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如果李白生活在宋代,那么李白的诗歌成就会不会更高呢?

骑蜗牛走高速


李白是一个时代的代表,他一生仕途不畅,蔑视权贵,追求豪放不羁的生活。他所处的环境是盛唐转向衰弱的年代,生命的磨难坎坷他都能坦然面对。如果李白生在宋朝,可能也只能做平民,可能还没有他在唐朝的文学成就高!从宋朝宋仁宗对待词人柳永的态度不得而知:柳永的词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其文学才华宋仁宗赵忱本是很欣赏的,但是赵忱听说柳永在民间常常与青楼女子厮混就没有再去打算让他做官了。宋仁宗这么好千古仁君都不能容下柳永,就别说李白了,性格决定命运!


伯爵1857


如果李白生活在宋代,诗歌成就会不会更高?这种假设不成立,

李白作为唐朝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这一生所达到的时代高度可能是他自己始料未及的。他的才华横溢和出口成章,他的肆意洒脱和潇洒自由除了他个人的天赋之外,最重要的是与他所处的历史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在李白的一生中,对于他来说有四个十分重要的历史阶段,他处在中国唐代由鼎盛时期转为衰败的时代,他的这四个历史阶段不仅仅指的是他人生经历和人生转折点,对于他的诗歌创作而言,这四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同样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和作用。

在初唐时期,有著名的"初唐四杰",还有坚决反对齐梁诗风的著名诗人陈子昂等的诗风改革,是产生李白这个诗仙的社会基础,从这个阶段出发,真正引导唐诗进入到健康发展新纪元的诗人便是李白。

在唐玄宗时期,唐朝便进入了繁荣的鼎盛时期。身处盛唐王朝的李白,一方面有着建功济世的宏伟目标,另一方面便是用所有的语言来夸赞唐朝的繁荣景象。

但是到了唐玄宗执政后期,社会日趋黑暗,诗人建功济世的理想根本无法实现。

在天宝元年的时候,李白却没有实现自己的任何抱负和理想,他在这三年当中一直都充当了一个御用笔墨工具的角色,就连一个正式的官职也不曾有过。

在长期的闷闷不乐之下,李白不得不痛苦地离开长安,被迫选择游山玩水的隐逸生活。这一阶段的诗歌创作中,李白对唐朝帝国由治而乱黑暗现实的反映是多方面的。

李白一生的创作中,前期的李白一直处于唐朝鼎盛时期,因此无论是诗歌的内容还是所表达的情感都极度地正面积极,对于中国的大好河山以及百姓富庶安定的生活场景大肆地描写和宣染,这个时候李白的诗歌具有对生活和政治上的极大热情,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他对于建功济世的渴望。

但是到了唐朝衰败的后期,社会黑暗,政治腐败,李白纵使有着一腔报国的热血,但是当时的唐朝帝国大权旁落,奸臣当道,唐玄宗整日沉迷于酒色,不理朝政,这也就使得当时的众多有志之士也如李白一样,只能被迫选择归隐山林。

为此,任何一个名人的成就都是和所处的历史社会环境分不开的,只在唐朝那种由兴到盛再到衰败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中,才能产生李白这样的诗仙。



如果说唐朝的主体气度是壮丽昂扬,那么宋朝应该就是含蓄雅正。

唐宋在政治军事上的不同政策导致了朝野的不同精神气度和价值取向。唐朝统治者来自于一个民族融合的家族,突厥、鲜卑的血脉使得李氏对不同的思想与文化持接纳宽容的态度。“华夷一脉”的胸襟决定了唐帝国的政治视野始终是外括和内纳。在这样的环境下,文人入仕庙堂、出伐关塞、漫游天下、肆访外邦……他们的视野始终与注视着升腾的九州,笔端永远传递着一种自信、奔放、洒脱、不羁的豪迈气质。而这种文学的兴发昂扬、大气恢宏,其背后正是强大帝国给予的物质与精神支持。

而宋朝在“杯酒释兵权”后对持军大将一直是持防患的态度,恐功高震主的悲剧在本朝重演,军事机构(枢密司)多由文人担任长官。这种倾向积极的一面是直接激发了文人参与政治的热情。文人领军成为宋朝政治的一大特色,他们能够更多的参与到军政的各个方面。这种政治的得意也深刻改变着宋代士大夫的精神气质,使得他们的文学艺术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政治使命感与参与感。

唐朝光彩空前绝后,李白更适宜盛唐开朗雍容的气势,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包容异质天才,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达的脚步。李白是没有故乡的 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洞庭烟波、赤壁风云 、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与他的狂放激情碰撞在一起,任何一个地方都撑不住他沸腾的血液、狂卷的思绪,他永远在漂泊的长路上唱他的歌,抒他的情。他飒沓而来, 他用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的山水,唐朝为他骄傲,他为唐朝增辉!

