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請問那兩個不孝是什麼?為什麼?

用戶9441850589986賀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孟子的言論。

這裡的“三不孝”指的是:

  • 一不孝:不能事親,就是不能侍奉雙親,沒能報答父母養育之恩。
    二不孝:不能事君,就是不能侍奉君王,沒能報孝國家。
    三不孝:無後,這裡的無後主要指後繼無人,不是指沒有子嗣。

古人的人生目標是——立功、立言、立德。所謂“三不朽”。

立功,就是建功立業,統兵為官,造福百姓,為皇帝分憂是也。
立言,就是著書立說,或繼承發揚聖人學說,或標新立異,自成體系是也。
立德,就是擁有一世好名聲,成為道德楷模,為世人追隨是也。

那麼“無後”,即後繼無人,這是件大事。

  • 其他事情和後繼無人這件事一比,都不算大事。為什麼會後繼無人?第一,說明你沒有“立言”,沒有繼承和發揚聖人的學說,自己也沒有新的學說產生,你沒啥值得別人發揚的內容。其次,很可能道德上也出了問題,導致後世不願不屑於追隨你。

  • 當然,孟子如此說,如此要求後人,首先他自己做到了。孟子首先是儒家的集大成者,把孔子的學說發揮的極致,同時孟子在“孔儒”的基礎上形成了“孟儒”學派,有繼承,有發展,也有新東西加入進來。至於道德楷模這一點,孟子自認為自己是夠格的。


笑啖文史


人們常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麼另外的兩個不孝指的什麼?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想必大家都聽過這句話,甚至一些家長也拿此話壓尚未娶嫁的兒女。那麼這句話真正的意思是什麼,其他的“兩孝”又是指什麼呢,又是誰提出了這樣的觀點呢?

這句話出自《孟子·離婁上》原文為: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是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這是孟子評價舜結婚之事所說的話,在這裡我們多費幾句口舌給大家講講這其中的故事。

舜的父親自打舜小的時候就不是很喜歡他,尤其是舜的後母過門之後更是百般刁難舜,甚至想要逼死舜。舜長大後娶親的時候,他的父親根本不來為他主持,所以舜最後只好不告訴父母自行娶親。

孟子所言的無後是指不能孝養父母、愛護家人,但是孟子說這句話並不是在批評舜。因為我們可以看到原文說盡管舜不告而娶,犯了“無後”之不孝,但是君子以為舜他雖然沒有稟告父母,卻和稟告了一樣。

看的這裡可能有些小夥伴糊塗了,這個“無後”不是指沒有後代嗎?怎麼又變成了不告而娶呢?

你別急,且聽我慢慢道來,其實在孟子說這句話的時候,並沒有特定指出其他兩個不孝具體指的是什麼。單單提出了“無後”這樣一個概念,根據同時期的文獻所記載,我們後現代學者對於此句的理解,一直傾向於將“後”解釋為“盡到後代的責任與本分”。但是有歧義就有原因,有原因咱們就得聊一聊。

在東漢末年有位經學家叫做趙岐,其所注《孟子章句》,他對三孝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於禮有不孝者三,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

結合我們中國國情,尤其是各位讀大學或者剛剛從事工作的小夥伴。每年回家被父母催婚的場景想必那是不勝其煩,這正因如此趙岐的解釋,是我們如今尋常大眾最為普及的觀點。

然而在《孟子》的《離婁句下》中還有這樣一段: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養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說到這,想必大家又摸不到頭腦了,這一會五,一會三的到底有幾個啊?

