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官員在街上騎馬,突然一乞丐大喊:萬歲,官員則說:我大禍臨頭了

寇凖墓位於渭南市臨渭區官底鎮左家村南一里許。

據記載,寇準死後,其棺材途徑衡州、公安等地時,當地父老插竹路祭,據說,後來竹都成活為林,後人稱為“相公竹”。人們又在竹林旁建了“寇公祠”。明代大文人戴嘉猷路過公安時,曾題寫“萬古忠魂依海角,當年枯竹到雷陽”的不朽詩句。

很多年齡稍大一點的人都記得,三十年前,劉蘭芳的《楊家將》系列風靡全國。在那個彩色電視都未普及的年代,評書這種娛樂節目,讓人們瞭解到許多生動的前塵往事,在這部倍受讚譽的評書系列中,就有《寇老西兒》的故事。

有趣的是,評書為什麼將寇準叫做“寇老西兒”呢?

眾所周知“老西兒”是老百姓對山西人的愛稱,寫評書的可能將寇準當成山西人了,而劉蘭芳在模仿寇老西兒的時候還特地用上了山西腔。不過,當我們翻開宋史查證後才發現,把寇準當成山西人著實是一種謬誤。

官員在街上騎馬,突然一乞丐大喊:萬歲,官員則說:我大禍臨頭了


正史記載,寇準是地地道道的華州人。宋朝時的華州在陝西省,所以,寇準可不是“老西兒”。其實,戲劇評書中的很多細節本來就經不住推敲,例如:“寇準背靴”這件事眾所周知,是決定楊六郎能夠重返戰場和穆桂英掛帥的重要事件,然而,正史中根本沒有相關描述,很明顯這就是小說家們杜撰的結果。

從古至今,老百姓們都對這種具有戲劇性的改編津津樂道,以至於以訛傳訛。

寇準生於名門望族,在十九歲的時候成為舉人,下一步的打算是考中進士。當時的皇帝趙光義在欽點進士的時候偏愛年紀大的,所以,就有人給寇準出主意讓他把歲數改大些。寇準是怎麼回答的?“我誠信趕考,又怎麼能欺騙皇上呢?”

官員在街上騎馬,突然一乞丐大喊:萬歲,官員則說:我大禍臨頭了


就是這樣一個耿直的傢伙,在未踏足仕途前,就已經給自己樹立了一個“忠誠”的標杆。史籍中多次說起寇準耿直的個性,比如:皇上曾多次想讓寇準擔任宰相,但是,礙於他過於剛正不阿怕他無法勝任。在寇準當上宰相後,嚴守底線,嫉惡如仇,朝中奸佞坐臥不寧。

從這就能看出,寇準不但當官有兩把刷子,為官之道也是十分剛正。

由於,寇準出色的能力,他很快便被皇帝冊封為宰相,但是,寇準卻從未拍過皇帝馬屁。史籍記載,寇準某次找皇帝商量事情,二人一言不合惹得皇帝大怒。皇帝拍案而起,寇準拉著皇帝的龍袍不讓他站起來,直到事情解決了這才離開。

官員在街上騎馬,突然一乞丐大喊:萬歲,官員則說:我大禍臨頭了


寇準的行為就像是一個倔強的職員,在與老闆爭論時毫不讓步,直到老闆認慫後才肯作罷。然而,職員得罪了老闆最多引咎辭職,臣子得罪了皇帝則有掉腦袋的風險,由此可見,寇準不但性子倔強,膽子也很大。

皇帝清楚寇準的脾氣秉性,非但沒有為難他,反倒將他與魏徵相提並論,能夠被皇帝看作魏徵一般的人物,可以說,是一個忠臣得到的最高榮譽了。其實,寇準的直腸子也給他惹了不少麻煩,在大殿上寇準時常當著皇帝的面與其他人據理力爭,吵得臉紅脖子粗有時連皇帝都沒辦法阻止。

官員在街上騎馬,突然一乞丐大喊:萬歲,官員則說:我大禍臨頭了


某年,全國爆發旱災,太宗召集群臣商討對策,大夥都說這是“天數”糊弄太宗,只有耿直的寇準指出:“這是上天感召到人的過失,之所以會爆發旱災是因為有官員知法犯法徇私舞弊。”太宗問寇準有什麼證據。

寇準答道:“祖吉與王淮二人都曾因為貪汙受賄觸犯刑律,祖吉的涉案金額不大,卻被殺掉了,而王淮貪了幾千萬,就因為他是副宰相的弟弟,只是受了一頓杖責便草草了事,照常做官,這難道不是人的過失嗎?”皇帝一聽當即罷免了副宰相,然後,升了寇準的官。

官員在街上騎馬,突然一乞丐大喊:萬歲,官員則說:我大禍臨頭了


雖說,寇準在朝堂上經常與人爭吵,卻並非每次都有皇帝站在他這一邊。某日,寇準在大街上騎馬,有個瘋乞丐跑到寇準面前,跪在地上喊寇準為“萬歲”。寇準一聽,頓時大感不妙,回去就跟他老婆說:“我預感大事不好,你趕快將家裡的事情收拾妥當。”

當天,寇準的朝中政敵張遜聽說了這件事,以寇準謀反為由參了寇準一本。

寇準召來自己的好朋友溫仲舒替自己作證,然後,與張遜在皇帝面前爭論起來,兩人鬧得不可開交。後來,甚至互相揭短,如潑婦罵街一般。太宗長大後就大為光火,當即將張遜貶為庶民,寇準則被降職成了青州知州。

官員在街上騎馬,突然一乞丐大喊:萬歲,官員則說:我大禍臨頭了


事情過了一年後,太宗覺得寇準在這段時間裡想必已經知錯,回來後肯定不會再那麼血氣方剛了。寇準返京後被任命為副宰相,這時太宗患上了嚴重的腳病,不便於行走。在見到寇準後,先是讓他看看自己的腳疾,然後責備道:“你怎麼不早點回來呢!”

其實,這不過是與寇準開個玩笑罷了,誰知道,寇準依然一副倔脾氣,答道:“如果不是受到陛下召見,我不會來到京城的。”這句話差點把太宗氣死,好個不知阿諛奉承的寇準。

因為一副倔脾氣,寇準一生中被數次趕出京城,卻因政治所需數次返京述職。若非寇準真有兩把刷子,恐怕早被皇帝趕到邊疆充軍了。天聖元,寇凖在雷州任所憂病交加,臥倒在床。此時,他以《病中詩》為題,賦詩一首:

官員在街上騎馬,突然一乞丐大喊:萬歲,官員則說:我大禍臨頭了


不久,寇凖就病故於雷州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皇帝,希望寇準能歸葬故里,仁宗准奏。但是,因所撥費用有限,靈柩運至中途,錢已用完,最終,只得寄埋洛陽鞏縣。

內容來自新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