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郭德綱名言“多捧相聲,少捧我,我總有死的那一天”,你怎麼解讀?

用戶7014061022


老郭這句話說的相當有水平!

雖然這些年以來,郭德綱帶領相聲大軍,披荊斬棘真是不容易!可是人家不像某些人物,眼裡只有自己。


老劉143142965


習慣了郭德綱在臺上嬉皮笑臉,或者就是戾氣十足的諷刺抨擊,偶爾看他真誠流露,感覺有點怪怪的。但人生就是這麼短短几十年,有些事情早明白早好,郭德綱說這話的時候才三十幾歲,德雲社剛剛經歷了黑八月風波,徒弟出走等大事件,緩過氣來的老郭,在小劇場講下這段話。

郭德綱還說了,以後我和於老師都會來的少了,或許一場商演就只能講兩段三段,也蹦不動了。但那時候孩子們會挑大樑,幫著我們分擔點,希望觀眾朋友們多支持。

多捧相聲,少捧我,我總有死的一天。

郭德綱說這話的時候,應該是真的很累了,八歲開始學藝,十幾歲進京,到如今經歷了大部分人幾輩子都經歷不了的事情。有些經歷當段子說出來觀眾會心一笑,但其中辛酸只有他自己承受,去皮抽絲之後,只剩下包袱留給大家。這既是藝人的能耐,也是藝人的擔當。

當年德雲社確實只有他一個人扛著所有人前行,從茶館到劇場,從劇場到商演,哪一步都是郭德綱去努力去爭取來的。其他人要麼不參合事情,要麼稍微有點名氣,腳一蹬就跑了,出去還指著鼻子罵街,說郭德綱這裡對不起他那裡辜負他,然後蹭著老郭的熱度撈錢。當年在小劇場明明專場是李菁、是何偉、是曹金、是高峰,但郭德綱永遠比誰都演得多,因為觀眾主要就是買票衝他來的,真要是離了郭德綱,何偉曹金現在還在相聲門外撿垃圾吃呢。

現在岳雲鵬火了,張雲雷火了,孟鶴堂火了,郭麒麟火了,張鶴倫火了,大家都能夠挑大樑辦商演,給老郭分擔壓力了。這就是老郭想看到的局面,因為觀眾愛聽相聲,不是隻愛聽郭德綱相聲,那麼即使他不在了或者退隱幕後了,相聲也能繼續活下去。

當然假如相聲仍然是虛假繁榮,在老郭百年之後迅速沒落,那也是相聲的命裡該然,怨不得誰,只是未來人們在整理相聲歷史的時候,會看見有個小黑胖子帶著一幫孩子,在這個行業裡面攪和過,弄出一個虛假繁榮的時代來,那也足夠了。


鹹魚茶館


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的話,老郭德綱說這句話卻是一種無奈和悲情,眾所周知,在郭德綱沒有出現前,中國的相聲已經到了行將就木的地步,幾乎沒什麼人喜歡聽相聲了。

老郭出現後,他和于謙的相聲段子一下子揪住了觀眾的笑點,郭德綱的相聲總能逗得大家前仰後合。觀眾忽然發現原來中國的傳統相聲是這麼的好玩。從此相聲再次受到了追捧,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郭德綱挽救了中國的相聲業。

但觀眾很快就看出來了,相聲也只有老郭說得好,就我個人而言,我只聽老郭和于謙說的相聲,至於德雲社其他人,儘管他們也上躥下跳地很賣力,但很不好意思,我真的對他們沒有半點興趣。

因此,老郭很悲觀,他知道自己有走的那一天,一旦他走了,相聲又回到了從前那種半死不活的狀態,老郭希望大家多扶持扶持中國的相聲事業,不希望中國的相聲因為他的離去而消亡。


趣聊每天熱點


其實,現在的相聲,除了德雲社的繁華漫天,剩下的其他社團,即便有德雲社,郭德綱于謙推動相聲的發展,也並沒有那麼火!

“沒有郭德綱,相聲早死了",這句話,話糙理不糙,可是如果郭德綱于謙不再表演相聲,我們還能看什麼?

進入2019年,德雲社給鵬哥我的感覺,那些個相聲演員,張雲雷,岳雲鵬,郭麒麟,張鶴倫,孟鶴堂,閻鶴祥等等,“雲鶴九霄”,通過不同的方式,都漸漸躥紅!

岳雲鵬相聲影視綜藝,三棲作戰;張鶴倫相聲綜藝,漸漸大火;郭麒麟影視綜藝圈混,小鮮肉一枚;閻鶴祥的評書,頗有幾分師父的真傳;尤其是張雲雷,漫山遍野,老房子著火,守不住的大火!張雲雷隨便的一顰一笑,“二奶奶”就得高!就連師父郭德綱都說:這找誰說理去?!

