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从人本和民本思想入手,分析春秋战国人学思想?天人合一与相分

导语:春秋战国时期,人本思想与民本思想如何形成?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春秋战国,不仅是诸侯争霸,群雄并立,战争四起的年代,更是文化思想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年代,这一时期,出现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诸子百家,其思想和观念影响着我国数千年的历史,特别是天人合一、民本思想、人本思想等等,至今仍然发挥着人性的光辉。

本篇文章着重分析一下,春秋战国时期,以人本思想、民本思想为主的人学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在统治阶层发挥着哪些作用?

从人本和民本思想入手,分析春秋战国人学思想?天人合一与相分

春秋战国时期,对殷商以来天命神权思想的怀疑和否定,是人学思想的起点,这个时期之所以对天命神权思想提出怀疑和否定,表面看是西周末期残暴统治,让人们对天命神权的怀疑和诟病;其实本质是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对自然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使人们对天人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春秋战国人学思想与天人合一,天人相分思想密切相关

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思想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突破西周“以德配天”的神权理论,人的认识论逐渐倾向无神论和理性认识,神的地位下降,人的问题变得突出,并成为天人关系最重要的一环,成为人们思考问题的核心焦点,而这一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并逐渐发展成人文精神的思想高峰。在诸子百家中,在天人关系上,儒家和道家思想对此影响最大。

  •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以继承周朝文化为己任,提出和宣扬周礼,孔子在天人观念上,畏天命,尽人事的天命观,基本改变了人对天毫无影响,毫无主宰能力的状态。面对天命,孔子强调的是尽人事,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孔子的天命观为人的自主能动性,自主创造性提供了基础,也为人们行“人道”指出了正确方向。

从人本和民本思想入手,分析春秋战国人学思想?天人合一与相分

孟子在孔子提出的“畏天命、尽人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在天人关系上提出“天人相通”,把“尽心、知性、知天”三种结合起来,在孔子“天人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天人论合一”、“心性论”的观念,孟子认为,人所具有的仁义礼智等德行是一种天性,人性和天性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这就是所谓的天性与心性的合二为一的观点,这个观点在宋代儒学复兴过程中成为儒家人学的主流观点。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

道家和儒家是我国哲学史、思想史上的两座高峰,他们突破了以往传统的宗教神权色彩,以理性思考,构建了天、地、人三才同构以及“天人合一”人学思想体系。

道家的老子以“道论”为基石,对自然性的“天”,生成、演化及其规律进行了全新的解释,剥离了“天”的人格因素,构建了具有相当深度的宇宙哲学;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产生根本,又是世界万事万物存在的普遍根据,否定了“意志论”的天对天地万物主宰的观点;老子的观点又否定了“天”的神权威,指出“天、地、人”三者皆为自然之法,把人学从宗教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具有无神论色彩的思想。

从人本和民本思想入手,分析春秋战国人学思想?天人合一与相分

道家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在老子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天人不相胜”的观点,肯定了人世天地间的一物而已,天是“自然”的天,一切人为地改变自然的行为都是“灭天”,庄子提出人要尊重自然,不以主观妄为来破坏自然,干涉自然的发展规律,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

总之,儒道两家思想在天人关系上的表述是殊途同归,在儒家思想中,“天”是“义理”的天,具有道德属性;在道家思想中,“天”是与地相对的物质的“天”,自然的天;义理的天通过人的心性能够与天然的天达到“天人合一”,孟子将“天道”和“人道”通过“诚”达到合二为一。

在道家思想中,自然的天通过“道”和“人”联系起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万物的起源,天和人都是“道”的产物;而道家的道,是一种无形无象无体,不可名状的存在,因而,道家主张实行天人合一的途径是“无为”,这就是无为而治产生的缘由。

从人本和民本思想入手,分析春秋战国人学思想?天人合一与相分

  • 天人相分思想

除了天人合一思想外,在春秋战国时期还存在“天人相分”思想,儒学学派的荀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自己的发展规律,明确提出“天人相分”的观点;在荀子的思想中,天不存在什么“天命”,其实都是自然界阴阳变化的结果,并且这种结果不以人的主观愿望的改变而改变。

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就说明天具有物质性、客观性、规律性;“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这又说明人是具有主体能动性的,荀子对儒家正统的天人观进行了积极的开拓,否定“尊德性”、“畏天命”的传统意识,强调人的主体活力,人要“制天命而”。

