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为什么三国人物,曹操受到打压,刘备受到推崇,孙权好像无人问津?

大马哈鱼12


三国演义造就的。受罗贯中的历史观点所影响。曹操仕族代表臣子介级被要求一定得忠于君上,刘备皇族代表统治介级天生主角光环,即使食人肉也算是理所应当。而孙权庶民、商人后代本不备主流多认同,其身家又主要继承自兄长(兄长有后)不生于乱世休想能成为君主,所以无人问津。这也是罗贯中的等级观念。但正是这个观念使其仕途失败。因为元未峰烟四起,群雄并立。而元朝的灭亡是因其腐败,对百姓的等级压迫(将人分四等)。要打破这种压迫就必须是靠最低层受压最利害的三国中孙权所代表的庶人阶层,所以我们的朱重八兄弟贏了,而罗贯中所辅助的张仕诚须然也来自这个阶层但他过早称王使自已脱离了人民,且反元又降元继而又反元,为人反复无常倒有点刘备的味道。


kunleung


三国时代,电视剧和史记两个版本,许多人在认知方面都从小说和电视剧中了解到的,所以不能盖棺定论,只能从个人角度看法去讨论;真正史记三国志里的三个人物角色都非常厉害的、大中华几千年历史,能够在某个朝代分一边天下,那可真是了不得的人物!从周朝分封诸侯到春秋战国七雄哪个朝代不是英雄辈出!从史上登记的来看,首先曹操肯定厉害,有王者风范,天下雄主之心,可是命运弄人!而刘备也不简单,刘氏基业正统,从一无所有到三分天下,为光复汉室而奔走一生,然汉皇朝气数已尽,民不聊生,改朝换代是必然的,最后讲孙权,孙氏子孙也是诸候及别的背景,但孙权无称王天下之心,并不是没实力,自古江东多才俊也不是白叫的,曹操兵败赤壁已经失去了天下,刘备遭遇火烧连营,命都丢了!从而可以知道孙权的实力!从古至今江东之人都比较务实,比较注重民生和偏安一隅,包括楚霸王项羽也是,谁敢讲项羽不能称王天下?所以历史上对吴国孙权评价非常高的!





无忌哥哥


《三国》如果换到现在写得就是创业的故事啊。

曹操靠得是家族声望和个人实力,所以同样是打黄巾军,刘备拼死拼活才弄了个县令的时候,人家已经是一方诸侯了。最终他统一了大半个中国也属于合理之处,就算打扑克牌玩斗地主,人家拿得都是好牌,要啥有啥,再打不赢就过分了。

刘备靠得是皇叔虚名和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27岁时出道打黄巾军,屡战屡败,屡败屡战,47岁的时候曹操都快要称帝了,他还混得连个容身之地都没有。换了别人,老早就死心了,可他偏不。

他拿了一手绝烂的牌,原本已无赢牌希望。不曾想,到最后抓起来的三张底牌是一对宝,加一个大王。再看一下自己手中,还有一个顺子加两对对子。“这尼玛是要发啊。”他一阵狂喜。人生暮年,时来运转,最终杀出一条血路,终于也获得了世人的认可。

至于孙权,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拿了一手好牌,可他就是一张都不出。看到曹操出了一个顺子,他帮着刘备炸一把;看到刘备甩了一对二,他又帮着曹操炸一把。

炸来炸去,他自己都忘了自己是那拨的,应该干点啥。等刘曹二人想着让他主动出牌的时候,等半天没动静,再一看,那丫已经睡着了……


公子小龙


一本三国演义让世界认识了三国,也让里面的三大主角:曹操、刘备、孙权成为了家喻户晓得人物,而这三个人虽说都算是一方诸侯,这所受到的待遇也是截然不同的,曹操被人称作曹贼,许多人想打压他。刘备仁名远播,受人赞扬。而孙权就像是个后妈生的,没人疼没人爱。

曹操为什么受到打压

曹操最为出名的想必就是这“挟天子以令诸侯”,而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让曹操的名声不太好。我们都知道,东汉末年虽然礼仪崩坏严重,但是数百年的仁礼传承还是对中国影响深远的,当时天下间的诸多读书人还是拥护汉室后裔的,而曹操的这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是天下读书人最为不耻的事情,必然是会招来士子文人的谩骂,而文人基本上掌握着舆论的走向,所以曹操的名声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再说,其它枭雄为什么也喜欢打压曹操。归其原因,就是曹操做了他们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天子在手,即可号令群雄,这在当时是许多诸侯枭雄的梦想。可惜的是他们碍于脸面和自己的名声做不出这等无耻的事情来。而曹操恰好做了,这让他们非常的不爽,也非常的嫉妒,自然是要处处打压曹操了。