也是,當年郭德綱歷經風雨,好不容易才有了自己的今天,德雲社的繁茂景象,而張雲雷,就好似一夜串紅,簡直沒有道理,哈哈!

郭德綱之所以說:多捧相聲,少捧我,我總有死的那一天!發自本心,是為相聲的傳承擔心!表面上相聲是一片繁榮,可相聲的活,基礎打牢的,能有幾個?“說學逗唱”四門技藝,郭德綱的徒弟們,小弟兄幾個,每個人頂多,也就是得到了師父的三四分真傳!就這,還火的沒邊了!

一切都源於,社會形態的改變,網絡改變生活,網絡迅速的傳播,讓每個德雲社的相聲演員,都精準的吸引到了自己的擁躉!

居安思危!郭德綱擔心的是以後將來,兒子徒弟兄弟,一個個都成了“腕兒”,除了他郭德綱跟于謙,誰又能真正成“角兒”呢?目前來看,暫時沒有!

從郭德綱種種舉動來看,他是真的愛相聲這種藝術形式,7歲學戲曲,9歲學相聲,郭德綱這一輩子都浸淫在相聲事業上,說相聲是他的命,也不為過!他是真的愛相聲,也是真心為了相聲以後的發展,傳承,不斷努力,並且擔憂著!

瞭解了以上的這些,我們才會真的明白,為何郭德綱有這一說!有這麼清醒的認識!經歷坎坷,看盡世間百態的郭德綱,他的擔憂,情有可原,也理所當然!


濟州府大鵬哥


可以這麼理解:郭德綱說的“多捧相聲,少捧我。”中的“我”不僅僅是止郭德綱自己,更像是代表著張雲雷、孟鶴堂、周九良、楊九郎、郭麒麟等人。

以前的德雲社可以說是由郭德綱一手支撐起來的,但是現在,德雲社莫名其妙多了一批“社粉”,而這些粉絲自稱“德雲女孩”。她們買票不是衝著相聲來的,更多的是被張雲雷、孟鶴堂的顏值吸引。在他們眼裡,看相聲看的就是顏值。


他拼盡全力挽救回來的相聲藝術在觀眾眼裡都比不過一張帥氣的臉,這不是郭德綱想看到的結果。他說過,捧角可以,但不要盲目的去捧你喜歡的角,如果他的藝術成就很一般,而你們又捧的太高,他很容易掉下來摔死。



三四十年前,相聲在中國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藝術形式,當時還沒有小品的概念,所以它在傳遞快樂的作用上無人能及。侯寶林、馬三立、張壽臣、馬季、姜昆、張文順、馮鞏等一群相聲藝術家在舞臺和民間綻放光彩,他們靠的是藝術實力,而不是一副光鮮的皮囊。


話又說回來,當時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人們每天勞作、下班之後也只能聽聽相聲放鬆放鬆了。而現在娛樂放鬆的活動形式多種多樣,音樂、影視、K歌、小品、運動,人們的選擇越來越多,不會僅僅侷限於相聲這一門藝術了。

所以現在,郭德綱很明白,他能把相聲發展到現在這種地步有很大的運氣成分,如果有一天他退出舞臺了,就難以保證還有多少人樂此不疲的買著千元票聽相聲。張雲雷等人的粉絲有很大一部分是衝著他的顏值去的,再過幾年,張雲雷年紀一大,或者其他領域又出現了新的小鮮肉,這些粉絲們又會改變喜好,去追別的藝術(演員)。



所以郭德綱的擔憂並不無道理,現在的德雲社看起來雖然一片繁華,發展蒸蒸日上,能單獨接到商演的也有八九個演員。可他們的粉絲有幾個是真正喜歡相聲的?他很希望觀眾心裡喜歡的是相聲多一點,而不是演員多一點。


人總有死的一天,但老郭不希望相聲也有死去的一天。多捧相聲,少捧我。這句話不但能解讀到郭德綱內心對相聲藝術是發自真心的喜愛,也能體現出郭德綱對傳統相聲傳承問題的擔憂。


聞香識電影


多捧相聲,少捧我,我總會有死的那一天

首先我真沒聽過郭老闆這麼說過。如果怹確實這麼說過,那麼也是沒有任何私心的,早期郭老闆最悲觀的時候說自己是相聲的守墓人。注意是守墓,證明那個時候怹認為相聲快要死了,而且找不到救治的辦法。很快時間來到了2005年,這一年是草根文化狂歡的一年,各個選秀節目,綜藝節目都在找草根,在這個潮流下,郭老闆所率領的德雲社火了,並且一直持續到今天,那麼開頭那句話應該是在郭老闆努力做大相聲市場的時候說的。

