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作為母語的漢語,沒有學過語法,卻能說得流利,寫得一手好文章。那麼,為什麼英語要學呢?如果不學可以嗎?

幾米光陰_


母語,當然是首先跟爹媽學的口語,但你不上學校學語文課,你說話能有水準嗎?至於你說不學習也寫出好文章,吹牛百分百!頭條裡經常見到一些不合邏輯的病句,這比㝍詩不押韻或對聯不符平仄問題嚴重多了,還不是因為書念少了?至於學不學英語嘛,不想在此費口舌。反正我學過了,成績嘛,還湊合。


王祖蔭1


我應該有一定發言權。我學習英語從來沒有背過單詞、背過語法,一樣過六級。

英語很多人都當做一門功課、一項任務來完成,其實從根上講就是不對的。

先哲早告訴我們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學習英語首先要有興趣,其次是領會理解。

從這兩個方面來說說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你對一個事情的興趣有多大,決定了你在學習它的時候有多興奮。碰到讓我非常感興趣的知識,真是怎麼學都不嫌累。我的興趣最大源泉居然是遊戲。因為在我在校期間

,遊戲根本沒有漢化的。除了日語就是英語。而上學學的就是英語,多方便啊!隨著單詞學得越來越多,能給周圍的夥伴翻譯遊戲中的句子了,那成就感更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後來水平提高了,開始玩英語rpg了。那需要完全看懂劇情才能進行的。那時候還沒電子設備,只有英文小詞典。不認識的單詞就靠腦子記下來,回家查詞典。潛移默化中就鍛鍊了記憶力。其他學霸,每天學兩個小時英語就精疲力盡了,而我打了四個小時英文rpg還是興致勃勃。

再來說說領會理解。英語既然是語言,就是用來溝通的,就有其一定的邏輯在裡邊。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的多了思考到位了,根本不用刻意去背。這有點類似武學中的領悟,有人悟性好,很快掌握了。更多的人悟性差不說,還放棄努力。這還不算,還想方設法的黑那些付出努力付出心血的人,真是為懶惰和愚蠢代言。

篇幅有限,如果有對英語學習有興趣的,歡迎交流


吧巴畢壓


您的問題讓我想起關於銀行職員練習識別假鈔的一則報道。

英國銀行協會每年組織訓練銀行職員識別假鈔的培訓班。培訓期間,學員們一張假鈔也摸不到,訓練時用的都是真鈔,培訓老師講的都是真鈔的特點。據專家解釋,學員們通過反覆接觸真鈔,手指、眼睛都習慣了真鈔的感覺,以後在工作中一旦遇到假鈔,就會感到特別不習慣。雖然他們對假鈔的特徵一無所知,但能夠迅速判斷假鈔跟真鈔的差別。據統計,接受了這種培訓的職員,對假鈔的識別能力要強得多。

這種現象跟“不專門學習語法,也不會用錯母語語法”的情況十分相似。一個人在形成自己的語言文字系統之前,已經接觸了大量的母語應用,包括聽、說、讀、寫。我們讀書、看報、看電視、聽廣播、到公共場所辦事……周圍都充斥著大量正確語法的語言文字表達。我們跟他人溝通,即使偶爾用錯語法,大部分時候都會被指正。我們經常看到,呀呀學語的幼童說的話犯了語法錯誤,然後被家長及時糾正了。

實際上,學說話的幼童,如果有機會同時學習(日常生活中大量接觸)兩門以上的語言,他將能夠同時熟練掌握它們(相當於有兩門母語),而且都不用專門學習語法。

一直重複對的,你就沒有機會犯錯。



西米邏輯思維解析


任何語言的Native Speaker都不需要刻意地去學習,相信都能夠講的很流利。70年代以前的人,大多數都是沒有上過學的,但是他們依然可以講的很流利。那是因為語言環境的作用,看似沒上學,但是每天都有人在身邊潛移默化的影響你。然而英語等外語種卻沒有這種語言環境給你練習。

關於語法方面,這裡不得不說一個現象:留守兒童交給爺爺奶奶來帶,可以說85%以上家庭的爺爺奶奶都教不了孩子語法上的答題。所以也就有了,老輩們愛嘮叨、講話大聲、不講道理的諸多不被年輕人所接收的言行舉止。

