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說真的,張韶涵+王力宏+蘇有朋+胡彥斌也救不了這“爛”節目

猝不及防——

花最多錢,請最貴明星,做最爛節目。

一手好牌打稀爛。

2020開年最爛綜藝非他莫屬——

《天賜的聲音》(2020)

說真的,張韶涵+王力宏+蘇有朋+胡彥斌也救不了這“爛”節目

節目定位——

大型音樂勵志節目!

陣容亮眼。

嘉賓(音樂合夥人)介紹讓人不明覺厲:

音樂超人王力宏;

說真的,張韶涵+王力宏+蘇有朋+胡彥斌也救不了這“爛”節目

舞臺魔法師蘇有朋;

說真的,張韶涵+王力宏+蘇有朋+胡彥斌也救不了這“爛”節目

用靈魂歌唱的張韶涵;

說真的,張韶涵+王力宏+蘇有朋+胡彥斌也救不了這“爛”節目

編曲大魔王胡彥斌。

說真的,張韶涵+王力宏+蘇有朋+胡彥斌也救不了這“爛”節目

臺上坐的都是業界大拿。

登臺選手也各個來歷不凡。

薩頂頂、黃齡、汪蘇瀧... ...

說真的,張韶涵+王力宏+蘇有朋+胡彥斌也救不了這“爛”節目

說神仙打架略顯浮誇,但讓觀眾一飽耳福應該也不太難。

宣傳語,real高大上。

上次為一首歌動容是什麼時候?

上次被音樂擊中是哪個瞬間?

說真的,張韶涵+王力宏+蘇有朋+胡彥斌也救不了這“爛”節目

你還願不願意相信:

那些天賜的聲音有撫慰人間的力量。

說白了,節目就是要用音樂(聲音)擊中你。

口氣這麼大,想必有兩把刷子。

結果,哭慘了。

豆瓣3.7

說真的,張韶涵+王力宏+蘇有朋+胡彥斌也救不了這“爛”節目

口碑崩得很徹底。

觀眾評價出奇一致:難看,不行。

看完就一個感覺——

不純粹!

首先,節目四不像;

看上去似曾相識,但組合到一起就很怪。

金典冠名,胡海泉主持。

讓派爺秒穿越《我是歌手》;

說真的,張韶涵+王力宏+蘇有朋+胡彥斌也救不了這“爛”節目

四位音樂合夥人尋找音樂中另一半;

有點像《中國好聲音》;

每期六組飛行音樂合夥人兩兩成組合作演唱。

又神似《蒙面唱將猜猜猜》;

其中一位與常駐音樂合夥人合作演繹金曲。

然後,選手互選以及音樂點評人評論。

這感覺又像極了《演員請就位》。

單聽規則,就已經讓人頭大。

得了,不琢磨了。

直接聽歌它不香?

聽完,確實不香。

這就要說到第二個不純粹——

內容不純粹。

既然你說要用音樂擊中靈魂,震撼人心。

先不說質量如何,最起碼要先保量吧。

結果,你猜怎麼著?

一期100分鐘節目。

音樂佔比28分鐘52秒。

不足節目總時長三分之一。

說真的,張韶涵+王力宏+蘇有朋+胡彥斌也救不了這“爛”節目

大部分時間都在幹啥?

要麼——

不斷嘮家常,跑題跑不停。

前一秒,還在正兒八經的點評音樂和表演;

下一秒,就談起了人生被標籤。

說真的,張韶涵+王力宏+蘇有朋+胡彥斌也救不了這“爛”節目

然後就巴拉巴拉一堆有的沒的。

說真的,張韶涵+王力宏+蘇有朋+胡彥斌也救不了這“爛”節目

到了至上勵合這邊,同樣如此。

音樂表演點評一筆帶過。

反而關心起組合人員問題。

說真的,張韶涵+王力宏+蘇有朋+胡彥斌也救不了這“爛”節目

說真的,張韶涵+王力宏+蘇有朋+胡彥斌也救不了這“爛”節目

《天賜的聲音》秒變《藝術人生》?