郭老闆從骨子裡喜歡相聲,不希望有朝一日相聲徹底死掉,作為活躍在相聲舞臺知名度最高的大角,怹的市場號召力是無人能比的,這些人裡有相當大一部分人只看郭老闆,其他人的相聲並不看,當然也不會攻擊德雲社的其他演員。如果有一天郭老闆退休了,那麼這批人還是隻喜歡看郭老闆,那麼等怹退休,這批觀眾可能會流失掉,於整個相聲市場是不利的。怹的意思是相聲市場已經被自己盤活,整個相聲界雖然能掙錢養活自己的不多,但是這麼多演員總會找到自己喜歡的一個類型,這對於郭老闆可能會損失一部分觀眾,但是對整個相聲市場是好事,只有能養活自己,才能更好的解決這個行業半死不活的狀態。。


壯壯今天被催過了嗎


實話實說,我是郭黑,黑的是德雲社的無腦粉絲。

德雲社的相聲演員中,雲鶴九霄,除了出走的,已經小有名氣的演員,包括長輩,算是說相聲的只有郭德綱于謙,高峰欒雲平,岳雲鵬孫越,郭麒麟閻鶴祥,孟鶴堂周九良,而其他人至少需要磨礪。至於張雲雷,嗓子不錯,大鼓,太平歌詞都不錯,但是相聲就算了。

德雲社成也粉絲,敗也粉絲。

粉絲伴隨著德雲社的成長,諸多粉絲保證了德雲商演的票房;但也造成了不少麻煩,包括無節操的吹捧(捧殺),招黑,以及角的粉絲之間的相互攻擊。

那麼有那些粉絲是真正的相聲愛好者呢?

值得商榷!


踮起腳尖就更接近太陽


從字面上的意思已經很明確,郭德綱摯愛相聲,所以他才創辦的德雲社相聲團隊,再到擁有眾多粉絲們的喜愛捧場,老郭不說這句:“少捧我、多捧相聲”的話題,眾多人喜歡德雲社的人也不佔少數。

是的的確每個人都有死的那一天,德雲社如今如火如荼的發展趨勢,我們更感謝郭德綱的德雲社,因為老郭的徒弟們逐漸成為新生代,當這些年輕人能撐起德雲社各自專場的時候,老郭稍歇一下。

讓那些徒弟們為老郭挑起大梁,班主也可享受自己開心的一刻,記得一次九辮兒在舞臺上表演相聲的時候,小辮兒的一席話很讓我感動了,他說:將來有一天他老了,我還會給他唱“大實話”,鏡頭轉向老郭的方向,我看見老郭眼睛👁️裡有淚花兒,面色泛老明顯,仔細想想,郭德綱才過47歲。

相聲表演藝術當下也就德雲社的粉絲多,相聲表演接地氣,個個能說會道“說學逗唱”基本功紮實,這也是需要大家來捧的。1、我就喜歡郭德綱于謙的相聲,可想而知他們也快50歲了。2、除了郭於還有小辮兒岳雲鵬張鶴倫等眾多相聲演員們,都很優秀。

我想郭德綱說的話還有一個意思:相聲並不是我一個人的,它應該做為傳承一代一代不能丟,不然我死了相聲還能繼續嗎?這是郭德綱想的長遠,他不是為了自己,而是願意相聲藝術長此以往的與人類並存,這是最開心的曲藝形式,別失了傳承為主要目的吧……。

(個人散記/權當杜撰)





蘭竹ZLZ


郭德綱始終都沒有忘記要把相聲發揚光大的初衷,他百折不撓的成立德雲社是,他不遺餘力捧相聲新人也是,而這句“多捧相聲,少捧我,我總有死的那一天”不正是印證了郭德綱這些年為相聲勞心勞力的初心嗎?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郭德綱三進北京,排除萬難,成立德雲社,並且熬過了創業初期的艱難,終於在2005年為大眾所熟知,成為最著名的相聲演員。也不枉他多年對相聲的執著。

伴隨郭德綱的成名,相聲藝術也一下子從“小眾”變成了“大眾”,變成了人人喜歡的娛樂方式和減壓方式。於是從2005年至今,提到相聲,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郭德綱,在相聲界被議論最多的也是郭德綱,可以說郭德綱儼然成為了相聲界的一個“現象”級人物!


