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尋“根”瓦屑壩

瓦屑壩,鄱陽湖畔一個古老的渡口,它本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因為明初的一次大移民,成了安慶許多人心中的"聖地"。

尋“根”瓦屑壩

說瓦屑壩,必須先說一說明初移民安慶的背景。

安慶,人們喜歡說它是“萬里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疆第一州“。的確,安慶處在大別山與皖南山區之間的長江走廊上,又是長江中游與下游的咽喉,過了安慶,長江寬闊順直,幾乎無險可守,所以,安慶是兵家必爭之地。冷兵器時代,兵家必爭之地,可不是什麼好事。

元朝末年,紅巾軍起義,天下震動,朝廷任命餘闕守安慶。餘闕能文能武,在安慶城周邊一帶,與起義軍拉鋸式戰鬥了七年。至正十八年正月,離元亡大概還有十年,起義軍首領陳友諒大集諸部,數千只戰船出鄱陽湖口,遮天蔽日,直取安慶城,樹珊塔飛樓猛攻,城破後,守將餘闕戰死。隨後,陳友諒與朱元璋爭奪帝位,又在安慶一帶鏊戰多年。這一時期,安慶作為義軍同元軍、陳朱爭鬥的主戰場,損失極為慘重,鄉村凋敝,十室九空。

尋“根”瓦屑壩

朱元璋在元末農民起義中勝出,建立明朝。取得政權之後,挖空心思要鞏固政權,他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就包括明初的全國大移民。

這次移民可以說在歷史上空前絕後。朱元璋在位期間,共組織移民一千三百四十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五分之一。重點是將江南乃至全國各地的富庶大戶,分別遷移流放到各窮鄉僻壤或因戰亂人口銳減之地。

心思縝密的朱元璋,對移民工作非常重視。根據各地的人口密度,確定遷出地、遷入地。由各地的官員層層上報,確定遷出和遷入人員。遷徙過程中,各地官員直接組織護送,發給遷移人口一定量的種子、糧食和農具,分配好土地,劃歸好村莊,讓移民在新地方迅速紮根。

尋“根”瓦屑壩

作為受戰爭創傷嚴重的地區,安慶是人口的遷入地。由饒州前往安慶的大規模移民,實際上是這股全國性移民潮中的一隻。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的統計表明,安慶府約42萬人中,大約有28萬多人由江西遷入,其中約20萬來自饒州,也就是說當時安慶每三個人中就有兩個來自江西的移民,可見明末那場戰爭對安慶的破壞之大。

從饒州遷徒到安慶的移民工作,充滿艱辛,工作量也無比巨大。對於當時相對富庶安寧的饒州農戶來講,離開故土,去一個未知的陌生地方,無疑是非常痛苦的。在朱元璋的高壓政策下,當時的官府和鄉村長老們全都參與到這項巨大的工程中來,一村一鎮地組織,挨家挨戶的動員,口乾舌燥地做思想工作,並伴隨著高壓、利誘、威脅,甚至刀槍棍棒的逼迫。壓力之下,無奈的饒州人只好舉家北遷,他們忐忑不安地跟隨地方官員,從四面八方匯聚到鄱陽湖畔一個叫瓦屑壩的地方,他們將從這裡走向未知的道路。

尋“根”瓦屑壩

可憐孤立無援的移民,等候在鄱陽湖畔。湖面吹來的冷風讓他們感到冷清無比,潮水般的人群湧來湧去,每個人都像一片葉子一樣,在水上漂浮。湖水泛著白光,透著蒼茫和未知。

在瓦屑壩,移民們先是聚集,然後在官府臨時機構登記註冊,接受派發的路費。再往後,就該出發了。若干個家庭分為一組,一般互不相識,上編排好的船駛出鄱陽湖,到達湖口。接著,浩浩蕩蕩的移民船隻進入長江,順江而下,或逆江而上。在那些移民看來,瓦屑壩就是命運的關隘,自此以後,就算真的離開了自己的家鄉,離開了故土啊!

尋“根”瓦屑壩

瓦屑壩只是移民們的一個重要記憶,但安慶的移民顯然不是來自瓦西壩這個地點,而是來自環鄱陽湖周邊的很多地方。

在安慶,移民的族譜中,幾乎千篇一律都是記載來自江西瓦屑壩,這顯然是朱元璋專制高壓政策所致,它不僅要移民離開故土,更要強迫人們忘記故土,有明一代二百多年,移民漸漸對故鄉記憶集體無意識。

與此相同的記憶還有,洪洞大槐樹、蘇州閶門、南昌筷子巷等,其實都是移民出發前的集合地。官府移民的目的就是要他們死心塌地的離開故土,到新的土地上去繁衍生息,以利於他們的統治。被迫離開故土、忘記故土,實在是心酸無奈之舉。

尋“根”瓦屑壩

安慶人族譜中記載的瓦屑壩三個字,充滿了多少心酸和悲苦!民間傳說,從山西移民聚集時,為防止人們半路逃跑,每登記一人,便在那個人的腳小趾上畫一個小口以便識別,所以,凡是小指有重甲的,肯定是山西移民。還有傳說移民上岸後都是長繩捆綁,揹著手走路,所以,後來移民們也養成了背手走路的習慣,因為中途小便,得要求押解人員解開手上的繩索,所以很多地方的人把小便叫做“解手“。記憶中,以前安慶老人背手走路和把小便說成"解手"的還真不少。

慶幸的是,遷徙到安慶的饒州等地移民們,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可謂人丁興旺,發展的很好。但我們不能忘記他們從瓦屑壩走來的艱辛歷程,努力建設好大安慶,就是對躺在"異鄉"土地下的先人們最好的告慰!

尋“根”瓦屑壩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謹表謝忱!

關注秋水長天H,解讀不一樣的安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