法家的韩非也主张“天人相分”的观点,他发挥和改造老子的“道”、孔子的“德”,继承荀子“天人相分”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提出“道”是万事万物发展规律,这些规律通过“理”体现出来,人们在“道”、“理”面前只有按照事物发展规律办事,才能取得成功。

从人本和民本思想入手,分析春秋战国人学思想?天人合一与相分

人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的人学思想,包含着对人生、人学、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个方面纷繁多彩的探讨和深究;这个时期的思想家们,对社会存在、个体存在的认识,探究人对生存的追求和欲望,表现为对人的尊敬,逐渐发展成一股人文思潮;这种人文思想既有官本位民本思想的演化,又体现了对生命个体、权力的尊重和保护;其中有两个最精华的思想,那就是人本思想和民本思想。

人本思想,人文精神的闪光

人的主体自觉性,诸子百家思想中都表现对个体人的重视,道家的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在老子看来,生命与名声、财物相比,生命是最可贵的;孔子思想也同样表现出对人的重视,例如马棚失火,孔子问伤人没有,而不问马;墨家则表现对人力的重视,通过人的强力来反对天命,这就是人类的主体自觉。

战国稷下道家认为,精气势万物的本原和生命的基本要素,这一理论打破了人、思想、智慧看作是神的启示的旧观念,明确了人在宇宙和社会中的主体地位,为“以人为本”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总之,诸子百家通过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地论证了人的主体性,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人本主义色彩的理论。

从人本和民本思想入手,分析春秋战国人学思想?天人合一与相分

朴素的平等思想,儒家早期的思想性善论,就包含着人性平等的要素,孟子认为,人人都有的“天爵”,比少数人才有的贵族阶级“人爵”尊贵得多,要尊重个体;墨家的兼爱观,后来拓展到天下之人都可相亲相爱,反对等级歧视;法家则站在国家利益立场上,主张在法律面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不能有差别之心和个别待遇,废止“刑不上大夫”、以功抵罪的陈规,执法要刑无等级。

关注人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中对人的发展十分关注,儒家提出了修养论,从自己周围的事做起,由近及远,推己及人,通过修养后,最终可到达“尧舜”之类的圣人;道家的老子,则依据“见素抱朴”的自然人性论,建立起以道德规范、道德原则来关注人的发展。

墨家则提倡强力从事,通过勤勤恳恳的劳动,人才能生存发展下去;法家对于人的发展问题上,并不是简单的道德教化,而是从经济基础出发,从物质生产条件中探索道德根源,从生活水平上提高人的道德境界。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中都蕴涵的人本思想,关注人的主体意识,关注人的自身生存和发展,同时要侧重强调平等的重要性。

从人本和民本思想入手,分析春秋战国人学思想?天人合一与相分

民本思想,治国理政的基础思想

民本,顾名思义就是以人民为治国之本,人民是国家统治的基础,中国古代社会其实是“皇帝本位”、“官本位”,但春秋战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民的作用日益凸显,这种具有“官本位”色彩的民本思想得到充分发展。其主要原因如下:

农业劳动者的重要性逐步体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土地税赋改革,私有化进程加速,逐渐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成为社会经济基础,“家”作为社会的基本元素对社会稳定十分重要,而农业劳动者是家庭的支柱,其作用逐渐凸显。

以家庭为单位的基层组织重新建立新的社会秩序,人际关系也随之发展变化,此时,诸子百家思想也从人们互助合作特殊要求出发,纷纷提出了含有民本思想的观点;分别是重民思想、爱民思想。

道家老子辩证地讲了得民之道与得天下的关系,强调以民为本;儒家孔子则强调君主应该爱民、重民,而孟子则进一步指出,失其民心者失天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观点;法家则提出“以人为本”成就霸业的观点;这些思想家们都强调了老百姓地位的重要性,只有处理好了这个问题,君主才能治国安邦。

从人本和民本思想入手,分析春秋战国人学思想?天人合一与相分

在爱民思想上,孔子提出“仁政”观念,指出当政者必须以仁爱之心待民,要求统治者废除“苛政”,减轻劳动人民的负担;孟子认为,君主要想使百姓爱自己,归顺自己,必先爱民;墨家提出的“兼爱”是不分亲疏、不分远近、一视同仁的兼爱;法家则认为君主要取求于天下,始于爱民。

