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疫”往无前扛起“硬核”担当的志愿者———金阳光小区疫情防控群英奋战写实

2020年初三刚过,正当全县人民信心满怀走向小康的关键时刻,一场没有硝烟的防控阻击战幕,同样也在我们这个远离“疫城”武汉千里之外的商都县七台镇各社区拉开。

疫情十万火急,县委迅速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1月29日下达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七台镇住宅小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的通知》。30日,教师进修学校积极响应县委政府的号召,作为包联单位,正式进驻金阳光小区,包联了有454户830多居民的金阳光小区,遵从教体局党委的指示,坚决当好守护金阳光小区居民的先锋队。

由于进修学校属于县级中等师范学校,不属于完全封闭办学,“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接到学校党支部的动员令后,整个春节,老师们基本上没有好好休假,每位所有教职员工都把各自困难深藏心底,以全县防控抗“疫”大局为重,全员争上执勤岗,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第一线,每天和小区志愿者一道,在凛冽的寒风中坚持执勤,牢牢把握“三严”———严禁外来车辆及人员进入小区,严把出入登记关,严格要求进入小区居民测量体温。

31日,金阳光小区南门关闭之后,北门门房作为联防联控办公室,成为小区“防疫阻击战指挥部”,成立了联防联控临时党支部,包联单位负责人杨苗任支部书记,成员由进修学校的党员骨干力量和小区党员志愿者组成。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关键时刻就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公交公司党员、金阳光小区居民李志敏,得知要成立金阳光小区疫情防控临时支部时,主动向临时支部提出申请,第一个报名参加小区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

“在这个非常时期,小区党员志愿者李志敏、张学军、郭美英和入党积极分子孙辉,这些同志以前从未谋面在党的旗帜下相逢,却如此亲切,一支党员先锋队由此在金阳光小区诞生。”有着30多年党龄的袁文艺老师动情地说。

金阳光小区物业管理人员从来没有见到这么大的阵势,一个学校作为包联单位按照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命令,率先在小区北门口显目张贴标语、设置联防联控办公地点和进出小区登记处、做宣传牌、张贴防疫宣传挂图、分发《告小区居民一封信》……伴随着连绵清脆的微信组建铃声,党支部成员和小区志愿者组成的疫情管控机构名单在墙上公布。紧接着,一面鲜红的党旗率先在小区战“疫”阵地门口迎风招展,金色的镰刀斧头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金阳光小区临时支部正式成立。

从县里的指令下达后,短短一天时间,由小区的楼长、单元长和居住户构成的微信群就建立。包联单位负责人说,“正是这些热心的居民志愿者主动请缨,才形成了小区临时党支部、物业人员和楼长、单元长的网格化管理,这得益于平时小区的物业管理严谨有序,服务到位。”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包联单位进修学校四名共产党员和学校领导挺身而出,带头在小区疫情防控一线站第一班岗,在初露的晨曦中,大多数居民还在酣睡,他们已经穿着厚厚的棉衣,和夜勤人员一起,在瑟瑟寒风中守护在小区的入口处,口罩阻挡不了对居民的温暖的嘱咐,凝结在眼镜的雾气遮不住视线,任何人休想蒙混过关!这些党员佩戴党徽、戴党员先锋岗袖标的“文化人”,俨然成了小区牢固防线的抗“疫”战士,成为黎明中一道亮丽风景。

郭小川是金阳光小区物业管理公司的经理,是个做事严禁细致,敢于负责的人,小区杂七杂八的事儿全归他管,未过完春节提前返回工作岗位的他,已经在街道办事处连续多日进居入户开展摸底排查工作了,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虽感到十分疲惫但依然坚定主动要求投入到区集中隔离点工作,全力协助做好狙击疫情防控服务工作。正月初八下午,从乡下婆婆家返回商都的女儿一家人,开着呼市牌照的小车,想回娘家再住几天,硬是被“狠心”的郭小川以外地车辆为由拒之于小区门外,执勤人员说清,他一脸凛然地说:“这几天呼市已经发现了新冠肺炎疫情病例,为了小区居民的安全,我不能带头破坏规矩”,一脸委屈的女儿竟被爸爸当成了外地人,全家人只好当天返回呼市。

“我想女儿会理解我们的防控工作的”,老郭和自己并肩作战的妻子郭美英噙着眼泪说。

身为党员的妻子郭美英更理解郭小川的工作,总是叮嘱他注意安全和吃降压药。她说:“小区居民对他挺信赖,这让他有了底气,做啥事都要亲自动手,生怕别人做不好。这次咱们小区门口设疫情检查点儿,他一天基本蹲守在哪里,执勤的一班换一班,就是等不到他回家吃饭,我要不下去替他,他就不回家吃饭!”

