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如果辛弃疾再多一点野心,历史会不会不一样呢?

梦见乾坤


首先,我肯定的回答不会。为什么这么说呢。

辛弃疾,大家说他是文人里面武功最高的,武功里面文采最好的。年轻时,金人南下。国破家亡,留下了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辛弃疾从山东,纠结一批义士奋力抗金。也曾单枪匹马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辛弃疾就是这样一个猛人。



就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他有野心,那结局会不一样吗,不会。首先,他没有资本。虽然他堪称文武全才,出将入相。但是,他没有兵权。手上能调动的兵力少的可怜。而且他也没有政权,他最大的官也只是太守而已。没有朝廷的支持,他什么都不是,只是一腔热血的爱国者。岳飞,忠君爱国。有兵也有粮。可还是玩不过政治斗争。

其次,他的野心抵不过他的初心。他为什么要抗金,因为他忠君爱国。在古代,天地君亲师,这是他一生的信仰。他不会推翻这些,只会让自己去成全。所以他放下了自己的满腔热血,只能以文抒情。他改变不了什么,只能做到独善其身而已。


无敌紫荆


提到辛弃疾,我们都可以想到专业那个一首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我们抛开课本中的人物注释,看一看辛弃疾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一般历史比较牛的人物,相貌也是非常特别。比如:《高祖本纪》里所记载的刘邦,“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意思是刘邦左边的大腿上有七十二颗黑痣,这是牛人的特别之处。

同样,辛弃疾也有奇特的相貌,他天生“目光有棱,红颊青眼”和平常人完全不同,正常人根本不会有一对青眼。

特别牛的人物一般在某一个方面都会有一定的天赋。

辛弃疾自小“健壮如牛,背钾有负,足以荷四国之重”也是力气贼大,与常人不同。

特别牛的人物都有一定的实力。

在古代,如果要说一个人文武双全,那么他可定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而辛弃疾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前半生时间基本上都是“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军营生活。文武双全指的是文和武都能超出平常。

首先就是辛弃疾的词,很多人都读过,他的艺术风格是沉雄豪迈,壮阔激昂里面还夹杂着侠骨柔情。“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轻松沉静,“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又有英雄迟暮,还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由此可以可以看出辛弃疾诗词的功底还是非常强悍的。

我们常说人走茶凉,人情冷暖的瞬间,你就会感到树倒猢狲散。但是辛弃疾不是这样的人。辛弃疾和朱熹曾是忘年交,但后来,朱熹病逝,他的理学被朝廷当作了禁书,朱熹瞬间身败名裂。朝廷还禁止任何人祭拜他。只有辛弃疾不怕被朝廷治罪,依然每年祭拜朱熹。

我们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想证明朱熹这个人文武兼修、忧国忧民。无论是他的性格还是他的能力,都能成为后人的楷模。


公元前


辛弃疾(1140~1207)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史。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

辛弃疾有许多与陆游相似之处:他始终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并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写出了时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热情与愤慨。但辛弃疾也有许多与陆游不同的地方:他作为一个具有实干才能的政治家,曾经获得相当高的地位,他对抗金事业的追求,不像陆游那样主要出于一腔热情;作为一个英雄豪杰式的人物,他的个性要比陆游来得强烈,他的思想也不像陆游那样“纯正”;他的理想,不仅反映了民族的共同心愿,而且反映了一个英雄之士渴望在历史大舞台上自我完成的志向;因此,在文学创作方面,他不像陆游喜欢写作诗歌尤其是格式严整的七律,而是把全部精力投入词这一更宜于表达激荡多变的情绪的体裁。

但是当时辛弃疾不会受到皇帝的重视,很大的原因在于,当时皇帝是受到了主和派的影响,认为一昧的同外族斗争,会带来自己王朝的动乱。同时,当时的宋并没有很强的实力,保证和金抗争的过程之中,得到更多的胜利。

而辛弃疾这个人,却是具有着长远的眼光,他能直接的看出,作为少数游牧民族,对于中原地区的虎视眈眈。所以一直都是主战派的他,不仅是会受到朝内众多软弱大臣的反对打压,也会受到来自统治者的不满,因而他本人的一生,完全将自己的重心放在了培养自己的军队实力之上,却始终得不到重视。

纵观辛弃疾的一生,具有着远大的抱负,同时也有着对国家的绝对忠心,但是却因为统治层面的主和不主战,一心不在解决国家危难问题之上,让这么一个绝对的文武双全之士,终生郁郁寡欢不得志,实在是可惜。





樱艾琳


不会。

辛弃疾是“文人中武功最好的,武将中最有文才的”。这话说得不错,虽然多少有一点调侃的味道。

不过,武将归武将,他可从来没建立一支像岳家军那样规模庞大的、完全听命于自己的嫡系部队。

辛弃疾在“归正”以前,也就是在北方的时候,曾经参加过耿京领导的农民起义,还担任了一个“掌书记”的职务。是官也好,不是官也罢,从这个名字就知道,这是一个类似于秘书、文书的职务,不是直接带领打仗的。

