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如何看待《项羽本纪》中所书写的项羽形象?

麦许琨


司马迁在《史记 ▪项羽本纪》文末对项羽的形象进行了总结,说他一生大起大落的一生“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他最后失败的原因是“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也就是刚愎自用,不听他人建议,不学历史教训,意图依靠武力治理天下。项羽到死都没认识到自己的错处,反而抱怨“天亡我,非用兵之罪。”

司马迁评价项羽的《项羽本纪赞》内容简短精炼,被收入《古文观止》。

  • 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从小志向远大,看到秦始皇的仪仗队, 就羡慕地想取而代之。他不喜欢读书,不喜欢练剑,说要学万人敌本领,他叔叔就教他兵法。他的家庭教育背景不太 好,他叔叔项梁是个强梁人士,与人结仇后带着项羽逃到吴中,在那里混得有头有脸。陈涉吴广起义后, 天下揭竿而起反秦。项梁、项羽叔侄为夺权,将会稽守杀害,并且在会稽守府内大杀一通,勇猛的项羽一人击 杀了数十上百人,叔侄拿下会稽所辖各县,纠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而西参与灭秦大业。

清代人绘制的项羽画像,如果画他举个鼎似乎更形象。

  • 起义的大火四处燃烧,灭国多年的诸侯后代纷纷崛起,还有其他如刘邦等新兴势力不断壮大,他们 的共同敌人是秦国,期间项羽叔侄和其他势力合作,屡屡得手,势力越来越大。他们在谋士范增的建议 下找到了给人放养的楚怀王的孙子立为楚怀王,给自己增加了号令天下义军的政治保障。接下来项羽就有了杀主将宋 义取而代之,并破釜沉舟打破秦军的巨鹿之战。这场战争中,其他十几个诸侯起义军也在巨鹿附近扎营 ,作壁上观,不敢出去与秦军对战,眼睁睁地看着项羽带着楚军以一当十,呼声动天地横扫秦军。此战 结束后各诸侯将领对项羽的勇猛佩服得不得了,项羽便成为了诸侯的上将军,诸侯都听他的。
  • 在接下来的反秦乱战中,刘邦率先攻入咸阳,俘虏秦王。当初楚怀王约定谁先攻入咸阳就可在关中地区称王 。这个功劳让刘邦抢到了,项羽非常愤怒,再加上刘邦攻下咸阳后约法三章,不扰民,不取财,登记好 户籍人口,与刘邦以前贪财好色的习性截然不同,表现出不俗的志向,将会是他的强大对手。之后就有了鸿门宴 的故事,当时项羽有四十万人马,刘邦只有十万人马,可惜项羽在鸿门宴上优柔寡断的表现,错失了诛 杀刘邦的机会,接下来的他擅自杀害楚怀王,瓜分地盘时让各方势力对其离心离德,后在一波一波的乱 战中,项羽成了诸位义军最大的对头,直至被联合击败。死之前还单独击杀了数百名追捕他的汉军。

项羽垓下被围勇猛突围

  • 要进一步了解项羽,我们还要找到《史记▪高祖本纪》中与有关项羽的内容来看,在高祖本纪中,刘邦与项羽在广武涧 对峙喊话中,刘邦历数项羽十宗罪,概括起来就是项羽背信弃义,掠夺财物,焚毁秦宫室,滥杀降卒, 分地盘不公,怂恿诸侯部下叛乱,杀义帝以自重。除了上述缺点外,项羽最大的。缺点是刚愎自用,不听谋士言,也不会用谋士,鸿门宴中,他幼稚地把刘邦麾下有意投靠他的的曹无伤给卖了。他身边人项伯却轻易被刘邦收买了。项羽有打天下的武力,却没有凝聚人心的气度和手段,凭借蛮力打压对手,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
  • 虽然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对项羽的缺点提出不少批评,但是项羽本纪的内容远比高祖本纪内容丰富多彩,这也反映出了司马迁在某种程度上对项羽的倾佩项羽虽然残暴,但是也是乱世中的头等人物。与他有关鸿门宴和霸王别姬的故事千百年来依旧动人,被后人改编为各种形式戏曲。后世文人对项羽也抱有深刻的同情,留下有不少传世诗作。有李清照的“生当作人雄,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杜牧的“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 总之,项羽是个不同凡响的人物,短暂的一生轰轰烈烈,因为自己的性格缺陷沦为一个悲剧英雄。