面對著隨之而來的各種榮譽和各種利益,郭德綱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也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追求,那就是把相聲這門傳統藝術發揚光大。事實上,他也一直在踐行著自己的這一個夢想,每一年都為相聲界培養出新的有實力有市場號召力的青年相聲演員,這些人包括德雲社裡的演員,如岳雲鵬等人;也有德雲社以外的相聲團體,如盧鑫、玉浩,金霏、陳曦,郭陽、郭亮。這三組演員分別來自三個不同的相聲團體,可以說郭德綱在捧新人方面確實摒棄了門戶之交,既做到“舉賢不避親”,也做到了包容兼濟,這在以往的相聲界是少見的。


不但如此,郭德綱成名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相聲藝人們在表演的時候,弱化了“學”和“唱”這兩個部分。其中“學”包羅萬象,最常用的是學各種民間曲藝形式,包括小曲小調和地方戲曲;“唱”就是太平歌詞了,郭德綱對太平歌詞的熱愛和執著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也是他讓我們明白了原來相聲本門的唱指的是太平歌詞,也是郭德綱使《鷸蚌相爭》《遊西湖》等太平歌詞唱段變得家喻戶曉!

記得苗阜在一個節目裡說過,唱各種小曲小調只是相聲演員吸引人們注意的一個“手段”。是的,他說的沒錯,相聲先祖在“撂地”演出時正是運用了學唱小曲小調和唱太平歌詞的“手段”吸引觀眾。也正是這些“手段”才時相聲得以傳承到今天,而郭德綱完美的繼承了這一“手段”!不但是他,德雲社現在的年輕演員們拉出來一個就能唱各種小曲和太平歌詞,這難道不是郭德綱為發揚傳統相聲做出的貢獻嗎?



郭德綱使相聲迴歸了劇場,德雲社頻繁的商演,使廣大觀眾有更多的渠道接觸到相聲,也直接帶火了相聲!這也是對相聲發展做出的又一大貢獻。


郭德綱是由衷的熱愛相聲,他所在的一切努力都是在致力於相聲藝術的傳承和發展,他要的不是單個人的揚名立萬,而是整個行業的繁榮,他也常說德雲社的一枝獨秀並不見得是什麼好事,相聲界的百花齊放才是他追求的最終目標!所以他才會發自內心的說出:“多捧相聲,少捧我”這樣的話來!


於小小


郭德綱並不是老了,也許只是累了。

我聽郭德綱的相聲13年了。很多段子都是百聽不厭。說句實話,看到這句話真替老郭有點兒心酸。相聲不是郭德綱一個人的,可是相聲的重擔卻全壓在了他一個人的肩上。千千萬萬的觀眾在盯著,政治層面的人物也在盯著。如果說郭德綱的觀眾只是圖個樂呵,鬧個痛快那也就罷了,可是是來自上層的關注。就需要謹慎很多了。

縱觀現在。能夠接替郭德綱,于謙的人幾乎沒有。可是相聲已經發生斷層。憑郭德綱一個人,憑一個德雲社很難迴天,也許正因如此,所以他才有如此感慨。

春雷可震人心,但滾滾雷聲終將遠去。

郭德綱總是拿自己的面貌開玩笑,說自己是少年老成,也許只是他經歷的太多了。德雲社浮沉沉數十載,生死關頭的危機也不止一次。這些老郭都挺了過來。時至如今,老郭以40多歲的年紀登上了前無古人的地位。按理說在相聲界裡40多歲正屬於風華正茂的年紀。經歷了別人一生都經歷不了的事,箇中的辛酸也許只有他自己知道。洗盡鉛華,終歸於平靜。

瞭解郭德綱和德雲社的人,聽了這句話也許會有一種英雄末日的悲涼,當年相聲已經落到了如此地步,相聲內部還是勾心鬥角不斷,糊弄觀眾,直到郭德綱和德雲社的出現。猶如春天裡的一聲炸雷,炸醒了相聲這個百年的行業,也炸醒了一種觀眾。但是春雷可震人心。但滾滾雷聲終將遠去。如果沒有與郭德綱同級別或者比他。更高一個層次的相聲藝人出現,也許真應了那句話,他是相聲的守墓人。但是身為相聲子弟,拼盡全力讓相聲在自己百年之後還能再活一段時間,也算對得起祖師爺了。

更高級的哲人獨處著,這並不是因為他想孤獨,而是因為在他的周圍找不到他的同類。

從近些年郭德綱的動作也能看的出來。老婆今後已經捨棄了以往的那種針貶時弊,嬉笑怒罵的風格。去年郭德綱傾力的現象級綜藝相聲有新人,證明了江湖的紛紛擾擾,恩怨情仇在郭德綱那裡已經不是事了。現在他要考慮的是怎麼把相聲這兩個字延續下去。從窮不怕開始,百多年的基業不能到這一代毀了,只是郭德綱找不到能和他一起挑大樑的人,在歷史和社會的滾滾洪流中,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行業都是不進則退。即便是相聲這個行當現在有強如郭德綱的人物也不能免。


日子過得旺,必須娛樂醬!

----雁過留聲,人過留名,點贊評論隨君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