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王陽明是“完人”,曾國藩是“半個完人”,曾國藩差在哪裡?

中國儒家歷史上達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標準的“完人”有兩個半人:一個是為萬世師表的孔子,一個是開創了心學的王陽明,還有半個,是晚清實學的代表人物曾國藩。還有一種公認的評價是:中國歷史上只有兩個聖人:孔子和王陽明。可見曾國藩在歷史上的影響力和地位還是較王陽明稍遜一籌,最多算是半個“完人”,很難達到“聖人”的境界。那麼曾國藩差在哪裡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分析。

王陽明是“完人”,曾國藩是“半個完人”,曾國藩差在哪裡?

一.從立德來說:王陽明有自己一套完整的理論,最後歸於致良知;曾國藩的理論來源於前人和當世聖人,將各家思想揉在一起,形成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王陽明說:人人心中都有個聖人。這個聖人就是人人內心固有的良知。孟子說:“不學而能為之良能,不慮而知為之良知。”知天理,知人間大道,是每一個人內心所固有的。我們只需要靜下心來,找到自己的良知良能,發揚光大,然後進入知行合一的循環。

王陽明主張“心即理,心外無物”,“聖人之道,內心自足”。每一個人天生都有一個良知良能,要根據自己內心的良知,用自己的實踐去做事,去探求真理。所以外界的名利之類,都是身外之物,都是虛無縹緲的東西。因為心定如山,心外無物,所以做一切事情能夠心安理得,對待任何屈辱和挫折磨難都能坦然處之。

致良知是人生的價值和統帥,從心外無物到知行合一,到事上練,到致良知,這是陽明心學的一個完整的體系。在這個體系的支撐下,王陽明的人生變得無比強大,難題迎刃而解。所以從明代的歷史來看,王陽明堪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士大夫精神的楷模。

王陽明是“完人”,曾國藩是“半個完人”,曾國藩差在哪裡?

曾國藩的思想是為其做官服務的。他所服務的核心始終是圍繞著“怎樣做官”、“怎樣坐穩官”、“怎樣做大官”。而他也沒有形成自己的思想體系。他的思想多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學習提煉總結,通過前人的思想磨鍊自己,修煉自己,時時反省自己,並能做到堅持,努力,忍耐,形成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他堅持的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他的“謙退”來自於道家思想。曾國藩的出發點是光宗耀祖,是為做官,一生都謹小慎微,以免給家族帶來禍患。對子孫諄諄教導,也是為了小家的安身立命。

二.從立功來說:王陽明立功是建立在維護社會治安,為百姓謀福利層面,有良知良能,以民心民意為出發點,所以能出奇制勝;曾國藩是為了維護朝廷利益,因事就事,被世俗矇蔽心神,不惜濫殺無辜,雖平定太平天國,為朝廷立下赫赫戰功,但戰鬥中敗績較多。

王陽明因為有“心即理,心外無物”,“知行合一”,“致良知”自成體系的思想理論的加持,再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以及從小立下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個目標。

王陽明是“完人”,曾國藩是“半個完人”,曾國藩差在哪裡?

所以他在平南贛匪患的過程中,始終不願生靈塗炭,儘量以最小的傷亡來達到平匪患的目的。平匪患之前,先給各路匪首寫一封信,就是有名的《告諭巢賊說》,給土匪講道理,“人情所共恥者,莫過於身被盜賊之名;人心所共憤者,莫甚於深遭劫掠之苦。今使有人罵爾等為盜,尓必怫然而怒......”先講道德仁義,然後站在他們的立場理解他們的難處,“或是為官府所迫,或是為大戶所侵,一時錯起念頭,誤入其中,後遂不敢出。此等苦情,益甚可憫。”然後提出朝廷招撫體恤之心,儘量挖掘他們心中的善,“我每為爾等思念及此,輒至於終夜不能安寢,亦無非欲為爾尋一生路。”然後再分析利弊,“聞爾等為賊,所得苦亦不多,其間尚有衣食不充者。”“何不以爾為賊之勤苦精力,而用之於耕農,運之於商賈,可以坐致饒富,而安享怡樂,放心縱意.......”一封信,就收到奇效,從而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繼而招盧、亂謝、疑池,不到一年零三個月時間,就將南贛四省百餘股土匪,清掃蕩平乾淨。

南贛匪患平定之後,王陽明並沒有就此放鬆,提出“除山中賊易,除心中賊難”,在當地開學堂教化市民,並推行利民政策,以從根本上達到社會的長治久安,人民的安居樂業。所以當地的老百姓家家戶戶都立了王陽明的生祠,過年,過節的時候都要拜祭。

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之亂的過程中,歷經艱難,甚至一度“屢戰屢敗”。1864年7月,曾國藩指揮的湘軍將太平天國據守11年的南京攻陷,湘軍在南京展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屠殺,進行了瘋狂的燒殺、掠奪、姦淫的大競賽,長達10余天。屠城,然後焚城。

王陽明是“完人”,曾國藩是“半個完人”,曾國藩差在哪裡?