那我們再回來看這句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您看看我如果這樣翻譯的話會不會有點不同:

“不孝有很多種,其中無後是為最大的不孝。”

再聯繫我們現代學者所認為的“無後”為沒有盡到後代的責任的意思,這樣是不是就能理解了呢?我們大可以將這個“三”理解為一個虛數,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比如“三五成群”、“三令五申”,再比如“吾嘗日三省乎己”,這裡的數字皆為虛指。

但是這也不是絕對的,孟子作為儒家的典型代表之一,其核心思想也應該是“三綱五常”。因此呢也有的學者總結出了一下三不孝:

“不能事親是一不孝,不能事君是二不孝,不能事己是三不孝。”

什麼意思呢?這其一事親就是我們上文所述的孝養父母、愛護家人;這其二事君則是說恪守本分、忠於君主;這其三就是說要身正影直、有道德有仁心。

這樣也能解釋得通,當然了無論“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中的這個三是不是虛指,其“無後”按理來說都不是沒有後代的意思。只不過我們都沿襲了趙岐所注,不光我們,北宋孫奭的《孟子註疏》、南宋朱熹的《孟子集註》、清代焦循的《孟子正義》也全都默認了趙岐對“無後”的解釋。

都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句子擺在這,怎麼理解是自己的事,只要有道理能說通那就是一種正確的觀點。文學不是一個一棍子打死所有異類的學科,求同存異才是其真正的靈魂所在。因為要發展就必要延伸,有延伸就有爭論,這很正常,不然為什麼那麼多人痛恨“焚書坑儒”一事呢?就是因為這件事把人們的思想給遏制了,導致百家爭鳴的美好一去不復返。

不過退一步說,就按著如今我們老百姓對於這個“無後為大”的理解和使用頻率,就算不對也早晚成對的了。那學者專家爭論他們的,我們用我們的,反正我說出來你懂我意思,那就有它存在的意義。當所有人都認為“1”是“2”的時候,“1”他就是“2”了,不就是這麼個簡單的道理麼。

最後我再給大家總結一下,如果你認為這個“三”是虛數,那麼其他兩孝也就沒有具體內容了,因為都是虛指;如果你認為“三”是實數,那麼其他兩孝你可以理解成“事君”和“事己”,理由上文我已經交代清楚了。

大家明白了嗎?


楊角風發作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此說,我觀察了已三年,但不孝有三者,恐無一人答對,不是貶低他人,實事如此。

此語不是講有三種孝道,而是講兒女對父母尚有三種不孝的理由。

古人云:老裡不正兒不尊,其理就在於此。雖是一種人倫的違背,但它出自禮儀之規。

何為不孝有三?第一,父母無道德修養,為人不尊,不知廉恥,不守規矩,有違人道,行為禮儀不檢點,甚或有違人倫,傷化門風,忘祖背德者。兒女不孝順不違天理人性。

二是父母好吃懶做,不持家教子,吃喝嫖賭,遊手好閒,偷雞摸狗,擾亂鄉里,不維眾益,或無惡不做者。其兒女不孝順不違背民德。

三是貪佔豪奪,強搶劫霸,姦殺無辜,欺男霸女,橫行鄉里而被繩之以法者,兒女不孝順並不違背國之宗義。

此三種不孝敬父母的理由,雖不合乎人倫,但它合乎天地人的自然陰陽生化屬性。這樣的不孝,人間不說你是壞人,不說你是不孝順,因為天地的自然法則就是你不正,我不尊,你不立,我不敬,你無德,我不孝。此三種不孝的理由是合乎人性的。而法律也是不能干預的。但是,此不孝並非不盡人子之義,而是不那麼敬仰而已。

其無後為大有兩層含義:一是兒子不娶,即為無後,含無後室和無香火繼承人也。二是說:即是你的父母再壞,再無德,即是該殺。但是,他(她)是生你養你的父母,恩重於山,即是父母活著時,因為犯法而你不敬不孝,民間也不說你啥。但尚若不尊的父母死後,你就不要再計較了,你應做到人子應盡的後事孝道與義務,你要奠,你要祀,你要痛,你要哀,你要披麻戴孝,持杖而痛哭長號,要泣血如注,要思父母在時的養育之恩,思長處,思笑容,思父母的痛苦與辛酸,讓父母入土為安並時時緬懷與祭祀。這樣,父母之靈會走的安心而不牽掛。即是外界看到你這樣對待為人不尊的父母死後還能得到兒女的麻衣和血淚,也證明你父母雖為人不尊,但死後還有孝順兒女,那你父母也算值了,也體現出了不管自己好壞,且還有後孝的價值。而做為兒女們,能做到這一點,也算還圓了人性,鄉里人們也會對您稱頌讚揚的。