来到南方,进入宋政府,他从地方小吏,到方面大员,主要做的是行政长官。期间也有创建军队之举,还被后人津津乐道,但是从史料文献中的记载来看,这支军队主要是为了防盗防寇,而不是为了北伐作战——也许辛弃疾有北伐之理想,但显然,这个理想并没有贯彻在飞虎军的行动中。

不仅如此,辛弃疾很被被谄夺官,失去对飞虎军的指挥权。以后虽任军职,不过是参谋、参谋长之类的职务,不是指挥军队的军官。

辛弃疾最大的“野心”,就是收复中原、统一江山,但是被时局政策所限,毫无用武之地。就算他再多一点野心,想着夺取政权,手里没兵,能怎么样呢?


栖鸿看红楼


不会,宋朝的积贫积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宋朝有岳飞,有杨家将,但仍然改变不朝廷的地位。

历史伟人与时代的关系

历史伟人顺应时代的需求而产生,反过来又推动了时代的发展。

伟人,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某个领域或几个领域,通过自身和团队的奋斗,做出了普通人不能做出的伟大业绩。这些业绩对当时或者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国家、民族乃至于全人类有益的。

宋朝懦弱的原因:

宋廷一味想苟安,导致军队建设只重消极防御而不思主动进攻。

北宋、南宋在三百年间一直不努力建设能与北方游牧民族争锋的骑兵,只以步兵修城挖壕并兴办江湖水师卖国奸贼却在朝得道。宋廷一味想苟安,导致军队建设只重消极防御而不思主动进攻。北宋、南宋在三百年间一直不努力建设能与北方游牧民族争锋的骑兵,只以步兵修城挖壕并兴办江湖水师,刚发明的火器也被那些只知诗文的官员忽视,积弱之势便不可扭转。

宋朝允许军队经商,导致军营社会化

驻军与当地经济利益盘根错节,又会造成上级调度不灵,朝廷遇危机时调兵敕命一下,马上官兵怨愤、家属哭闹。金兵进犯开封时招唤救兵的“金牌”道道,各地勤王兵却来之甚少,徽宗、钦宗二帝被俘的“靖康之耻”就势不可免。对宋朝军队的积弊,当年宰相王安石一度也试图铲除。他主持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减兵并营”,6年内曾裁军36万人,并实行“保马法”以发展养马,准备日后以精兵劲骑恢复失地。然而王安石的新法得罪了既得利益集团,不出几年便被废止,宋军数额再度膨胀,腐败则愈演愈烈。

宋代军队走向腐朽,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丧失了进取精神而走向衰败的体现

南宋时所剩人口疆土只及北宋的一半,常备军却维持在70万人以上,战斗力更为低下,最后为经济和文化水平都很落后的游牧民族所征服。这一悲剧证明,富国并不等于能强兵。宋代经济的畸形繁荣和诗词创作虽为古代社会之最,却因军队腐败而亡,这就只能让观此惨状怒发冲冠的有识者“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了!


水月岚曦


辛弃疾,毋庸置疑,他是一位南宋词人,这个读过一点书的人,都很清楚,但是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便是南宋将领,不仅武功高超,而且胆识过人,是著名抗金将领、爱国者、军事家。辛弃疾作为南宋词坛一代大家被人熟知,他的诗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辛弃疾用他的笔,写出的那一首首笔力雄厚流传千古的名句,让读者赏析之余,无不为之感慨,但很多的人,却容易忽略他内心最真实的身份,他本欲沙场秋点兵,了却君王天下事,却壮志未酬成了后人眼中的文艺青年。

南宋的政治格局,大致是四川福建党斗江浙党,湖南湖北是拉锯区。辛弃疾是北方来人,不属于任何一个党派。问题是他自恃才高,给人祝寿都放狠话。如果他投身任何一派,都有大用的机会,但他又不愿意附党。岳飞一世英雄,也是要仰仗主战派的团结,才扶持提拔起来,独当一面。主战派不团结,是不行的。

就辛弃疾自己来说,他这种才干气质,在太祖太宗创业时期,一定受重用。但是到了后来,自己把自己孤立起来了,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只能是一腔热血罢了。





沧海一次笑


辛弃疾是我国古代南宋爱国将领,著名的豪放派词人。他一生以恢复中原、报国雪耻为己任,却命运多舛,壮志未酬。

辛弃疾现存的词作有六百多首,是南宋存词最多的作家。他的词形式多样,既有“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也有“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词风“可婉约可豪放”,被董卿喻为“千古第二词人”。

