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离婚一定要等到高考后吗?”听完4位过来人讲述,你就有答案了

上周末的综艺《奇葩说》讨论了一个虐心的话题:“父母决意要离婚,要等到孩子高考后吗?”

不等,是因为伤害孩子的不是离婚,而是糟糕的家庭环境,所以没有必要在孩子面前装恩爱,更何况,成年人也要有自己追求快乐生活的权利。

等,是因为离婚是场势必会波及每一个家庭成员的战争。高考这种人生大事当前,爱孩子的家长,会以孩子前途为重,选择推迟离婚。这是婚姻失败的夫妻、作为父母给孩子留下的最大体面。

所以,到底要等,还是不等?我们听一听4位在高考前后经历过父母离婚的人,来讲述他们的亲身故事,以及他们对这道辩题的看法。

“离婚一定要等到高考后吗?”听完4位过来人讲述,你就有答案了

“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同时,我得知父母离婚了。”

我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父母说要下馆子庆祝一下。

第二天,他们郑重其事地挑选了一个很贵的饭店包厢,点了一桌子菜。那顿饭气氛非常异样,爸爸抽了不少烟,妈妈强颜欢笑。中途,爸爸出了包厢不知道干什么去了,妈妈仿佛鼓起了很大勇气一样告诉我:爸爸妈妈离婚了。

听到这话,我第一反应就是:“你们什么时候领的离婚证?”妈妈说:“两年前就领了。”听到这话,我当时就懵了。

他们在我小时候就开始打架,我高一暑假时闹得最厉害,那个时候我被迫住到姑姑家,奶奶这边、姥姥那边,轮番劝也劝不住。那个时候我以为他们要离婚了,在姑姑家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结果高二开始后好像两个人没事了一样,关系变得前所未有的好,甚至有时候还能开点玩笑。我以为他们真的想通了,不吵架了,彻底和好了。

没想到他们早就领了离婚证,已经不是夫妻,却生生在一个屋檐下同住了两年,合起来演了两年戏,骗过了我。

我当时有种被欺骗的愤怒,该说他们演技好,还是我感觉太迟钝?我不能理解的是:“你们既然能演两年完美的戏,为什么就不能在这两年时间里,好好去挽救、经营一下夫妻关系呢?”

后来,当我也面临了婚姻失败,也经历离婚时,我明白了,有些感情不是说补就能补回来的。而父母当年能做到的,我自愧做不到——为人父母的感情世界,真是不可理喻、充满拧巴、却又有一种让人流泪的伟大力量。

我想,父母当时离了婚,没有了夫妻这一层身份,反而能让彼此感觉轻松和解脱。也许他们适合当朋友吧,不适合做夫妻。

他们没有死拖着不离,煎熬对方;也没有一拍两散,弃我于人生的关口。他们或许有过深仇大恨,所以才决定离婚,然而又摈弃前嫌,为我进行合作。这不是伟大,又能是什么?

——小宋,男,32岁,产品经理

“别等了,你们现在就离。我反正住校,不会影响到我。”

高二,我寄宿。得知我爸被我妈捉奸在床,我妈拿着菜刀追砍,这一出闹剧,在村里传得沸沸扬扬。放假回来后,我走到哪儿都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

作为一个少女,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耻辱。我爸酗酒、爱骂人,这些都罢了,但我理解不了怎么一个人能在自己女儿快要高考的时候,那么不要脸地出轨,而且之后还能像什么事情没发生一样,照样对儿女打骂训斥。

我早就劝过妈妈离婚,但在她的观念中没有离婚这个概念。她越咒骂得厉害,越显示出自己的无能为力。高二这次事情后,妈妈好像想通了,跟我说:“等你高考完,我就和爸爸离婚。”

我当时的回答很干脆:“别等了,现在就离。我反正住校,你们怎么离怎么闹,不会影响到我。”

我只有一个想法,赶紧考上大学,远离这里,远离这个家庭。

不负责任的父母,在不在这个家庭中,对孩子来说都是折磨。

不负责任的父母,在不在高考后离婚,都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小齐,女,26岁,销售

“离婚一定要等到高考后吗?”听完4位过来人讲述,你就有答案了

“别说为了我,实际是你自己没有能力和勇气面对离婚。”

高三有天半夜我突发高烧,妈妈送我去医院打点滴。我在走廊吊着针的时候,她给彻夜不见身影的爸爸打电话,然后激动地对骂起来,被护士呵斥。后来我妈坐在我身边,哭着一边数落我那不负责任的爹,一边担忧我的生病影响到学习。周围急诊室那些零零散散的病客,都投来鄙夷的眼神。