為什麼英語要學呢?因為在中國沒有那麼好的英語語言環境鍛鍊你

如果你生在美國或英國等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你是不是會問為什麼漢語要學呢?其實漢語也是比英語難學的一門語言。打小從孃胎裡出來的時候,就能聽到那些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七大姑八大姨在你耳邊嘰嘰喳喳的說個不聽,自然學會漢語就不是什麼難事了,甚至可以說是本能。

如果不讓你上學,你真的就能說的流利,真的就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嗎?答案是絕對不可能。你在學前班、幼兒園、初中、高中等一直都在接受國家的教育福利,今天你之所以能寫出好文章,也是得益於學習,而且還是中國正統的教育。

如果不學可以嗎?可以的前提是除非你不想升學

很多不會英語的人照樣可以做到年入百萬千萬,以前英語並未作為必修課程,你可以不學。儘管不學,對自己的人生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畢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嘛!但是現在,恐怕由不得學生自己做主了,那是非得學。如果學的不好,考的分數不高,回到家估計還得挨批.

很多學生都不愛學英語,那是因為他們討厭英語,因為有難度。凡是有難度的東西,都需要自己在心理克服,而不是逃避。今天學生選擇逃避課程,明天工作就會逃避責任,如果科學家醫生也逃避,這次的疫情誰來解決?

建議:英語是拉分課目,不僅不能不學,還得用心學、熱愛學,要從心理上克服這道障礙。其實英語並不是很難,掌握其語言邏輯關係,增加自己的詞彙量就好了。至於語法,完全可以對照中文的語法,只不過順序顛倒而已。

總結:相信自己能夠戰勝困難,真正做一個不逃避、不躲避、不給自己找藉口、更不會怨天尤人的好學生。


習維柱Randall


孩子,當我們的父母向自己吼:“好好說話!”的時候,實際上就是在教給我們基本的“語法”!相信提問者能夠問出這樣的“高難度”問題,九年義務教育是圓滿完成的,至少不是肄業。

呀呀學語就開始接觸語法

孩子的語言功能需要引導,從幼兒開始,身邊的親人就不斷地刺激孩子說話,如果不這樣做,兒童的語言功能發展就會受到阻礙,這一點,在西方的歷史上有先例,一個白人的孩子被狼群收養,成長為狼孩,部分喪失了語言功能,直到在人類社會生活很長一段時間後,他的語言能力僅僅相當於10歲兒童的水平,更甭提什麼寫作了。


在我們的孩提時代,從幼兒園開始,我們就要看圖認字,這個時候,就已經接觸了語法,否則我們根本就不能夠識文斷字。那個時候的我們,只能夠從模仿和重複的過程中死記硬背,到了小學才會接觸到組詞、造句等等。比如我們會說:“我很餓!”不會說“我餓很!”這就是語法的應用,只是我們平時不注意到這個說法的本質罷了。因為我們絕大多數人只是語言的使用者,不是研究者。

我們上語文課就是學語法

從小學就有語文課了,一直到高中畢業都會學,如果這一門學不好,我們的溝通能力、邏輯思維都會碰到障礙,相信其它的學科也不會學得太好。平時課堂上的組詞、造句、寫短文、讀詩歌,句子分析、都是語法教育的一部分,也就是說,沒有上過一天語文課,能夠寫出文采斐然的文章來的,那是怪胎,提問者如果想反駁,可以舉出現實例子,不要想當然耳。


語文就是教我們好好說話,好好寫文章,語法這個詞我們用在外語學習的時候講得多,其實外國的孩子在中小學的時候,也有語文科,也是通過大量的句式、詞組、句型分析等等才能夠掌握好母語,外國也有不少書面語言障礙者,他們的母語講得很溜,可是看不懂專業書籍,甚至看不懂報紙,在生活中,也只有數千的單詞量,這不妨礙他們生活和簡單工作交流,甭指望他們能夠下筆千言,在國外,這些人屬於文盲級別。

寫文章沒有語法,神仙也搞不定

文章不是簡單的文字堆砌,不要以為寫滿5000字就叫做文章,對於書面化的語言,人們要表達自己的思想並讓他人理解,沒有約定俗成的語法規定,那簡直就是胡說八道,可能連標點符號什麼的都搞不清楚。完全口語化的羅列,哼哼唧唧、顛三倒四,讓人摸不著頭腦,這樣的文章(姑且管它叫文章)寫出來,玉皇大帝都要被氣死。