诗人拒绝根的存在,彻底的漂泊情怀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他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游侠中的诗人,诗人中的狂客。他的浪漫、癫狂,梦与醒、爱与情、仇与恨,寂寞痛苦、洒脱奔放、豪侠义气贯穿人生,在漂泊里达极巅峰。即使进了朝廷,他那强傲气势乃横扫殿堂: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 权贵要尊重他、皇帝要友待他,这是他骨子里的秉性,决不仰视。

秉性狂放,跋扈飞扬,是涉足官场的致命弱点。本人认为,如李白生活在“重文抑武”的宋代,他可能会混入官场,但他却为官不会,下不用权,上不悟主。他的满腹经纶、才高八斗或许会成为他另一个悲剧,或许官不官,文不文。


季风如诗


如果李白生活在宋代,我认为他的诗歌成就不会更高,原因如下:

时代造人才,换一个朝代李白的经典不一定会出现,何谈更高。

每一个时代独特的经济,文化,政治,思想等决定了这个时代的人才有着怎样的思想,怎样的作品,毕竟艺术创作源于生活。

比如唐朝的文化承自魏晋,大众对名人雅士洒脱放浪的举止接受度高,加之,唐朝文化自信度高,包容性强,所以,才有李白的豪迈潇洒诗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假如,把李白放到宋朝,在一个商业经济发达,文人崇尚出世的大时代里,我估计他很大可能会被时代洪流裹挟着向前,专研科考,或者保家卫国,哪能潇洒得不顾忌当权者的想法,更遑论写出千古名句。





书为径


李白是盛唐诗坛最璀璨的那颗星,所谓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

李白的成就得益与他所处那个时代,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也因为李白更加璀璨绚烂,灼灼生辉。

所以李白生于宋代大概也不会有更高的成就了吧。

毕竟对于历史无法给出的结果,我们宁可认为,那是最好的时代,诞生的最好的李白。


yo路人甲88


不会更高


龙向辉


可以肯定的说不会,因为文学艺术到了宋代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唐朝以诗闻名天下,宋朝以词与其比肩。为筛选官员建立起来的科举考试逐渐完善,教育制度蓬勃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印刷品变得垂手可得,这又推动了文学的多样性,小说,戏曲,字画是除了诗词以外同样具有文化特质的象征。与唐朝相比,宋时期的官员一般的都具有学者、诗人、画家、理学、史学家的特质。

唐时期文化交流属于顶级文学切磋氛围,脾气相投,志趣共通的在一起喝酒赋诗,普通人很难跻身其中。而宋时期则不同,宋太祖曾要求子孙永远不得杀害文人,可见文人在宋时地位之高。当时民间谚语有说:“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又说:“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李白是诗人也是个剑客,在宋朝重文轻武的思想影响下,是不是他有关兵旅的诗作就要砍去很多。

假如李白生活在宋代,以其文人特性,在宋朝文化大背景下,很难判断其如何选择自己的文化道路,在强手林立,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坚持做诗人?词家?小说家?书法家?画家?很迷惑哦。

宋朝文化空前进步,各个领域人才辈出,对中国乃至世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陆游在《吕居仁集序》中认为:宋兴,诸儒相望,有出汉唐之上者。明人宋濂亦说“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世人常说的“唐宋八大家”,宋占六位。此论述认为,即使李白真的生活在宋代,其成就不但不会提高,反而会被稀释。下面是宋各时期文化“大家”分组,我们找出李白应该处于的位置。

宋四大书法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

北宋二程:程颐、程颢。

南宋三贤:朱熹、张拭、吕祖谦。

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斤斗山下


不要说宋代,李白在现代都无人能及!








HolmesGL


我觉得不会,李白的诗歌能取得那么高的成就,除了他本身的才华,跟所处的时代也有很大的关系。

李白一生诗歌的高潮是处于盛唐时期,那时候的唐帝国空前强盛、威服四海,国力的强盛给文人带来了强烈的自信心。面对盛世繁景,李白也自然能更好地发挥他的豪迈飘逸。

如果身处宋代,虽然经济繁荣、文风开放,但对外军事一直处于保守状态,强敌环绕,文人很难再有盛唐时期的强烈自信心了。这样的时代背景也许并不符合李白潇洒大气的性格。

最后要说的是,其实宋代文人写诗的也很多,但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是远不能与唐朝相比的。宋代文人的成就在于词,因为诗歌的题材几乎都被唐朝诗人写到了极致,而且这也与宋代的文化特征有关。

所以,如果李白生活在宋代,也许他会成为一个有才华的词人,但很难达到现在这样的高度。



陌上花Kai


不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