辛弃疾虽然在文学方面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政治上却一直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如果像题主所说的如果他再多一点野心,历史会不会不一样呢?个人认为“肯定不会”。

通过史料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辛弃疾是一名将才而非帅才”,“冲锋献阵,攻城略地

”有余,“运筹帷幄,号令天下”不足。这点我们可以参照太平天国时期石达开的一生来看,石达开曾在杨秀清的率领下攻城略地,开僵拓土,屡立战功,所向无敌,在个人军事成就上达到全盛时期。后来因为和杨秀清失和,石达开率部出走,却损兵折将,屡战屡败,最后被清军俘虏,全军覆没。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将才只可行军打仗,不可能扭转历史,成为一代君王,也就是说武能强国,但不能治国。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辛弃疾是一个忠贞的爱国主义者,是南宋王朝的坚定拥护者,即使他有统治一方的能力,他的忠君思想也不会允许自己那么做。我们都知道《水滸传》里的宋江,他手下有108名能人异士,又占据梁山那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完全可以坐拥一方自立为王,可他却一心投靠朝廷,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梁山一众好汉,这就是那个时代下很多人特定的思维模式,我们今天的人是很难理解的。

稼轩先生虽然在政治上壮志未酬,令人辛慰的是他在文学上取得了世人难企及的成就。不管时光如何变换,先生和他的伟大词作都会世代相传,百世流芳。



木堇5


辛弃疾,以前只知道他是个词人,上学也是学习他的诗词,对于其他知之甚少,后来知道他还是个将领,带兵打仗也很厉害,所以更能体会他是诗词中那种情感。他的偶像是霍去病,封狼居胥是他的目标,看他们的名字很有意思,一个是去病一个是弃疾,异曲同工之妙。辛弃疾的志向只是恢复中原,收复失地,报国雪耻,没有其他的野心,所以他的词中才会有壮志难酬的失落情感。




小许同志一镀钛


【1会改变】我相信会改写,我不喜欢时代造就英雄的说法,什么没有辛弃疾,时代会造就张弃疾,李弃疾。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人改变了,做的事情势必会改变,改写是一定的。

【2已改变】宇宙或许是存在多重的,也许在另一个和我们平行宇宙中,正在按照你所期望的剧本在走。

【3不会变】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的改变,往往不具备改变历史大势的能力,野心多了可能他就不是我们现在认识的辛弃疾了,可能他的心思不一定都用在正道上,能不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都难说。

最后,我觉得,不论辛弃疾怎么改变,都是我们的遐想,我们永远也没有办法找到正确的答案


榆冈


公元1127年—1279年是兵荒马乱的年代,南宋的152年在历史长河中是那么的短暂,却又是那么的丰富多彩。纷飞战火在南宋擦出了文艺的星星之火,数不尽的人物在历经时间千年冲刷后依然清晰可见,有”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的李清照,有“留取丹心照汉青”的文天祥,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陆游,更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辛弃疾。

儿时不明其意地背诵着“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少年时故作深沉地吟诵着“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年纪稍长时才开始学习”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似乎一路走来我们对辛弃疾的认识都定格在文学、词人、学者等字眼上。但是如果把辛弃疾定义为一名诗人的话,那可真的是天大的误会!实际上真实辛弃疾还有我们所不知的一面!

靖康之耻十年之后,辛弃疾出生在山东济南的官宦家庭。此时的山东已经是在金的统治之下,辛弃疾的爷爷在金朝为官,严格来说他是出身于金国的。“靖康之耻”是一堵墙,永远堵在南宋人民心中,同样也堵在辛弃疾心中。少年辛弃疾常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加之,生活在金国统治区域,时常能目睹金人欺凌汉人,统治区民不聊生,少年辛弃疾便以恢复为一生的志向。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起兵造反

公元1161年,金国完颜亮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南侵。纵观我国历史,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金国已经占领的后方,有大批的汉族人民已经无法承受金国的压迫,他们蠢蠢欲动,似乎在等人振臂一呼后揭竿而起。

耿京率先发动起义后,很快队伍由几十人发展到二十多万,成长为当时最庞大的一支起义军。农民的起义一般都是存在很大局限性,耿京的队伍也不列外,他们迫切需求文武双全的将帅之才。与此同时,年仅22岁的辛弃疾也拉起了一支2000人的队伍。为了壮大起义军,辛弃疾加入了耿京的队伍并担任文书(掌印),自此,辛弃疾踏上了造反的道路。