霸王别姬


钤邑长乐人


感谢您的提问,这是一个好问题。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呕心沥血,中国为伟大的史书--《史记》便诞生了。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国人对《史记》的评价很高,究其原因,一是信,即可信度高,二是达,即语言优美,形象塑造生动。

在《史记》中,有一篇《项羽本纪》,记载了一代霸主--项羽的感人事迹。我认为,这篇《项羽本纪》,人物形象塑造地十分成功,留给我们一个骁勇善战、目光短浅、性格矛盾的悲剧英雄人物形象。

骁勇善战,有万夫不敌之势

作为一代名将项燕的后代,项羽从小就秉承了尚武的习气。“力拔山兮气盖世,身长八尺有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好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自他幼年时,整天目睹战争、武力,这也导致他从小就喜欢领兵打仗,轻视书本知识。

项羽的骁勇善战,在巨鹿战争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场决定性战役中,项羽置之死地而后生,破釜沉舟,可谓是一战成名,也从此确立了霸主的地位。

目光短浅,无雄才大略之气

项羽虽然很勇猛,是天生的勇猛战将,在战场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披靡,但他只能是一员勇将,没有当帝王的才智。正如韩信所说:“项羽是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其强易若,最终不会取得胜利。”

鸿门宴上,项羽优柔寡断,没有政治远见,最终错失良机,放走了刘邦,这是他一生最大也是最致命的错误。入关后,项羽不知道收拢人心,安抚百姓,一味烧杀,没有得到民众的归服。反观刘邦,“约法三章”,实行一系列安抚政策,“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项羽由于书读的少,所以对这一套不太懂。

性格矛盾,成悲剧之命运

通过《史记》,我们可以很清晰地发现,项羽在性格上矛盾重重,他重情重义,但又凶狠残暴,他骁勇善战,但却不善合作,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最终,在他的刚愎自用下,身边的谋臣离他而去,只留他孤家寡人,最终惨死江边。

写在最后

一代女词人李清照,有首《思项羽》,我觉得可以概括项羽的一生: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司马迁真是伟大的史学家,他塑造的项羽,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勇无谋,有缘无份。最终落得一个悲惨下场。现在想起来,我还感慨万千。

我是小江,90后教师一枚,码字不易,如果能给个赞,那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谢谢大家。


小江侃文史


我们先来说说《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的人物形象。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他的英雄气概在《项羽本纪》中多处都有所体现。一开始与项梁在会籍起义,之后率兵攻城略地,即使在垓下被围仍不减以一敌众的气势。有铁血,有柔情从他对虞姬的事情中可以看出。然而他的性格上却有一些弱点:

  其一是自满。项羽小时候“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很生气,项羽却说“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读到这里,我们可能会惊讶于项羽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抱负。但当项梁教他兵法时,他也是浅尝辄止。自满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

  其二是暴烈。他坑杀已降秦卒二十余万,火烧宫室。有人触怒他,他便“烹之”,却从不思考别人的话是否有可取之处。刘邦灭楚后不诛杀项氏支属,也于项羽的暴烈性格形成了对比。

  其三是优柔寡断。这一点在鸿门宴中表现得最为充分。范增多次举玦示意项羽杀掉刘邦,但“项王默然不应”。刘邦逃脱后,范增只有叹“竖子不足与谋”,并作出一个惊人判断,“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项羽的当断不断,使他最终山穷水尽,死于自己剑下。

