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18岁孩子叛逆期,总是抱怨父母,如何和孩子沟通?

点燃绿色


少说,多做,多做榜样。

首先,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18岁仍然还是一个不成熟、情绪不很稳定的年纪。在实际生活中,单纯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孩子也是听不进去的,有时讲得越多,孩子抱怨越大,沟通效果也会越差。

其次,父母要多做榜样。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比如,孩子的学习,我们做家长的,大底都非常关心,遇到孩子作业不认真,拖拉,如果经常去要求孩子学习要怎样怎样,孩子不仅难得听进去,甚至有时还会出现顶嘴争吵的情况,与其这样,倒不如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自己热爱起学习来,多看书,多写写,多低声交流。对待学习严肃认真起来,这样,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时间久了,环境好了,沟通交流效果自然会大大改善和提高,这样,孩子的叛逆期自然也会顺利度过。

再就是,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带孩子多去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大学校园、名胜古迹等等地方,多走走,多看看。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多互动,多交流,多陪伴,和孩子一起成长。



长三角的树


我觉得18岁的孩子不一定叛逆,称之为青春期的孩子不容易伤感情。

不可否认,青春期的孩子不容易,家里有个青春期的孩子更加不容易。

毕竟,青春期的孩子的父母,也是中年危机时期,不但面对管教孩子的压力,有时候还不止一个孩子,还要照顾老人和自己的工作。

然而,就算再难,父母必须自我提醒:我是成年人,要做好孩子的表率。

不能感情用事,再大的火气,也要控制好。

中年的父母容易忽略自己,务必应该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和健康。安排时间多做运动,均衡营养,注意休息。

和孩子保持沟通,多听少说话。

这样既有利控制好情绪,留心聍听孩子的发言也能更好的了解孩子情绪的根源,对症下药。

尊重孩子的私隐空间,不要包打听,避免凡事要求孩子请示和报告自己。

家长要明白,18岁的孩子是时候独立自主了,要逐渐放手,无关痛痒的日常安排尽量让孩子自己做主。双方沟通好底线,并尊重约定,贯彻执行。

如果发现孩子有偏离正轨的行为,及时指出和要求对方改正,帮助他明确了解错误行为的危害性。

在错误面前不能姑且放过,必须义正词严指出问题,如果不及时纠错,孩子容易误会行为是得到父母的默认的,这样孩子很可能会一错再错 。

最后,不管孩子多少岁,他们仍然会一如既往的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和关爱。

这一点,是不会变的。

所以,不断提醒孩子:父母爱你,永远支持你,这就对了。


诸戬卿


孩子青春期,会按自己的思考,去判断价值观人生观,在我们看来,他们所做的一些事有时是非常幼稚或是错误的,这是一种成长的过程。他们刚刚进入社会,我们强制灌输给他们的经验虽然是正确的,但因为没有经历过,他们未必能认同。而后更激起他们强烈的自我体现,或是自我存在感,会一意孤行地按自己想法去做。慢慢地便会成了叛逆的孩子。

其实每个人都有那么一段时光,是很不知天高地厚的,这不是他们的错,所以做父母的要从小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习惯,孩子会更容易和父母坦言所遇到的烦恼和那些事物的诱惑,父母才能在这关键时刻才能帮孩子把好这一关。

如果父母孩子关系紧张,一言不合就翻脸吵架,这是非常危险的,这个阶段,孩子不会轻易妥协,甚至会用极端方法证明自己。所以在这里,告诫各位家长,一定要把握好和孩子交流的度,不能过度放纵,也不能太严苛,和孩子十几年相处,应该了解自己孩子的脾气和性格,做到怎样去和孩子相处。


禾呈视界


家里有叛逆的孩子,这是每个父母都为之头疼崩溃的事情。叛逆的孩子牵扯这父母的精力,无论父母怎样做,孩子都能第一时间击破,让亲子关系剑拔弩张。很多家长都头疼万分。这就是叛逆期的孩子。

叛逆期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必不可少的成长阶段,通过叛逆孩子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他觉得我可以了,我是一个有自我价值的人了。我也有想法,也有主张,也有自我,我有能力决定我自己的事情。是的,这是孩子自我的形成阶段,他开始试图打破包裹他成长的蛋壳,破壳而出。只要经历了叛逆期,孩子才能发展出更好的自我。所以,面对叛逆的孩子不要怕,给他挥洒成长的空间,家长默默看着陪着就好。

怎么和孩子沟通我有几条建议。

1.孩子愿意和你沟通吗?如果愿意,哪怕只是抱怨也是好的,这说明孩子还有沟通的诉求和行为。这时候,大人只要认真的听,好好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就能更好的理解孩子。理解孩子。(很多时候父母觉得孩子做出格的事情,孩子自己也是知道出格的。但是他自己有时候控制不住,而和父母的不良沟通方式会刺激他将出格进行道理。)

