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秦亡:私慾膨脹?嚴法暴政?漫談為何法家成了“背鍋俠”?

引言

秦國,領地偏遠地區,本身各個諸侯國之中最為弱小的一個國家,但自秦孝公重用商鞅,在國內實行變法之後,秦國的實力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一個任人欺凌的弱小諸侯國,一躍成為了當時最為強大到國家之一。正因如此,傳至秦始皇,才能完成統一大業。

但這樣一個龐大的封建帝國,自陳勝、吳廣振臂一呼,帶兵起義,拉開了反秦的序幕後,僅僅四個多月的時間,便土崩瓦解,偌大王朝僅僅存在十幾個春秋便轟然倒塌。

《漢書》中記載:"然而陳涉,甕牖繩樞之子,甿隸之人,遷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庸,非有仲尼、墨翟之知,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而免起阡陌之中,帥罷散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

秦朝為什麼會滅亡的如此之快,在後人的評價之中,最典型的說法,便是歸結於秦朝焚書坑儒,一味的採用法家思想治理國家。難道真的是成也法家、敗也法家嗎?秦國借法家之力橫掃六合,實現千古帝業,法家之功彪炳日月,秦朝統一後,繼續用法家之制統領國體,獨斷乾坤。始皇帝希望以己為始,固守河山,永世稱帝,一世、二世……直至萬世,秦朝二世即亡,自此打破了秦始皇的黃粱美夢。

秦亡:私慾膨脹?嚴法暴政?漫談為何法家成了“背鍋俠”?

商鞅

真可謂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如果秦始皇地下有靈,不知道把秦亡歸罪於法家還是歸罪於其子沒有遵循於法家。自賈誼之後,特別是董仲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秦亡於法家的論斷更是歷代流傳,甚囂塵上。漢承秦制,漢代的法規制度與秦朝的法律規定相差無幾,漢朝統治明是尊儒,實是外儒內法。

包括漢代以後的歷朝歷代基本上都是以法家思想作為治國理政的手段,所以說秦朝滅亡了,但是法家思想卻源遠流長,因此把朝滅亡的原因歸咎於法家,實在是千古奇冤。<strong>秦朝滅亡應是多方面因素的合力,像橫徵暴斂、徭役繁重及統治者驕奢淫逸等,最根本的原因是秦王基於窮奢極欲而繁徭重賦,致使人民無法生存。

秦亡:私慾膨脹?嚴法暴政?漫談為何法家成了“背鍋俠”?

陳勝吳廣起義

法家治國理政方面的主要思想

在政治方面用"法、術、勢"三結合的方法推行皇權至上的封建專制主義和中央集權的統治,廢分封,設郡縣。同時,法家要求"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不問等級出身,不分高低貴賤,無論是王公大臣還是黎民百姓一律遵照法律行事。法是規則章程,也是解決問題的總綱領與最終依據。"法術勢"三者相得益彰,不可分割,構成治國理政的統一整體,是統治階級維護自身勢位的核心所在。

經濟方面法家倡導廢井田,開阡陌,獎勵耕織,抑制工商,反對繁徭重賦。法家一直奉行以農為本的政策。法家通過重農抑商的做法,讓國民勤於耕作,保障收成,從而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國家通過鼓勵農耕,既有利於社會的穩定,也有益於君主的管理。根據管子所言,繁徭重賦會使民眾的利益受損,從而導致民眾的怨恨。民眾勞役少,從事農業生產的時間就多稅賦輕,勞動積極性就高,這樣農業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發展。

秦亡:私慾膨脹?嚴法暴政?漫談為何法家成了“背鍋俠”?

秦始皇嬴政

《文獻通考》中記載:"人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有軍功者,各以律受上爵;為私鬥者,各以輕重被刑大小。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

法家主張建法立制、緣法而治、一斷於法。同時採用重刑輕罪的方法,希望以此實現以刑去刑的目的。商君主張重刑,認為輕罪用重刑,可以增強法律的威懾力,讓人民不敢以身試法。

法家的重刑並非酷刑,其最終目的不是盤剝百姓,而是去奸除惡,實現天下無惡的法治目標。如果刑罰超過了度,那麼法律也就失去了應有的作用,因此嚴刑無錯,但厲刑可恨。至於後世的胡亥、趙高使用某些酷刑治國的手絕非代表法家的正統思想。

秦亡:私慾膨脹?嚴法暴政?漫談為何法家成了“背鍋俠”?

秦二世胡亥

秦朝沒有遵循法家的主要思想

秦統一六國後,嬴政個人權勢空前膨脹,由原本的由法律定斷事情的對錯,變為了由皇帝一人決定,法家思想在王朝統治中徒具外殼,秦王的私慾在法律外殼的掩飾下更加膨脹,真正的法家思想早已消失不見。到了秦二世,其個人私慾更是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繁徭重賦,大興土木,橫屍遍野,人民流離失所,一片亡國之氣撲面而來。

秦朝以勢為尊,打破"法術勢"的平衡秦始皇取得至尊無上的帝位後,大力突出"勢"的力量,循法獎懲早已不能滿足個人的權勢虛榮,其完全根據個人好惡和一時之喜怒行事。為了維護自身的皇帝之位,全然置臣下百姓的人性而不顧,把臣下當狗彘,把百姓喚雞鴨,疑心重重、嗜殺成性,乃至於對自然界的力量也全然不放在眼裡。

秦亡:私慾膨脹?嚴法暴政?漫談為何法家成了“背鍋俠”?

