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农村老话说,“晒谷不晒米,晒米亏不起”,为什么大米不能晒?

新大风歌


在农村晒粮是非常常见的,如果天气晴的不是太好,收的粮食直接储存起来是不行的,水份大,容易发霉,经过太阳的暴晒后可以起到,防潮,防虫,的功效,晒谷不晒米也有这个道理谷子可以晒,大米就不能晒,这是古人一直延续下来的经验,被沿用至今,大米经过暴晒后,水分流失,米质发生变化,变得干硬,而且有裂痕,就是米纹,吃着干,柴,这种米就是卖,都不值钱,都算不上好米,只能作次等米来出售,对我们农民来说是亏不起的,所以不能暴晒。





时光不负我


大米是真的不可以晒的,这个我还是前几年才知道的。记得我儿子两岁那年家里面粉,大米有点多看天气很好就拿出来晒了,到了下午了婆婆走亲戚回来说唉呀你咋把大米给晒了!我说是啊!怎么了?不可以晒得吗?不能晒的,晒过就不好吃了,我问婆婆为什么呢?由于婆婆不识字也没给我讲出个所以然来,就说我看到过晒谷子的,没见过晒米的记住以后别再晒米了,这都是一辈一辈祖传下来的。

我们晚上就煮了被我晒过的大米,别提有多难吃了,又沥,米又碎清汤寡水的一点米香味都没有了,像是放了多年的陈旧米一样。我查了一下网上资料说是大米在太阳下爆晒后,,受热涨冷缩的影响本来完整的大米会碎成小颗粒,大米的营养就会流失也就没有了原先的油性和米香。太阳晒过的大米更容易受潮,霉变。建议大家买米不要买太多了,要放在米桶里保存好别受潮了。




张艺晨


以前在农村里面晒粮食都是晒水稻,从来不会晒大米。除非就是有些家里的米桶发霉了,或者是米生了虫子才会拿出来晒一下,否则绝对不会将米拿出来晒的。为什么呢?因为农村里面就有这么一句经验之谈:晒谷不晒米,晒米亏不起。也干脆有人直接说,大太阳晒米,越晒越少。

平常我们晒稻谷的时候都是稻谷从地里拉回来后直接就摊开在地坪上直接翻晒。以前还需要交公粮的时候就有村干部到每家每户督促,一方面是督促别人要及时交粮,另一方面就是看粮食晒干程度如何。如果没有晒干,是不允许去交粮的。而人们判断稻谷晒干是否达标,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随机拿几粒稻谷放嘴里咬一下。如果咬的时候感觉很硬,声音很脆则比较干,反之则需要继续晒。

晒干了的稻谷存放也要更安全,否则也会出现在粮仓里面发热发霉的问题。而且在脱壳的时候也很不好脱。而且,没有晒干的稻谷打出来的米,也容易发霉。

为什么稻谷能晒,但是米不能晒呢?

因为稻谷它外面有一层稻壳,这层稻壳不仅很厚,也很紧实,能够将里面的米粒紧紧的包裹住。在晒稻谷的时候,稻壳就很好的保护了里面的米粒。虽然在晒的过程中整个稻谷的水分含量在降低,但是里面的米粒在稻壳的保护下一直含有着一定的含水量。

而将稻谷脱壳成米粒后,米粒就失去了外面稻壳的保护。如果将米拉直接放在太阳底下晒,米粒将会彻底的失去任何的保护,里面的水份会很快的消失掉。而彻底失去水份的米粒会像是被锤了的钢化玻璃一样形成很多的裂缝,稍微一碰就会散掉,而最后一整粒米就会变成一堆散碎了的碎米。

所以,在没有特殊情况的时候是不能够晒米的,否则米就会越晒越碎,越晒越少。


洞庭清水塘


十几年前自己居家过日子的时候生活经验很少。什么也不会。孩子他爸单位分了两袋大米,拿回老家给农村老人家一袋,本打算这一代分开送给同学一半,结果人家也分的,不要。只好自己慢慢吃。结果到保质期没吃完,六月份就生了虫子。

那一天我趁着天气晴朗就拿到楼下,摊在阳光的地方晒一晒,让虫子跑一跑。傍晚回家收的时候,很多大米,都出现了裂纹,碎了好多。在熬的米饭,做的稀饭和大米粥,也不太香了。


