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两年四季深耕减贫,《我们在行动》在创造奇迹

《我们在行动》用柔软的情感关爱着,用平和的态度尊重着,用有力的行为支持着,通过个性化的资源对接,帮助贫困地区长出双腿,自己走路。

文 | 喜力

2018年的10月11日,“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在麻栗坡县扫雷作业时,为了清除一枚裸露在外的加重手榴弹,杜富国让队友退后,自己在上前查明情况的过程中不幸遭遇爆炸,永远失去了双手和双眼。杜富国说,“我再也无法拥抱妈妈,再也没办法看到心爱的妻子。”

两年四季深耕减贫,《我们在行动》在创造奇迹

新疆一户维吾尔族家庭,在喀什经营着水果市场,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火,让他们辛苦积累的财产付之一炬。不仅如此,因为要赔偿其他商户的损失,一家人负债累累。全家唯一的财产,就只有当时身上穿的衣物。

曾经是一名舞蹈演员的陈红疆,因练功时伤到双膝关节,而后又患上类风湿关节炎,伤残鉴定为肢体残疾三级,之后又接连因为摔倒和车祸,导致右股骨坏死和左大腿骨折,身上多处植入钢钉与人造关节。

这些故事,被《我们在行动》讲述着,令人闻之心伤。也让我们知道,每一份贫穷的背后,都藏着许多的无奈与艰难。

两年四季深耕减贫,《我们在行动》在创造奇迹

两次遭遇地雷,分别被炸掉两条腿的村民,在杜富国和战友排雷后的土地上,种上了玉米、草果和茶叶。在火灾中失去所有的一家人,一棵棵地栽种果树,直到重新拥有了一片果园。安上人造关节的舞蹈演员,创办了以佤族服饰为特色的服装厂。

这也是《我们在行动》诉说的故事。总制片人陈蓉说,这是贫困地区的人们不断地向命运抗争,不断地为自己的人生争取机会,争取光明。

喀什巴旦木的推介会,单场成交量破亿。静宁苹果的推介会,单场成交量破六亿。麻栗坡5000余万的推介成绩,对于云南边陲这一片没有规模化产业的地区来说,也是令人振奋和感动的数字。

两年四季深耕减贫,《我们在行动》在创造奇迹

这是第四季《我们在行动》努力后的故事结果,一次次被刷新的成绩,回报着人们的努力与善意。曾经的贫穷,只是因为他们的光还没有被看到。《我们在行动》将这些发光着的人们带到世界面前,交上了行动的答卷,也给了我们行动的力量。

真章实效的“带货”

节目资源力的聚变

推动扶贫成果裂变

来自青海的男孩,将母亲的绣品发到了社交媒体上,可一年只成交了一单。于是,《我们在行动》请来了薇娅,那些曾经鲜少有人知道的青绣一上架就被秒光。

两年四季深耕减贫,《我们在行动》在创造奇迹

曾经,静宁县的农民们,用竹筐装着自己的苹果,蹲在村口的路上,等待着客商。节目组举办了推介会,外部的企业闻到了藏于深巷的果香,纷纷举牌,6亿这个嘉宾们想都不敢想的数字,成为了现实。

陈蓉介绍,节目组前期通过大量的走访和调研,深切地了解了贫困地区的痛点。那里有好的产品,但是缺乏让他人了解的途径。于是她和节目组,寻找到了产业扶贫的切入点。

“作为电视媒体,我们怎样拉动资源?怎样可以对接市场上的精准信息?这其实是最难的。到了第四季,因为这档节目的影响力、知名度、社会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了,也会有很多的食品采购的供应商主动找到我们,或者也有在当地县域的引荐下,找到精准的采购商,和他们一起来为当地的农产品做背书。”

到达一个地点后,节目组会分析当地的产品结构、问题等,再针对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方案。喀什的一位果农,向节目组反应自己的困惑,在3月到4月,当地总有大风,会吹掉许多巴旦木花朵,导致产量降低。节目组找来专家,告诉果农们开花的时候不能浇水、密封授粉后的花不易掉落等科学种植知识。

科学助农之外,节目组还分析出当地巴旦木加工水平参差不一、缺乏品牌创意和专业销售渠道等问题。并在节目中,逐一解决。电视媒体的责任多为记录,但是这档节目却是始终在行动。

推介会成绩的节节攀升,让《我们在行动》成为了种草节目,陈蓉也被称为“扶贫带货女王”。《我们在行动》不仅是一阵风的展销会,而是希望从产业入手,解决当地长期发展的问题。

