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书法对于用笔真的很关键吗?为何?

大器书法幽默风趣


工于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

1选择自己想要练习的字帖,一般新手书法入门可选择隶书和楷书进行学习,不同的书法家的风格也是不同的,可以提前进行了解,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风格进行练习,一般刚入门推荐楷书选择欧体、颜体和柳体,隶书推荐选择曹全碑。

2

准备好毛笔,一般选择狼毫笔,选择中号的进行入门练习较好。

3

选择墨汁,墨汁市面上也有很多种,有一些的水分比较多,比较臭,一般来说比较好的墨汁味道是带点香味的。

4

准备好毛边纸和宣纸,毛边纸很适合练习的时候用,便宜,练习起来也不会舍不得,宣纸的价格较贵,当练习了一段时间写作品进行保存的时候可以使用宣纸。

5

墨蝶用来装墨汁,压条在写练习的时候可以防止纸随意挪动!








道艺2


首先明确一点,就是用笔的概念,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用笔指的如何用毛笔写出各种线条的变化的技巧,也就是笔法,它和执笔的方法是没有太大关系,线条的变化主要通过笔毫表现出来,所以从古至今执笔有虽然有很多的姿势,但笔法才是我们初期追求的根本。

笔法有多关键?

它就好比车的发动机,试想一下车没有发动机或是配一台很差的发动机,其他配置再高有什么用?所以笔法是书法艺术表现的基础。 元代的书法家赵孟他的《兰亭十三拔》里写道: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需用功,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这是有道理的,但“用笔千古不易"这句话并不是说笔法从一开始就形成了,而是指从古至今的笔法都可以为我们所用,笔法到了王羲之的时候已经得到了高度的成熟,当然他也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丰富起来的后面虽有创新与突破,但微乎其微。所以赵孟頫这样说。

但笔法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书法艺术是抽象线条的表现艺术,所以真正的作品还会涉及章法、墨法、布白等等一些作品构成元素,通过这些形式语言去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





弘毅书画学堂


书法是用毛笔在宣纸上表现汉字美的艺术,当然用笔是关键,中国书法用笔要有起笔,收笔,中锋,侧锋,偏锋,顿挫等技巧:

1.中国书法的用笔方法指笔锋在纸上的运转动作也称运笔。语本汉蔡邕《九势》:"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2.指行文。

运笔的方式前面已经谈过了,接下来就是要发挥它的要领,落笔时如何做各种笔画,表现各异书风,其间变化多端,还有像落笔与起笔之方式,行笔之轻重缓急,笔画或字之间的连与断,以及转折之方式,笔锋之运用等,皆需注意。但多虽多,还是有一定的法度可寻,以下大约分成七点,略概分类叙述:

起笔与收笔:

关于起笔,求其方圆分明,完美洁净,包世臣称:「起笔处:顺入者无缺峰,逆入者无涨墨。」无缺峰则形状完美,无涨墨则笔画洁净,起笔时顺入成方,逆入成圆。收笔时则需顿或折笔锋而成方,回锋而成圆。上述诸点,乃起步之大道理,应多加练习.

提笔与顿笔:

当你在写作时,一个字完成的过程是由提笔与顿笔交互而形成的,「顿」是将笔下压,屈笔锋而将力道使于纸上。「提」,则是将笔提起或半提起以继续行笔。大体上,顿笔后需提笔才能行笔,而提笔后又需顿笔,使笔画成形,或接连着下一笔的笔画。终使字成形。所以才说书法写作是提与顿的交替过程。其中又包括更细的变化,例如提有全提、半提之分,顿也有轻重之巧。这就需要读者自己去体会了。

转笔与折笔:

除了上述之提与顿外,转笔与顿笔也需要重视。「转」是圆润笔画的方法,「折」则是画方的方法。张廷相曾道:「真书以点画成形,以转折见性」。其中,细分古书所见,折亦可称为翻转,表现的方法有此一句「曳而加于上」,意思是行笔中停笔不动,变换笔锋之方向略成ㄟ状转向。使外角成方,得其笔意。至于转法亦称绞转,行笔中「动而转于下」,意近同于上,只是转锋时不停,顺势回转向下,形亦同于ㄟ,但画外角成圆,转动幅度较为大。蒋梦麟曾以图形说明,并附诗云:「翻转突折成直角,绞转毫滚心如旋。」此例足可明见。

方笔与圆笔:

这部份较为复杂,讲求整体的效果。依前面所提过的起、收,提、顿、转、折,在书写时,放慢些许速度,使运笔较更稳定,以合宜的技巧,在起止及转弯处,笔画中等,将之突显曲度,使整体架构看起来圆润,且萧散超逸。而方笔则是在上述各要点中,突显笔画的骨气,让整体架构明了,直方而不失轻巧,凝整沈着,苍劲挺拔。张隆延道:「方笔平直而精严,圆笔委曲而奇诡。」极为称道。

藏锋与露锋:

谈到笔锋,可延伸出偏锋、正锋、搭锋、折锋、回锋诸法,对于笔锋的用法,重要可知。若书法笔中锋无变化,那即是死法。又以藏锋与露锋最重要。藏锋即是将笔锋藏于笔画中,不露痕迹;露锋就是笔锋自然露外。徐浩云:「用笔之势,特需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此句话甚是明白。笔锋不藏,则缺乏含蓄之深韵,也不可偏重一方,则不得中道即为病。两者得相配合,藏锋包其气概,露锋纵其精神,使字气势挺拔,气韵天成,即得其道!



