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市中区乐贤街道实行入户核查+大数据核验 摸清返工信息助力复工复产

四川新闻网内江2月26日讯(郑志浩)“今天的工人体温记录情况怎么样?工地上还有没有什么需要协调的地方?”2月25日,在内江市市中区乐贤街道三元村,村书记祝永佳和村医敖行芬来到万为·江南里项目建设工地,了解当日的工人健康登记状况。

内江市市中区乐贤街道作为市中区的工业重地,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部门服务、一企一策、严防严控”的原则,通过多轮摸排,细致核查务工人员基本信息,落实企业精细化管理责任,主动上前协调企业复工复产问题,确保信息通畅、困难可说、问题能解。

排查再覆盖返工人员 信息不遗漏

当前,疫情防控仍处于最吃劲的阶段。工业园区厂区和项目集中,人流多,做好返工人员的核查是复工复产的关键一环。

在万为·江南里项目建设工地,工人每天上下班都要通过二维码,打卡登记当天的身体状况。

“我们现在工地有40多人返工,部分来自资阳、双流等地,工人返工前都会对其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工地负责人刘洪利介绍,重点排查返岗职工身体健康状况,尤其对来自或途经湖北等疫情高发地及与确诊、疑似病例有过接触的人员进行精准排查,并了解员工近期出行信息。

除了企业自身的排查,乐贤街道还专门组织工作队伍,对务工人员进行了再一轮细致摸排。

“企业自身力量和资源也有不足之处,依靠员工口述信息可能有不准确的情况。”乐贤街道副主任徐驰表示。

企业如果把不准、摸不清员工情况,复工复产进度就会受到影响。乐贤街道采取“入户核查+大数据平台”核查的“双保险”方式,在企业复工之前将员工核查信息反馈给企业,全力以赴保障正常复工复产。

企业精细化管理 以米为单位

庆隆机床厂占地20000多平米,已返岗员工接近158人,仅两人未返岗。接近满员的复工率下,工厂要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庆隆机床厂总经理晋嘉的回答中,“两米”这个单位出现了多次。

“非必要情况下,员工工作时候要保持两米以上距离;吃饭的时候,也要保持两米以上;难以避免的会议,也要保证员工间距两米以上。”

而在万为·江南里项目建设工地,“距离”也是工人们时刻注意的要点。“能用手势交流就用手势,能用对讲机就用对讲机,尽量避免近距离的口头交流。”

除了用距离隔开病毒,细致的管理和保障措施更为关键。万为·江南里项目建设工地上专门修建了隔离留观板房,并储备了充足的消毒防疫用品。在住宿上,庆隆机床厂员工都是单人间,尽量减少疫情传播扩散的风险。

街道主动上门 协调服务前置

为全力保障疫情期间内江“菜篮子”供应充足,中耀食品厂选择了不停产,并保留了公司旗下卤味食品40%的门店进行售卖。

得知这一情况后,乐贤街道经发办主任梁宇立即上门,与中耀食品负责人商讨复工方案和应急预案。大年初一以来,梁宇先后五次来到这家企业协调复产手续,让中耀食品成为市中区第一家实现复工复产的规模企业。

“有事随时打给我!我都在!”是她留给工厂的承诺。

此外,乐贤街道针对个别企业用工难的问题,积极联系村(社)节前返回的务工人员,根据其熟悉工种牵线搭桥至企业,实现短期的劳务“输出转内销”,缓解企业用工难题。

截至2月25日,乐贤街道复工复产规模工业企业15家,复工率达1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