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不走寻常路”,蕈珊瑚打破了人类对珊瑚的基础认知

"猫抓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很多生物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包括我们小时候学习的羊吃草狼吃肉等,许多生物的生活习性都在我们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生物的习性是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狼和羊的祖先是否一开始就是食肉和食草呢?现在的狼和羊的生物习性就是我们从教科书上看到的那样吗?小伙伴们可以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看法。历史上科研人员不止发现一种生物习性因为环境原因而改变,甚至连饮食习惯也会随之变化。

“不走寻常路”,蕈珊瑚打破了人类对珊瑚的基础认知

在许多热带和亚热带沿海国家的海域中有一种常见的刺胞动物——珊瑚。大部分种类的珊瑚都具有群居性,因为形状像是树枝而常常被人误以为是植物,大部分的珊瑚是无法移动的,都是通过伸出触手来捕食,因此刚发现此生物的亚里士多德曾认为珊瑚是属于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生物。珊瑚通常以进行光合作用的藻类为食,包括一些浮游生物也是它们的食物来源之一。在一般人眼中,珊瑚绝对是最无害的植食性初级消费者。

“不走寻常路”,蕈珊瑚打破了人类对珊瑚的基础认知

海底珊瑚礁

但凡事总有例外,以色列的两所大学最近在红海珊瑚的调查工作中,发现惊人的珊瑚食性改变现象,一种名为蕈珊瑚的珊瑚和大多数种类的珊瑚不一样,蕈珊瑚不会跟其他珊瑚群居在一起,而是单独一个独立生活,并且他们也不定居在坚硬的岩石上,而是会游离走动的。蕈珊瑚可以将海水导入体内使身体膨胀,再随海浪的冲击四处滚动,有时也可通过自身的触手推进身体进行移动,因此也被成为"会走路的珊瑚"。但即使如此,它们移动的速度也是相当的缓慢,一天通常才移动几公分且不易被察觉。蕈珊瑚的外形和海葵相似,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最大直径可达50厘米左右。

“不走寻常路”,蕈珊瑚打破了人类对珊瑚的基础认知

“不走寻常路”,蕈珊瑚打破了人类对珊瑚的基础认知

蕈珊瑚

在学者的调查过程中发现,这种珊瑚竟然会吞食红海海域的月亮水母,而且这不是个别案例,大多数蕈珊瑚都会猎食水母。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吃素的珊瑚,突然变成肉食性的生物呢?科研人员发现蕈珊瑚吞食水母的现象,因季节而有所变化,由于红海海域的月亮水母数量会有季节性的大变化,在月亮水母数量不多的季节,蕈珊瑚就跟普通的珊瑚没有什么不同,也是以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但在月亮水母数量暴增的季节,它们就会变身为水母狩猎者。科研人员认为水母或其他鱼类本身具有比藻类和浮游生物更多的蛋白质,因此这种食性的改变可使蕈珊瑚更轻易的去的生存所需的营养,并强化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例如气候的变迁或是人为的干扰,但是蕈珊瑚捕食水母的原因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科研人员仅能推测它们可能是采用了类似海葵的狩猎方式,具体的结论需要更多的样本与时间进行研究。

“不走寻常路”,蕈珊瑚打破了人类对珊瑚的基础认知

“不走寻常路”,蕈珊瑚打破了人类对珊瑚的基础认知

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蕈珊瑚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成为了近危物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