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感動醫瞬間:逆行而上,不分晝夜的急診人

膠東在線2月26日訊(通訊員 李成修 馬瑾) 疫情無情,人有情面對突然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毓醫醫者用他們的身軀為我們築起一道平安健康的圍牆。他們或是舍小家為大家,奔赴前線,與全國醫者並肩戰鬥;或是留守家鄉,將滿腔熱血揮灑在腳下這片熱土。

他們的堅守與擔當、勇敢與無畏讓大家在敬佩的同時也心生感動,為此,宣傳處記錄了一線醫務人員那些令人為之動容的瞬間,將他們的溫暖和愛傳遞給更多的人。讓我們更好地攜手為他們加油,為中國加油!

感动医瞬间:逆行而上,不分昼夜的急诊人

身懷六甲,依然奮戰一線

如果說抗擊疫情是一場無硝煙的戰役,那麼急診科就是這場戰役的“前線陣地”,急診科的醫護人員就是這場戰役的先頭部隊。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煙臺毓璜頂醫院急診科全體醫護人員逆行而上,24小時輪番上陣,積極投身這場必須打贏的疫情防控狙擊戰中。

2020年的春節,因為疫情,大家忘記了“年”的味道,但沒有忘記自己的職責與使命。今年33歲的郭彥利是一位懷孕37周的“準媽媽”,臨近分娩,本應春節在家休息的她,在得知“取消休假,初四全部到崗”的消息後,於大年初三緊急從榮成趕回煙臺,隨時準備投入一線“戰鬥”。無獨有偶,同樣懷孕37周的王甜,在接到通知後,沒有任何猶豫,大年初三緊急從海陽趕回煙臺。

感动医瞬间:逆行而上,不分昼夜的急诊人

春節假期,急診病房護士長張海華(左二)放棄休假,天天堅守在一線

“急診科的屬性決定了我們的工作性質就是365天×24小時,越是節假日就會越忙碌。尤其是春節,急危重症的患者比平時還要多。今年春節又恰巧趕上疫情爆發,所有人都輪班上崗,不在班上的也要隨時待命。”煙臺毓璜頂醫院急診科主任康海介紹,接到到崗通知後,不論身在何處,大家都想盡一切辦法儘快回到醫院,堅守崗位。其中,年紀最大的任允菊已經59歲了,而急診病房護士長張海華更是從疫情爆發至今,一天也沒有休過,天天堅守崗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疫情,煙臺毓璜頂醫院急診科的白衣天使們逆行而上,誓要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因為疫情期間工作需要,我們科室承接了醫院輸液區的所有工作。工作量比平時多出一半,但人員沒有變化,自己多幹一些,別人的壓力就會少一些。”煙臺毓璜頂醫院急診病房護士長張海華告訴記者,自接到到崗通知後,所有人沒有怨言、沒有耽擱,全都按時回到崗位。

感动医瞬间:逆行而上,不分昼夜的急诊人

不論何時,急診的忙碌都不會停歇

疫情期間,前來急診科看病的患者大幅增加。而這些看病的群眾哪些是普通患者,哪些是發熱患者,哪些是有疫區居留史或與患者有過密切接觸的患者,都需要作出準確的判斷。在煙臺毓璜頂醫院急診科預檢分診處,記者看到,護士正穿著隔離服,戴著口罩、面屏,為前來諮詢的患者分診。

“目前,預檢分診是急診科工作的重點,這個關口把不好,就會出大問題。”康海表示,一直以來,急診科都是全院預檢分診、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的重要窗口。現在雖然有疫情,但沒有影響對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包括門診、120出診以及其他醫院轉入的患者在內,全部都正常接診。同時,科室根據相關文件及醫院管理規定,制定了符合科室特色的各項疫情防控規範,並整理成文件夾,方便大家翻閱。

沒有硝煙,不意味著沒有戰鬥;沒有吶喊,不意味著不是英雄。在這特殊時期,不論是臨近分娩的“準媽媽”,還是年近花甲的前輩,所有人都在用自己的行動和力量築起“抗疫”第一道防線,護衛著人們的健康,鼓舞著大家前進。

“這段時間大家都很辛苦,加班加點的工作,很多人都沒能吃上‘年夜飯’,也沒能和家人團聚。正是因為大家的默默付出,才有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康海告訴記者,春節期間,大家的班次沒有減少,所有人團結一心、堅守崗位。面對疫情,我們信心滿滿,一定可以戰勝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