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萬里長城:中國傳承千年的重要象徵,修建動機其實與方士有關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眾所周知,一個國家要發展生存,不僅要注重經濟和人文方面,更要擁有穩固的軍事防禦。一般來說,消滅敵人是最主要的,畢竟進攻在戰爭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不過保存軍力也是取勝的關鍵,所以防禦也有著不容忽視的重要意義。說起軍事防禦,那就不得不提起享譽世界的“萬里長城”。

萬里長城:中國傳承千年的重要象徵,修建動機其實與方士有關

▲秦長城遺址

長城作為世界上持續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西周時期開始,此後歷代加以修築延伸,時間長達2000多年,分佈廣泛,總計長度達5萬多公里。早在西周時期,周王朝為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的襲擾,修築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為防禦。春秋戰國時期,列國之間為爭奪疆土和互相防守,根據各自的領土特徵在邊境修建長城,最早的是公元前7世紀的“楚方城”,其後各大小諸侯列國都修建了自己的“諸侯互防長城”,以便抵禦外敵的入侵。這些修建規格、時間和長度不一的長城,為和秦始皇時期修建的長城加以區分,被稱為“先秦長城”。

萬里長城:中國傳承千年的重要象徵,修建動機其實與方士有關

▲秦始皇嬴政劇照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國吞併六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為鞏固政權以及維護空前統一的大秦帝國安全,秦始皇調派大量人力建設邊防守備,其中就包括留存至今的“萬里長城”。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大將蒙恬奉命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取河南地,其後築起“西起臨洮,東止遼東,蜿蜒一萬餘里”的長城。自秦始皇築長城之後,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萬里長城:中國傳承千年的重要象徵,修建動機其實與方士有關

▲唐縣中山國長城遺址

長城作為軍事防禦建築,在先秦時期僅僅只是各諸侯國為守衛城池而使用,然而在秦朝建立後,其作用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主要用來抵禦北方草原上的遊牧部族。這座規模龐大的防禦建築,消耗的人力物力之多幾乎到了難以想象的地步,而這就意味著秦王朝需要徵發大量徭役。據史料記載,秦始皇為修建長城耗費巨大,先後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佔到當時全國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無數徭役日夜兼程趕工,累死病死者不計其數,然而秦始皇修長城的決心卻沒有絲毫動搖。就這樣,長城在無數徭役的累累白骨之上修建而成,沾染無數徭役的鮮血。如此草菅人命,秦始皇的鐵血統治必然會招來無數非議。

萬里長城:中國傳承千年的重要象徵,修建動機其實與方士有關

▲匈奴單于劇照

因此後世對於秦始皇修築長城一事,出現了兩種相對立的觀點。一部分人認為,秦始皇的手段雖然有些殘忍過激,但畢竟是為國為民之舉,有犧牲是必然的,“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然而根據相關史料,人們卻發現秦始皇修築長城的真實動機,其實是他為追求長生不老,盲目聽信方士欺騙之言才做出如此決定的。無論秦始皇建立了多麼偉大的功業,他終究只是凡人,晚年時的秦始皇心中只有兩件事,一是希望大秦帝國能夠延續千秋萬世,二是希望自己能夠長生不老。

萬里長城:中國傳承千年的重要象徵,修建動機其實與方士有關

▲秦始皇形象(今人繪)

為追求長生不老,秦始皇開始招募方士,尋求長生不老之術,其中最有名的方士當屬盧生。盧生曾替秦始皇遠赴海外仙山尋訪,尋求長生不老之藥。一次,盧生從海外回來,不過沒有找到仙藥,為逃避罪責,他便謊稱帶回了一本名為《錄圖書》的讖書,其中提到“亡秦者,胡也”。秦始皇聽到這句讖言,聯繫到當時的內外形勢,認為秦國的最大威脅乃是北方胡人,於是聽信了這個“騙子”的說法,令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北擊匈奴,然後因地制宜築長城,之後的每一個朝代修築長城也都是按照這一原則進行,成為軍事佈防上的重要屏障。

萬里長城:中國傳承千年的重要象徵,修建動機其實與方士有關

▲秦漢時期戰爭場景復原

那麼長城真的有那麼神通廣大嗎?很顯然,秦朝並未因為修築長城而延續千秋萬世,而且長城也無法真正抵禦北方遊牧部族的入侵。比如在漢朝初年,匈奴就曾越過秦始皇所築長城和漢軍對峙,長期侵擾中原地區。從某種程度而言,修築秦長城不僅勞民傷財,而且在抵禦匈奴方面起到的作用也沒有想象中那麼神乎其神,秦朝當年耗費這麼多的人力物力去修長城,總體而言是弊大於利的。“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僅僅是因為匈奴畏懼蒙恬和他麾下的三十萬大軍而已。

萬里長城:中國傳承千年的重要象徵,修建動機其實與方士有關

▲秦長城遺址

不過長城的文化價值和精神意義,卻是不能否認的。誰也沒有想到,當初方士的一句話,居然造就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奇蹟,也造就了令世人為之嘆服的宏偉建築。長城自建造之日起,作為中華民族抵禦外敵的象徵,在歷史進程中自然而然地被中華民族所認同接受。面對民族的生死存亡,象徵國防和民族統一的長城,也就理所當然地成為中華兒女的驕傲,根植於我們的血脈和民族記憶之中。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秦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