我——

說真的,張韶涵+王力宏+蘇有朋+胡彥斌也救不了這“爛”節目

唱歌夾帶私貨。

說白了,這不就是中國好聲音。

oh不,中國好故事那套。

不僅能唱,還得有故事。

你有故事我有酒,才更打動人。

要麼——

炒作話題,製造撕逼戲碼。

唱歌三分鐘,撕逼半小時

很明顯的,就是點評人丁太升

薩頂頂和黃齡合唱完《易燃易爆炸》後。

四位嘉賓和音樂製作人都對錶演稱讚有加。

說真的,張韶涵+王力宏+蘇有朋+胡彥斌也救不了這“爛”節目

沒想到,這時候——

丁太升直接開槓。

薩頂頂的表演力

看到了僵硬 矯揉造作

不生動的

說真的,張韶涵+王力宏+蘇有朋+胡彥斌也救不了這“爛”節目

此話一出。

點評團裡的同行先不高興了。

說真的,張韶涵+王力宏+蘇有朋+胡彥斌也救不了這“爛”節目

然後他更是火力全開說:

薩頂頂聲音不真實

在表演之後

好比美女化濃妝。

說真的,張韶涵+王力宏+蘇有朋+胡彥斌也救不了這“爛”節目

果不其然,此言一出。

丁太升立馬被五大門派圍攻。

王力宏:

我不同意

說真的,張韶涵+王力宏+蘇有朋+胡彥斌也救不了這“爛”節目

張韶涵:

我附議

說真的,張韶涵+王力宏+蘇有朋+胡彥斌也救不了這“爛”節目

眼看自己都成眾矢之的。

丁太升這個邏輯鬼才,又拿出了道德綁架那一套。

說臺上嘉賓的點評:

非常到位,非常全面,非常有禮貌

說真的,張韶涵+王力宏+蘇有朋+胡彥斌也救不了這“爛”節目

然後希望:

音樂人用真實聲音表達。

說真的,張韶涵+王力宏+蘇有朋+胡彥斌也救不了這“爛”節目

沒曾想,卻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張韶涵抓住他話裡的漏洞反擊。

你希望別人接受你想法

那你也得接受別人看法

說真的,張韶涵+王力宏+蘇有朋+胡彥斌也救不了這“爛”節目

之後,兩個人就diss起來。

說真的,張韶涵+王力宏+蘇有朋+胡彥斌也救不了這“爛”節目

真的,說這話的時候。

丁太升的小夥伴都繃不住笑場了。

且不說,關於演唱與表演。

這畢竟是見仁見智的問題。

單就丁太升的語言來說,就很招黑。

點評和沒素質是兩回事。

心直口快不代表率直。

那是情商低。

不論何時何地。

尊重是相互的。

不能以說真話來偽裝自己對他人的言語攻擊。

丁太升錯就錯在不會說話。

反觀薩頂頂的回答。

分分鐘教丁太升學做人。

有理有據,言簡意賅。

既給足了對方面子,也不失自我。

說真的,張韶涵+王力宏+蘇有朋+胡彥斌也救不了這“爛”節目

其實丁太升稍微換換說法,效果就截然不同。

與其說薩頂頂僵硬,矯揉造作,不如說從她的表演中找不到感情。

體會不到《易燃易爆炸》的妖嬈、性感以及除此之外複雜難以言表的情感。

表達不一樣,但意思相同。

委婉且易於被接受,多好。

但他偏偏劍走偏鋒。

評價過於不禮貌,還特有自我優越感

一直標榜自己敢講真話的。

這種優越感,沒人會買賬的。

所以丁太升……

該受的還是得受。

可如果真這樣來。

少了衝突和矛盾

說白了,沒看點。

於是呢,還得製造衝突,製造撕逼,製造熱點。

為了節目知名度,丁太升還只能出來吸引炮火。

別人只有第一個鏡頭會打名字。

但每次點評,丁太升的鏡頭都會打上名字。

說真的,張韶涵+王力宏+蘇有朋+胡彥斌也救不了這“爛”節目

似乎節目組怕就怕:

大家在微博上找不到該罵的人。

誤傷了友軍。

果不其然,丁太升撕逼上熱搜。

而不少觀眾也通過此事,瞭解了這檔節目。

知名度有了,但這吃相太難看了。

是不是說——

在娛樂至死的當下。

用心做一檔純粹的簡單的音樂不行。

只有娛樂大眾才可以。

答案顯然是:不!