两年四季深耕减贫,《我们在行动》在创造奇迹

陈蓉

扶贫亦扶志

不只是不穷

更是为了让人们有体面的尊严

杜富国回忆,以前排雷的时候,都会经过一片芭蕉林。林子前面总会摆放着两把已经熟透的香蕉,是当地并不富裕的老百姓送给战士们吃的。陈蓉介绍,村民总是会表现出来许多质朴的可爱。比如,把家中的好吃的分享给他们。“新村民”执意不收,村民们也会想尽办法塞给他们。

《我们在行动》让观众看到了贫困地区人民的可爱。同时,它也为居住在这里的人打开了一扇窗,让他们知道如何面对、并融入外面的世界。扶贫先扶志,第四季的《我们在行动》融入了许多精神扶贫的故事。

当云南的学生听到高晓松曾就读于清华大学的时候,陈蓉形容,孩子们的眼睛在发光。最让人动容的是高晓松对孩子们说的几句话:“我们班有34个人,其中有27个来自农村,现在要么成为教授,要么成为总工程师。有些人因为自己没有努力,就说努力了也没有用。但是无论你从哪里来,每一个人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两年四季深耕减贫,《我们在行动》在创造奇迹

一群生活在新疆贫困地区的孩子,却从事着连北京、上海这些城市的孩子都鲜少触碰的橄榄球运动。一切源于援疆老师原国家橄榄球队队员姜楠。他用一项运动,建立起孩子们的自信。一群健壮的学生们在天台之上,喊出对于姜老师的想念。让观众们看到,扶贫不只是物质上的互通,更是精神的互融。

《我们在行动》倾听着当地人民的问题,既是为了让大家腰包鼓起来,也是为了让当地人精神富起来。中国的精准扶贫,是为了让每一个农民依靠自己的劳动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

体面和有尊严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我们在行动》是一扇能够让阳光穿透的窗,让外部人看到贫困地区人们的善良和美好,也让贫困地区的人们得以了解外部,进而融入世界。

基于爱与尊重的扶贫模式

不是强对弱的搀扶

而是教学相长的携手向前

在喀什,地表温度接近50度。当地的一位农民由于担心太阳暴晒引发瓜裂,而没有办法成为标准瓜进入市场。于是,《我们在行动》的公益大使们就在烈日中花了三小时抢收留香瓜,险些中暑。在云南马鹿寨村助力沃柑脱贫时,正值数九寒冬。但是当地床位不足,节目组只得在学校的操场上搭设了临时帐篷,由于缺少取暖设备,工作人员们如同睡在冰窖一般。

两年四季深耕减贫,《我们在行动》在创造奇迹

陈蓉强调,《我们在行动》是一档公益节目,要求所有的明星都是零片酬。节目不摆拍、不打断、不演练。所有嘉宾都是真实地生活、真实地体验劳动、真实地和农民沟通。

《我们在行动》是一档纯粹的节目,不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帮扶态度,而是教学相长的过程。高晓松、杨蓉等人来到云南边陲,满目都是战争留下的疮痍。当地的人们身上满是战争的伤疤。他们虽然是来扶贫,却在与当地老百姓的交流中,感受到边民的淳朴和军民鱼水的感人。高晓松坦言,这档节目比什么节目都能学到东西,已经有许多年没有这么受教育了。

陈蓉和嘉宾们是善良而又细腻的,他们总能发现这些生活困苦的人们身上的闪光点,时时感受,总是感动。这些亲近的接触,通过镜头,传递给观众。《我们在行动》是一个能量传递的过程。贫困地区的人们用劳动换来了应有的所得,也用他们的性格与精神,换来了他人的尊重。

两年四季深耕减贫,《我们在行动》在创造奇迹

从2018年2月开播以来,《我们在行动》的足迹到达了13个省、自治区的23个贫困县。节目还收到了联合国的邀请,分享减贫经验。《我们在行动》用柔软的情感关爱着,用平和的态度尊重着,用有力的行为支持着,通过个性化的资源对接,帮助贫困地区长出双腿,自己走路。

《我们在行动》是东方卫视周间创新编排的一抹亮色。东方卫视从2019年开始在周间排播“小切口、正能量、大情怀”的节目,并逐渐形成了以《我们在行动》《闪亮的名字》等既有社会影响力,又受到观众欢迎的公益文化节目播出带。这些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内容,形成了高品质、正能量的文化高地,是东方卫视的职责坚守,和面对新传播环境的锐意创新。

那些在行动着,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的人,都是发光的。他们都是“人类减贫”这一奇迹的缔造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