杨勇是金阳光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门卫,也是小区平时的“忙来用”,这次的疫情防控工作,他主要负责的是每天早上到县疾控中心领取消毒液,然后从大罐里把药液再分到负责喷洒的单元长和楼长的小壶里,看似简单的工作,每天倒来倒去,竟把老杨手上烧得退了几层皮,他哼都没哼过一声。

老杨负责每天的执勤人员办公室的房间消毒,按照要求、他和小区46名楼长、单元长一样,每天要对窗户、门把手、便池、下水道消毒灭菌,然后填写《每日消毒记录签名表》,除此之外,他还要运送垃圾并对废弃口罩集中点进行消毒,每次工作都要持续三个多小时,汗水浸透了他那身皱巴巴的的工作服,每天如此,执勤的人轮流换,每天人们看到的都是他忙碌的身影,但没怎么听他说过话。无声胜有声,从过往的居民眼中可以看出,他平凡的卫生防疫工作,似乎得到的是金阳光小区人伟大的赞许。

和老杨一起在干门卫的小区夜勤人员李亮也值得一提,因为第一位从外省返乡的小区居民户竟然李亮报告的:2月8日凌晨两点多,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把睡梦中的郭小川惊醒,是值班人李师傅的电话,李师傅说他发现监控屏幕中有推推搡搡的三个黑影要进入小区,李师傅随即出去盘问,原来这三个人是刚从辽宁岳父家返回来的二号楼居民李某某,驱车劳顿的李某一家人要强行进入,被李师傅拒绝,这才给老郭打了电话。老郭叫上小区联防联控几个骨干成员李志敏、曹培云一起到达门口,反复劝说无效后,报了警,天亮的时候,他们经过医学检验后被送回来,这三个人被诚心义举感动,心服口服主动执行居家隔离,“那天以后,再也没见他们家人出来”老李脸上洋溢出了笑容。

卖酒的小区居民武俊主动隔离从甘肃回家的妻儿,和父母亲住在一起。同样也在公交公司工作的职员孙洪,自元宵节过后,接上了每天到火车站接送旅客到检查点的“活儿”,他脱下防护服,主动到小区执勤点“上班儿”。

每天在执勤岗位上工作十多个小时的李志敏说:“我们其实在执勤过程中要忍受委屈,一开始,有个别匆匆值守夜班的小区居民,不登记,理直气壮要出入;醉汉要外出取钱买东西;坐在桌上“撒泼”的妇女;无理强出的老人……”

其实,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疫站中,感人的金阳光小区志愿者的故事还有很多……

按照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防控工作以七台镇和社区负责网格化管理”的要求,七台镇政府先后派了六名网格员进驻金阳光小区,对外地返乡的居民进行排查登记,并且承担了对这些外地返居民实施重点监控的任务。2月15日,都山街社区正式向包联金阳光小区负责人移交《商都县返乡人员重点管控明细表》,“虽然只有五六页纸,但捏在手里感觉无比的沉重。”临时支部杨书记说。

“你好,现在你们家里头有几个人在?”“家人身体怎么样?”“今天测的体温数据是多少?”“家人有出门的没有?”……每天一大早,这些网格员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同一类问题,通过电话和微信对这些主动要求“软禁”的隔离户进行关切地询问,载着无线电波传递的一阵阵连心的暖流,让这些暂被隔离的同胞感受到的是网格员无限的温情。在隔离户友好的配合中,网格员开始了对小区返乡的居家隔离户的追问调查和填表工作。

这些网格员中间,年龄大小差距有四十岁,年龄最大的乡政府老党员展进军已经退休,这次义无反顾地接受镇政府的指派,承包了四幢楼177户居民的摸排调查工作,他每天不辞劳苦地来回奔波在金阳光小区和都山社区,忍受着多年的心脏病、腰椎间盘突出和阵阵腿疼,扶着楼梯扶手挪着步,和年轻人一起,挨家挨户敲门询问,并针对新增的外地返乡住户名单进行重点询问。

网格员宋靖博参加疫情阻击战之前是南菜园社区的一名年轻干部,这次被派到小区,每天还负责到社区领取并分发小区防控人员的防疫用品,他已经有近一个月和妻子“隔离”了。小宋妻子是医院的护士,为了全力投入小区的摸排工作,他索性住在离金阳光小区不远的父母家里,“这样可以第一时间接受命令,一旦有事,也不用怕传染各已有身孕的妻子。”

“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这是网格员们常说的一句话。正是由于这些网格员的勤勉工作,才让那些居家隔离户打消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居家,“不出门就是为国家做贡献”, 小区居民心里才真正踏实。

无私真挚的“疫“举感动了小区的居民,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小区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志愿者心手相连,同舟共济,用善心善举汇聚成一颗大大的爱“心”。

进修学校苏灿老师捐献N95 口罩20个,乳胶手套100多双………热心居民杨倩、杨佩峰、王亮捐来口罩、药品、方便面、一次性手套,好多没留下名字的居民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踊跃捐款捐物,为守护防疫一线的执勤者奉献爱心。

还有很多志愿者,如栗占祥、谢芳、徐恩芳……在他(她)们的身后有亲人也有牵挂,当疫情来临的时候,他们为了控制疫情积极参与疫情防治工作,舍小家,顾大家,默默奋战在一线,用自己的行动保卫居民小区群众的生命安全,这就是金阳光小区众多坚守在抗击疫情一线阵地上的群英谱。

坚守中的金阳光花园小区志愿者,相信离这场疫情防疫阻击战胜利那一天已为期不远。

(进修学校供稿)


“疫”往无前扛起“硬核”担当的志愿者———金阳光小区疫情防控群英奋战写实


“疫”往无前扛起“硬核”担当的志愿者———金阳光小区疫情防控群英奋战写实


审核:冀鹏飞

发布:商都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