刘备为什么受到推崇

先不说其它的,刘备就以自己的正宗的汉室宗亲就能让天下百姓欣然接受。毕竟当时汉朝虽然已经名存实亡。但是天下百姓文人还是认为自己是汉朝人的,在这个祖国将忘,战争不断地时期,人们是非常希望能恢复到大一统,安居乐业的时候的。而此时刘备这个汉室宗亲打着光复汉室的名头行动。就能拉到一大票的粉丝。再加上刘备为人十分的仁慈,爱戴百姓。这样的明君自然是百姓十分想看到的,也非常的希望他能获得最终的胜利,自然是备受推崇。

孙权为什么无人问津

孙权虽然也是三雄之一,这知名度相较于曹操和刘备就差了很大一截了。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首先一点就是这地理位置了。孙权地处江南,易守难攻,有着天然的长江屏障。按理说是非常好的一块根据地。可惜的是在当时,涿鹿中原才是众多枭雄的梦想,而江南并不是中原地区,在中原枭雄看来,江南就是一块乡下地区,孙权也就一个土皇帝而已,这边中原地区抢地盘都来不及,哪里还会去关注乡下小儿。

总结

曹操被人打压是因为他做了大家都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引来嫉妒。刘备受人推崇是因为他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名声大振。孙权无人问津主要是因为其所处的地理位置。


浪里白条不再白


其一:刘备是皇室后裔,而且在大汉衰败之际打的是兴复汉室的旗号,所以,在天下人看来,刘备行的是正道,自然会受到万民的敬仰与拥戴。而反观曹操,虽然凭借自己的权利占了中原,成了这三国之中最大的诸侯,但是其在位期间,根本不把天子放在眼里,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而且还将天子软禁在皇宫之中,自立为魏王,与大汉分庭抗礼,所以,像曹操这样的人必然不会受到别人的敬仰,反而因为欺凌天子而让天下憎恶。

其二:刘备从起兵开始,就一直以贤德著称,所到之处,无不施恩布德,替百姓出头,为百姓伸冤,事事都以百姓的立场出发,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刘备自然会受到万民的敬仰。而曹操却与刘备不同,所到之处,大肆杀戮,放任曹氏宗亲以及自己的下属烧杀抢夺,掠夺百姓的钱财。本来百姓遭受战乱之苦就已经民不聊生,加上曹操的种种恶行,必然会使百姓对曹操心生怨恨,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其三:在曹操攻打荆州之时,刘备为了带着城中的百姓逃走,自己的妻儿丢失都顾不上去寻找,这些事情,在场的百姓必然是心知肚明。且不说之后有多少人对刘备感恩戴德,就是这荆州的十万之众,就足以将撑起刘备的仁善之名,让刘备受到万民敬仰。但是曹操却和刘备截然相反,当初和陈宫回乡之际,判断失误,错杀好人,而且为了避免官府的追击,连最后幸存的一个老者都忍心杀害。这宁愿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的名言也是自此传开,试问?这样为了自己利益狠心残害百姓之人怎么会受到百姓拥戴?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刘备和曹操都是称霸一方的诸侯,但是刘备行的是正义之师,做的是应天顺民之事,自然会受到万民的敬仰而被后世流芳。而曹操却为了一己之私就残害百姓,更是为了自己的帝王霸业就欺凌君主,所以必然会成为天下万民憎恶的对象。各位看官,你们觉得曹操要是和刘备一样深得民心,三国会在曹操的手里统一吗?


用户4094196029856830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提问。历史其实也已经告诉我们了。

记得老版《三国演义》有一个与学生的交流会,唐国强问大家都喜欢哪个人物,很多人说喜欢“曹操”,这让很多人感到很意外,就问为什么,“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现场的人哈哈大笑。

我们所看的《三国演义》是明朝罗贯中创作的,小说主旨思想就是”贬曹褒刘"。但是依然不能阻碍大家对曹操的喜爱,他是那个时代耀眼的明星。正如他所说”如果不是我,天下不知道会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北方地区尽灭群雄,周边少数民族不敢窥视中原。在史书《三国志》中有非常正面的介绍,尤其是魏国更是认为是正统。

那为什么会出现”贬曹褒刘“的现象?

