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列寧格勒被圍,敖德薩和塞瓦斯托波爾之戰

列寧格勒被圍

1941年9月8日,德軍將列寧格勒與蘇聯其他地區的聯絡徹底切斷。希特勒下令不必強攻,而是用轟炸和飢餓拖垮它。900天,

飢餓與榮譽戰鬥的900天,絕望與希望的900天。城中有居民254萬4千人,40萬是孩子,34萬人居住在郊區,這是世界現代史上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圍城之戰。11月,人們開始死於飢餓,沒有水、電、暖氣,只有德國人不斷的炮擊。共有約100萬人死於飢餓、戰火和疾病。

下圖:這是二戰列寧格勒(現名聖彼得堡)保衛戰中一張著名的照片,架設在聖以撒大教堂臨近街區的高炮部隊。在戰鬥最危急時刻,伏羅希洛夫將軍和日丹諾夫幾乎打算放棄列寧格勒,但斯大林反對,並且用朱可夫將軍撤換了伏羅希洛夫。朱可夫將軍於9月10日飛抵列寧格勒,並下令“我們決不放棄列寧格勒,我們將保衛列寧格勒”。

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列寧格勒被圍,敖德薩和塞瓦斯托波爾之戰

下圖:志願軍成員趕往前線。民兵最先出現於列寧格勒,如果不從工廠抽調工人,組建15個民兵師是不可能的。7月4日開始,要在3天內徵召3個民兵師。同日,伏羅希洛夫決定將以“近衛”稱號命名這3個民兵師。

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列寧格勒被圍,敖德薩和塞瓦斯托波爾之戰

下圖:駛往前線的有軌電車。9號線有軌電車是通往城郊的線路,當電車接近城市邊緣時司機會報站:所有人下車了,已到前線,到終點了。車上的乘客們紛紛拿起武器奔向戰場,他們走過的正是平常送孩子去學校經過的再熟悉不過的街道。(原解說未說明是哪座城市)

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列寧格勒被圍,敖德薩和塞瓦斯托波爾之戰

下圖:這是張十分著名的照片,充分揭示了德軍圍困下列寧格勒的悽慘景況,有65000人死於轟炸和炮擊,9月4日,德軍遠程大炮開始持續整整兩年對列寧格勒的炮擊。此後不久,紅軍大炮開始反擊,雙方展開了曠日持久的炮戰。

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列寧格勒被圍,敖德薩和塞瓦斯托波爾之戰

下圖:寒冷冬天裡夜暗中的“拉多加冰路”。拉多加湖的冰面上有一條纖細卻牢固的交通線,連接著列寧格勒與蘇聯本土海岸線。1941年11月22日,帕爾丘諾夫少校率領著6輛卡車,循著馬蹄印和雪橇印穿過”拉多加冰路“,這條路成了列寧格勒通往本土的危險卻救命的生命線,開通後大大緩解了列寧格勒的危局。

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列寧格勒被圍,敖德薩和塞瓦斯托波爾之戰

敖德薩和塞瓦斯托波爾之戰

“敖德薩決不投降”。8月初到10月中,紅軍和紅海軍頑強地據守著蘇聯這一重要的海軍基地。為了加強克里米亞的防禦力量,斯大林同意將敖德薩守軍撤出,這需要很強的指揮和組織技巧。10月16日,最後一艘船駛往塞瓦斯托波爾。1941年12月末,斯大林打算奪回克里米亞,此時曼施泰因的第11軍正對塞瓦斯托波爾進行大規模炮擊。蘇聯兩棲作戰部隊在刻赤半島成功實施了一次兩棲登陸作戰,暫時解除了塞瓦斯托波爾所面臨的壓力,一直堅持到1942年6月。

下圖:紅軍炮班,1941年攝於敖德薩黑海艦隊基地附近。與其他艦隊基地一樣,敖德薩陸上和空中防線薄弱,黑海艦隊和海岸防禦部隊致力於防禦來自海上的進攻,很少考慮來自陸地和後方的方向,7月12日來自陸上的威脅愈發現實,紅軍開始加強敖德薩防禦。

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列寧格勒被圍,敖德薩和塞瓦斯托波爾之戰

下圖:圖片拍攝地點是塞瓦斯托波爾市,這裡又被西方稱為“蘇聯的託布魯克”。1941年10月德軍已奪取了克里米亞半島。蘇軍的預想作戰方案主要應對來自海上和空中方向的進攻。德軍對塞瓦斯托波爾軍港的作戰於10月30日開始,11月初開始嘗試進攻,曼施泰因將軍麾下第11軍希望行進間奪取塞瓦斯托波爾,但沒能成功。

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列寧格勒被圍,敖德薩和塞瓦斯托波爾之戰

下圖:黑海艦隊的艦炮在擊退德軍對塞瓦斯托波爾第一波攻擊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照片中“巴黎公社”號戰列艦的300毫米主炮正在射擊。

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列寧格勒被圍,敖德薩和塞瓦斯托波爾之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