我当时昏昏沉沉的,好难受,但内心里有一种冲动,就是拔掉针头一头撞死算了。撞死了,我就不用再面对彼此憎恨却死不离婚的他们,撞死了,他们才会知道,他们对我的伤害有多大。

妈妈是个对生活毫无见地,却又一味认死理的人。她觉得父亲不是人、对她不起,却又不离婚。只说为了我,为了给我一个完整的家、为了不影响我的学习。有时候她会跟我说:“你好好学习,你考上大学了,有出息了,妈妈也就放心了。那个时候我没有牵挂了,就要为自己活一次了。”

我大学没考上,上了个大专,然后自己出来打工,起点虽然低,但是总算还能养活自己。可这么多年过去了,妈妈依然没有离婚。也许,是她对我的生活还不够放心?也许,是爸爸回家的次数多了一点,让她觉得婚姻还是有救的?

但我觉得更有可能的是,她不知道离婚了自己能怎么办。其实,我妈不离婚根本不是为了我,为了她没有能力、没有勇气,去面对离婚后的生活。

——小方,女,23岁,文员

“为什么善于配合的两个人,就是不能像正常夫妻一样在一起。”

我是高考结束后,父母就去扯了证、离了婚。对此,我也没什么特别的想法,因为我觉得他们早就该离婚了。

很多年以来,妈妈常年在外头打工,每年放假我会去妈妈打工的城市住上一段,爸爸在老家有自己相好的妈妈也知道。爸爸妈妈对我都算不错,但他们之间早就没话说了,婚姻几乎就是形同虚设。

我稍微懂事一点的时候,曾经问过妈妈为什么不回家,为什么不跟爸爸一起。我妈说“你爸不要和我生活在一起”;我回去又问爸爸为什么要赶妈妈不许她回家,我爸说“没赶她,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用知道太多”。

我爸还说:“不管爸爸妈妈在哪里,但是,都希望你把学习搞好,考个大学。”

他们永远欠我一份解释,让我在对成年人感情世界的疑惑中长大。十四五岁的时候,我曾经叛逆过,觉得谁也不要管我,学着抽烟、打架。妈妈知道后特地从外地回来,督促我学习。那是印象中唯一父母生活在一起的经历,我觉得他们对教育我这个问题上,配合得还挺好的。这就让我更疑惑了,为什么,这么善于配合的两个人,就是不能像正常夫妻一样生活在一起。

那个时候,妈妈跟我谈话,说让我好好准备高考,以后去城市里跟她生活在一起。那是妈妈第一次在我面前流了眼泪,她说:“我知道爸爸妈妈对你不起,但是我们都是爱你的,对你有很高的期待。等你高考完了,爸爸妈妈就正式离婚了,自由了。”

后来我收了心,好好学习了,考上了一所还算不错的大学。对父母,我仍然爱,但也是仍然不理解。也许当我更成熟一点,经历过感情和婚姻后,才会理解吧。

——小徐,男,21岁,大学生



很多婚姻不幸的人都说:“离婚了对不起孩子,不离婚对不起自己。

所以怎样离婚才能把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

如果一对父母决定把离婚拖到孩子高考后,却从不停止对彼此的仇视和争吵,在这种压抑的家庭氛围下,尤其是到了青春期的少年男女,只会有种穷途末路之感。

如果一对父母决定当即离婚,不管孩子的状态和情绪,一门心思扎在分财产分房子争抢抚养权的战斗中,孩子肯定也不会好受。

所以降低伤害的根本,不在于到底在什么时候离婚,而是你们离婚的姿势正不正确——有没有带着理智去看待这段关系的终止、有没有做好善后的计划、有没有和孩子进行过良好的沟通、有没有充分听取孩子的意见……

离婚不是用来争对错的;

离婚不是用来赌气的;

离婚不是用来惩罚对方的;

离婚不是用来逃避责任的……

“离婚一定要等到高考后吗?”听完4位过来人讲述,你就有答案了

离婚,只是两个不适合做夫妻的人,选择分开,去各自走一条相对独立的追求幸福之路而已。

在这个过程中,夫妻的身份消失了,父母的身份还保留着。为人父母的离婚夫妇,如果真是为了孩子好,还真的是要学会克制——

不是要克制着去营造一种其乐融融的假象,而是克制住自己对这段失败婚姻的失望、沮丧、愤怒和悲哀,不再将对方视作敌人、丢掉期待,带着理智去和对方一起计划离婚后的一系列问题,为未来做最妥善的安排。

能做到这一点的父母,才是真正爱孩子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