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疫情之中复工,加速“换人”大潮

2020年的春节,全国人民猝不及防的与瘟疫打了一场遭遇战,面对来历不明的病毒,被隔离或自我隔离成为常态,也是最有效的防止疫情蔓延的办法。那个萦绕在心中多年,放个超级大长假的愿望一夜之间成为现实。只是这个长假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只能在非常有限的空间里画地为牢,毕竟生命重于泰山,大家都在「围城」中煎熬度日,祈祷着疫情的早日结束,期盼着全面复工的到来。

如今,举国上下与疫情已经奋战了一个月有余,各大省份的复工率基本在90%以上,不过,有些工厂已经早早开工了,你知道在疫情形势最严峻的时候的复工场景是什么样吗?

大概是这样的画风:

疫情之中复工,加速“换人”大潮

无人是多寂寞。

而各地抗疫前线,机器人同样火线登场,在某些场景替代人力,成为这次「战疫」的中的特殊「援军」。 这次疫情过后,中国机器人产业或将迎来新的一轮爆发吗?

火线上的“钢铁战士”

1月15日,一位35岁的中国男子结束武汉探亲回到美国,5天后被确诊为新冠病毒肺炎,随即转移到普罗维登斯地区医疗中心(ProvidenceRegional MedicalCenter)隔离治疗。 病人是装在一个隔离舱里,由救护车从家里带到医院,再直接带到隔离的特殊病原体病房区。他住进的这个36平米的特殊病原体病房,原本是为埃博拉病毒感染者所准备。在这里,医生并不直接与患者接触,而是采用一种名为Vici的机器人,透过屏幕与患者互动。

疫情之中复工,加速“换人”大潮

目前,这名美国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患者由机器人治愈出院。但是这次带有试验色彩的「黑科技」治疗的背后,且不说顶级昂贵的治疗成本,仅人员配置上,就需要至少8-10名专业医护人员轮流维护

对于武汉这样的疫情规模,这并不实用,也不经济。

不过,这次武汉疫情中,投入到「战疫」前线的“钢铁战士”并不罕见。在奢侈的「医疗机器人」之外,还有很多朴素的「公共服务机器人」「特种服务机器人」

早在2003年抗击非典时,中科院自动化所就曾研制了一款抗非典助手机器人。根据《京华时报》的报道,这位“助手”身高半米左右,“脑袋”由一个摄像机与无线图像传输系统组成,“身体”上配有用于机器人速度控制和避障控制的超声与红外传感器等器件,“脚”是3个碗大的轮子,最快能以每秒两米左右的速度“行走”。“助手”充足电后能够连续工作3个小时,不仅能在病区查房,为病人送药、送饭及运送生活用品,还能协助护士运送医疗器械和设备、实验样品、处理病区垃圾等,最多可以一次向病区内运送重达30公斤的物品。

疫情之中复工,加速“换人”大潮

如今十七年过去了,我们的“钢铁战士”变得更美更强大。例如,武汉医院获赠的消毒机器人,可在医院隔离区内沿途消毒,减少医院工作人员的暴露:

疫情之中复工,加速“换人”大潮

这样的消毒机器人已经在武汉多家医院进行了使用。它能够针对环境物表和空气进行自主移动式多点消毒,弥补传统固定式空气消毒机、紫外线灯管、及化学熏蒸法的不足,可以满足更高水平的消毒要求。具体而言,该消毒机器人人机分离,拥有自主导航技术,还能识别环境内的物品并自主避障。不仅如此,该机器人还配备消毒管理软件,自动根据空间面积计算消毒时间,围绕消毒目标进行360°消毒。

疫情之中复工,加速“换人”大潮

广东省人民医院引进的双胞胎机器人「平平」「安安」,负责为隔离病房配送餐食和药品:

疫情之中复工,加速“换人”大潮

湖北、浙江、广东等地的医院完成了63台配送机器人的部署,机器人可根据医院需求分别执行递送化验单、药物、食品等工作;它们可以开展一些简单又耗时耗力的递送工作,让医护人员省下更多时间和精力处理更加急切的事,同时也可避免在递送路上的感染可能。

疫情之中复工,加速“换人”大潮

上海某医院引进的机器人拣选系统,可自动根据需求拣选出医药耗材,分配到每个病区的智能存储柜:

疫情之中复工,加速“换人”大潮

在医院之外,各种机器人也纷纷「火线支援」,花式助攻防疫工作。 例如,哈工大机器人集团(HRG)向哈尔滨经开区捐赠的防疫消杀机器人,可有效解决疫区户外防疫、消杀、消毒等作业问题:

疫情之中复工,加速“换人”大潮

京东物流智能配送机器人,将医疗物资配送到武汉第九医院:

