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万里茶路,绕不开汉口

疫情下的武汉,只是暂时“生病”了。但,瑕不掩瑜。

这座城市以及湖北这个美丽的茶乡,有太多太多的闪光点值得我们去欣赏去铭记。

“传承茶文化,助推茶产业”是我们的宗旨,我们希望通过书写,挖掘呈现武汉乃至湖北在中华茶史上的辉煌篇章,为当地茶产业的复苏鼓劲打call!

武汉加油!珍重,静待春暖茶生!


万里茶路,绕不开汉口

现在的汉口属于武汉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你知道吗?一个半世纪之前,汉口曾以“茶叶港”名扬世界,中国南方的茶汇集汉口,再北运俄罗斯,这是“万里茶道”的基本走向。而在汉口开埠前,晋商就早已将武夷山茶运往汉口……


中国“万里茶路”如何形成?

说起“万里茶路”起源,最主要还是因为茶叶在欧洲有很大的市场。

明代末年,葡萄牙的传教士从浙江将茶叶带到欧洲,葡萄牙的公主嫁到英国时,茶叶作为她的陪嫁,从而在英国宫廷到民间形成了饮茶的风气。

在我国的北方草原和俄国的游牧民族中都是以肉奶为主,需要用茶叶消食化腻,获得维生素的补充。晋商发现了这个商机。


万里茶路,绕不开汉口

圣彼得堡,茶叶之路的终点


为了方便长途贩运和保存,茶商将制好的茶叶加工成砖茶。茶砖运到俄国以后,俄国人喝茶时将茶砖敲碎成末,搁进茶炊放在炉子上烧煮,然后加糖加奶,借着这热气腾腾的茶来抗拒漫长而严寒的俄罗斯冬天。

精心培育、加工和运送来的茶叶被运入俄国,当晋商经过几千里的水路运输,在恰克图交易以后,俄商从伊尔库茨克西行,穿过西伯利亚,直到莫斯科和彼得堡。这就是历时260余年,横跨欧亚大陆、能与汉代“丝绸之路”媲美的、鲜为人知的“万里茶路”。


武夷山:

海、陆茶路的共同茶源地

起初“万里茶路”的路线是以武夷山为起点的,晋商茶帮在武夷山将收购加工的茶叶往北运输,从信江入鄱阳湖,从湖口进入长江到达汉口。所以武夷山,是海、陆茶路的共同茶源地。

万里茶路,绕不开汉口

17-18世纪,福建武夷山的茶叶有一南一北流通途径:一条通过陆上茶叶之路,由晋商等辗转贩卖,到汉口再销往俄罗斯;另一条则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南下,经荷兰商人之手,贩至英法等欧洲国家。

在武夷山有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下梅村,从村头“晋商万里茶路起点”纪念石碑,沿梅溪往上游方向走几百米,便到了当年收茶的“景隆”码头,与码头对应的,是村里一条名为“芦下巷”的小巷。


万里茶路,绕不开汉口

俯瞰下梅村

《崇安县新志》记载:“乾隆间,邑人邹茂章以茶叶起家,富有二百余万元”、“其时武夷茶市集崇安下梅,盛时每日竹筏三百艘,转运不绝。”

当年打好包的茶叶,装上竹筏,沿900米的当溪进梅溪,汇运至崇安县城,今武夷山市。之后起岸,沿闽赣古驿道往西北行,茶货由脚夫挑运,过闽赣交界的分水关,到达江西铅山县的河口镇。经打包装船之后顺信江下鄱阳湖,穿湖而出九江口,进入长江,溯江到汉口,再继续往北,直到蒙古、俄罗斯。

万里茶路,绕不开汉口

下梅村掠影

武夷山下梅、赤石、星村三地过去均为生产、运输武夷茶的重要码头。1844年《中美五口通商章程》签订,1853年福州茶港开辟,闽北产茶区到福州“一水可通”。凭借更优越的地理位置,赤石逐渐取代下梅,成为崇安地区(今武夷山市)的茶市中心。

《崇安县志》载:“武夷茶市集原在崇安下梅,光绪后,茶市由下梅而移赤石。”

