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釣魚為什麼下午就沒口?

老妖1972


神仙難釣午時魚,也有破解之法,我們先來分析一下魚情!一般中午氣溫升高,水的中上層水溫迅速升高,魚都有驅溫性,就會本能地上浮,這個時候釣魚就比較難了。其實如果你改變釣法,上魚也並不難?

首先,我們可以把浮漂往下拉幾十公分,中上層,這時鉛皮要剪掉一些,使浮漂的調目有5-6目,這樣浮漂就會有足夠的浮力。

其次,我們要用拉餌釣半水,這個時候的拉餌比較輕,能壓下2-3目浮漂,所以浮漂還露出2-3目,這樣看漂很清楚。

最後,我們在釣魚過程中,拋竿的頻率要高,我建議1分鐘3竿。這裡就可以在窩點形成很好的霧化區,鯽魚等就會迅速進窩。

我用這種方法,在村口魚塘釣野生小鯽魚,一小時最多釣獲120尾之多,效果還是非常突出的,各位釣友不妨試試!


藥王谷釣魚小藥


  釣友你說的問題我是常常遇到,剛開始我也覺的奇怪,仔細分析了一下確實是這個原因。

早上到了河邊選擇了深水區,可以說魚口還真是不錯的,等中午的時候在繼續就不行,這是為什麼?原因就是選擇的深水和淺水的原因,因為到了中午淺水區水的溫度開始慢慢升溫,魚也就咱們游到了淺水區,如果繼續選擇在深水區垂釣一般效果都不是太好,下面是我整理一下,你可以仔細看看就明白其中的道理。


春季野釣釣位的選擇是分階段的,因為不同的階段氣候差異大,導致魚的習性也相差比較大。

例如早春氣溫低,釣點選擇遠一點深一點,或者各種有障礙物的地方,列入臥倒的樹木,雜草比較多的地方旁邊垂釣,仲春隨著溫度的升高,魚從深水到淺水遷移,淺水升溫快水草開始發芽,水中的藻類昆蟲開始生長,魚會到淺水中取暖覓食。

  這就到了春釣邊釣灘的時候了,到了暮春,尤其是穀雨以後水溫已經比較高,魚的體力基本上已經恢復,這時又要選擇深一點的水域,較容易釣到魚。

如何在春季釣到大鯽魚?

一、首先你的目標定位魚是大鯽魚,所釣水深一定要在2米以上2-3米的地方,你要說水沒那麼深咋辦,那就有多深選擇多深吧吧。大鯽魚喜歡在沙質土的地方待著,小鯽魚則喜歡淤泥土,他們棲息的環境不同,這點可以根據岸邊的泥土查看判斷。

二、儘量不要使用活餌,蚯蚓紅蟲這些是小鯽魚白條麥穗最喜歡吃的食物,如果他們要是瘋狂起來,就會出現下不去漂的現象,所以這個時候釣大鯽魚會比較困難。儘量的要使用商品餌,選用那些偏向於本味穀物香味的,例如九一八搭配速攻、再加一些大板鯽,或者化氏3+1加大板鯽+九一八穀物,野戰藍鯽太腥就不要考慮了。

三、窩料儘量選用天然餌料打窩,比如豆腐渣、黃豆餅、小麥玉米粒之類的,最好是打隔窩窩量要加大一些,這樣才能留住大鯽魚,剩下的就是靠你觀漂抓口提竿刺魚了。

如果你也喜歡釣魚,記得關注我,我會給大家分享更多野釣小技巧。


江蘇的小魏


釣魚人應該都知道這樣一句話,神仙難釣午時魚!不過這個也不是一定的,有的時候我就在中午和下午2點都釣到過,你說的是下午沒口,從這個問題來看,你的線組浮漂調整的問題不大,應該是魚兒的習性你還沒有掌握好。魚兒是驅溫性動物,大致的活動也是有規律的。下面我就一一進行分享。