简单一句话就是:封建社会的所有制度和现象都是为当权者服务的。这种现象是从南宋开始的,宋朝是个富饶的朝代,但是南宋却是比较悲剧,一直蜗居江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把整个南宋统治者讽刺的露骨而深刻。南宋也是永远的萎缩在南方,直到灭亡。而南宋统治者为了王朝的脸面,更是为统治者脸上贴金,把“靖康耻”皇帝被俘虏,称作“皇帝北狩”。就是说,皇帝是去北方打猎去了,并不是被俘虏了。唉唉唉,这真是自欺欺人的浑话。为了证明自己的统治地位,开始不断炒作“蜀汉”的正统地位。

而吴国是属于一个地方性的政权称帝的,对后来统治者来说,并没有太多的宣传需要,自然不会被统治者重视。长此以往,只会显得默默无闻,没有存在感。

我是曹城少年,祝你顺心康健。


曹城少年


第一点,在三国故事的传播也不是刚开始就尊刘抑曹的。刚开始三国故事是晋人开始流传,晋朝是袭承的魏国,所以前期的三国故事流传是以曹操为尊的。后来东晋南迁,中原地区被胡人占领,慢慢的三国故事中的尊刘倾向才开始产生。地虽蜀地,王乃汉王。统治者借这个告诉大家,虽然我现在在南方,但是我还是正统。

第二点,因为曹魏和蜀汉都有被尊的理由,曹操手里有东汉朝廷,他名义上还是东汉的丞相,他可以代表朝廷。刘备名义上是皇亲,也可以代表朝廷。但是孙吴在这方面是一点也不沾,所以在尊曹抑刘和尊刘抑曹的变化中,孙权一直是一个旁观者。

其实,在三国纷争这么样的乱世,能够独立一方,而且是三国里最后一个灭亡的国家,东吴的谋臣武将也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差。也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而且孙权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大皇帝。


如烟入幻


曹操的个人风格是灵活善变,他善于把握时机,但对百姓最非常的残酷。曹操具有高人一等的军事才华,并以此获得的优势暴力作为基础,利用法家式的权谋驾御手下,要挟天子。他顺从了当时倾向怀疑道德真实性的社会风气,提出了才华重于道德的思想,不拘一格的选拔人才。同时,为了最大限度的得到政权,曹操极力拉拢了一些地方的豪强势力,一直到建立了九品中正制这样的新官选拔制度,吸引了大量‘豪杰’和‘望族’加入曹魏集团。总的来说,曹操使用这样的手段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但曹操的奸雄形象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已经根深蒂固了。

刘备建立的蜀汉集团的政策和曹魏集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曹魏一样,刘备的个人风格也给蜀汉政权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刘备的原则性比较强,但刘备和曹操相比不善于抓住时机、随机应变,也就是说刘备做事都是按照原则来进行的。刘备把握‘天时’的能力不足,所以他只有依靠‘人和’的力量。因为没有曹操那样强大的家族背景,所以他只能以中兴汉室为号召以此来吸引支持者,继承汉朝的政策风格同时又改造了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不完全否定儒家道德的思想形式,但更注重名实相符;在用人上刘备提倡德才兼备,德在才的前面;注重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以此来赢得百姓的拥戴;对一些地方的豪强地主,采用利用和控制并举的政策。总的来说,刘备实施的这些政策,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刘备虽然起步较晚,但刘备个人一代明君的形象已经名载史册了。

至于东吴孙权,他从来就没有曹刘两家统一全国的志向,他只是想依靠地利自保,其实施的政策也没有明确的针对性。但三国后期,其内部矛盾并没有曹魏那么突出明显。

从政策的长期效果来看,当时中国由蜀汉集团统一是最好的,孙吴次之,曹魏集团最不理想。当然,也不能完全否认了曹魏集团实施的一切正常,只是其总体来说对历史的发不利罢了。

公元前


这个问题由作者來回答,作者罗贯中是明朝人,又是汉族人,封建传统思想在他心中扎下了根,站在正统观点说话自是当然,不这样做不光统治阶反对,老百姓也不支持,他的作品也就没有市场不说,还要背上叛逆的名声。刘备虽处下风,依然代表汉族正统思想。曹操挾天子以令诸候乃大不义之举,刘备虽然力不丛心,却是在替天行道。孙权只能算是军伐,一方诸候,虽然刘备未能成就大业,但天下终‘究会归一统,曹操的阴谋一定不会得逞,三国归于晋也是上天的旨意。作者就是安照这个思路來创作三国意义的,至于晋司马氏的一些不好行为引发的晋朝的八王之乱就是收场。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丁迎胜


