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九子奪嫡"孤臣"胤禛憑什麼脫穎而出?

中國歷史上皇位之爭從來都是熱門話題,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最激烈的當屬清王朝的"九子奪嫡"。這康熙皇帝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開創了康乾盛世的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其後宮嬪妃之多也是令人眼花繚亂,膛目結舌。康熙這一生共有三十五個兒子,兩立兩廢太子胤礽,中意皇十四子胤禵,最後卻選擇皇四子胤禛作為自己的繼承人,這其中到底有些什麼緣由?

九子奪嫡

且說這胤禛獨勝的最大緣由乃"掩其短而顯其長"。胤礽被廢后,太子之位的空缺讓各位阿哥對此躍躍欲試,眾人皆希望胤礽就此倒臺,胤禛卻敢於為廢太子說好話,無形中向康熙帝展露出自己"無意皇位"的念頭,更加奪得了康熙帝的信任。而庶長子自知無望便向康熙帝提議皇八子,更提議願替父除去廢太子胤礽,引得康熙帝大怒,同時也對皇八子嚴加防盜,后皇八子又被皇三子胤祉揭發用魘鎮之術,徹底失去康熙帝的信任。故而廢太子胤礽二次被廢時皇八子將希望寄託於皇十四子胤禵。此時胤禛自知胤礽絕無復立可能,便開始私底下結黨營私,與皇八子不相同的是胤禛選擇的收其鋒芒暗豐羽翼。康熙帝也算是老謀深算的一把手,有怎會看不透幾個兒子的那些小心思呢?皇八子等人對於皇位覬覦讓康熙帝對他們不得不多幾分提防之心。而胤禛以孤臣之姿早已讓康熙帝對他有不同於其他皇子的信任,更是為奪嫡奠定了基礎。

其次,這"孤臣"真的是孤臣嗎?當然不。仔細分析看來胤禛更會籠絡人心,老十三是胤禛最明面上的盟友,可要細品那皇八子徹底失去康熙帝的信任其中不乏有皇三子的幫助,所以講這皇三子也算是胤禛的半個盟友。更何況胤禛還有隆科多和年羹堯的支持,單說這年羹堯從區區七品到二品僅用了五年時間,這其中不缺有康熙帝的提拔與培養,年羹堯本人也是運籌帷幄,馳騁疆場的一把好手,在爭儲的白熱化階段獲得年大人的幫助也算是事半功倍吧。隆科多就更不用說了,其父親是康熙朝一等公,康熙五十年任步軍統領,掌握京都警衛武力。康熙帝對隆科多也是多有關愛。有了這二位的幫助,看似"無意奪儲"的皇四子胤禛其實在這場九子奪嫡的爭鬥中佔有最大的優勢,這二位不僅僅是康熙帝前的紅人,更是掌握了當時清王朝的大半兵力。

九子奪嫡

更重要的是胤禛卻有帝王之才。康熙帝確實是千古明君,到晚年也是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

留下了一堆攤子,而四爺六歲便進尚書房學習,年少時在康熙帝與老師的嚴加管教之下學習四書五經。年紀稍長,便幫著處理政務,十九歲時更是隨康熙帝征討噶爾丹,二十三歲侍從康熙帝視察永定河工地,二十六歲侍從南巡。可見,四爺著實是文韜武略,康熙帝面對這麼一個人才也是難免不動心。

九子奪嫡

胤禛一方面表現出自己無心於皇位,另一方面有盡心盡力的幫著康熙帝處理政務,相當於無形之中給康熙帝吃了一顆定心丸。皇家的人自古最是無情,康熙帝在位多年自知權力帶來的快樂與風險,太子廢立之後,在各位大臣的多次推舉之下都未選出新的繼承人,從某一方面來說也是有康熙帝的暗箱操作。康熙帝一方面是想要各個皇子互相牽制,另一方面也是害怕新太子選立之後對自己的生命與皇位有影響。如今遇見了文韜武略無心皇位的皇四子當然是多加利用。只能說胤禛確實是走了一步好棋。

胤禛與其他皇子的差距更在於其他皇子過於的在意康熙帝是否能在意到自己的才能,而忘記了康熙帝作為一國之君的同時也是一位父親。哪怕掌握生殺大權多年,到了遲暮之年,親人的關心終究是成為了心底的柔軟。胤禛在在乎皇位的同時也不忘孝順康熙帝,這便更加堅定了康熙帝對他成為一國之君的肯定。而這皇四子胤禛也是眾多皇子中最像康熙帝的一位。康熙帝年少時繼位,殺伐果斷,皇四子胤禛的性格沉穩做事果斷頗有康熙帝當年的姿態。

九子奪嫡

當然,康熙帝在位多年殺鰲拜,開創康乾盛世的局面,且生性多疑,對胤禛的態度也是多有變化,這便是在九子奪嫡的後期出現了中意皇十四子胤禵的原因。康熙末年,皇十四子逐漸成為奪嫡成功的人選之一。康熙帝對胤禵的的重視也逐漸超過皇四子,十四爺也是驍勇善戰。但不得不說皇位的爭奪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康熙帝病故時皇十四子正在出徵西藏,等到皇十四子回到京都時,事情早已成定局。胤禛可能也就料想到十四爺歸來之後不會臣服於他,故而在登基之初便立皇八子為四大總理事務大臣之一,所以當十四爺歸來之時不願下跪臣服之時,皇八子也不得不勸說十四爺。

九子奪嫡

皇四子胤禛能夠奪嫡成功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的文韜武略,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自己的步步為營。很好的掩飾了自己的野心,逐步的獲取信任之後一招制敵。奪嫡之路兇險萬分,參與奪嫡的各個皇子也都是人中龍鳳,各具才情,稍有差池便前功盡棄。但不得不說,這九子奪嫡也是讓清王朝損失了大批人才,若是眾多皇子能為了國家盛世共同努力前進,可能康乾盛世回早早到來,更是會創下一個從古至今未有的盛世之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