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大宋是最優秀的王朝嗎?你怎麼看?

人民的聲音123456


宋朝是嚴重偏科的王朝。政治經濟方面的王者,軍事戰爭方面的青銅。

不可否認,宋朝在許多方面都做得不錯。

比如他無以倫比的經濟,比如它皇帝與文人共治天下的政治理念,比如它整個王朝幾百年當中幾乎沒有出現過官員叛亂的現象等等。

但是這些都無法掩蓋我們對他軍事上被動無能的怨念。

宋朝是歷代中原王朝當中軍事能力和軍事成就最差的王朝,沒有之一。

北宋成立初期打不過遼國,之後連從幾千人起家的西夏都幹不過,北宋末年最誇張,趁著金國攻打遼國好不容易想趁機撈一把佔個便宜,沒想到面對被金軍幹得潰不成軍的遼軍,自己反倒被幹得落花流水!金軍南下時更是一瀉千里,兩個皇帝以及大批宗室官員被俘虜,剩餘的倉皇南逃。說實話,見過窩囊的,沒有見過這麼窩囊的。

讀整個宋朝的歷程,我們發現,堂堂大宋,打贏的仗竟然沒有幾場,就這樣北宋南宋還各自撐了一百多年,不得不說也挺神奇的。

當然這主要是屈辱簽約和歲幣的功勞。

短短几十年的秦朝以武立國,輕鬆收復被匈奴佔領的河南之地,設置九原郡。

更不要說“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彪炳強漢了。無論是西漢還是東漢,甚至漢末群雄割據時期,中原軍隊都打得遊牧政權找不著北。

西晉也是八王之亂國力衰弊之後才出現五胡亂華的現象。

盛唐那就更不用說了,安史之亂前基本上打遍天下無敵手,真的可以飲酒高歌“無敵是多麼寂寞”了。

誠然,宋朝杯酒釋兵權以及限制甚至鄙視武人的國策的確大大降低了內亂的可能性。但是這樣的行為無異於也掰斷了王朝的脊樑,所以我們看宋朝的軍事歷史簡直就是觀賞一部憋屈鬱悶的連續劇,怎叫一個難受了得!

所以,這樣的王朝怎麼能稱作最優秀的王朝呢!

不論什麼時代,只用一條腿走路都是行不通的吧!


想念兔子的老鷹


大家好!我是歷史領悟創作者第一能量球。我來回答你的問題。你問大宋是不是優秀的王朝?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有許多朝代,每個朝代都各有特點。如果把大宋朝進行縱向比較的話,大宋朝是可以說最優秀的了。

第一:宋朝絕對是最優秀的,並不代表宋朝的皇帝最能幹!這個一定要理解好!肯定有人說你認為宋朝最強。可是宋朝的軍事實力多弱。君主被擄走,各種遊牧民族入侵。細想中國歷史那個朝代不是因為戰備滅亡。明朝?清朝?唐朝?哪個不是?

宋朝屢次被遊牧民族入侵也有歷史原因。當唐朝經過安史之亂後,國力急劇下降。然後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發生兵變。再後建立宋朝。趙匡胤立宋朝時,國力經安史之亂大大削弱。這個時候的北方遊牧民族政權穩定,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

最重要的是宋朝自始至終都沒有收復燕雲十六州,北方門戶大開。佔據燕雲十六州的遼則實行雙軌制,分地區分別發展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此舉也是大大增強了遼朝的實力。這個給宋朝留下了很大的後患。不得不說這方面宋朝的當權者有很大責任。

此外宋太祖因為陳橋事變後,深知武將的要害。所以後面有了杯酒釋兵權。宋朝為了穩固江山,穩固社會秩序,開始將武將職位進行實質性的下調,招募軍隊更多的也只是為了緩解國內矛盾。這就導致宋朝軍隊出現了結構性錯誤。在建國之初趙匡胤就開始削弱武將的權力。在戰術策略方面更是由文人策劃。軍事結構上則是樞密院能調動部隊不能掌控部隊,三司能掌控部隊卻不能調動部隊。樞密院的組成大部分又都是文官,對皇權基本不構成威脅。但是這一系列舉措就讓宋朝軍隊的實力大大下降了,軍事獨立性也降低了。

