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揭祕稱雄500多年的徽商為何衰落了?主要這5個原因所導致

在古代商業史上,徽商的一個非常有名的商幫,與晉商、潮商並稱中國三大商幫。徽州地處安徽南端,此地田少人多,農業經濟已不能養家餬口,而經商的利潤卻引誘著一代又一代的徽州人走出山鄉。到明代,人十之八九皆務商賈。有一首詩說道:“丈夫志四方,不辭萬里遊。新安多遊子,盡是逐蠅頭。風氣漸成習,持籌遍九州。”

揭秘稱雄500多年的徽商為何衰落了?主要這5個原因所導致

徽商主要經營的是鹽;兩準鹽商大半是徽州人,最有名的是黃汪、吳、江、程、徐、鄭、曹、宋、鮑、葉諸姓,在明清小說中,凡說到鹽商故事,其主人公或姓汪,或姓程,足見其影響之大。其次是經營糧食、布帛、茶葉、木材,這幾項在當時都是國內市場的大宗商品,茶葉還是出口的重要商品。後來又有典當業商。

揭秘稱雄500多年的徽商為何衰落了?主要這5個原因所導致

徽商曾稱雄明清商界五百年,富可敵國,家產過百萬兩、千萬兩白銀者比比皆是。為何最後衰落下去了呢?徽商的衰微,大約從清道光年間開始,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其內部原因。

1、攤派賑災

徽商的主要業務在鹽業上,清初,兩淮鹽綱課稅不到200萬兩,乾隆年間增至400萬,嘉慶後期再翻一倍,達800餘萬。這還是明文規定必須上交國庫的數字。至於各地官員衙門的私自徵納、索賄受賄之數不在其內。

揭秘稱雄500多年的徽商為何衰落了?主要這5個原因所導致

當時的攤派也是十分驚人的,名字好聽,叫做“捐輸”。這裡發洪水了要出錢賑災,那裡鬧饑荒了,要出錢買糧賑濟百姓。從康熙十年到嘉慶九年的一百多年中,兩準鹽商前後捐輸給朝廷的資財達4000萬兩,每次多則數百萬兩,少則數十萬。

2、助餉

即幫助朝廷開支軍費,這名義上是商人自願,實際上是政府榨取,因為若有的商人不“自願”,他的商業活動很快就會因別的什麼原因而中止,甚至受到更為嚴厲的刁難而傾家蕩產。

揭秘稱雄500多年的徽商為何衰落了?主要這5個原因所導致

嘉慶三年三月到八年一月的四年中,兩準鹽商助餉達700萬兩。如此為國為民的好事,是在消耗徽商大量的商業資本的前提下做成的。

3、西方殖民者衝擊

鴉片戰爭後,國門打開,西方商品傾銷我國各地,徽商明顯競爭不過,逐漸落入下風。同時,隨著洋商的出現,國內買辦階級勾結官紳,也成了徽商的勁敵。

4、太平天國運動破壞

洪秀全定都南京後,江浙滬皖是清兵與天平天軍交戰的主要場地,頻繁的兵火、搶掠,屍首遍野,廬舍為墟。徽商積累起來的財富被掃地一空,徽州人口大量死亡,都使得徽商失去了發展的基本社會環境,焉能不垮。

揭秘稱雄500多年的徽商為何衰落了?主要這5個原因所導致

5、徽商奢靡浪費

徽商自己的奢靡也是造成其衰落的一大原因。據估計,徽商用於“肥家潤身”的錢財佔商業利潤的一半。賺錢了前不是用於擴大再生產,而是買田造屋。徽商大多從青少年時期出來經商,壯年時發達,年老則落葉歸根,將所賺金銀置田築室,安享晚年。有的商人年老不一定回家鄉,也會在繁華城市或富腴之地買田造屋,以利子孫。

揭秘稱雄500多年的徽商為何衰落了?主要這5個原因所導致

建祠堂、修墳墓、敘族譜、購買族產和族田,為本家族的香火興旺投入了大筆資金。歙縣大鹽商鮑啟運捐資購買族產1300餘畝。僑居杭州的鮑概等八位商人捐資鉅萬,建立宗桐,並輸族產。進步的經商觀念與落後的宗族意願在徽商身上混為一體。

揭秘稱雄500多年的徽商為何衰落了?主要這5個原因所導致

在揚州的徽商們居必園林,食必膏梁,穿必麗服,玩必美姬;婚嫁喪葬,動輒數十萬,真正是躺在商業資本上過著靡費奢侈的日子。如此內靡外耗,近代徽州商人除少部分人與沿海商人結合,投資近代工業商業,大部分人終於內囊耗盡,“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