1、天亮以後

早晨是魚兒覓食最活躍的時間,早晨的氣溫、水溫,事宜魚兒覓食;再因天已亮,水生植物由開始吸取水中氧氣改為進行光合作用而放出氧氣。所 以,早晨在天亮後5時至上午11時以前,水溫適度,氧氣充足,魚兒覓食旺盛,格外好釣,是釣魚的好時候。而且還經常有大魚來光顧。下午呢因為水裡溫度會達到最高,加上魚兒是驅溫性動物。如果是夏季,因為溫度升高,魚兒會躲在樹蔭下,或者洄游至深水區乘涼。冬季的話,魚兒會離底上游至中層水域曬太陽,這種情況可以試著釣浮。

2、晚上

晚上,即下午15時以後到晚上22時以前,氣溫下降,水溫也隨著下降。此時魚兒活動、覓食活躍,上鉤率高,是個釣魚的好時候。

3、雨後

夏天,雷陣雨後,涼爽宜人,水中溫度明顯下降,水中氧氣充足,岸上衝刷下來的食物增多,魚兒遊動,覓食非常活躍。若在池塘、湖泊、水庫下鉤,魚兒便頻頻上鉤。

以上的三個時間還必須有風的 幫助,如果沒有風,那魚兒上鉤的機會就太少了。有句話:有風則行,無風則停。這話既是釣者的親身體會,也是垂釣實踐的結晶。因此,選擇風天出釣,是明智之舉。

風力將水域上的微生物及其它天然餌料,源源不斷地吹到下風水域。這樣,在下風水域中,天然餌料豐富,水中含氧充足。這時在下風水域中選點垂釣,效果很 好。風力有大有小,最好選擇刮2-3級風力的風天出釣為上策

我是農人玉哥,喜歡的請用你發財的貴手點個贊加個關注唄!


農人玉哥


非常高興來回答您的問題。

筆者這裡有一句釣魚俗語,是這樣說的:寧釣日出前,不釣中午後,意思就是釣魚要選擇在日出前進行,當中午過後就不宜釣魚了。雖然說的有點絕對化,但是在某些時候還是有一定道理的,為什麼午後,就是下午的時候釣魚會沒口呢?

其實這也是要根據特定的季節來說的,所以什麼事情都是要有一個前提條件的。有兩種情況下,下午是沒什麼口的,就是在溫度低和溫度高的時候,比較適合這個結論。溫度低的時候在冬季和春季,溫度高的時候是在夏季以及初秋的季節。

一、下午沒口的原因分析

大部分情況下,下午沒有魚口的話,只要是受天氣影響的,因為魚在自然環境下生存,一切都是依據天氣變化而改變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釣魚就等於是“靠天收”的活動。當然,這裡所說的天氣是在正常的晴天範圍內的。只有一小部分原因是由於魚自身導致的,下面就來做具體的分析。

1、天氣的原因

  • 溫度的影響:這是最主要,最重要,也是最常見的影響因素了。我們人類作為高等動物,尚且不能抵抗大自然的天氣變化,更別說水裡的魚了。溫度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低溫和高溫,中間的溫度還是比較適合生物生長活動的。

  • 比如:在溫度低的冬季和春季,晴天的時候,可能氣溫會因為陽光的照射而變的溫暖許多,人也覺得很舒服,但是水溫受氣溫影響具有滯後性,冬季水溫就低。而春季連續晴天的時候,水溫又會過高,再加上夜晚溫度驟降,晝夜溫差大,所以魚也不適應,才會不開口。當暮春的時候,情況更是如此,別看早上還可能穿著薄棉襖,到了中午的時候,簡直像夏天一樣熱,穿短袖都行,人類可以通過增減衣物來實現取暖避寒,水裡的魚就不行了,只能慢慢適應或者直接躲避,所以在下午的時候才會沒有魚可釣。