第二:宋朝在科技領域在中國歷史應該算一枝獨秀。誕生了如沈括,蘇頌等早期的科學家。宋朝誕生了活字印刷術。活字印刷術的誕生為後來宋朝發行中國第一種紙幣—交子打下了基礎。活字印刷術的誕生為人文交流作出了巨大貢獻。也促進了經濟繁榮。指南針的出現促進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為後期的航海活動,開啟新航路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火藥是由古代煉丹家發明的。經過宋代不斷的發展,宋朝後期研製成功世界上最早的原始炮管和大炮射彈。12世紀初期,這些火槍被大量使用,後來發展成為大的火藥推進的箭。最後,易損壞的竹子被鑄鐵管所取代,同時新武器名稱也由原來的“火槍”變為“火銃”。再比如誕生了紡織機,大大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再比如冶金術,槳輪船。這些度大大促進了經濟發展。

第三:提到宋不得不提宋朝的天文學。宋朝著名的天文學家蘇頌。蘇頌最大的成就莫過於水運儀象臺,上層是機械驅動的渾天儀(天體測量之用),中層是渾象儀(天體運行演示),下層是司辰(自動報時器),1088年在當時的首都開封開始動工,1092年竣工。蘇頌的水運儀象臺在鐘擺機械的運用上雖然晚了歐洲安提基特拉機械十三個世紀。但蘇頌的水運儀象臺卻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不中斷”鏈條傳送動力的裝備。蘇頌為了能更直觀地理解星宿的昏曉出沒和中天,又提出設計一種人能進入渾天象內部來觀察的儀器,即假天儀。

第四:因為宋朝的科學發展,促進農業手工業的發展。這才使得宋朝經濟十分繁榮,百姓們的夜生活逐步豐富起來。宋朝取消了宵禁政策,百姓們可以出來逛夜市。大街上賣小吃的很多,就是從宋朝開始,百姓們出現了吃夜宵的習慣。宋朝的店鋪林立,如商業一條街、連鎖店、通宵營業等。如潘樓南街(鷹鶻一條街,專門販賣稀有飛禽走獸的)、茶湯巷(茶坊一條街)、馬行北街(醫藥一條街)、和樂樓(馬市)等等。潘樓東街,服裝一條街,通宵營業,宋時稱之為"鬼市子"。宋朝的經濟繁榮程度,我們從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可見一斑。

綜上述說:雖然宋朝後期軍事實力弱但是不能影響宋朝的優秀。宋朝無論是貨幣,航海,天文,冶煉,印刷,科技還是經濟繁榮程度,老百姓的幸福指數都是首屈一指的。


第一能量球


這個問題首先要從瞭解宋朝的基本情況開始。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一個封建王朝,根據首都及疆域的變遷,又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北宋是從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結束五代十國開始建國,到公元1127年金軍攻佔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並掠去徽、欽二帝結束;南宋是從公元1127年宋高宗趙構遷都臨安(今南京)開始,到公元1129年元軍攻佔臨安,8歲小皇帝趙昺在崖山海戰中被大臣陸秀夫揹著跳海而死,至此,宋朝徹底滅亡,被元朝所取代,歷時320年,其中北宋167年,被認為是大一統的王朝,南宋152年,被認為是偏安江南一隅的王朝。

宋朝是中國曆代封建王朝中經濟最發達、文化最興旺、科技創新成果最多、人口基數增長最健康、農作物單位面積產量最高、人民生活水平最高的朝代,沒有之一!之所以宋朝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高度發展,其根源是由於宋太祖建國時為避免唐安史之亂以來藩鎮割據和宦官亂政的悲劇,採取了重內輕外,重文抑武的基本國策,這樣的國策是一把雙刃劍,其影響一方面讓宋朝內部安定而少有內亂,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與文化的繁榮,另一方面也因此導致軍事集弱,屢遭北方少數民族外侵,屢戰屢敗,才有了“靖康之恥”、“澶淵之盟”,對外族的入侵戰而不勝,只能割地賠款以求苟安,最終被北方遊牧民族所滅。不管如何,宋朝雖武力集弱,但相對而言,它創造了自漢唐以來最輝煌的時代,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濟與文化高度繁榮的時代。正如民國著名的史學家陳寅恪所言:華夏民族之文化 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如果你作為一個文人,或是一介平民非要穿越到歷史的某個朝代,我想宋朝是你的不二選擇,當然,如果你是一個尚武之人,還是回到戰國、秦漢時代吧,或許會大有作為。








