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出院後又“復陽”,這位新冠肺炎患者是行走的傳染源嗎?

近日,一條廣東省14%的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後“復陽”的消息,引發大家廣泛關注[1]。

所謂“復陽”現象,指的是治癒患者出院後,再次檢測核酸為陽性。鍾南山院士提醒大家,這樣的情況並非個例,但僅發生在少數患者中[2]。因此,出院後會要求患者隔離14天,並再次複查。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出院後複查為陽性是否說明再次患病?

這些患者是否具有傳染性?

別急,這就為您一一解答。

一、為什麼出院後會出現“復陽”情況?

通常情況下,患者感染了新冠肺炎並被治癒後,身體就對新冠病毒有了免疫力,對曾經入侵的病毒產生記憶力,併產生抗體保護人體,以防止身體再次被新冠病毒入侵。但是,這並不代表治癒後就不會再被感染,也就是前面提及的“復陽”。哪些情況下,出院患者可能出現“復陽”呢?1. 患者總體健康狀況不佳,體內產生的抗體濃度較低。這種情況下,有可能會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發病。2. 病毒發生了變異,導致抗體無法識別。新冠病毒屬於一種核糖核酸(RNA)病毒,結構較不穩定,在傳播過程中,不排除有發生變異的可能,導致先前產生的抗體對變異的病毒無效,從而發生再次感染。3. 部分患者出院後檢測再次出現陽性結果,可能是因為不同試劑盒的檢測敏感度存在差異造成。

現有證據表明,新冠病毒並未發生變異。因此,“復陽”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患者健康狀況不佳,以及試劑盒敏感度不同造成。

出院后又“复阳”,这位新冠肺炎患者是行走的传染源吗?

二、試劑盒敏感度對“復陽”影響有多大?

上面說的兩種情況,第一種容易理解,患者因健康狀況不佳而可能再次感染;但第二種就令人困惑了,核酸試劑盒檢測為何會有差異呢?目前,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多采用實時熒光PCR(RT-PCR)的方法,受到取樣過程、保存方法、運輸和處理樣本等因素的影響[3],核酸檢測確實存在一定程度的假陰性。我國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辰院士介紹,核酸檢測對於陽性患者,最高只有 30%~50% 的陽性率。也就是說,僅做一次檢測時,可能有 50%~70% 的患者被判定為陰性,需要反覆檢測才能獲得陽性結果。

再加上取樣不標準、不同廠家、不同採樣時間、不同採樣部位等因素,都影響核酸檢測準確性,但整體來說,目前核酸檢測仍是最可靠的診斷方式之一。

出院后又“复阳”,这位新冠肺炎患者是行走的传染源吗?

那麼,如果出院真檢測出陽性了,怎樣判斷是不是真的再次感染了呢?鍾南山院士表示,可以通過檢測血清IgM抗體等手段,來判斷出院患者是否重新感染。就在不久前,國家藥監局剛剛批准了兩款可快速區分流感和新冠肺炎的試劑盒,能夠在 1.5 小時內快速檢測出 6 種病毒。

新試劑盒是利用體內IgM 抗體來辨別是否感染新冠病毒。IgM抗體屬於特異性抗體,有新冠病毒感染才會產生,通常新冠肺炎患者大約在感染後第7天、發病第3天會出現IgM抗體。若出院患者再次出現疑似症狀,可通過檢測體內IgM 抗體來幫助臨床診斷。

出院后又“复阳”,这位新冠肺炎患者是行走的传染源吗?

圖:國家藥監局公開信息

三、確認“復陽”的患者,是否都有傳染性呢?

從目前對外披露的信息來看,廣州有13例出院後“復陽”患者,但與他們密切接觸的人員並未發生感染,尚未出現二代病例[1]。從微生物的特性來看,人感染病毒後就會產生抗體,不會具有傳播性。通過實驗室研究發現,年輕人會在兩週內產生抗體,即使出現核酸檢測陽性,風險也很低,這種抗體是保護性抗體,傳播風險會越來越低。此外,核酸檢測陰性,其實並不是患者出院的唯一標準。國家衛健委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4]明確指出,只有同時滿足以下 4 項條件,患者才可解除隔離出院:1、體溫恢復 3 天以上。2.、呼吸道症狀明顯好轉。3.、肺部影像學顯示急性滲出性病變明顯改善。4.、連續 2 次呼吸道標本核酸檢測陰性(採樣時間間隔至少1天)。

出院后又“复阳”,这位新冠肺炎患者是行走的传染源吗?

