场巨大的开盘盛典,全鄞州的楼盘都将迎来络绎不绝的客户。

这位作者,一语成谶。

鄞州,一座新城的成长史(中)从万里到万达

直到多年以后,鄞州万达依然是中国商业地产史上的经典案例,成为无数商业地产人士和万达人士的朝圣之地。同时,万达的开业也是鄞州区发展史上的重要标志事件,此后,鄞州万达成为全宁波人——包括南三县、镇海、北仑、慈溪等地——的消费乐园,以万达为核心,全鄞州都面貌一新。

在同一年,万科开始建设三十万方的金色水岸;金地开始建设国际花园。同时,雅戈尔的都市森林和宁兴的春江花城一起开盘,价格均达7000多一平,直接对比老三区。

在1995年管委会曾提出这样的口号:"头年抓启动,二年入交通,三年热烘烘,五年见成效,十年达目标"。而万达的建成不但使得这个口号成为了现实,并且成就更超出预期。


但对张瑞良们来说,万达的到来仅仅是新世纪城市化建设的开始。

也就是在万达开业的同一年,鄞州区又有了一个更大胆的计划——南部商务区。

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