春秋战国,多元化人学思想的形成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时代,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文明的转变,首先是以血缘宗族为共同体的社会结构向地缘型社会结构转变;也就是说,旧有的西周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社会结构、秩序被打破,而新的社会结构、秩序尚未完全建立和健全,从而使社会出现普遍暂时无序现象。

而此时多元化的人文思想正是在社会规范“真空”的局面下产生的,随着社会结构分化,多种利益主体的出现,这时的思想家们从各自立场出发,就如何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积极重建社会规范,而产生激烈的讨论。

  • 社会规范处于“真空”状态,是多元化人学思想形成的基础

西周以来,礼制观念和宗法制度,成为周王室维系生存的纽带,但随着井田制的瓦解,血缘宗族共同体也逐步解体,人与人的关系由过去血缘宗法性活动向商业性、利益交换性活动转变,社会活动类型变法多元化和复杂化;过去兼并土地的纠纷逐渐演变为诸侯间的争霸活动,新的土地生产方式,产生了大量的新贵族和平民,他们在“私田”中获取大量资源,这些都超出了血缘宗法体制的社会控制体系管控能力。

从人本和民本思想入手,分析春秋战国人学思想?天人合一与相分

在春秋战国时期,旧的生产关系被打破,旧的规范正在被打破,或者失去制约人们的社会行为功能;而新的社会规范尚未建立,或者还不完善,尚不具备制约人们社会能为的能力;在社会规范“真空状态”下,产生了具有独立意识、独立利益的组织,在意识上打破了“周礼”一统天下的局面,失去了约束力和控制人们思想的能力,人与人关系出现了多元化,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多元化人文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社会阶层分化,出现多利益主体是多元化人学思想形成的根本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相对剩余劳动力,而私田的进一步开垦,导致宗族共同体解体;而旧的社会结构解体,促进社会阶层分化,进而出现多元的利益主体;这些利益主体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有诉求,反映在人学思想上就是从各自不同立场对“人”的问题进行探究和思考。

在社会阶层中,随着地缘社会结构的发展,“士”已经发展成为单纯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独立社会阶层;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逐渐成为影响执政者或者施政者的重要群体,这批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阶层成为春秋战国时期人学思想形成的主体力量。

总之,社会阶层分化,导致多元利益主体出现,进而促生“士”阶层,“士”既是变法改革的推动者,也是受益这,他们具有一技之长,在政权与族权的分离过程中,在诸侯国争霸过程中,君主“尚贤”的选拔人才的原则,使他们崭露头角,受到统治者重用;“士”为了更好地为主人和君主服务,他们解放思想,审时度势,积极寻求新思路,反映在人学思想上就是多元化的人学思想。

从人本和民本思想入手,分析春秋战国人学思想?天人合一与相分

综述

笔者认为多阶层的诉求,最终促使多元人学思想的形成,随着私有制的发展,社会阶层分化加快,具有独立经济基础的群体增多,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诉求,当“士”作为一个独立阶层崛起的时候,最终促进了这个时期多元化人学思想的形成。以儒家孔子、孟子为代表的没落贵族阶级,他们的诉求是恢复“礼乐”,构建原本周礼中的伦理道德关系,进而重建“大同社会”,“复周礼、大一统”是符合当时社会发展诉求的,也符合大一统政权的出现。

以道家学派为代表的社会中间阶层,在利益纷争的社会中,追求隐士生活,强道自然无为,他们厌倦各种战争和权力纷争,在思想上提出无为而治,保持万物自然状态,他们的诉求就是“小国寡民”的隐者生活。

以墨家学派为代表的小生产者,他们是来自社会的最底层,多数人从事过体力劳动,他们一方面追求平均、兼爱,另一方面却主张君主统治;墨家意识到社会“强力”劳动的重要性,希望人与人之间“兼爱”相处,但却被最终的力量交给“天”和“君主”,这就是墨家自相矛盾的人学思想。

以法家学派为代表的上升阶层,他们一方面要求限制奴隶主贵族特权,另一方面要求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他们从人性恶论出发,提出法治对构建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重要性,要求构建一个以法治为核心的社会模式,这是典型的重法轻礼的模式。


参考文献:《老子》、《墨子》、《道德经》、《庄子》、《论语》、《荀子》、《史记》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