這就是說,呼吸道症狀、體溫、肺部影像學與核酸檢測一起,組成了更紮實,更嚴密的四道“防線”。經此嚴格標準判定準許出院的患者,由於呼吸道症狀明顯好轉,乾咳等症狀幾乎消失,即使患者呼吸道中仍存在少量病毒未被檢出,但咳嗽變少,體內病毒載量較低,也很難通過咳嗽、打噴嚏等方式進一步散播病毒。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宋鐵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部分老年人需要較長時間產生抗體,可能會不斷排毒,成為傳染源,應該按照最嚴格的方式加強傳染源管理。“復陽”與患者病情和個人體質有關,屬於沒有完全痊癒吸收的情況,臨床上也發現過極個別案例會出現帶毒情況。目前,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已經加強了監測,如人長期帶毒會到什麼程度,對外環境和人員範圍怎麼劃定等等。

五、如何降低“復陽”患者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

事實上,即使經過審慎評估准予出院的患者,考慮到目前對新冠病毒認識仍不足,加上恢復期患者機體免疫力功能低下,有感染其他病原體的風險,醫生一般會建議患者出院後再進行14天的居家隔離。居家隔離期間,患者應該遵循以下注意事項,並在出院後的第2周和第4周到醫院複查。

出院后又“复阳”,这位新冠肺炎患者是行走的传染源吗?

1、 持續監測體溫,以確保病情未出現反覆。

2. 居住在通風良好的單人房間,拒絕一切探視。家庭成員儘可能生活在不同房間,條件不允許時,確保與隔離者保持至少 1 米的距離。確保共用空間(如廚房、衛生間)通風良好,保持窗戶持續開放。家庭成員的居室也要加強通風。

3. 與他人接觸時,戴好一次性醫用防護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保持 1 米以上的距離[4],家庭成員也要佩戴口罩。

4. 家屬在清洗隔離者的衣物、床單、分泌物前,應戴好口罩、一次性手套和保護性衣物(如塑料圍裙),避免直接接觸。戴手套前、脫手套後要進行雙手清潔及消毒。

5. 特別強調做好手衛生,與隔離者有任何直接接觸,或離開他房間後都需要洗手,準備食物和飯前便後也要洗手,避免用不潔的手揉眼睛。

6. 加強清潔消毒工作,保持手衛生,將隔離者用過的手套、紙巾、口罩放在專用垃圾袋中,作為醫用垃圾丟棄。

7. 每天用煮沸等方式頻繁清潔、消毒餐飲具。

8. 對於隔離者經常觸碰的物品,也應每天清潔,可採用濃度25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擦拭地面、床頭櫃、床架及其他臥室傢俱、玩具、衣服、特別是鞋的表面,家門口備腳墊。用75%酒精棉片或消毒溼巾擦拭手機、電腦等。消毒作用時間應不少於 15 分鐘,再用含清水溼巾擦拭,去除殘留消毒劑。消毒後注意房間通風,避免消毒劑揮發刺激呼吸道。

9. 均衡飲食,適量補充蛋白質,改善營養狀態。

10. 隔離過程中,如果出現呼吸困難(包括活動後加重的胸悶、憋氣、氣短)、意識障礙(如嗜睡、說胡話、分不清晝夜)和發熱等症狀,要及時就診,這並不表明疾病復發或者傳染,也可能是其他呼吸道疾病的症狀 。

11. 聽從醫生安排,做好恢復期隨訪。

參考文獻

[1]廣州日報. 廣東14%出院患者“復陽”,疾控中心:未出現傳染第二代病例[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9512698235528688&wfr=spider&for=pc

[2]央視網. 如何看待新冠肺炎“非常規”病例?鍾南山回應[EB/OL].http://news.cctv.com/2020/02/25/ARTImdsQVX74zqe3ArT8VXvC200225.shtml

[3]蔣潔如. 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為何會出現假陰性[EB/OL].http://www.istis.sh.cn/list/list.aspx?id=12426.

[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健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A].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2/19/content_5480948.ht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