老寶說歷史


唐宋元明清,一切離我太遠。我也不是研究歷史的,我只覺得現在最好。智商高的,你可以上學呀,什麼研究生博士後隨你便。文化稍低的,你能考技師高級技師大國工匠,真是有你努力的空間。再有腦子搞機械網絡信息,搞創新。關鍵是你的努力,拼搏,思路,眼光,魄力。

現在科技還在發展,生活還在進步,能活在當下的人,都是幸運的。


東方紅2321


您好,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以下是我個人的一些觀點。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最繁榮、科技最發達、文化最昌盛、藝術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

宋代是當時世界上發明創造最多的國家。宋朝也是中國為世界貢獻最大的時期,中國歷史上的重要發明一半以上都出現在宋朝,那時中國所謂的四大發明的三項被髮明或是開始得到大規模實際的運用,火 藥、指南針、印刷術、紙幣、垂線紡織,瓷器工藝的重要改革等。宋朝航海、造船、醫藥、工藝、農技等都達到了古代前所未有、後難比及的高度。宋朝還發展起一門新科學,技術科學。這些輝煌的成就與宋的綜合文明有直接聯繫。

據說當時宋代的GDP是佔全球的50%。國家的綜合實力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宋朝都是當時世界的第一大國。宋朝已經達到了封建王朝的頂峰,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據說宋朝的GDP達到新中國21世紀初的水平。造成這個結果原因有諸多 主要有:一,宋朝開國皇帝 杯酒釋兵權。重文,不重武功。注重社會經濟發展 二,宋朝是歷史上唯一一個不抑商的朝代。 三。宋朝對南方的開發很重視,是歷史上開發力度最大的時期。也是經濟重心從此由北及南轉變的關鍵時期。 四,宋朝歷代皇帝及統治者對經濟發展和科技開發的重視。 五,宋朝重視經濟立法。


WestSlope


大宋的百姓過得最安穩

縱觀歷史幾乎沒有哪個朝代的百姓比宋人過得安穩,宋朝以前百姓一天只能吃兩頓飯,即便在唐朝鼎盛之時,普通百姓依舊過著吃了上頓沒下頓的貧苦日子。直到宋朝才有了一日三餐的說法,畢竟宋朝人太有錢了。

一幅清明上河圖足以證明宋朝的優秀。

宋朝實行義務教育

少年強則宋朝強,在宋朝老百姓的孩子讀書是不要錢的,而且學校的待遇頗為豐厚,即便是寒門學子也能領到免費的生活用品,對於成績優異的尖子生,宋朝破天荒的設立了獎學金。數千年來可能只有宋朝的學子切身體會到了“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字面意思。

宋朝不僅對學生好,對辛勤勞動的百姓也不差。所有替官府辦事的臨時工都能領到工錢。只要思想不滑坡,一餐更比一餐多。

360行,行行出狀元

百花齊放一詞用來形容宋朝的社會發展最合適不過了,中國四大發明宋朝獨佔兩席。農業方面發明了用於灌溉的筒車,手工業方面產自景德鎮的陶瓷馳名中外,造船業更是當仁不讓首創隔艙防水設備。

我相信天才發明家魯班若是能看到宋朝的科技進步一定會很欣慰的。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宋朝重文輕武,導致兩位皇帝都被金人抓去做了俘虜,果然有錢的怕有權的,有權的怕槍桿子硬的,古人誠不我欺。