手語也有語法,中國通行的手語到了德國,人家是看不懂的,因為雞同鴨講。


我們可要好好學習,才能好好說話。沒有語法的人類世界,是不存在的。


諸葛小村姑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本民族的語言大多是從小向父母和周圍人學的。只是普通的交流說話而已。語法是對 本民族語言規律的總結,反過來又指導本民族語言的發展,使本民族語言的表達更精確,更完美,更具有規律性。應該是先有語言後有語法的。在我們國家,所有有點文化的人,是多少都學過語法的。我們學習的英語其實也是這樣。我們一邊學發音,記單詞,一邊學語法,這樣會學起來不僅很快而且表達會更準確,還可以舉一反三。一個沒有學習過語法的人,在很長時間學會的日常語言交流,我們學習了語法,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達到那個水平。一邊掌握規律,一邊學習語言,學起來要快捷得多,表達得要準確得多。

當然,不學語法也可以學英語,如果你會英語,你可以從小就教你的孩子學說英語,把孩子從小就送到外國去,也是可以的。就像中國人,不學漢語語法也會說話一樣;但是如果想進一步提高,還得學習語法。因為語法是語言的發展規律,不掌握規律,是沒法再提高的。所以,學習英語一定要掌握英語的語法,這和學習漢語也一定要掌握漢語的語法是一個道理。





綠色昨天


你提的第一個問題,恕我直言,你的第一個問題我是持否定態度的。漢語雖然是你的母語,你講話人家能聽懂聽明白,這我相信,但你說你寫的一手好文章,我就大大地懷疑了。你的文章好,可能是指內容,而不是語句。中國的漢語語法還是比較講究的。我國的好多報刊都出現不少的語法問題。范冰冰偷稅後在各大媒體發表了一個悔過書,語句語法問題就達五處以上。

你提的第二個問題,就更可笑了,就本提出來問題就不通順,就存在邏輯問題,我在此就不一一剖析。我們現迴歸問題主源。英語你學不學,是與你的職業有關,你所處的環境需不需要英語。你如果處在一個英語為主語的環境裡,又不需要寫寫畫畫,就憑語言交流就可完成工作任務的,可以不用學習英語,但前提是你很小就會說英語,就好比我們學說話就說漢語一樣。反之,你一定要學英語。


死不悔妀


其實在上學時應該都會學漢語的語法,只是平時生活的語境就是漢語,我們就不在意這件事了。那沒有英文的語境,語法是不多的語言學習手段之一,所以就必須要學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c5776ace10574b36b0fc97d6f66dbfbb\

客在旅途


包括漢語在內的所有語言都有語法,這是勿用置疑的。漢語在語文教學中也有語法課程,教授句式主要組成部分主、謂、賓、定、壯、補定義,在句式中的位置、作用,以及不同的句式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等。另外還教授詞組的結構定義,對句式、段落的修飾、突顯、強調等作用。至所以即沒有系統學習過母語語法,甚至是文盲,在本語言區域內或同語種其它區域內能正常表達,那是因為被語言環境潛移默化了,從小就學著並理解了和別人使用同樣的語言表達方式。

在學習其它語種時,無論是那種語言,傳授單位都會強調並花大量時間來教授語法。因為不同的語言它的語法結構不同,差異性很大,要想學好外語,學好語法很重要,不然就會出現中國式英語(語法用中文語法,單詞是英語,語調也是中國式)等諸如此類。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予到你幫助。

謝謝!


風在紅塵別自己


學不學英語是個人的事,的確國家用高考,4.6級來促進學習英語。為什麼?因為英語只是溝通的工具,一種語言而己。

比如我們都說普通話。相信我們大部分人會說方言。我們在與家人交流習慣用方言,遠在異鄉見到老鄉用方言會讓人感到更舒服,親切。

同理,為什麼學英文。我們完全不用學它也能生活。往個人方向講我們學習英文是為了將英語做為一種與外界交流的工具。它是一個工具,一個讓你有更多機會感受世界美好的工具。就好比為什麼高考要考那幾門一樣,我們不學也一樣的生活。但是如果掌握,你的生活質量會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