张言好书画


嗯,对的。

书法的用笔是指行笔的方式方法,其产生的效果,中国书法主要用点画表现所用工具,主要是尖锋毛笔,因此,正确的执笔和运笔的方法十分重要,执笔的高低轻重,运笔的急缓方圆比分的肠瘘点画的长短粗细笔法的立杆质感等都需要精到用笔才能体现。

任何字体都存在两种用笔中锋和侧锋,如二王的书法是中锋用笔的代表,金农的隶书是侧锋用笔的代表。

中锋用笔应该理解为笔垂直于纸面,这样很自然地向任何一个方向运动,也就是所谓的八面出锋的用笔方法。侧锋用笔顾名思义,笔锋是侧着的,笔不垂直于纸面,为了达到特殊的效果,侧锋用笔也是很必要的。






墨文轩书画


笔法对书法作品很重要吗?这个肯定是很重要的。

不过,我们还是从两个方面来说好了。

笔法是字法的骨骼

没有笔法的字,肯定是没有力量的。所以,为了让写出来的字,有一种力量的美,书法家对笔法可以说到了精益求精的地步了。

那么,书法的笔法在哪里?这是学习书法的关键。如果你找不到笔法在哪里,那么你的字肯定显示不出来笔法的。

没有笔法的字,往往很无力,因为,它没有合理的结构。

我们知道,一个字的笔画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这三个部分各有各的的功能,不能互相争夺。

比如隶书的一横有“蚕头”有“燕尾”。还有中间的行笔部分。那么你就不能让“蚕头”占的位置太多,也不能让“燕尾”占的位置太少。

如果我们按笔法来分析,蚕头就是起笔部分,燕尾是收笔部分,中间是行笔部分。

学习书法一定要严格控制每一部分用笔的变化。

该变化你不变化,不该变化你变化了,这个字肯定写不好,这个笔法也就是错的。

这是我们从结果来说的。

从过程来看,如何用笔,也有一个对不对好不好的。

比如,笔法的基本就是藏锋、露锋、提笔和按笔,还有调锋。如果这些用笔错误,也会一个写字的质量。

比如说,本来一个起笔是露锋,结果,你是藏锋写的,这个笔画就会不舒服。

只有笔法没有别扭和错误,写出来的字,才会精彩。

章法也会体现笔法的重要作用

如果我们写的是楷书、隶书、篆书这样的书法作品,只要每一个字的笔法都没有问题,排列整齐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是行书、草书,笔法是比较夸张的。有时,一个字的一笔,要占五六个字的位置,那么一笔的笔法当然就很显眼,这一笔甚至就是一篇书法作品的出彩之处,如果笔法不精彩,那么一篇书法作品,就会大打折扣了。

书法的内在质量,是笔法决定,所以,评论书法作品,笔精墨妙是对作品成功的最好赞赏。

而要达到笔精墨妙,没有笔法做基础一切无从谈起。

当然,书法成败的因素还有很多,但是,如果笔法精妙,其他问题,都是次要问题了。


捣蛋鬼蛋雕


关于学习书法用笔的问题,我认为非常重要,俗话说的好,手巧不如家什妙,写好书法必须购买好的笔,先拿硬笔书法来说,以前都用钢笔或铅笔,现在一般都是用中性笔,所以学习书法时就要用中性笔,一般学生使用0.7晨光中性笔为好,1.0的有些粗不好书写,掌握不好力度,同时还得掌握书写技巧。软笔书法用的毛笔也是非常讲究的一般初学者要用狼毫笔,因为狼毫笔比较硬,能使上劲,好掌握,切要笔头弹性好,不分叉最好。









暖暖的过往岁月


毛笔用后即洗净墨汁,洗得越干净越好,然后轻轻挤掉水份,把笔头捋成原形状,挂起来阴干。(小提示:切勿将洗干净的毛笔再次带上笔套,毛笔开锋后一律不要再次带上笔套。很容易导致笔锋零乱,毛料发霉等现象。建议放在笔挂、笔架上,等完全干透后可以卷入笔帘等工具内。笔架、笔挂的价格根据不同材料、不同品牌而不同,贵的好几百)


王木样书法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用笔和笔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用笔”是指驾驭笔的能力;“笔法”是指不同书体各种笔画的正确书写要领;这两者缺一不可。也就是说:要写好字不但要用笔精道,还要娴熟掌握不同书体各种笔画的正确书写要领。如果忽略了笔法就会误入歧途。如果说用笔是关键,那么笔法则是关键中的关键。


张庆涛中国书法大课堂


书法对于用笔真的很关键吗?为何?

学书法的朋友都知道,学书法一般包括执笔、临书、运笔(用笔)、结构、章法等,其中运笔也是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

用笔讲究有缓有急,一波三折,偃、仰、欹、侧、长、短、大、小等,写出各种姿态,运笔太急显得线条无骨没有力道,太缓吧显得凝滞而没有筋骨。这需要在长期的书法练习的过程中加以体会琢磨,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运笔方法。如古人讲得折钗股、屋漏痕、锥画沙等都指用笔的一些方法,折钗股,指曲折圆而有力;屋漏痕,指横直遒劲而藏锋;锥画沙,写出来的笔画看不出起止的痕迹,这些都是通过熟练地运笔而体现出来的。我们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也是一个运笔的过程。

所以说书法对于用笔真的很关键。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