嘿呀~我来啦!以下想法为个人想法,有不对的地方还望见谅~

一、三位“大神”

首先看一下三人资料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之纪念。(一心想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豫州刺史部谯(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奠定了曹魏政权。曹操去世后,其子曹丕称帝,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枭雄)

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孙权觉着汉室不可复兴,希望偏安一隅,不失桑榆)

二、《三国演义》作者看法以及背景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元末明初小说家,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作者。

元代中期,随着社会经济重心与文化重心由北方转移至南方,很多北方的知识分子转移到了南方一带,而罗贯中也在此列,来到杭州的罗贯中在这里遇到了很多作家和艺人,思想的交汇也带给罗贯中很多的启示与感受。后来想要有些建树的他来到了起兵的张士诚处,然而这位自称“吴王”的义军首领并不愿意重视读书人的意见。随后罗贯中离开张士诚一路北上,三年后又回到杭州。经过了这么一番游历的罗贯中已经有了十分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历史观。这个时候的罗贯中经历了元朝的衰败和社会的动乱。

他极其向往仁君的出现,也极其渴望社会不再动荡,百姓安居乐业,同时作为儒家人,推崇正统,而此时出身正统,想要恢复汉室并且品德广受称赞的刘备正和他的心意,同时也符合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与王室的观念。但是曹操的社会评价就没有那么高,他不尊重“当今圣上”,不忠于王室并且生性残暴。这样的人简直就是活脱脱的“反面案列”。再来看一看孙权,东吴基础是孙坚建立的,大部分江山也是孙坚打下来的。孙权继承了孙坚的心血,发展重心也放在了“守”,表现不如曹操刘备出色。所以罗贯中分配好了正反“红蓝”两阵营后,孙权自然而然的就写到少了一些。

三、《三国志》作者看法以及背景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三国志》作者。

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晋后,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

陈寿起初在蜀汉做官,后因不满宦官黄皓的专横屡遭贬谪。后来被晋张华推举为孝廉,重回官场,期间因撰写《益部耆旧传》十篇而受晋武帝嘉奖,之后晋灭吴统一天下,陈寿撰写完成《三国志》。在陈寿历史上对陈寿的记载不是很多,但是我们可以从上面文字看出陈寿是个地地道道的“三国人”,而且还是蜀汉大臣与晋臣。在曹魏的基础上才有了晋,并且自古就有拥长安洛阳为正统的传统。所以当时在很多人眼中曹魏才是正统,陈寿作为晋臣。自然也是这么认为。于是在纪和传中对曹操和司马一族大多是赞美和围护(司马一族当道,他也不敢写其不好),并且给曹操、曹丕和曹叡写了“纪”,而刘备和孙权及其后代写了“传”。这是活生生的编纂史书为当时王室服务的例子。陈寿对当时的情况也是十分了解,那个时候搜集的资料也大多较为真实。书中多有劝诫之言,阐述前人的是非得失,十分质朴实在。

作为一名“良史”,陈寿名义上尊曹魏为正统,但实际上是三国各自成书,地位相同,三国鼎立互不相属,并且虽为蜀汉旧臣,但也毫不隐晦刘备和诸葛亮的过失,写下了刘备出于私怨杀张裕以及诸葛亮错杀马谡等事。

此书中的孙权实际上并没有受到抹黑、忽略与贬低,但是为什么还是容易被读者忽视呢?东吴在当时就是比较偏远的割据势力,并且表现不是像曹操刘备那样大放异彩,安安静静的发展,平平稳稳的“守国”。而至于后世说陈寿贬低孙权歧视东吴,无外乎是体现在孙权地位、孙权称呼,以及孙吴诸臣的谥号上。但是实际上陈寿与孙权无冤无仇,没有什么利害关系,是从相对客观的角度去记述。而且对于陈寿来说,刘禅是其故君,谯周是他恩师,尊称刘备刘婵为先生和后主也是应该的,不然就要受到非议了。

综上所述,不管是哪位作者写的三国,作品中的看法和描写均为当时的王室服务,并且符合当时的社会观念,与当时的思想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三位英雄各有褒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