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陳萬彩:在抗疫第一線扛起政協責任擔當

  春節是闔家團圓的節日,但對於市政協機關一級主任科員陳萬彩來說,春節假期跟工作日沒有差別,甚至比平時要付出更多的辛勞和汗水。因為他還有一個特別的職務:蓬江區杜阮鎮龍安村駐村第一書記。當疫情戰鬥"號角"吹響,常年駐紮在村、平時難得與家人團聚的陳萬彩立刻放棄休假,回到工作崗位,組織帶領村兩委幹部、黨員群眾,有序開展防控宣傳、入戶走訪、疫情排查、崗點值班等各項防疫工作,構築了群防群治抗擊疫情的嚴密防線。

防疫宣傳入腦入心

  除夕那天,陳萬彩匆匆在家吃過早餐便趕回村裡。而他回到村裡的第一件事,就是組織村兩委召開緊急會議,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雖然在家吃團年飯,但我一直擔心村裡的疫情防控。"陳萬彩說,"正月裡走親訪友的人不少,咱要做好宣傳工作,動員大夥兒留在家裡。"

陳萬彩:在抗疫第一線扛起政協責任擔當

陳萬彩(後排右二)帶隊張貼防疫宣傳標語

  當得知疫情宣傳標語還沒來得及印刷的情況後,陳萬彩挽起袖子,拿起毛筆,連夜手寫公告和宣傳標語200餘張,隔天一大早張貼滿了龍安村各個路口和巷道。"各位村民請注意,為避免和防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請大家增強自我防護意識,不串門、不聚集,勤洗手、勤消毒,外出一定要戴口罩……"龍安村的廣播隨後也響了起來,循環播放防疫宣傳音頻。陳萬彩和村兩委幹部全員出動,奔走於大街小巷懸掛宣傳橫幅,張貼宣傳海報,通過村務微信群及時發佈官方權威消息和正能量信息,教育引導居民客觀認識疫情、科學預防疫情、有效防控疫情。

  陳萬彩還帶隊對全村420多戶村民,挨家挨戶進行了上門走訪,派發宣傳資料,提醒村民減少外出、避免聚集、不信謠不傳謠,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一次次走訪、一聲聲叮囑,提高了村民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認識,也減輕了大家的恐慌。

排查防控不留死角

  龍安村地處杜阮中心附近,周邊廠企較多,人員居住密集,總人口數3000餘人,其中四成為外來租房戶,人員結構複雜。且龍安村數個自然村相連,有30多個出入口,這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

陳萬彩:在抗疫第一線扛起政協責任擔當

組織人員24小時值守,守好出入口

  陳萬彩毫不畏難,組織村黨員幹部通過網格化入戶走訪、打電話、發微信、貼公告、設置防控檢測點等方式,對全村人員進行了地毯式、全覆蓋排查。"您好,請問您最近到過武漢嗎?請問您有親戚從武漢回來嗎?您與他們有接觸嗎?最近個人身體怎麼樣?"陳萬彩衝鋒在前,與村工作人員一道對外省返江人員進行逐戶排查,逐一登記外來人員信息和健康情況,先後排查出4名湖北籍返江人員,並對重點監測對象全部安置隔離居住,並安排專人跟進後續事項和提供服務。

  為堅決守住村"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防線,陳萬彩在與村兩委開會研究,並徵得大部分村民同意後,村中六個主要路口很快就設立起了防疫檢測點,並安排人員24小時輪流值守,引導返鄉過年的外來人員到定點醫院測量體溫,並就個人信息、路線軌跡、接觸人員、身體狀況等信息進行登記。

  目前,村內工業園企業陸續復工復產,迎來了外來租住人員返崗復工潮,疫情防控壓力持續增大。對此,陳萬彩的辦法是以村現有的網格為單位,動態排查有關人員情況。"黨員幹部每天三次上門走訪,村小組也守土有責,加大出租屋排查,動員廣大群眾群策群力,群防群治來阻斷傳播渠道,降低風險。"陳萬彩說。

發揮優勢保障供應

  抗疫要打贏,保障是關鍵,但這也是農村防疫的難點重點。在瞭解到龍安村僅有1支測溫槍、1桶消毒水、每天20個口罩時,陳萬彩著急了,他第一時間聯繫了市政協辦公室,並通過市政協機關工作群裡和朋友圈發出了捐贈倡議。

  "費偉東副主席發動民進市委會捐20罐共400公斤消毒水""李茜委員捐500個口罩""李澤剛常委給每戶村民捐1個體溫計和2瓶消毒液""凌玉堂委員捐5000元用於購買防疫物資""吳德山委員捐消毒水、免洗手消毒液一批"……愛心捐贈消息不斷傳達,讓陳萬彩十分動容:"當時,也就是想著試一試,多渠道多方式尋找這些防疫物資,沒想到馬上就得到了領導的關心和支持,還有這麼多委員的回應。"

陳萬彩:在抗疫第一線扛起政協責任擔當

陳萬彩:在抗疫第一線扛起政協責任擔當

陳萬彩:在抗疫第一線扛起政協責任擔當

陳萬彩:在抗疫第一線扛起政協責任擔當

市政協委員積極為龍安村捐贈急需的防疫物資

陳萬彩:在抗疫第一線扛起政協責任擔當

市政協秘書長馬克烈將2萬元疫情防控專項經費送到龍安村

  疫情仍在繼續,堅守同樣在繼續。陳萬彩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和使命,以最美逆行者的姿態保障著群眾的生命安全,以市政協黨員幹部的高度責任感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