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蝙蝠有“毒王”之称,既然蝙蝠这么毒,为什么人类不将其赶尽杀绝

地球上最毒的动物是什么?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因为自然界存在着许多有剧毒的动物,而有些动物自身就携带着大量病毒。前一种动物能够释放出剧毒的毒液,在短短几秒钟内就让人毙命,例如眼镜王蛇。后一种动物主要通过将病毒传播给其它动物来彰显“毒王本色”。

今天要介绍的这种动物有“毒王”之称,同时也被认为是行走的病毒库,它就是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天然寄主——蝙蝠。

蝙蝠有“毒王”之称,既然蝙蝠这么毒,为什么人类不将其赶尽杀绝

说到蝙蝠,很多人会认为这只是一种常常出现在故事、电影中的动物,现实中很少接触到。事实并非如此,野生动物学家表示蝙蝠是当今世界上第二大类群的哺乳动物,全球共有962种,除了两极地区和大洋中的个别岛屿之外,其它地区几乎都有分布。目前人类已经在雨林、山地甚至是沙漠中发现蝙蝠的存在,可见它们能够适应多种生存环境。在一些山地地区还存在着蝙蝠聚集地,那就是蝙蝠山洞。这样的山洞通常可以包含上千只蝙蝠,假想每一只蝙蝠身上都携带着超过一百种病毒,那么整个山洞里将会充满病毒。如果有人踏入蝙蝠山洞一步,相当于踏入毒气境地一步。

蝙蝠有“毒王”之称,既然蝙蝠这么毒,为什么人类不将其赶尽杀绝

既然蝙蝠这么毒,人类为什么不能够将它们赶尽杀绝吗?

从生态系统的稳定上来讲,是做不到的。现在地球上任何一种动物的存在都是食物链中的一环,缺少了这一环有可能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再者,人类也没有能力将全球的蝙蝠都杀光,因为它们的分布范围实在是太广了,数量实在是太多了。就像被列为全球公害的四种生物,蚊子、苍蝇、蟑螂和老鼠,相信没有人会喜欢这四种生物,但是它们就是无处不在,人类也无法将其中一种赶尽杀绝,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尽力防御它们避免给人类造成伤害。

蝙蝠有“毒王”之称,既然蝙蝠这么毒,为什么人类不将其赶尽杀绝

最可怕的是,如果人类采取了灭绝蝙蝠的措施,那么只会让蝙蝠身上的病毒得到蔓延的机会。只要人类靠近蝙蝠,就有被感染的危险,更何况是面对一整群蝙蝠。而且并非所有的蝙蝠都携带大量病毒,一旦人类惊扰了带有病毒的蝙蝠它们会将病毒传染给同伴,这只会增加易感蝙蝠的数量,从而增加疾病的传播机会。由此看来,蝙蝠不仅无法灭绝,而且没有必要灭绝,如果强行对它们采取打击措施只会对人类自身不利。

蝙蝠有“毒王”之称,既然蝙蝠这么毒,为什么人类不将其赶尽杀绝

实际上人类和蝙蝠一直都是井水不犯河水,就像大自然许多动物一样,你不去招惹它,它也不会攻击你。

偏偏有些人就喜欢冒着生命危险去接触蝙蝠,还有人把蝙蝠当作是野味食用。这导致个人感染病毒不说,还有可能造成流行性传染病的爆发,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又是国人吃野味的一个教训

面对自然生命,我们应该对它们进行深入的了解,才不会做出盲目的举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