福自福地來wjf


一般人都知道,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但是另外兩孝就很少人知道了。

完整版的三不孝是這樣的:其一,家窮親老,不為祿仕。就是父母已經上了年紀,你卻不能掙錢養家。現在我們身邊就有不少年輕人,身強體壯卻是好逸惡勞,什麼苦也吃不了,就成天在家裡上網啃老。這些人不知道自己不孝,他們的父母也有責任啊!

其二,阿諛曲從,陷親不義。就是一味地屈從父母的意願,以至於將父母陷於不義的境地。這倒是與儒家思想有點相悖,儒家文化(起碼是宋明以後的儒家文化)講究“順者為孝”,弟子規有云“父母教應敬聽,父母則須順承”,而沒有底線的順承是不對的,父母責怪的如果是有悖於法律和公德的,就能順承了。

我兒子曾問過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對的嗎?我說這話得有前提條件,比如我不喜歡坐牢,不喜歡失去自由的感覺。但是我是一名法官,一個警察,對於犯了罪的罪犯,我就不能不送他進監獄。這就與這句話相悖了!所以這句話不能作為絕對真理。但是有些話就可以作為絕對真理,比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再比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再比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這些都是道德經的內容,好好讀讀道德經與論語,能感覺到,道德經比論語要中正!

其三,不娶無子,絕先祖祀。就是不生孩子,使先祖沒有人祭祀。中國人都很講究傳承,講究葉落歸根,我們信仰祖先,這是中華民族萬古流傳的一種力量的源泉。我個人認為,這個傳統還是有必要繼承的。


大秦魂的微博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真正含義,並不是要生育後代,它真正的含義是這樣的。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出自《孟子·離婁上》,上面寫道,“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在古代這個“三”是複數虛指,代指很多的意思,“無後”指的是沒有盡到後代的責任,並不是指沒有後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不孝的行為有很多種,其中沒有盡到後代的責任是最大的不孝。並且這句話後面還舉了一個“無後”的例子。

“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說的就是舜在娶妻時沒有提前告知自己的父母,沒有盡到自己做兒子的責任,這就是“無後”了。所以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並不是說沒有後代就是不孝。那為什麼後人的理解出現了錯誤呢?

這是後世腐儒們在研究先賢書籍時,根據自己的理解擅做註釋所造成的。漢代有位文人叫趙琦,他寫了一本《十三經注疏》來解釋先賢哲言。在書中他寫道“於禮有不孝者三,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

在這裡他把不孝具體劃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曲意逢迎父母的錯誤,對父母無條件的服從,這是不孝,第二種是家中貧困,父母衰老,子女卻不是謀取官職俸祿來供養父母,這也是不孝,第三種指的就是不為家族延續後代,這也是不孝,並且是最大的不孝。這種說法與古代宗族家庭思想十分符合,所以廣為流傳。


水木清華76318705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語出《孟子 . 離婁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其意為,不孝的表現有三種,其中以斷絕後嗣這一點的罪過最大,舜沒有稟告父母聚妻,是怕沒有後嗣,所以君子認為舜雖沒稟告,也是相當於稟告父母了。《十三經注疏》中漢代經學家趙岐的解釋為:“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一理念體現了中國人對於家族的綿延與繼嗣的格外重視。在古時,孝的內容不僅有“生之以養”和“死之以葬”,而且還有極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保持對於父母和先祖的祭祀的延續,而這種延續必然要以後嗣的承繼不絕來實現,如果沒有後人,相當於斷了祭奉租先的香火,這是一種大不孝。這種觀念在當代不少中國人的心中仍然有著很深的影響。


