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小房企做城市更新,真的没有希望了吗?

最近,有一个面积最大的重点产业城市更新“工改工”项目(新桥东片区重点城市更新单元)报名主体只有一家(宝安实业集团)。关注城市更新的朋友都会疑惑:为什么这么大的一个城市更新项目,只有一家公司报名?


单个报名市场主体,在旧改的项目中,并不少见。但很多人都把这个现象归结于旧改项目难度大、专业程度高以及资金投入和政府关系要求高等。这当然是片面,那么今天就来谈谈旧改的这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社么旧改项目中会出现单一主体报名?


如果一个旧改项目出现只有一个市场主体申报,有以下几种可能:一是这个项目的地块属于这个市场主体,这个是自改,自行申报,自行改造。另一种可能是这个项目存在定向问题,市场主体与项目权属人达成某种协议,那么这个项目就只能由这个市场主体改造,其他的房企也就不参与了。还有另一种可能,这个项目在公开的时候会设置一个”门槛“,例如注册资金不低于人民币四十亿元,不接受联合体报名参选等。这些门槛本身就会对市场主体进行一个筛选,并且旧改项目的风险本身就很大,前期需要的资金非常大,这非常考验房企的融资能力,风险研判能力等。再加上目前的疫情,绝大部分的房地产商现金流吃紧,资金压力非常大,综合的因素下来也有可能导致单一报名主体只有一家。


我们可以看看政府公示的报名资格:


小房企做城市更新,真的没有希望了吗?


从报名的条件来看,相信大家都一目了然了。


第二个问题:小房企做城市更新,真的没有希望了吗?


这个说法不成立,如果归结于这个说法的话,旧改无非就是几个大房企的利益分配游戏而已。城市更新的项目的复杂性,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透的。目前没有任何一家房企,能承诺100%把城市更新项目做好。


上面都只是片面的说法,并不能概括全面。目前,整个行业都在摸索城市更新。随着城市进程的发展,对城市更新项目要求也会非常高。例如深圳的城市更新项目,要求导入产业,这对房企的商业运作能力要求非常高,并非之前大拆大建了。政府关系层面,这个当然重要,但并非绝对因素。


城市更新项目向来都青睐本土企业,这其中也会涉及一些传统观念等。但外来房企有绝对的实力的话,也是可以参与其中。例如升龙集团在广州市场的表现,被成为”过江猛龙“,一直在广州市场深耕多年,现在广州的旧改领域表现非常抢眼。


因此综合的因素非常多,只要你能搞懂政府的需求,村民的诉求,懂规则,懂流程,依然是可以参与城市更新的。另外,我要说的一点是,整个行业都在探索期,信息透明度远没有大众想象得那么高。


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谁先能摸到那把钥匙,谁就能在城市更新中脱颖而出。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房企都是有机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