  其四是多疑。范增本是项羽的得力助手,然而项羽却因为一个小小的离间计生出疑心,疏远范增。范增也离开了他。在《高祖本纪》中刘邦分析项羽得天下的原因时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多疑,使得项羽失去了身边最后有力的支持。

写《项羽本纪》的司马迁是西汉人,而项羽是秦汉之交时的人。司马迁没有见过更不能说认识项羽,只能通过一些史料和传言极力构造项羽这个人物,形象应该是八九不离十的。因为你除了相信司马迁写的项羽形象外,没有别的可以了解项羽的方法了,总不能去相信一些胡乱改编的影视剧吧。个人觉得《项羽本纪》中的项羽还是比较符合真实历史的,西楚霸王的霸气也都有,狂妄也都有,嗜血嗜杀也有,还是比较贴切的。


一席人间烟火


一开始与项梁在会籍起义,之后率兵攻城略地,即使在垓下被围仍不减以一敌众的气势。有铁血,有柔情从他对虞姬的事情中可以看出。然而他的性格上却有一些弱点:

其一是自满。项羽小时候“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很生气,项羽却说“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读到这里,我们可能会惊讶于项羽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抱负。但当项梁教他兵法时,他也是浅尝辄止。自满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

其二是暴烈。他坑杀已降秦卒二十余万,火烧宫室。有人触怒他,他便“烹之”,却从不思考别人的话是否有可取之处。刘邦灭楚后不诛杀项氏支属,也于项羽的暴烈性格形成了对比。

其三是优柔寡断。这一点在鸿门宴中表现得最为充分。范增多次举玦示意项羽杀掉刘邦,但“项王默然不应”。刘邦逃脱后,范增只有叹“竖子不足与谋”,并作出一个惊人判断,“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项羽的当断不断,使他最终山穷水尽,死于自己剑下。

其四是多疑。范增本是项羽的得力助手,然而项羽却因为一个小小的离间计生出疑心,疏远范增。范增也离开了他。在《高祖本纪》中刘邦分析项羽得天下的原因时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多疑,使得项羽失去了身边最后有力的支持


文人讲解


《项羽本纪》出自史记,那我们先开谈谈史记,作者司马迁,史记为二十四史之首,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史记的历史性与文学性都是极高的,这一点不容置疑。

在项羽本纪中我们大概可以概括出一个比较鲜明的项羽形象:

1、胸有大志,然心浮气躁。学书不成又学剑,学剑不成乃学兵。但是对兵法略知其义,不肯甚学。

2、勇冠三军,刚猛无匹。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一战而千古扬名,且其力能拔山扛鼎,这是项羽勇猛的突出表现。

3、残暴不仁。坑秦卒,屠咸阳,火烧阿房宫。

4、刚愎自用,不能听取他人意见,而且疑心重。刘邦如是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5、重情重义。这是项羽性格中很矛盾的部分,对他爱的人就极爱,恨的人极恨。如果说刘邦的世界是灰色的,那项羽的世界就是黑白色,爱憎分明。

6、项羽有典型的楚人性格,有贵族精神,且重风骨。楚人被灭于秦时,战至最后一兵一卒,楚国乃灭,虽灭而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说。这也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楚人只有剑下高歌死,没有寄人篱下活。

这是我对项羽的一些浅薄理解,希望对题主有帮助,不当之处也欢迎朋友们指正





浪子oc


司马迁有贵族情节,加上身受刘彻的宫刑戕害,愤而启,悱而发,所以描写项羽的时候,自己情感和人格上外化成项羽,所以主观倾向性很强,用现代角度看,他是项羽这个悲剧影响的铁杆粉丝。


苗政4


勇力过人而谋略不足,胜任三军之帅,难为一国之君。


燕翼少主


他是高官之后,有勇无谋,刘邦有师爷指导,更接受下官的建议。出身环境不一样,造就不一样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