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紫陽:五路人才“疫”線顯身手

紫陽:五路人才“疫”線顯身手

連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紫陽縣各領域人才快速反應、積極行動,迅速投身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充分運用自身的專業技能、自身優勢和各方資源,為戰勝疫情貢獻力量、展現擔當。

黨政人才當好“主力軍”。疫情發生後,該縣緊緊抓住“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兩個關鍵環節,第一時間建立縣鎮村三級防控體系,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靠前指揮、一線督戰,29名縣級領導分片聯鎮、蹲點督導,各鎮、各部門協調聯動落實轄區和行業防控措施,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幹部深入村組農戶和城鎮社區,全面開展返鄉人員摸排、重點對象管控、環境衛生整治等工作,確保了疫情防控全覆蓋、零死角。嚴格落實“領導包片+幹部盯戶+村自為戰+群防群治”的工作機制,對重點人員落實“一人四管”的管控措施,實行“一對一”盯死看牢。截至目前,該縣累計摸排湖北及武漢流動返鄉人口共計4545人,其中駐留過武漢人員1963人,對篩查出來的發熱患者、疑似患者、確診患者和密切接觸者實行了分類隔離和診治,有效遏制了疫情擴散蔓延。

醫護人才守護“生命線”。

該縣第一時間組建了醫療救治專家組,建立市縣專家會診機制。在全市率先組織湖北及武漢返鄉人員進行DR影像學檢查、CT檢查和核酸檢測,結合臨床症狀和實驗室化驗結果,及時分類收治。全體醫護人員義無反顧地衝在醫療診治和流調工作第一線,爭分奪秒、不分晝夜,以血肉之軀捍衛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縣醫院、中醫院等醫護人員紛紛寫下深入隔離病區或馳援武漢的“請戰書”,要求到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和病毒零距離“廝殺”。縣醫院護師夏儉維在看到馳援武漢醫療隊的倡議後,主動報名請戰,直到出發前才叮囑哥哥照顧父母。作為該縣首名援鄂護士,她已正式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重症監護第二病區護理危重症患者。與此同時,全縣各鎮衛生院嚴格實行預檢分診,先後開展多次診療業務培訓,175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深入一線走訪,為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築起一道安全屏障。

鄉土人才織密“保障網”。全縣各條戰線的鄉土人才積極響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採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廣泛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人員摸排和教育勸導等工作,成為全縣不可或缺的一支抗疫力量。為聲援全縣上下抗擊疫情,漢王鎮民謠唱作人王秋實創作歌曲《我想看到你的臉》在紫陽廣為傳唱,蒿坪、毛壩等鎮積極動員鄉土人才創編《疫情防控順口溜》和快板,在鄉村廣播、微信公眾號、朋友圈迅速傳播。城關、紅椿等鎮採取改裝疫情防控宣傳車、組建“小喇叭”宣傳隊、拉著移動音響等“土辦法”,積極勸導群眾不串門、不聚集,及時疏散聚集人群。目前,全縣城鄉的各界人才還在繼續創作各種文藝作品,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為抗擊疫情奏響了鼓舞人心的協奏曲。

融媒人才傳遞“最強音”。面對席捲而來的疫情,所有媒體工作人員全部取消休假,第一時間扛起相機、攝像機,拿著話筒、錄音筆,毅然奔赴疫情防控的主戰場。為及時記錄醫護人員、公安幹警、黨政幹部和志願者等一線工作人員的工作狀態,他們深入醫院、商場、車站、社區和農戶家實地採訪。為了收集醫療救治、標本採集和流行病學調查等最前沿的第一手資料,他們常常冒著和病毒“親密接觸”的風險,和病人、醫護人員近距離交流。連日來,他們白天採訪、組織素材,晚上加班寫稿、剪輯視頻、錄播新聞,“熬夜+泡麵”成了他們的“標配”。疫情防控期間,他們在各級各類媒體刊播各類稿件近3000條(篇),同時在“紫陽發佈”“紫陽宣傳”微信公眾號以及縣政府網站、電視臺、抖音等新媒體平臺及時發佈疫情最新動態消息,推送相關的提醒事項、音頻和公益短視頻,奏響了基層戰“疫”的“最強音”。

企業人才組建“後援團”。時有所需,必有所為。疫情發生以來,全縣商(協)會組織、廣大民營企業、民主黨派、宗教界人士、非公經濟人士及社會各界迅速響應,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和人脈資源,踴躍捐款捐物,為抗擊疫情提供堅實的後方支援,匯聚了全民抗疫的強大合力。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縣累計接受各類物資共計411.36萬元,在全縣營造了攜手並肩戰疫情、齊心協力打勝仗的濃厚氛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