2.父母管住嘴,千万不要说教。他孩子总是抱怨说明孩子心里有委屈、不满。这时候最忌讳的就是讲道理。18岁的孩子,有他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信条,道理比家长清楚多了。叛逆期的孩子就像父母身上的逆鳞,总是会戳你最痛的地方。这时候家长如果控制不住往往会使亲子关系恶化,加剧孩子内心的不满和指责。这时候父母在发生冲突或情绪爆发时要果断离开当下的环境。给自己和孩子冷静的空间。

3.给孩子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家长不指责,不抱怨,默默的接纳孩子的行为,给孩子关心和爱。一般情况下孩子会有很大的改善,但是这个改善常常是在叛逆孩子的心里,他不会表现出来。所以家长不要觉得我都做了,你看也没有效果啊。每个家长着急孩子的问题,想改善亲子的状态的急迫心理,这都是正常的。而叛逆期的孩子就是这个样子,隐忍,等待父母的破绽来证实自己,以满足他心理上的成长价值。如果家长这时候言行不一,或者焦虑,都会给孩子传达出不安的情绪。可能会让孩子觉得家长别有用心。所以家长在关爱孩子的时候,一定要给孩子足够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4.18岁叛逆期的孩子这时候不想听父母的道理,更在乎同龄人甚至是自己心中偶像的看法。所以好的朋友也是好的老师。这时候如果可以,不妨帮孩子结识一些优秀的同龄人,他们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也会相互提携成长。

5.如果孩子叛逆的问题非常困扰家长。或者孩子面对自己的困境,很困扰但是自己又说不清道不明,更无力解决,不知道怎么做,又不屑于听父母的。这时候不妨找个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是一个工具,一个通过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知识帮你找到自己的工具。当然找心理咨询师需要发自内心自主的渴望才有效。如果你想让孩子得到这个工具获得帮助。可以给孩子推荐心理咨询这个工具,让孩子知道如果我想解决问题,可以从哪里得到帮助。

希望我的回答给你稍许的启发。


爱子思考


针对这个问题我仔细想了想,说一下我的方式:

第一,观察沟通。

就是观察孩子与自己的沟通方式。在很多时候,父母必须超脱自己的角色,从第三者的角度观察孩子叛逆的问题。并以不同的角度对待孩子,做有限度的迁就。

第二,保持冷静。

急躁的父母,应该提醒自己,保持冷静,并等待孩子冷静后,再进行沟通。

第三,寻求意见。

管教孩子,有时应该寻求别人的意见,让自己的思想更开阔。最好跟孩子的老师多加强交流,了解孩子平时在学校的表现。

第四,开放自我。

父母发现孩子的兴趣会影响功课时,不要立即禁止,最好能多了解情况。如陪孩子去电子游戏中心,和孩子讨论他们的偶像,以此提醒什么是应该学的,什么是不应该学的。只有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相处得更融洽。当父母与孩子相处融洽了,孩子就不会反叛了。

第五,不断试验。

父母管教孩子,要时常改变方式,孩子小的时候,一般只是父母讲,孩子听。上了中学后,就应尝试双向沟通,也听听孩子的建议。一旦发现某一种方法行不通,就应随时改变方法,不断试验,直至发现有效的方法。

第六,实践体验。

就是通过实践,进行体验,以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如有父子俩散步,儿子看了西瓜一定要买,父亲说离家太远,提回去太累了,不买。儿子不高兴:“我喜欢吃的西瓜你不买,你喜欢我学习好,我也不好好学。”父亲一想,对独生子说:“买瓜可以,你要负责提回家。”独生子同意了,累得满头大汗才把西瓜抱回家,使儿子感触很深:“吃个西瓜真不容易啊。”

第七,将心比心。

父母要与孩子将心比心,相互间的关系就会融洽,孩子也就没有逆反心理了。

第八,分析说明。

父母要仔细分析孩子形成逆反心理的具体原因,并进行充分的说明,这样,孩子的逆反心理就会逐渐消失。

总之,为了从根本上来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必须做好与孩子的沟通。要做好沟通,其一,父母必须很具体地说出不满意孩子的某种行为;其二,父母应说出自己不满意的心情;其三,父母不要作无谓批语和推测;其四,用提醒的语气讲出,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出发点是关心自己;其五,以问题的方式,启发孩子思考,是引导而非教导;其六,父母要威严地做出要求,一定要注意语气,并说明理由。









哈哈驿站


我说句你不愿意听的话,这样的孩子一般都是与从小教育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追踪溯源,你想一想你在和父母沟通的这个问题上,是否也曾经有过偏颇?

