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疫情之後,有多少人會失業?

新疆金標尺


會有影響,但不會大面積失業。中國有強大的政府與領導力,對中小企業會給予最惠政策與支撐,會使他們渡過難關的。而且人人有活幹,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衣食住行無後顧之憂是國家穩定的基礎。


用戶GBLY


疫情之後,有多少人會失業?要想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您說的“失業”是指什麼?是指離開疫情前所工作的單位嗎?SARS疫情期間,我還是一個新入專職不久的新人,因為當時有事回了一次老家,而剛好傳言我的老家有疫情(其實我的老家並沒有被疫情感染,但當時信息的披露沒有現在好,也沒有這麼多查看信息的途徑,所以謠言很多),導致我一回來就被公司找理由辭退了,以免一些同事擔心被傳染。但即使這樣,疫情遠沒有今年這樣嚴重。全國都在隔離,而且是隔離這麼久。突然之間,所有的企業和個人的工作計劃都被打亂。

在這段無法正常工作的時間裡,企業老闆和打工者,多少都會對未來的發展有一個考慮。節後的離職潮一定影響很廣。主要原因是:

1.很多企業經營上遇到困難,轉型、裁員甚至倒閉,會創成一批失業的。

2.很多新興企業,尤其是互聯網公司被重新認識到價值,比如在線辦公/會議/教學類的,傳統市場被擠佔,所以人才流向新型公司會是潮流。

3.打工者會重新規劃職業方向,甚至重新選擇生活的城市。

所以說,是被動“失業”還是主動的“創業”和“重新擇業”,是不好區分的。但是非常多的人離開原公司,我認為是註定的。數量應該是過去沒有達到過的一個紀錄吧。但重新洗牌的商業市場和重新分配的人才,我相信都是對社會進步有積極作用的,是件好事。


微工匠2019


首先簡答,任何時候,都會有人失業,這次更不用說了。不過,疫情尚未結束,目前還難以評估將會有多少人失業。

那我就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談一下吧。

最近,除了有無數篇從防疫健康角度而言的文章,還有不少從財務角度來談疫情的文章,注意到,其中有財經專家建議那些在一線城市“漂”的租房人群買房,說什麼,在疫情之中,至少有個“家”為宜。

我不得不說,這在邏輯上是不通的!

1、事實上,一線城市的剛需(必須買+買得起),能買房的早就買了。如果買不起,而非得買的話,那意味著將負重債!

2、接著第1點,而在危機的當下是最容易失業的,一旦沒工作的話,請問如何還貸?!

3、其實,在疫情之際,除了“肉身”非得回一線城市上班的,宅在老家就是了,一般白領辦公室工作的人,working from home是可以的,暫時守在老家,和回到一線城市有何區別?

4、再從金融角度而言,房子是流動性最差的資產,恰恰在災難、危機之時是最難變現的!一旦失去工作,無法繼續還貸,變現將非常困難,這從最近國內十大城市在春節假期期間二手房零成交就端倪可見了!

顯然,在如此之重的疫情當下,還要忽悠買房的話,如不是真不懂的話,那就太無良知了!

再順便提一下,還有些財經專家建議存黃金。

再次強調,黃金早就不是投資品了,對於央行而言,可作為保險品,但百姓存黃金無用,有史可鑑,危機之時,恰恰更可能被徵用!

至於那些鼓吹虛擬幣的(包括比特幣)就更好笑了,日常購物交易都不可用,更別說危機時的萬一斷網了……

再次強調,當下現金為王,守住現金,不投資就是最好的投資。之前多次指出,最佳投資就是投資自己的大腦和健康,這在當下疫情之中,更為凸顯。強健的身體可以抵抗病毒的侵蝕,聰明的大腦更不用怕失業!

點到為止吧。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更好的意見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