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邸曉蘭:如何避免“疫情復工綜合徵”?

搜狐名醫 | 邸曉蘭:如何避免“疫情復工綜合徵”?

文 / 周亦川 編 / 袁月

【搜狐健康】有些人國慶、春節後上班總有一種厭倦、工作效率低、噁心眩暈的反應,被稱為“節後綜合徵”。受新型冠狀病毒導致的肺炎疫情影響,有些人今年假期已逾一個月。與普通假期不同,大家被迫足不出戶,這種復工後倦怠帶來的“疫情復工綜合徵”如何調整?

北京回龍觀醫院精神科主任醫師邸曉蘭教授分析,今年由於疫情的特殊性,“節後綜合徵”的反應確實不太一樣,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人群:

1.興奮渴望型

對於一些本身閒不住的人,他們非常渴望開工。由於一個月的禁足,他們已經呆的煩不勝煩,渴望有一個出去釋放的機會。上班工作可以走出房間、走出家庭,有一些事情可以做。在心理上,外出上班是為了社會做貢獻的自豪感,而不是與不出門政策“作對”的自責。

2.生物鐘顛倒型

長時間放假可能讓一部分人越來越懶,類似其他原因或工作辭職後幾個月不工作,常常出現這種問題。有些人晝夜顛倒玩遊戲、看劇看電影、刷手機……再啟動工作節奏後,他們很難進入狀態,因為他的生物鐘已經完全被改變了。

當然,這次的復工比較特殊,屬於分級緩慢復工,不會一上班就有很高的強度,有些單位會根據部門分級逐步開放工作。因此,對於往年受“節後綜合徵”影響比較大的人來說,今年雖然放假時間長,但適應過程可能更平緩一些。

3.疫情相關特殊人群

這個春節對大多數醫護人員來說,不僅不是休假,反而工作強度加倍。他們一直沒有休息,不會出現“傳統意義”的節後綜合徵。對他們來說,一直以來的高強度工作,亦或是隨時準備迎接任務的待命狀態,這種持續長時間的緊張狀態可能帶來一種新的“節後綜合徵”。

官員、媒體、衛生用品企業、建築業、物流……疫情導致其他多個行業取消休息早早進入工作狀態,對他們而言,沒有了休息也就不會產生因長期休息導致的倦怠。

邸曉蘭說,今年的“節後綜合徵”還有一點比較特殊:過去節後一上班,大家都會互相拜個年,因為“不過十五都是年”;但今年根據防疫要求,大家都要儘量互相迴避,可能會互相拱手而不是握手,以往的禮節、客套話也少了很多。以往大家都帶一些老家的特產分享,餐廳裡聚餐等等,現在大家分頭吃飯,在一個辦公室甚至不互相說話,獨自吃飯,顯得非常生分。這將會是今年最特殊的情況。

“疫情復工綜合徵”如何調整?

邸曉蘭說,從拖沓慵懶的狀態進入平時工作強度,這也許不是克服“疫情復工綜合徵”主要難點,最大的問題在於與同事接觸後的信息傳播問題。大家對疫情高度關注,恨不得一直離不開手機信息,那麼疫情問題肯定成為中心話題,其中有積極的、有消極的,還有不可避免的夾雜著不可信的信息,即謠言。這些謠言往往在真實信息中添加一些捕風捉影或是編造的內容,我們往往很難區分真實與否,讓自己更加焦慮、恐懼。與他人交談,互相直接交流帶來的恐懼焦慮往往比線上的文字更嚴重,這可能是本次“疫情復工綜合徵”的重要表現。

邸曉蘭指出,網絡上有各種各樣的信息,看到信息我們首先應結合自己的知識進行判斷分析,有些實在離奇就不必轉發傳播。比如最初的喝白酒可以殺病毒,還有喝雙黃連甚至是獸藥雙黃連可以防病毒等,判斷它們沒有科學依據其實並不難,也有很多的闢謠文章,我們可以學習借鑑。

難以判別信息的真假,我們還有一條原則是看是不是“主流媒體”發佈的內容。我們有時認為主流媒體披露不及時、不透明,但可以避免造假信息;其他媒體可能有一些自己的信息渠道,我們可以參考、分析,但不一定全盤接受。

邸曉蘭認為,心理學角度來看,事物都有正反兩面,疫情也是如此,以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往往產生積極的效果。好比一個癌症患者,病情難以治癒,但如果以活好每一天的心態面對,相較恐懼自己過兩天就會去世的人來說,最終壽命長短肯定是不一樣的。

隨著氣溫升高、醫療資源重新分佈、政府疫情管理水平提升、國際社會支援以及醫學研究進展,都是積極的變化,疫情防控相信只是時間的問題。我們以更積極的心態面對,遇上口罩不足、交通不便等個案問題通過親屬朋友的力量幫忙解決,困難總會過去。

負面信息肯定存在,比如在疫情第一階段的確診、死亡例數在不斷增加,這是客觀事實,但我們不要完全以悲觀的心態解讀,即“災難心理”。若通過災難心理看問題,任何事情都是災難。把災難心理直接傳播給別人,還會形成惡性循環。

邸曉蘭補充,足不出戶仍是最好的應對本次疫情的方法,我們提倡網絡辦公,有不少醫院醫生也開通或加強了“網上診療”,而精神心理科是非常適合網上診療的科室之一。受疫情或節後開工影響出現了抑鬱、倦怠、焦慮等一系列問題,可線上尋求醫生的幫助;特別是一些本來有抑鬱焦慮基礎精神疾病的人,可線上尋求接診醫生的複診,做好藥量調整,同時獲得一些心理支持,學習自我康復的方式,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