關注人字拖,這個冬天不得jio氣


賣橘子的人字拖


回答你的問題,如同你描述的那樣,宋朝軍事孱弱,但工商業發達,也有文化的興盛等貢獻,但以我的角度而言,最優秀輪不到宋朝,而是唐朝。

歷代軍事公認最強者,無外乎盛世大唐,唯一能將霸業維繫百年之久的王朝,漢朝只有漢武帝時雄起,明王朝到明成祖,清朝乾隆時才征服新疆,因此唐王朝武力最盛。

文化與商貿,宋朝開拓海上絲綢之路,其實沿襲唐朝的海路,唐朝與阿拉伯國家的大量貿易,促進廣東的經貿發現,才會為五代十國南漢的建立,奠定經濟基礎。

同時唐王朝因為掌控西域,將西域與中亞國的物產大量的輸送至中原,西域文化也與中原文化結合,滅高句麗確立東北亞霸主,令日本遣使學習,成就萬國來朝的省事景象。

大唐王朝還有無與倫比的胸懷,唐朝軍隊中,少數民族將領如哥舒翰等都是所謂的胡人,但唐王朝給與足夠的信任,使其為唐王朝開疆拓土。

唐王朝對民眾給與相對的寬容,商旅自由便捷,國內起義也比較少見,宋朝雖然士大夫民主聯合,卻是以掠奪民眾空間,鉅額茶稅等商稅,導致起義不斷,削弱了宋朝的國力!

因此,宋朝雖然有資本主義的傾向,但狹隘的民族主義,謹慎的鞏固皇權政策,及對底層百姓的剝奪,都讓宋朝無法企及唐王朝的盛世!


多臻貴


題主好

評價一個人王朝優不優秀,其實不能給出一個360度無死角的優秀評價,每一個王朝其實都有屬於自己優秀的一面,比如秦朝,元朝,強悍的軍事實力,唐朝,絢爛無比的文化實力等等其他方面,我們先來說說宋朝優秀的方面。

宋朝是由宋太祖趙匡胤所建立的君主專制的王朝,宋朝(兩宋統稱宋朝)建立直到滅亡,在經濟,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發展可謂是歷代封建王朝中最頂峰的,就來發展經濟來說,宋朝(鹹平三年公元1000年)的GDP總量為265.5億美元 ,佔世界經濟總量的22.7%,人均GDP為450美元,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商品經濟高度發達,從《清明上河圖》就可以看出當時的商品經濟有多發達,強悍的經濟實力就帶動文化,科技,教育等事業發展,使宋朝在當時的世界中處於巔峰。這就是宋朝其中一個優秀的地方

我們自來說說宋朝的“缺點”吧

宋朝為後人所詬病就是軍事方面,宋太祖趙匡胤為了防止出現於唐朝那樣的藩鎮割據的局面,就將兵權收回中央,將大量的兵放在京城周圍,造成了“守內虛外”局面,而且為了防止各地將軍出現自己的勢力,經常講地方的守將調換,每次到打仗的時候就出現,“將不識兵,兵不識將”的局面。

其實宋朝軍隊的戰鬥力是很強的,不然怎麼可能結束五代十國的局面,統一天下吶。到宋朝後期,就是南宋的時候他所面臨的可是“上帝之鞭”的成吉思汗,蒙古軍隊在統一前期的時候,可以說專門是為打仗而生的,其次就是金朝,遼朝,西夏等等國家,這些都是蠻族國家,天生都是戰爭機器,宋朝的軍事其實不弱,反而打的很頑強。

綜合評價宋朝,是個優秀的王朝,評分⭐⭐⭐⭐


小歷史課堂


宋朝絕對不是最優秀的王朝,連優秀都算不上!

宋朝共經歷了18個皇帝,統治319年,然而卻被冠以“弱宋”的名號!

歷史上的宋朝相當的富裕,可以說是富的流油的那種!根據史書記載,宋朝的經濟繁榮程度,在我國曆史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單單是海外貿易最盛時期曾與世界各地的50多個國家通商來往,財政最高收入達到了6000餘萬貫,其中商業稅收就佔據了70%以上;即便是後來偏居一隅之地的南宋,歲入依舊是遠超漢唐極盛時。國家的富裕,也帶來了大規模的城市化發展,宋代大城市人口集中,1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就多達46個,至於都城汴京和臨安人口都超過百萬以上。

所以說,宋朝絕對稱得上是中國有史以來經濟最富裕的朝代,沒有之一!