金戈铁马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取人首级

辛弃疾视为兄弟的义端和尚随他一同加入耿京阵营。但是义端吃不了苦,革命立场不坚定,竟然盗走了辛弃疾所掌管的帅印去金营邀功,简直是要将辛弃疾置于死地。耿京大发雷霆,问罪辛弃疾。辛弃疾深知确实是自己失职且与义端交好,自己难辞其咎,于是,他立下军令状,追回帅印。辛弃疾策马狂奔,追击义端和尚。天刚刚朦朦亮时,终于遇上和尚,辛弃疾一个箭步上去,将和尚扑下马。义端见他杀气腾腾,吓得魂飞魄散,连忙求饶道:“兄弟,我知道你真身是青兕,力能拔山,将来一定你能有打造话……”话音未落,之见辛弃疾手起刀落看,和尚身首异处。

追回帅印后,耿京对这个“文弱书生”刮目相看,委以重任。辛弃疾在对时局分析后,主张联络宋廷,将义军归为宋军节制。这样以来进可攻金国,退可过淮水。公元1162年,以辛弃疾代表去联络宋廷,在此期间,起义军中发生内讧,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事——张安国叛变耿京被杀。刚刚与宋廷谈好编制后的辛弃疾得知后,怒发冲冠,决心锄奸报仇。返回山东的辛弃疾,火速集结信的过的50骑,奇袭济南府,以掩耳不及迅雷之速擒拿到了张安国。叛徒被带到建安,经宋廷审问后,斩首示众。

自此,23岁的辛弃疾,声名大噪,更有“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沙场秋点兵——飞虎军

宋孝宗后期,南方有很多盗贼(水浒传历史背景也是南宋,能映射市局),但是宋国的军队有不能很好发挥作用。因为盗贼多为流寇,军队调拨弊大于利。多次参与平盗且具有极高军事才能的辛弃疾主张建立军队——飞虎军。

淳熙七年,辛弃疾的主张终于得到允许,开始筹备各项事物。但是建立军队需要的花费较大,朝野议论纷纷。但辛弃疾却不为所动,坚持己见,经过巨大的努力终于完成。飞虎军在南宋地方军队中,人数不是最多的,但是发挥战力最大、持续时间最久的一支。飞虎军前期作为一支地方武装力量,专听帅臣节制,一旦原官员离开,便没有任何关系。宋朝开国赵匡胤便“杯酒释兵权”,朝廷对军队的管制权格外小心。恰恰也正由于飞虎军没有丝毫个人武装力量的特点,所以才被南宋朝廷认可。后期南宋飞虎军作为代表,屡屡被调往前线战斗,声名显著。

杀人如草芥,用钱如泥沙——不可信!

前面斩杀义端和尚时提到“青兕”。在古代神话中,青兕是一种非常凶猛的神兽。义端说:“知你真身是青兕”,由此可以推测辛弃疾年少时期,有着一副勇猛无敌的外貌,有着威风凛凛的英雄气概。

辛弃疾少年之时独自,在义军中曾经独骑杀了偷盗帅印的和尚义端。后来,又有过率领五十骑突袭金营活捉叛徒张安国的壮举,这足以证明他是一个敢于出手杀人的狠角色。但真的是杀人如草芥的酷吏吗?

辛弃疾雕塑

显然不是的,事实上,辛弃疾是对待各级官吏管理严酷,而对待平民百姓很宽厚。他的执政理念和处理政务的出发点就是一切为民,严格管官吏。据《真西山集》记载,辛弃疾对底下的官吏十分严格,经常就对违法的手下进行法律追究,那些官员都吓得心惊胆战,生怕遵守教条不到位而被追究责任。所以说他杀人如草芥的恐怕是那些不作为的官吏心虚的污蔑。

前面讲到了建立飞虎军耗资巨大,殊不知,没有这些军队是无法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建立军队虽为辛弃疾所主张,但利国利民,这一点在后来也得到了体现。况且,花费巨资是未雨绸缪,为的是大宋江山而不是辛弃疾自己。拿“用钱如泥沙”来评价辛弃疾,确实是不妥当的。

可怜白发生——揾英雄泪

公元1203年,主张北上伐金的韩侂胄启用主战派人士,已经六十四岁的辛弃疾出任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年迈的辛弃疾精神为之一振。但在一些谏官的攻击下,辛弃疾被降为朝散大夫、提举冲佑观,又被差知绍兴府、两浙东路安抚使,但他推辞不就职。之后,辛弃疾再次辞免。

1207年,朝廷再次起用辛弃疾,让他尽快到临安(杭州)上任。但在诏令传到铅山时,辛弃疾已病重卧床不起,只得上奏请辞。同年九月初十(10月3日),辛弃疾带着忧愤的心情和爱国之心离开人世,享年六十八岁。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

弃疾善诗文,但以词明世,被称为乃人中之杰,词中之龙。辛弃疾不仅仅是将两宋文化艺术推向更高处,更在为国家安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魅力不仅仅在于豪放的诗词,更多的是提剑报国的赤胆忠心,他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词人,更是侠之大者。他的精神融汇成我们的民族精神,指引着后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