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鴉片戰爭的爆發,誤我中華的不是滿清,而是兩千多年的政策


鴉片戰爭的爆發,誤我中華的不是滿清,而是兩千多年的政策

1840年鴉片戰爭之前,清朝還處於天朝上國的美夢中,渾然不知中國已經從世界的主宰者變成被主宰者,直到西方的堅船利炮炸醒了這個“天朝美夢”。

鴉片戰爭的爆發,誤我中華的不是滿清,而是兩千多年的政策


很多學者認為,滿清統治者的愚昧無知,誤我中華三百年,事情真的是這樣嗎,我看未必。

鴉片戰爭的爆發,誤我中華的不是滿清,而是兩千多年的政策


1793年,英國使者馬嘎爾尼訪問中國,他此行目的是為了打開中國市場的大門,希望清朝開放通商口岸,擴大貿易往來,以此扭轉中英的貿易逆差,為此馬嘎爾尼做了精心的準備,他為乾隆皇帝準備了大量的精美禮物,其中不乏當時世界尖端科學技術,其中有地球儀、氣壓計、蒸汽機、棉紡機、榴彈炮、卡賓槍、步槍等等,他們覺著這些東西必然是中國所需要的,而且市場巨大,然而這些費盡心思準備的先進科學技術,卻被乾隆皇帝認為是奇技淫巧,對於通商的要求,更是被乾隆皇帝一口回絕,至此,清朝喪失了一次通往強國的機會。

鴉片戰爭的爆發,誤我中華的不是滿清,而是兩千多年的政策


乾隆皇帝雖然好大喜功,但也並非昏庸無能之輩,他雖為滿人,但自幼學習漢人的政治、文化、經濟和歷史,他深知“愚民政策”對於穩固政權的作用,如果讓這些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進入中國,必定會導致民智大開,那對百姓的管理將會變的極為困難,更何況,占人口絕大多數的漢人本來就不滿清朝的統治,如此通商必然會動了滿清的統治基礎。

鴉片戰爭的爆發,誤我中華的不是滿清,而是兩千多年的政策


那漢政權是不是可以避免呢,答案是否定的,在“家天下”的封建社會制度中,無論哪個朝代哪個民族執政,維持政權穩定都是擺到第一位的,無論是開國的皇帝還是接任的皇帝,想穩定社會,讓老百姓安安分分的辛勤勞動是在好不過的,而馬嘎爾尼帶來的科學技術,顯然不符合統治者的“愚民政策”思維,所以,誤我中華的不是滿清,而是兩千多年的“愚民政策”。

鴉片戰爭的爆發,誤我中華的不是滿清,而是兩千多年的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