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隋唐英雄傳》裡的李密,在歷史上是怎樣的一個人

隋朝末年,眾多英雄豪傑湧現出來,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影響了天下局勢。後來經過文學家的改編,他們的形象在小說《隋唐英雄傳》中得到昇華。小說作為一種通俗文學形式,更容易在民間流行起來,因此很多歷史人物就有了兩種不同的形象,一種是歷史形象,一種是民間形象。

在《隋唐英雄傳》中有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對瓦崗寨的影響很大,他就是李密。那麼在真實歷史上,李密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隋唐英雄傳》裡的李密,在歷史上是怎樣的一個人

在當時來看,李密的身份當屬貴族階層,他的身份遠高於大部分軍閥和官僚,名重一時。在隋朝,科舉制剛剛創立,從形式上為寒門子弟提供了一條做官之路。

實際上隋朝的科舉制很不完善,如果沒有貴族身份和強大背景,想要靠科舉走上仕途是個不切實際的想法。李密當時完全不需要發愁此事,在當時門閥大家橫行的時代裡,李密的家族稱得上是比較強勢的一派,他爺爺李耀在北周擔任太保職務,爵位刑國公。

《隋唐英雄傳》裡的李密,在歷史上是怎樣的一個人

到了他父親李寬這裡,被封為隋朝的上柱國,爵位蒲山郡公。因此史書上認為李密是名門之後,和三國時代的袁紹一樣,屬於四世三公的世襲官僚家族,是典型的官二代。

李密其貌不揚,暗藏韜晦。大部分史書對歷史人物缺乏詳細的外貌描寫,只能通過其他人的評價來分析一個人的形象。史書記載隋煬帝楊廣曾經對李密有過一次點評,當時是大業初年,李密擔任左親衛府大都督,同時兼任東宮的千牛備身。這個職務類似於後來的御林軍,值得注意的是,隋朝的皇家禁衛軍很重視門第,只有官宦貴族子弟和皇親國戚中的年輕人才有資格入選。

《隋唐英雄傳》裡的李密,在歷史上是怎樣的一個人

這個規定有助於皇帝和貴族子弟之間相互瞭解。一次偶然的經歷,楊廣注意到了李密,就問身邊的宇文述,左邊警衛隊裡那個臉比較黑的小孩是哪家的,宇文述告訴楊廣,他是李寬的兒子李密。

楊廣隨即說了一句奇怪的話,說李密這孩子的眼神和別人不一樣,顧盼的神態很不一般,以後別讓他當侍衛了。結合史書記載的“額銳角方”和“瞳子黑白明澈”,可以看出李密是一個看似普通,但非常有頭腦的人。

《隋唐英雄傳》裡的李密,在歷史上是怎樣的一個人

李密年少聰慧,頗有學習天賦。真實歷史上的李密是一個青年天才,是學霸一級的人。李密出身軍人世家,起初並不愛讀書學習,是一個豪情萬丈的熱血青年。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讀起兵書經常手不釋卷,忘記吃飯和休息。

通過讀書,李密認識到了文化的重要性,他開始擴展自己的視野,主動拜當時的名士包愷為師,熟讀文史經典。史書記載說李密每次聽到老師講論《史記》和《漢書》,都感到興奮異常,不同於其他學生的困頓瞌睡。由此可見,李密非常愛好學習,而不是被逼迫學習,他的成績也遙遙領先,是貴族裡的學霸級人物。

《隋唐英雄傳》裡的李密,在歷史上是怎樣的一個人

李密很有謀略,善於分析局勢。李密的戰略判斷能力很強,他初出茅廬幫助楊玄感時就表現出了這種才華。李密和楊玄感本來不認識,因為一個偶然的原因,李密遇到了隋朝的大人物楊素。

楊素早聽說李密能文能武,是貴族子弟裡的拔尖者,於是熱情的和他交流。事後對自己的兒子楊玄感說,李密是一個人才,你要和他多相處。幾年後,楊玄感等關隴貴族不滿楊廣的統治,開始陸續反隋。

《隋唐英雄傳》裡的李密,在歷史上是怎樣的一個人

李密決定追隨楊玄感,並給他提出了三個策略,上策是拿下涿郡和榆關,阻礙隋軍反擊。中策是拿下長安和關中,同楊廣對峙,下策是襲取洛陽,以求發展。楊玄感聽後不以為然,堅持襲取洛陽,結果錯過了攻擊長安,阻止隋軍主力增援的良機。李密當時感嘆說,楊玄感不可能成功了,果然沒過多久,楊玄感兵敗身亡。

李密善於隨機應變,權欲很盛。楊玄感失敗後,李密投奔了郝孝德,因不受重用而離去。隱居數月後,他投奔了瓦崗寨首領翟讓,成為瓦崗軍的首席軍師。

《隋唐英雄傳》裡的李密,在歷史上是怎樣的一個人

瓦崗軍的首領大部分是粗人,不懂文墨和謀略,幾次戰鬥下來,大家都佩服李密的策劃能力,他很快成為瓦崗寨的二當家。但他並未滿足,一直暗中擴大自己的勢力。翟讓也感到了壓力,主動提出退位,但翟讓的哥哥堅決反對。李密心焦氣躁,直接奪權殺了翟讓,由此可見李密是一個擅長權謀之人。

《隋唐英雄傳》裡的李密,在歷史上是怎樣的一個人

​李密的性格很複雜,他有貴族家世,是個典型的公子哥,但他卻熱愛學習,能文能武。外貌平凡的他,腦中暗藏著謀略和心機,有發揮才能的機會,積極建言獻策。如果不受重視,他會主動離去,避開危險,絕非愚忠之人。萬崗寨失敗後,他最終投奔了李淵,成為唐朝的刑國公。李密的一生可以說是歷經坎坷,平淡收場。他是一個胸懷大志的亂世梟雄,只可惜運氣不好,只能寄人籬下,顛簸一生。

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腦洞外星人,一個研究地球歷史的外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