曾國藩自己對這次屠城描述:“分段搜殺,三日之間斃賊共十餘萬人。秦淮長河,屍首如麻”,“城內自偽宮逆府以及民房悉付一炷”,“自五代以來,生靈塗炭,怠無逾於今日。”

縱觀歷史,哪朝哪代,都少有攻下城池之後屠城燒城的將領。所以,從這件事來說,曾國藩放下了儒家的“仁愛”,忘記了自己的初心,臣服於當下的利益,為了平定太平軍,不擇手段,失了成為“聖人”的根本。別說是為生民立命,而是使一座城池寸草不生。所以當地人給曾國藩起了一個“曾剃頭”,“曾屠夫”的外號。可見天下民心,公道自在人心。

如果王陽明在當朝,以王陽明的致良知,是否又會以另一種方式解決問題,則或可免去數十萬人的生靈塗炭,從而使當地百姓安居樂業吧。

三.從立言上看,王陽明是以洞明之心,為國為民;曾國藩是以世俗之心,為做官服務。

王陽明創立心學,心學是從百死千難中得來。“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明確指出,心的本體是晶瑩純潔,無善無惡;但意念一產生,善惡隨之而來;能區分何為善、何為惡,就是孟子所說的“良知”,而最終就是儒家所說的“格物”,就是“為善去惡”。王陽明的一生所立功業,皆是建立在自己的心學理論上的,以心學的理論去教化世人,教化學生,也以心學的理論去為人生指明方向。時時抱有一顆洞明純潔的常快樂之心。經歷了平南贛匪患,平定寧王之亂,後又平定廣西匪患,立下不世之功,在當時朝廷卻沒有得到肯定,甚至受到打壓。但王陽明因為心學的加持,心定如山,一直不間斷的隨時隨地講學,傳播心學思想,絲毫不為外界的榮辱浮沉所動。

王陽明是“完人”,曾國藩是“半個完人”,曾國藩差在哪裡?

曾國藩性格堅韌,謙和內斂,以一般之資質,對自己嚴格要求,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志為先,以忠謀政。著有《曾國藩家書》記錄了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後達30年的翰苑和從武生涯,近1500封家書。涉及小到人際瑣事和家庭生計,大到進德修業、經邦緯國之道,反映了曾國藩一生的主要活動和治政、治家、治學之道。《曾文正公全集》,收錄了曾國藩一生主要的學問精華,反映了曾國藩“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智慧和人生心得。但多趨於世俗化和庸俗化,更趨向於現在人所追求的名利的成功。因為建立在小我上,胸懷和氣度就小了。但仍不失為當今社會追求成功者的實用法典,所以曾國藩又有成功學之父的稱謂。

王陽明是“完人”,曾國藩是“半個完人”,曾國藩差在哪裡?

四.王陽明一生光明磊落,死前坦然一笑:“此心洞明”;曾國藩一生隱忍努力,一直嚴格要求自己,謹慎自守,死前仍徒留感慨,“老大徒傷”。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兼軍事家、教育家。他精通儒、釋、道三家學說,以一代儒生,平贛南匪患,平寧王之亂,平廣西匪患,立下不世之功,最後封為新建伯。

王陽明一生經歷了千死百難,歷經磨難,始終心定如山,為了自己心中的堅定目標,致力於講學,傳承心學文化,臨死之前,淡然一笑,說:“此心洞明,夫復何言”,含笑而逝。

王陽明是“完人”,曾國藩是“半個完人”,曾國藩差在哪裡?

曾國藩一生,兢兢業業,隱忍前行,克己奉公,去世前夕,發出一聲感嘆:“如敗葉滿山,全無歸宿。老大徒傷,不勝悚惶慚赧”。可見終其一生,始終沒有找見自己心中的光明。

豐子愷先生說:心小了,所有的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滄桑,內心安然無恙。可見心胸決定了心態,而心胸是和志向有關的,心中存有大志向,如王陽明小時候就受儒家影響,立下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大志向,一生以天下黎民蒼生為己任,因為心中有“良知良能”,才能一朝龍場悟道,氣場和人生氣度都強大起來。心理強大了,其他的任何事情便不會動搖心神,所以有心動如山,知行合一,最後致良知這樣偉大的心學基礎的建立。

所以基於以上四點,王陽明早已超脫了世俗的喜怒哀樂,而曾國藩始終超不出俗世煩惱。臨死之前,心思亦難洞明。所以,終歸,王陽明可與孔子齊名,成為一代“大聖人”,而曾國藩不敢稱“聖人”,只能算是半個“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