疫情之中复工,加速“换人”大潮

美团近日也启用了无人配送车,为北京市顺义区多个社区居民配送果蔬食品。美团与中国联通合作,优化区域内的5G网络,已经在买菜服务站点配备了无人配送车,开始常态化配送运营。配送范围内的居民下单之后,智能调度中心系统会被订单指派给无接触配送车。无人车取货之后,自动行驶到目的地社区无接触配送点。随后顾客自行取走货箱中的物品,全程隔绝人们之间的接触。

疫情之中复工,加速“换人”大潮

还有AI多人体测温机器人,可对200人级别的单波次旅客体温进行快速实时检测:

疫情之中复工,加速“换人”大潮

在深圳黄鹤检查站,警用巡视机器人“建国”忙碌地工作着,它在高速公路防护重点地区24小时不间断自动运行,实施巡逻与现场监控,它能够对口罩状态下人员的有效识别与溯源,实现动态体温检测,分担民警、辅警等一线工作人员的巡逻任务,降低人员被交叉感染的几率。同时,“建国”还可以使用警用PDT加密数字集群网络,从指挥中心直接发起对现场的指挥、处置,指令时延小于200毫秒,可加快现场的反应速度,对疑似病例进行及时拦截。

疫情之中复工,加速“换人”大潮

广州市南沙区万达广场启用了名为“千巡警用巡逻机器人”的5G机器人。它是一款可用于测量体温的巡逻机器人,搭载了5个高清摄像头,能实现全景无死角巡逻,可实现红外线5米以内快速测量体温,一次性测量10人体温,温度误差为0.5摄氏度,并识别过往人员是否戴口罩。

“千巡机器人”可在机场、车站、广场、医院、社区以及重点卡口路段,启用疫情防控模式,借助移动式红外测温筛查、循环播报提醒等功能,实现远程可视化指挥,协助一线民警,在危险、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完成排查、防控任务,有效节约了人力资源,减少人员检查接触带来的安全风险。目前该机器人的驰援点包括广州、武汉、上海、天津、北京等城市。

疫情之中复工,加速“换人”大潮

还有一类常常被忽略的机器人——无人机,正在逐步进化成「空中机器人」,完成一些特殊任务。例如,鄂尔多斯东胜区,执行空中喷洒消毒任务的无人机:

疫情之中复工,加速“换人”大潮

此外,民间还有各种花式操作,比如:无人机给村民空投食物:

疫情之中复工,加速“换人”大潮

未来,突如其来。

就在去年之前,服务型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由于应用场景模糊、采购性价比等问题,「换人」的道路仍然非常艰巨。而仓储物流机器人,则更多适用于超大规模的智能仓库。普通场景下,这类机器人的实用价值并不明显,部分存在劳动力岗位替代的矛盾,或者需要配置更贵的专业人员维护——因此在诸多单位的采购计划中,优先级往往排在最后,甚至沦为高级「玩具」。

疫情给这类产品带来的机会思考在于,危机是否能够帮这个行业激活部分「刚需」,让一些已经达到应用水平的机器人技术借此落地开花?

制造业岗位上机器人大行其道

与物流、服务和特种机器人相比,「工业机器人」是目前成熟度最高、市场占有率最大的机器人品类。 疫情危机给正处于「去产能、去库存」关键时期的中国制造业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大量低效率、高负担的中小企业可能面临直接淘汰出局。而幸存下来的企业,亦需要反思如何加快提升工厂的智能化水平,提高类似风险的应对能力。深陷于「招工难」痛苦的制造业老板,都知道「机器换人」的重要性。

首先,目前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尚有明显局限——主要还是集中在汽车制造、3C数码、金属加工等标准化和自动化较高的生产领域,能承担的工序也十分有限。

疫情之中复工,加速“换人”大潮

2017~2018年中国市场销售工业机器人行业应用国产化分布

其次是企业经济账。相对于人员工资可以按月支付,机器人的采购费用往往是一次性的。这笔不小的前置成本,让许多原本资金链就颇为紧张的制造企业望而却步。 这笔固定投入之外,还涉及到若干的隐性成本。包括生产线改造、技术人员的培训、设备调试维护、管理层重组……有能力承担这笔改造费用的企业,往往需要良好的现金流和雄厚的势力。

终端企业的资金压力,直接传导到供应链上游——以系统集成环节为例,目前与终端企业的结款方式一般为「3331」「361」「252」模式。所谓「3331」,即设计方案审核通过后拿到30%定金,产品发货后拿到30%,安装调试完成后拿到30%,最终项目验收之后拿到剩余10%保证金。在拿到账款前,研发企业需独自承担前期所有的设计、生产、采购、人力、研发等费用成本。