新中国成立后,武夷山所有私营茶企都收归国营并入崇安茶厂。


汉口:成为中俄茶叶之路

的重要集散地


自从1858年清朝签署《中俄天津条约》后,汉口成为中俄茶叶之路的重要集散地,也是中国的三大茶市之一。

1863年,俄罗斯商人到中国汉口办厂,直接从茶叶产地获取原料,加工成砖茶出口俄罗斯,这是另一次,距离更远、规模更大、影响更深远的下游茶商整合上游茶商的事例。这次整合,使万里茶道达到极致,又最终使万里茶道盛极而终。

万里茶路,绕不开汉口

制茶业是清末汉口最大工业,图为汉口苦力在码头搬运茶叶

当年万里茶道上,茶叶从福建下梅村水运到崇安县,即今武夷山市,再从崇安陆路运到江西铅山县河口镇,在河口镇登船,沿信江北入鄱阳湖,至九江、汉口。

1863到1877年间,俄商在湘鄂交界的羊楼洞设有3个砖茶厂。1877年,俄商将砖茶厂迁移到汉口,顺丰厂设在英租界下属江滩边,新泰厂设在兰陵路口,阜昌厂设在南京路口。

万里茶路,绕不开汉口

中俄万里茶路溯源 俄商开蒸汽机制茶先河

当时俄国茶商李维诺夫从德国引进了先进的制茶设备,提高了加工茶叶的效率,制定了砖茶的质量标准,使茶叶的外销量大大增加,当时的汉口港被欧洲人称为“汉口茶港”和“东方芝加哥”。


万里茶路,绕不开汉口

汉口江滩码头上停泊的大小运茶商船

汉口茶港的景象一片繁荣,人们在码头和汉正街涌动。汉口码头长达30里,从龙王庙延升到谌家矶。有文描述:“各处贩客云集,舟车肩挑,水路如织……筛茶之男工,捡茶之女工,日夜歌笑市中,声如雷,汗成雨。”


现在的汉口茶市

是怎么样的呢?


原来的汉口茶港已不复存在,以前沿江大大小小的码头也被拆了,原来繁华的茶叶交易地汉正街也被各种批发市场所取代。

现在的汉口茶市主要集中在崇仁路的茶叶市场,建于2000年。在“汉口茶市”四个字下面写着1858这个数字。1858年是汉口茶市最为繁荣的时候。

万里茶路,绕不开汉口

走过一条约20米的小道,就可以看到围成口字型的各种各样的茶店。汉口茶市就藏在高耸的居民楼中。早晨8点,所有门面都已经开了,走过一间间茶店、茶庄、茶楼,俨然身处一个茶的世界。

在武汉,有三家比较大的茶市:武昌复兴路的“陆羽茶庄”,汉口崇仁路的“汉口茶市”以及香港路茶市,其中崇仁路的“汉口茶市”为中南第一茶市,占地20亩,坐落约有300家商铺。

湖北茶叶现在总交易额为6.7万吨,而汉口茶市的年交易就达到3万吨以上。主要是内销,只有约10%的茶叶销往国外。

就品牌而言,湖北茶叶的品牌琳琅满目,采花毛尖已经被认定为湖北名茶第一品牌,恩施玉露被认为湖北第一历史名茶。除此之外,“武当道茶”、“龙峰茶”、“萧氏茗茶”以及“伍家台贡茶”等都是湖北不错的茶叶品牌。


万里茶路,绕不开汉口

武汉的李凡洛夫公馆


虽然说茶叶之路开辟时间要晚于丝绸之路,然而就其经济意义和巨大的商品负载量来说,却可以与丝绸之路相提并论。

繁盛两个世纪的中俄茶叶商道虽然消失了, 它鲜活地记载在中俄两国近代国际贸易史上, 而且这条古老的国际商道上从南到北, 从中国到俄罗斯“万里茶路”留下大量物质遗存。

如今在羊楼洞, 小镇上保存有一条完整的明清石板街。武汉的俄租界还保留着与当时茶市有关的古建筑……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