宋朝的經濟和軍事如果相比,那麼:宋朝是經濟方面的王者,是軍事方面的青銅!

和遼國打,打不贏,每年給遼銀10萬兩、絹20萬匹的稱“歲幣”;

和西夏打,也打不贏,結果是每年給西夏絹十三萬疋、銀五萬兩、茶二萬斤;節日再加點;

和金國打,打著打著被金國擄走徽、欽二帝、趙氏皇族、妃嬪、大臣等三千多人,東京城的公私積蓄也被洗劫一空,北宋滅亡了!還好有條漏網之魚趙構遷都臨安建立南宋!

有人說: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宋朝就是用這樣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的,通過錢財的輸出從而卑躬屈膝存活了下來!

有位偉人說過:落後就要捱打!宋朝既然經濟那麼發達,為什麼不用錢去把自己的軍隊建設好,增強自己的軍事能力,而是用錢去買短暫的和平呢?

說到這裡我們來說說明朝,雖然明朝最後因東林黨爭和天災外患導致國力衰退,爆發農民起義,後來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殉國,明朝滅亡,但有明一朝,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明朝這種精神,這種錚錚鐵骨,宋朝真的是太爛了!

所以,宋朝絕對不是最優秀的王朝,連優秀都算不上!


大江侃歷史


歐洲研究中國歷史的先驅、法國漢學家埃狄納·巴拉茲認為,宋代是中國最令西方人神往的朝代。

大家都會問,為什麼是宋代呢?


中國近代著名的歷史學家錢穆都說,“唐漢宋明清5個朝代裡,宋是最貧最弱的一環。”

那不是一個老打敗仗、老出投降派的朝代嗎?

橙黃色部分為北宋疆域

一、文化經濟均處於世界一流水準

其實,跟漢代比,宋代無內亂;

跟唐代比,宋代文化更繁榮昌盛;

跟明清比,宋代社會更開明平和。

宋代的文明水平已達到前所未見的高度。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除了造紙術之外,其餘三項——指南針、火藥、活字印刷術均出現於宋代。


現在許多學者都經過研究後發現,宋元時代,中國的科學水平到達極盛,即使與同時代的世界其他地區相比,中國也居領先地位。

宋代的數學、天文學、冶煉和造船技術,以及火兵器的運用,都在世界上處於一流水準。

宋代活字印刷術

二、尊重文人

宋代的皇帝對文人很尊重,100年沒有殺過一人。

看著實在討厭了,就流放,流放了一段時間,突然想念了,再召回來。

文人之間也吵架,但都不會往死裡整。


王安石搞變法的時候,司馬光在大殿上跟他吵,王安石就把他趕到洛陽去。

司馬光去了洛陽後,就埋頭編《資治通鑑》,編累了,就寫一封公開信罵罵王安石。

王安石看到了,也寫公開信回罵,完了。

《資治通鑑》

三、龍鳳盛世

宋代將中國茶文化發展至鼎盛,被茶學界稱為“龍鳳盛世”。

自宋朝一建立,便在宮廷興起飲茶風尚,太祖趙匡胤便有飲茶癖好,宋朝歷代皇帝亦如此。

宋代宮廷茶文化的一種重要形式便是朝廷茶儀,春秋大宴皆有茶儀。


皇帝也經常賞賜茶葉給官員、學生、寺僧、百姓,接見北朝契丹使臣亦賜茶。

士大夫文人也以茶儀為集會儀式,以致宋徽宗還親自作《大觀茶論》,全文2000餘字,首序言,次分地產、天時、採擇、壓蒸、製造、鑑別、烹點、藏焙、茶品等二十目;