过年回家的时候问爸妈这是怎么回事。农村老娘笑话我说:痴闺女,你连这点常识都不懂,大米不能嗮,我说我以为大米跟那个小麦玉米一样还可以嗮嗮来。那为什么说大米不能晒,妈妈说不上原因,反正只说嗮了就不好吃,口感和香味都会淡,还会比较糙,还会减少分量,具体原因老娘说不上来。

后来我回来查阅有关资料才明白。大米其他粮食作物不一样,玉米小麦可以脱粒以后嗮嗮,他们的淀粉外层还包裹着一层比较硬的皮质,保护里面的淀粉和水分的不会流失太快。可以暴晒的。

大米之前是稻谷,稻谷可以晒稻谷,脱粒以后大米我们常吃的大米一般都是都不是糙米。外面那一层的角质层被磨损了,甚至已有的经过打磨抛光,加了香味剂,变得香甜可口。失去了保护膜的大米是不可以暴晒的,会裂开了破碎,流失不少水分,破坏它的蛋白质结构和香味儿。这就是农村老人常说:嗮谷不赛米,赛米赔不起的原因了。

晒完的大米不但会流失营养和水分,而且会变成细碎的颗粒儿,口感也差了很多。你年青时干过这样的糗事吗?


艳阳之美


农村老话说,“晒谷不晒米,晒米亏不起”,为什么大米不能晒?

这个问题吧,是需要给大家好好的普及一下的。对于农村人来说,稻谷和大米是可以区分的开的,但是,但是,现在很多城里人根本就区分不开稻谷和大米,甚至有些人知道是大米,也有人知道稻谷,就是不知道大米是稻谷剥皮之后的产物,有同款的吗?

稻谷和大米的关系,就是稻谷是最初级的原料,稻谷经过暴晒之后就经过碾米机加工后,就从金黄的谷粒变成了金银透亮的大米粒了,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这也就是稻谷最重要的价值所在,人们吃饭的大米就这样出产了。

俗话说“晒谷不晒米,晒米亏不起”。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我们说农家储存粮食都是以稻谷的形式储存的,而不会把稻谷加工成大米来储存。

稻谷在进去储存阶段之前,必须要暴晒几个太阳天,要把稻谷谷粒晒干才行,这样才不会发霉,生虫子也回好一些,稻谷如果没有晒干就会霉变结块,就不能吃了,只能重新晒过后喂家禽了。

大米其实是不需要晒了的,因为稻谷在加工前必须要晒干,然后再去加工成大米的,稻谷没有晒干的话,加工出来的米粒就会破碎了,成为细米渣子了,细米渣子也只能喂鸡什么的。

大米不能晒的,晒过后,水分脱干,就会变得很脆,大米就很容易断几截,这样就很浪费的。再说在外晒大米免不了小鸟会开偷食。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请关注我,我们一起进步。


三六五平凡之路


晒谷不晒米,晒米亏不起。这句话说的特别在理。我记得过去我们家曾经在自留地里种过谷子,谷穗剪下来以后,先推到晒谷场上去晾晒,等到晾晒干了再脱粒。谷穗脱粒以后就成了金灿灿的小米,小米就不再晾晒了,只是把米糠去除干净。如果小米没有完全干透还有水分的话,只能放在通风处阴干,然后把小米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储存。




夏季特别是到了三伏天的时候,温度高空气潮湿,不管是米还是面,时间一长都容易生虫。有时候无意间就会发现屋子里飞着一些小飞蛾,一般就是面粉、大米、小米或者一些豆类农作物生了虫子。这个时候只能用筛子筛一下,把虫子筛下来,如果是面粉的话,可以拿到院子里的阳光下暴晒一天,然后重新收集起来,再做馒头的时候,不会有什么异味儿,也不影响任何口感。但一般不会有人把米或者豆类产品拿到阳光下暴晒。

原来我们家的大米还有红豆,生了虫子以后,我就想过拿到阳光下暴晒,邻居跟我说,大米和红豆都不能在太阳下晒。我不明白原因,邻居告诉我说,大米、小米,还有一些其他的豆类产品,如果在太阳下晒了以后容易陈化,我们土话说就是粉了,不仅影响口感,营养成分也会减少。其实说的通俗一点儿就是,经过太阳暴晒的大米,米粒中的水分会迅速的蒸发,本来看上去圆润光泽度很好的大米,经过太阳暴晒以后,不仅失去了原有的光泽,而且会变成碎米渣。品相和营养价值都跟晾晒之前相比降低了很多,所以米类产品不能晾晒,只能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阴干。