严重的前期垫资,和时有出现的欠款情况,大大增加了研发企业的资金压力。客观环境的恶化,让不少企业转将发展重心聚焦在如何获取政府补贴、资本投资上,而忽略了自身能力建设——缺乏核心技术、未找到精确市场定位、陷入价格战的泥潭……也带来了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大面积浮躁。

相对于「四大家族」(ABB、安川、发那科、库卡)这样的全球「老字号」,起步较晚的中国工业机器人,本体国产化率的比例依然偏低,尤其在多关节机器人、SCARA机器人等中高端产品中,依然是外资品牌的天下。

2019年,在就业大环境遇冷、大厂裁员屡屡不断的背景下,机器人产业却出现局部过热的「抢人潮」。 上海某地的人才交流会上,有机器人企业以60万底薪招聘技术总监,却仍然「一将难求」。

疫情之中复工,加速“换人”大潮

机器人技术工程师和应用工人岗位薪资情况

「机器换人」,所替代的是大量简单劳动力和一般技术工人。但随之而来的,是相应的机器人技术研发、操作、维修、营销及管理人员需求的大幅度提升。 这就涉及到一个深层次问题——中国制造业人才的全面升级。

2019年,哈工大机器人集团(HRG)联合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对中国机器人产业进行了一轮集中研究,编写了首部由权威机构公开出版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书中系统分析了当前中国机器人产业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一个趋势背后的隐藏矛盾——机器「换人」的速度,除了取决于需求增长外,人才供给也是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机器换人”到“智能制造”的全面换人浪潮

机器人密度是衡量国家制造业自动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

根据IFR数据,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增长迅猛——从2013的25台/万人增长到2018年的 121 台/万人,五年内就远远甩开全球平均水平(85 台/万人),一跃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密度增速最快的国家。

疫情之中复工,加速“换人”大潮

全球和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和密度

2016年,教育部批准「机器人工程」专业成为本科新专业,当年共有25所高校审批备案。此后三年,这一数量每年呈几何倍数增长。到2018年,开设「机器人工程」专业的本科高校以增加至186所。这些高校中,985/211高校共计17所,普通院校、独立学院和民办本科共计169所。 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也加入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阵营中,争相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

然而,即便以这样的速度扩张,合格人才还是远远无法填补需求缺口。学生至少需要经过3-4年的学习才能进入市场,而急需用人的企业却还在等米下锅。

缺口不仅存在于工程师梯队,操作、运维人才需求量也在迅猛增长。从上游研发到下游应用、维护,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才。 系统操作员是工业机器人的「指挥员」,负责让它「乖乖干活」。系统运维员则是机器人的「保健医生」,确保机器人身体健康不出差错。2019年4月,这两个职业被列入人社部等部门发布的13个新职业名单。

然而解决缺口问题,还远远不止数量的弥补。 作为一项典型的工程应用型技术,机器人产业的人才培养需要一个漫长的周期。而目前的培养模式仍然有速成式嫌疑。这带来的直接问题,是人才素质的参差不齐。刚从象牙塔走入企业的毕业生,常常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目前的焦点,已经不是如何扩大人才培养规模的问题,而是如何加强人才培养的质量。 从高校毕业生增长率来看,产业人才数量的缺口将会很快填上。但是从用人企业的反馈来看,对于人才的质量并不乐观。

疫情之中复工,加速“换人”大潮

我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及应用人才需求量预测

与需求膨胀相伴随的是,「机器人」也在快速升级换代。 早期的工业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没有多大关系,大多是通过编程语言实现几个单一动作,解决流水线上部分重复机械操作工序。随着技术的进步,下游需求端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业机器人从单一的机械手、机械臂,过渡发展为需要适应复杂环境,完成更多样化的任务。

人工智能、物联网(IoT)、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突飞猛进,让机器变得更「聪明」。仿生学、材料学、机器视觉等前沿技术也加入助阵,让机器变得更「灵活」和「强壮」。

2016年以前,国内本科院校的机器人课程,大多是放在自动化大类专业下的一个小专业,对机器人产业人才的培养,基本分散在各学科领域。 而当各家高校纷纷开设机器人专业学科之后,师资、教材、硬件都成为现实的问题。从不同院系拼凑起来的师资队伍、短缺的设备资源、落后的理论教材,让人才培养陷入「纸上谈兵」的状态。 另一个问题是,知识体系的交叉跨界,带来思维路径的差异。学科语系的不一致,也对教学和实践体系设计提出了严峻挑战。

疫情之中复工,加速“换人”大潮

日前,由HRG哈工大机器人(山东)智能装备研究院和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首部机器人产业蓝皮书《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线上首发。该蓝皮书全方位剖析了中国机器人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其中产业区域、资本市场、人才、专利、创新发展等专题论述是该蓝皮书的一大特色。

疫情之中复工,加速“换人”大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