從茶葉栽培、採製到烹點、鑑別;從烹點的水、具、火到茶湯色、香、味;從名茶、產茶大戶到藏焙之要,點茶之法,面面俱到,無所不包。


宋徽宗本人也以天子之尊倡導飲茶,達官貴人多愛把玩茶盞,文人雅士藉助詩詞歌賦書畫形式推崇。

市井鄉民以茶待客、以茶相贈、以茶祭祀,飲茶習俗已經滲透到了兩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宋代將中國茶文化發展至鼎盛

四、繪畫巔峰

宋代繪畫還是中國繪畫技法發展的高峰,後世無以能及。

宋代繪畫藝術在技巧上有許多重要創造,人物畫著重挖掘人物的精神狀貌及動人的情節,注重塑造性格鮮明的藝術形象。


花鳥畫、山水畫追求優美動人的意境情趣,注意真實而巧妙的藝術表現,並努力進行形象提煉,有著高度的寫實能力。


文人士大夫於繪畫藝術的繁榮提高也有促進作用,他們在主觀的表達和筆墨效果的探索上尤有貢獻。


宮廷繪畫在整個社會繪畫繁榮的基礎上得到高度發展,其藝術成就也不容忽視。

宋代對繪畫的收藏、品鑑在上層文人士大夫中蔚然成風,更有不少文人同樣也是畫家,像詩詞一樣用以寄興抒懷。


他們在畫作上題字詠詩,開闢了書畫題跋的新天地。

兩宋時期文人士大夫中湧現了仲仁、楊無咎的“墨梅”,文同的“竹”,蘇軾的“古木怪石”,米芾、米友仁父子的“雲山”,趙孟堅的“水仙”等。


北宋文人士大夫對文人畫的貢獻更表現在理論建樹上,歐陽修提出將“蕭條淡泊”作為一種美學境界來追求,蘇軾提出“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也就是中國文人畫的真諦是不求表面的形似,但求率真、自然的神似。


在中國傳統生活,文人士大夫早已形成網絡,文人畫及蘇軾等人的思想迅速傳播,影響所及,甚至到蠻族統治的遼、金地區,成為元明文人畫發展的前導。

文同《墨竹圖》

五、寬鬆的從商環境

宋代對商人很寬鬆。

在漢朝的時候,商人要穿特別顏色的衣服,不能坐有蓋子的馬車;

到了唐朝,《唐律》仍然規定“禁工商不得乘馬”,商品交易只准在“官市”進行;

到了宋朝,這些規定都不見了,商人子弟可以考科舉當官。


朱熹就很得意地回憶說,他的外祖父是一個開酒店、做零售的商人,當年可有錢了,“其邸肆生業幾有郡城之半,因號半州。”

政府對集市貿易的控制也完全地開放了,老百姓可以在家門口開店經商。

宋代市井商販

六、新聞業很發達

宋代,新聞業就已很發達。

兩宋首都的中產階級家裡,往往有兩份報紙:一份是官府的“朝報”,相當於現在的官方刊物,一臉嚴肅;一份是私人辦的“小報”,相當於如今的娛樂週刊,往往爆出“朝報”不願報或者不敢報的消息。


作為中國古代最早出現的非官方報紙,“小報”並無固定報名和名稱,也並非出自一人一家之手,“小報”云云也只是宋人習慣的稱呼。


但是,“小報”的興盛突破了官方辦報制度,不能不說,在中國古代新聞史上佔有重要一頁。

《清明上河圖》局部

七、人口繁榮昌盛

宋代,城市規模之大、城市人口比例之高,超出了之前乃至之後的很多朝代。

兩宋的首都汴梁和臨安,據稱都有百萬人口。

當時的歐洲,最大的城市不過15萬人。


《清明上河圖》大家都知道吧,北宋張澤端所繪。

在五米多長的畫卷裡,共繪了五百五十多個各色人物,牛、馬、騾、驢等牲畜五、六十匹,車、橋二十多輛,大小船隻二十多艘。


房屋、橋樑、城樓等也各有特色,體現了宋代首都汴梁一角的繁榮昌盛,其中沒見有畫“城管”呀!

說到這裡,你知道為什麼宋代令西方人如此神往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