之前的說過的《超級樂隊》。

豆瓣9.6!

說真的,張韶涵+王力宏+蘇有朋+胡彥斌也救不了這“爛”節目

靠的就是:簡單,純粹。

和音樂無關的,閉口不談。

遇到好選手,閉眼傾聽。

遇到問題,一針見血。

說白了:

真正的好音樂,

完全可以用聲音打動你。

說真的,張韶涵+王力宏+蘇有朋+胡彥斌也救不了這“爛”節目

其實,無論是從嘉賓還是選手陣容。

《天賜的聲音》實力不差。

從張韶涵到胡彥斌,從蘇有朋到王力宏。

要麼創作,要麼唱跳,各個實力不俗。

王力宏更是唱做俱佳。

刀,是好刀。

卻沒用對地方。

觀眾想看的,無非是他們對選手錶演和演唱的專業性,一針見血的點評

再或者是他們和選手在舞臺上的精彩演繹與合作

但它一手好牌打得稀爛,就在於捨本逐末

天賜聲音,沒聽幾首。

專業點評,沒聽多少。

專業編曲,看了一期也沒見到。

看的更多的,王力宏在臺上咂摸一口經典,給金主爸爸直播帶貨。

再或者是他們插科打諢一般娛樂大眾的表演。

搶人,四人先來段連口相聲。

胡彥斌說:

要找最專業的合夥人

說真的,張韶涵+王力宏+蘇有朋+胡彥斌也救不了這“爛”節目

王力宏說:好機會不能承讓。

蘇有朋立馬針鋒相對反擊:

各憑本事。

說真的,張韶涵+王力宏+蘇有朋+胡彥斌也救不了這“爛”節目

聽他倆吵得歡快。

哎,張韶涵也坐不住了。

一幅巾幗不讓鬚眉氣勢。

說真的,張韶涵+王力宏+蘇有朋+胡彥斌也救不了這“爛”節目

到搶人環節,各個騷操作不斷。

胡彥斌,吹彩虹屁;

不管表演還是演唱

都很好

說真的,張韶涵+王力宏+蘇有朋+胡彥斌也救不了這“爛”節目

王力宏,用歌曲勾引:

我有首歌適合咱倆合唱

說真的,張韶涵+王力宏+蘇有朋+胡彥斌也救不了這“爛”節目

雖然足夠誘惑。

但不好意思:水分太大,毫無技術含量

還不如以專業點評,指出選手問題所在。

用實力征服,得人心,得選手。

這樣豈不是更好。

可他們偏偏要撿芝麻,丟西瓜。

最終和選手的合作,也毫無亮點可言。

完全是模式化演繹。

唱自己拿手作品。

編曲既不驚豔,表演也毫無亮點。

感覺就像是在照本宣科,完成任務而已。

乍看下,還行。

仔細一想,其實尷尬。

最終——

專業嘉賓淪為節目組的提線木偶。

成為娛樂大眾的工具。

說真的,張韶涵+王力宏+蘇有朋+胡彥斌也救不了這“爛”節目

既然叫《天賜的聲音》。

那毋庸置疑,音樂才是這檔節目的真正主角和核心賣點

但製作者的初心跑偏了。

把無聊當幽默,把越來越假的表演繼續當“真人”秀。

其實,這套路也不陌生。

靠撕逼炒作來提升知名度,似乎是浙江衛視綜藝節目慣用的手法。

從《中國好聲音》到《演員的誕生》,無一不是如此。

這種投機取巧的方式用一兩次還行。

吸引觀眾目光,賺收視率和點擊量。

但如果沒有好質量打底,最終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畢竟,這種捨本逐末,一味靠撕逼炒作獲取關注來提高知名度是無法讓觀眾愛上節目本身的。

用多了,觀眾疲憊,不僅不會提升口碑。

更甚者,口碑反噬。

觀眾不願意報以配合的掌聲。

節目撲街,也是自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