  • 再比如:在溫度高的夏季和初秋,最適合作釣的時候是在早晨,而下午太陽的直射會影響作釣的,尤其是使用臺釣法來釣鯽魚,鯉魚等常規魚種。

  • 能見度的影響:通常情況下,不管是什麼天氣,下午的時候,光照肯定都是最充足的,也是最厲害的,所以霧氣會散去,雲彩也會不見了。此時水體的能見度是最高的,而魚又具有趨利避害的天性,所以會出現較高的警惕性,不管在覓食和活動,都會小心翼翼,能不吃就不吃,即使吃的話也會是很輕的口。

2、魚本身的原因

魚本身在特定的時節,也是自然而然地要去做一些本能的事情,比如巡遊和產卵,這在春季的時候,表現的特別突出,是全年當中最大規模的巡遊和產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們的作釣。有時候,魚口好,不管是上午還是下午,這是因為產卵前後都是需要進食的;而有時候魚口不好,即使是上午也不行,這也是因為產卵的過程當中魚是不進食的。

二、如何解決下午沒口

由於受天氣的影響,溫度和水體能見度會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魚口,而魚在巡遊產卵的時候也是會出現沒口的現象。針對這一現象,我們就要做出有針對性的措施來解決。

1、尋找魚層

當溫度發生較大變化的時候,魚會去慢慢適應或者躲避,最終的結果可能就是魚層會發生改變,魚會尋找適合自己體溫的水層,或者改變自己的體溫來適應最接近的水溫層。

  • 釣浮:如果我們已經知道魚已經離底上浮了,可以在原來的調釣的基礎上,結合餌料的比重,再稍微修剪掉一點鉛皮,用來釣浮,這樣就能一步步的尋找魚層了。確定好魚層之後,再做定點定水層作釣,提高上魚效率。通常情況下,只要找對了魚層,只要開口是能釣到的,但是如果魚層一直在改變的話,這種操作就比較麻煩了,就要使用下一個方法了。


  • 釣行程:當魚層找不到,或者魚層變化太大,我們就不能按部就班來定魚層了,就要使用行程釣法來作釣了。就是在原有的釣底的基礎上,把鉛皮座上移,至距離浮漂座一個浮漂長度的位置即可。這樣鉤餌在入水之後,沒有了鉛皮座的重力牽引,就會以最慢的速度和最大的鐘擺幅度來下降,會經過每個水層,為不同魚層的魚提供咬鉤的機會。

2、釣深釣遠

  • 釣深:主要是利用深水區的溫度比較恆定,魚會在不適宜的時候游到這裡躲避,也會有所開口,但是我們的釣具要跟上,使用長竿或者帶漁輪的拋投竿是不錯的選擇。

  • 釣遠:主要是針對深水處在遠處,或者遠處的魚警惕性有所放鬆,那麼就適合作釣了,此時只能用遠投竿了。比如:使用筏竿或者磯竿加串鉤來釣春天裡的鯽魚,用海竿加爆炸鉤來釣夏天秋天裡的鯉魚。

3、作釣其它魚種

淡水魚的話,基本上都是不適應低溫環境的,所以在溫度低的時候還是不適宜作釣的,但是高溫的時候,卻是可以釣一些喜溫,喜陽魚類的。

比如:在夏季的時候,如果下午釣鯽魚鯉魚沒口的話,可以釣草魚或者鰱鱅,是絕對適合的,還有就是路亞黑魚了。這些都是夏季常規的作釣魚種,草魚可以用手竿,鰱鱅用海竿加餌籠水怪釣組是比較容易釣到的,當然這兩類魚都是需要釣浮的。

4、避開產卵期

其實魚的產卵期並不是一個固定的日期,而是一段時間,因為不是每一條魚的產卵期都是在同一天的,所以這個只能碰運氣,總會遇到產卵前或者產卵後的魚,也會遇到產卵時的魚,只能看著著急了。需要提醒一點的是,產卵前的魚,肚子裡會有許多魚籽,建議放流,我們才會有更多的魚可以釣。

最後總結

本次分享了一些關於下午釣魚沒口的問題,原因就在於天氣的影響,在溫度和水體能見度上對魚產生不利的效果,當然也不排除特定時期魚的巡遊和產卵的問題。我們可以在魚層尋找,釣遠釣深,作釣魚種轉變,作釣時期轉變等方面來作出調整,才能有魚可釣。

我是大別山小農人,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歡迎各位留言區評論交流!