现在说一下我们家是怎么样储存大米和一些谷类产品。除了夏季,平常的季节我就会放在塑料桶内,还会在塑料桶内放上几棵花椒粒,因为花椒味儿很浓,不容易生虫。然后再把塑料瓶口封紧,放在阴凉没有光照的地方。到了夏季三伏天的时候,我担心放在塑料瓶以内也会生虫子或者变质,所以到夏季的时候,尽量家里少储存谷类豆类,量少的话,我就放在冰箱的冷冻处冷冻起来。


灵子


晒谷与晒米,在农村算是很平常的农事了,晒谷是为了稻谷好贮藏,只有把谷子晒干了才可以去加工成人们常吃的大米。


说到晒稻谷,我们有经验,其实新稻出来后,都要晒三四天的大太阳,要等稻谷壳变白变干才可以上大缸贮藏。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不让稻谷在存放期间不霉烂。在农家存放稻谷可以避免生虫吗?这个是不大可能的,存放的稻谷都会生虫子,稻谷放越久,生虫子就越多。我们当地叫这种虫子叫黑蛀牛,黑色的,还是硬壳的。

稻谷放一年以上,就会有很多蛀牛了,然后农民就会把贮藏的稻谷重新放到太阳底下暴晒,然后蛀牛都被晒死了,晒坪上面就会出现一层白色的灰烬,那就是蛀牛吃的稻谷出现的粉渣子。


大米也会生虫子,蛀牛是一种,还有一种是白色的肉虫,专吃大米的,特别是春季春暖花开的季节,大米就要开始生虫了,生虫后的大米就要拿到太阳底下暴晒了,或者有的农民先把有虫子的大米放到水里淘洗干净,然后在太阳底下晒干就好了。

这就是“晒谷不晒米,晒米亏不起”。

关注农民,一起学三农。


三农小黄鸭


晒谷不晒米,晒米亏不起的意思是说,稻谷刚收割下来的时候非常潮湿,为了便于保存要进行晾晒,但是只能晒稻谷,不能晒去了壳后的大米,如果要是晒大米的话,那么就会损失很大。

之所以有这种说法是因为稻谷有完整的外壳,可以包裹稻壳内的植物胚乳,可以缓解大米的吸湿,对害虫、潮热都有一定的抵抗性,所以更容易储存,但是稻谷刚收割下来的时候,水分基本维持在20-30度之间,这样的水分难以储存,所以必须将稻谷晒到14个以下的安全水分,才能便于后期的储存和加工。

而如果要是晒大米的话,那么就表明水稻在水分比较大进行了加工脱壳,这个时候的水稻水分过高,容易堵塞加工的机器,并且造成大米的粉化,在碾谷的时候容易产生碎米,这样会造成出米率比较低,所以是非常不划算的事情。

再有就是大米脱壳之后,失去了外面的稻壳保护,里面的果实胚乳直接与外界接触的时候就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果是大米比较潮湿的话,直接在太阳下晒,就会造成大米的“爆腰”现象。有实验表明,水分比较大的粳米,在湿度50%的条件下直接平摊8个小时,就会使大米的爆腰率达到100%,所以大米是不能暴晒来祛湿的。爆腰后的大米碎米增多,蒸煮后米粒破碎黏稠,食用的品质和口感都会下降。

所以,农民在多年的加工储存过程中得出的宝贵经验,对于水分比较高的粮食,只能晒稻谷,不能晒大米,如果加工后的大米水分还比较高,那么可以用缓慢降温、祛湿的方法来逐步降低水分。


沛县小高


你好,我是德州水上泉城,很高兴回答你的这个问题:

大米米粒中含有较大的水份,经过太阳暴晒会失去大部分水份,而导致很多米粒表皮破裂,成为碎米,碎了后也会失去部分营养成份。大米中碎米多了就不值钱了。并且经过暴晒的大米失去水份后,再蒸米饭就没有原来的香米味道了。

所以说农村老话说,"晒谷不晒米,晒米亏不起"是有一定道理的,是劳动人民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以上是我的回答,阅读后记得评论和点赞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