崇陽37


我們經常能夠聽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麼一句話,這句話除了無後以外,剩下的兩大不孝又是指的什麼?今天就來給大家談一談。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自我國孟子的《孟子·離婁上》: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孟子並沒有直接說其他兩大不孝是什麼,是通過舜的例子來告訴大家“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個不孝的理由。

舜的父親打小就不喜歡舜,在娶了後母後,對舜更是恨之入骨,一次當舜在堆草垛的時候,他的父親竟然把梯子給拿走了,舜只好從很高的草垛上跳下來。

後來,舜在娶妻的時候也沒有告訴他的父親,作為兒子,這就是後輩不孝的表現,但對於舜不告自娶的行為,君子們卻認為他雖然沒有稟告,卻和稟告了一樣。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孟子的原意說的是不孝的表現有三種,不盡到一個後輩的本分才是最大的不孝。這可不是我們現在人理解的沒有後代是最大的不孝。

為什麼後來怎麼變為說沒有後代是最大的不孝呢?

這要我國漢代的經學家趙岐有很大關係,他在《十三經注疏》中,對孟子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進行了解釋。他說"於禮有不孝者三者,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

趙歧就指出了三不孝是哪三不孝,後人也都是繼承了他的說法。

<strong>


D東哥


孟子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就此句,後人就解釋甚眾,可見為己見古之人亦各為所取。

先不說吾之見,看古之習慣"三"可謂“多"

舉例來說,道德經第四十二章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還可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再看:

三橫為"三",三石為磊,三水為淼,三日為晶,三口為品,三人為眾(眾),等。又:疊,罍,纍,礨,疉,蠱,等。

古人造字也告其意為"多"解。

如是,則孟子所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據此,其正解應為:不孝的情況有很多,但沒有後代是最大的不孝,舜因此欲盡孝但未告知祖輩而娶了,雖然是為孝,君子還是要告知的。

無論如何,解古之意,應從漢字的初義始,才知其真實的人文風俗在文章中的確意表達。

道德經中的第四十二章中,仍如第一章作者貫用的倒敘手法,萬物的生成循環無窮均出自於陰陽,逃脫不了損益二個對立面,一道而貫之也。因此,人之所教,吾可教之。凡是強暴的人死無其所,此乃教之宗旨。全章通篇暫且不論何解為正,但"三"即多的意思無疑。

此僅為拙見,誠意敬請指正為盼。


金沛浩


古人常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究竟是哪三個不孝呢?出自《孟子離婁上》

一: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

即是: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也不勸說,使他們陷於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

二: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

即是:家境貧窮,父母又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

三: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

即是: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生不能養,死不能葬,葬不能祭祀,這是第三種不孝,也視為大不孝;

當然,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不管是孟子的《離婁上》也好,孔子的《孝經》也好,其所宣揚的孝道,也是中國曆來所宣揚的崇高思想品德之一,畢竟是百善孝為先。



雲姐知你心


首先來了解一下中國古代的孝道有三種境界:

第一種境界為孝敬:

孔子云:“今之孝,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這句話意思是,後代不僅要贍養父母及前輩,而且要敬愛。否則就和養犬馬一樣,那有什麼不同呢?

第二種境界為不辱:

《孝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自己的身體是父母給予的,要愛惜自己的身體,這也是孝的開始。

第三種境界為大孝:

《荀子》曰:“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自己做了大官,卻父母去世了。自己享受榮華,吃著豐盛的菜餚,也常常懷念父母,這也是孝順之德行。

綜上所述,至於問題提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之說。然而,當今的社會是男女平等的新社會,生兒生女都一樣。而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社會保障逐步完善。“傳宗接代,不孝無後為大”這一說句已過時了,並不作興應被淘汰。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進步,孝道也越來越被全社會看重。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敬愛,怎麼去與他人相處,事業怎麼會有成功。不孝敬父母,家庭一定會不幸福,不和諧的家庭會給社會帶來不好的影響。孝道父母在任何社會,任何年代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

總之,只有懂得孝敬父母,才能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才會促進社會和諧,才能與社會融為一體。從“家”幸福的天地,向高度文明的和諧社會邁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