大別山小農人


你說的釣魚下午就沒有口,指的是特定的天氣條件下。比如春天的某個階段,特別是春未夏初的晴天,早晚溫差大,早上表層的水冷,魚都會老老實的呆在水底覓食,十點鐘以後,太陽一曬,表層的水就暖和了,而此時深水仍然比較冷,魚因此趨溫會上浮曬太陽。上浮的底層魚是很難釣到的,比如鯽魚。春末夏初鯽魚難釣還有一種原因,就是鯽魚甩籽,甩籽的魚兒不大肯咬鉤。遇到這兩種情況還是收杆回家的好,釣了也是白釣。根椐經驗,仲春至暮春最好釣的是煙雨濛濛的天氣,全天都有魚兒咬鉤。

盛夏的午後,天氣炎熱,鯽魚不大開口。但是草魚,鰱鱅,鯉魚等耐高溫的大體形魚都很好釣。

下午魚難釣,只有以上幾種情況。寒冷的冬天下午魚反而好釣,因為早上水溫低,太陽岀來之後水溫慢慢的變高,到了下午水溫才達到了一天當中的峰值。


LAOFANG928


如果從魚進食的普遍性來說,魚兒有進食規律,釣友也有相應的釣獲規律。

早晨天亮時分是最好的魚口時期。這段時間大約持續到上午9一10點鐘,魚口就慢慢差了。神仙難釣午時魚,這句諺語足以說明中午沒有魚口。下午2一3鍾後,魚口慢慢好起來,直到天黑前是越來越好。

魚兒這樣的進食規律怎樣解讀呢?

晚上魚兒不進食,到天亮時分肚子餓了,也有光亮了,於是尋食填肚到9一10點鐘,不餓了也不覓食了。待到下午2一3點鐘,肚子餓了,開始覓食,直到天黑,肚子飽了,可以休息了。

從這樣的釣獲規律看,10點一2點之間沒有魚口是眾所周知的現象。下午完全沒口則屬特殊情況,這樣的情況可能與天氣、水流突變或是周邊環境變化有關,但不會具有普遍性。


不糊塗時塗糊不


在釣魚人中有個諺語,神仙難釣午時魚,魚的進食有它的規律。從你問的情況有兩種情況:1、你提到一般在冬末春初時期,魚的進食一般是由它適應的溫度,經過一早上的太陽照射,水錶溫度比較高,魚喜溫上浮,我們一般釣底,這時很難釣;2、經過一早上的進食,魚到中下午也就不太進食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436,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a2d2e2ee3183469c90828077b94f4998\

一起釣魚吧


這個問題多發生在冬季和早春季的晴天。因為魚對水溫要求高,比較喜歡適合它的溫度的地方或者水層,所以在冬季和早春時的下午經過太陽曬,上層水溫高,魚就會上浮。而我們一般都是釣底,就造成下午沒有或者很少魚口的現象。反之,這個季節的陰天就不會存在這樣情況。



瑪嘰嘹


不對吧!我今天上午八點開釣,在江裡用六支拋竿,一直到下午二點半一口也沒有,但二點半到三點五十的樣子,連釣五條二到五斤鯉,還有一條半斤鯽魚。





用戶lgq


我們這有這麼個說法,早釣魚晚釣蝦中午沒有釣,早上魚會好釣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