尤其是今天的孩子,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面娇生惯养。他会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他应该得到的,他会认为父母是欠他的。

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的报道,有一些孩子由于和父母在沟通上的欠缺而动手杀人,有的甚至杀了自己的父母。

有这样一句俗语叫做“从小看到老”。

这句话也许不是正确的,但是它也说明一个问题。

我先从我身上说起,因为今年我68周岁了,我的哥哥姐姐们都80多了,我们家有6个孩子,父母生下我们以后不会给我们太多的关爱,因为他真的爱不过来。

他们还要为我们这些孩子的生存,成长负责任。所以从小我们就看到了父母那么辛苦,他们以身作则,用他们的行为来教导我们如何成长,如何做人。

就这样当我女儿出生的时候,赶上了独生子女的时期,所以我也是一个孩子的家长,我也很严格的要求女儿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她一直很好,从大学,研究生,到博士,她知道她自己肩负的责任。

有时候我们从小就没有很好的规范孩子,他已经长成了大树。这棵大树没经过修理,所以他长得“七扭八歪”已经长成了,我们再想修理成直直的大树,就已经晚了。

18岁的孩子你要跟他摆事实讲道理,告诉他我已经尽到了责任,请你自己走向社会去履行你应该做的责任,这其中包括他自己的吃,穿,玩乐。父母不要给予过多的干预,只要你豁出来,像美国的父母一样,到了18岁我就把你撵出去,你自己去干你自己应该干的活,没有一个肯担责任的孩子,只能是抱怨自己的父母。

教育的责任任重而道远。



单桂敏艾灸


第一,观察沟通。

就是观察孩子与自己的沟通方式。在很多时候,父母必须超脱自己的角色,从第三者的角度观察孩子叛逆的问题。并以不同的角度对待孩子,做有限度的迁就。

第二,保持冷静。

急躁的父母,应该提醒自己,保持冷静,并等待孩子冷静后,再进行沟通。

第三,寻求意见。

管教孩子,有时应该寻求别人的意见,让自己的思想更开阔。最好跟孩子的老师多加强交流,了解孩子平时在学校的表现。

第四,开放自我。

父母发现孩子的兴趣会影响功课时,不要立即禁止,最好能多了解情况。如陪孩子去电子游戏中心,和孩子讨论他们的偶像,以此提醒什么是应该学的,什么是不应该学的。只有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相处得更融洽。当父母与孩子相处融洽了,孩子就不会反叛了。

第五,不断试验。

父母管教孩子,要时常改变方式,孩子小的时候,一般只是父母讲,孩子听。上了中学后,就应尝试双向沟通,也听听孩子的建议。一旦发现某一种方法行不通,就应随时改变方法,不断试验,直至发现有效的方法。

第六,实践体验。

就是通过实践,进行体验,以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如有父子俩散步,儿子看了西瓜一定要买,父亲说离家太远,提回去太累了,不买。儿子不高兴:“我喜欢吃的西瓜你不买,你喜欢我学习好,我也不好好学。”父亲一想,对独生子说:“买瓜可以,你要负责提回家。”独生子同意了,累得满头大汗才把西瓜抱回家,使儿子感触很深:“吃个西瓜真不容易啊。”

第七,将心比心。

父母要与孩子将心比心,相互间的关系就会融洽,孩子也就没有逆反心理了。

第八,分析说明。

父母要仔细分析孩子形成逆反心理的具体原因,并进行充分的说明,这样,孩子的逆反心理就会逐渐消失。

总之,为了从根本上来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必须做好与孩子的沟通。要做好沟通,其一,父母必须很具体地说出不满意孩子的某种行为;其二,父母应说出自己不满意的心情;其三,父母不要作无谓批语和推测;其四,用提醒的语气讲出,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出发点是关心自己;其五,以问题的方式,启发孩子思考,是引导而非教导;其六,父母要威严地做出要求,一定要注意语气,并说明理由。



龙华热点


常言道:子不孝,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可见从古至今孩子的教育,都离不开家长和老师。

父母要仔细分析孩子形成逆反心理的具体原因,并进行充分的说明,这样,孩子的逆反心理就会逐渐消失。

总之,为了从根本上来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必须做好与孩子的沟通。要做好沟通,其一,父母必须很具体地说出不满意孩子的某种行为;其二,父母应说出自己不满意的心情;其三,父母不要作无谓批语和推测;其四,用提醒的语气讲出,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出发点是关心自己;其五,以问题的方式,启发孩子思考,是引导而非教导;其六,父母要威严地做出要求,一定要注意语气,并说明理由。





V5孟婆的碗


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孩子进入青春期,和父母顶顶嘴,有点叛逆是很正常的。

作为家长,如何与他沟通,深层次的交流,树立良好的价值观是很重要的。

培养好的习惯,爱护他,懂他,听他,与他一起成长,也是父母应该做的。


star399


首先要多去倾听孩子的声音。孩子处于青春期有时提出自己的小小要求,会表达不清,大人如果没有耐心去倾听的话,这就会使孩子不开心。如果大人能够学会去倾听孩子的需求,孩子自然也会听从大人的一些要求和命令。

2、对孩子提的一些要求一定要符合实际。对孩子要求太高孩子就难以接受,自然也就会出现逆反心理啦。

3、学会尊重孩子。经常在一些公众场合看到一旦有做出一些不合适的行为举止时,旁边的大人就会立马大声呵斥。其实这种教育方法是非常错误的

4、适当的对孩子进行奖励和表扬。每个人都是需要得到他人的赞赏和鼓励的,当孩子很听话时,大人就应该给予表扬,表示更多的关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