趙高

天下是嬴政的天下,蒼生是皇帝的蒼生,天下的人財物盡歸其所有,為其所用,大肆攫取而不自控,竭力掠奪而不自制。秦始皇的行為著實到了人神共怨的地步了。到了秦二世時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他為了剷除政敵,鞏固皇位,以"莫須有"的罪名大肆虐殺,亂用刑罰。<strong>"勢"者當道,"法""術"漸衰,法家的思想早已名存實亡,徒具表象。

《商君書》中記載,正確的法家刑罰應是:"以刑去刑國治,以刑致刑國亂,故曰:行刑重輕,刑去事成,國強;重重而輕輕,刑至事生,國削。刑生力,力生強,強生威,威生惠,惠生於力。"

秦亡:私慾膨脹?嚴法暴政?漫談為何法家成了“背鍋俠”?

李斯

秦朝滅亡是多種因素的合力

農民起義是秦朝滅亡的直接原因。陳勝吳廣發動的起義,可以說是反秦序幕的開始,他們由最初的寥寥數人,一攻攻打,到最後竟然發展成了一支數萬人的隊伍。四方豪傑紛紛響應,各地百姓齊殺官吏,響應起義,投入起義大軍。沒過多久,起義的風暴即席捲了大半個中國。秦朝最終被同是起義軍的項羽、劉邦所滅。滅秦的關鍵是天下百姓的群起而攻之,因此陳勝吳廣起義是秦亡的表面原因,是現象而非實質。

酷刑厲法是秦朝滅亡的間接原因,要注意的是,這裡的酷刑厲法不是法家所倡導的重刑主義,酷刑苛法是秦王背法而行的自私行徑,是滿足自身私慾而超出民眾心理承受力的極端行為。雖然陳勝吳廣起義,是因為觸犯了當時"逾期當斬"的法律制度,不過這次起義畢竟只是一個偶然的事件,基於厲法而起義同樣是個偶然的事件,但是秦朝的人民基於繁徭重賦而最終會揭竿而起卻是必然的事件。

秦亡:私慾膨脹?嚴法暴政?漫談為何法家成了“背鍋俠”?

陳勝塑像

據《史記》記載 :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

繁徭重賦是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國人齊誅暴秦,不是陳勝、吳廣挑唆的使然,而是繁徭重賦致使民眾無法生存的結果。秦朝繁徭重賦,百姓再無立錐之地。禮儀可以不講,苛法可以忍一忍,但是沒有飯吃,沒有褲子穿,那就忍無可忍無需再忍,只能反了。

自古以來都是官逼民反,如果不是逼到死角,百姓怎麼會冒著。被誅九族的風險起義造反。之所以揭竿而起,不過是為了討條活路罷了。

評價

秦朝一統後,本應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獎勵耕織,與民休息。但是秦朝統治者棄法家忠告而不顧,依然我行我素,造阿房、修陵墓、築長城、建馳道,北征胡南伐越。徭役繁重,連年戰爭,勞動力長期脫離農田,疲於服役,甚至婦女也被迫加入徭役行列。當時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僅佔全部勞動力人數的五分之二,眾多勞動力人口脫離農業,大量徭役遠遠超出了當時低下生產力水平的承受能力。同時,當時賦稅過於沉重,人們無法承受,秦民要把每畝產的三分之二以上的糧食交給國家作為田賦,除了田賦之外,還需要交納口賦和戶賦。真是苛政猛於虎也。

秦亡:私慾膨脹?嚴法暴政?漫談為何法家成了“背鍋俠”?

秦後期的農民起義代表——陳勝吳廣起義

秦在建國之初,一直垂法而治,雖然法令繁如秋荼,但也諸產得宜、皆有法式。隨著秦始皇地位的加強,個人私慾日益膨脹,後期完全棄法不顧,使法家的重刑思想變成了自己實施暴政的藉口。以陰謀手段登上帝位的秦二世較之秦始皇更甚,致使刑罰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秦朝暴政,酷刑厲法,嚴重背離了法家的法治精神,完全超越了人民的心理承受能力。秦王通過製造恐怖的氛圍讓人民被迫臣服,這一手段讓法家以刑去刑的目的不但沒有實現,反而讓犯罪之人愈來愈多。

秦朝實施文化專制,採取焚書坑儒等極端政策。焚書是法家為維護自身一統地位而排斥其他諸家學說的一種極端政策,其是為了祛除改革的阻力,防止思想散亂,是一種文化壟斷。這種想法是好的,但是手段錯了。至於坑儒,那是在焚書事件的一年後,坑的是方家術士,並非儒生,所謂坑儒和焚書完全是兩碼事,與法家也沒有關係,實際上在秦的制度設計中,法家思想並未一統天下,秦始皇對陰陽家的依賴更甚於法家。

法家自秦亡之後,揹負了兩千多年的罵名,之後的封建王朝一邊罵法家一邊用法家,一直用儒家作幌子而行法家之實,值得慶幸的是,秦朝的覆亡,如果說法家真有過,那麼法家之過就在於法家沒有讓秦王遵循於法家。秦朝在治國理政方面,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法律、文化均沒有遵循法家的思想,秦王總是背法而動,極力突出自身"勢"的力量,把無窮無盡的私慾建立在人民的疾苦之上,由此看來秦並非亡於法家而是亡於秦王。

參考文獻:《漢書》、《文獻通考》、《商君書》、《史記》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