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齊桓公尊周禮愛和平,為何卻落了個悲慘結局?其中的原因引人深思

平王東遷後,周室只剩下一小塊地盤,王權逐漸衰微,周天子的天下共主也已經名存實亡。此時的大小地方諸侯多達一百四十多個,他們不給周王室納貢,不朝拜天子,各自為政,相互攻伐,齊國是其中一個比較大的諸侯國。

齊桓公尊周禮愛和平,為何卻落了個悲慘結局?其中的原因引人深思

齊桓公,姜姓,呂氏,名小白,齊僖公第三子、齊襄公幼弟。齊襄公和公孫無知相繼死於齊國內亂之後,齊桓公與哥哥公子糾爭奪王位,在搶先到達國都臨淄後順利繼位。

說到齊桓公就不得不說到管仲和鮑叔牙。齊僖公死後,管仲和鮑叔牙分別輔佐公子糾和公子小白逃亡他國,齊國內亂髮生後,兩位王子都想搶先回國,繼承王位。得知公子小白已經先行出發,管仲自請先行,想在半路截殺小白,當看見公子小白馬車將近,管仲一箭射中,公子小白急中生智,咬破舌尖倒地,原來管仲只是射中了小白的衣帶銅鉤,以為他已死,便護送公子糾不緊不慢回國,等到齊國才知道公子小白已經繼位。

齊桓公尊周禮愛和平,為何卻落了個悲慘結局?其中的原因引人深思

齊桓公因此怨恨管仲和魯國,繼位後就發兵攻打魯國,魯國大敗,為了求和,魯公殺了公子糾並把管仲送到齊國。鮑叔牙認為自己的才能不及管仲,拒絕了齊桓公的任命並極力舉薦管仲為相,於是齊桓公齋戒三日,拜了管仲為相,並稱管仲為"仲父"。從此之後,君臣兩人就開始了齊國的霸業。

齊桓公尊周禮愛和平,為何卻落了個悲慘結局?其中的原因引人深思

公元前683年,在管仲的建議下,齊桓公出兵滅掉了不遵禮法的譚國,前681年,為平息宋國內亂,齊桓公召集齊、宋、陳、蔡、邾五國國君在齊國舉行"北杏會盟",遂國也被邀請,但是國君拒絕參加,為了提高齊國的威望,齊桓公在會盟之後又滅掉了遂國。前680年,參加過"北杏會盟"的宋國背叛盟約,齊桓公先朝見周天子,說宋國不尊重周天子,隨便廢立國君,請周天子興師問罪。然後帶領周王室,陳國,蔡國一起來討伐宋國,宋國不想揹負與天子作對的罪名,便請求歸順王室,與諸侯和好,齊桓公便與衛、鄭、宋三國國君在鄄地會盟,大家看見周天子支持齊國便共推齊桓公為盟主,他的霸主地位開始確立。前678年,齊又約集魯、宋、陳、衛、鄭、許、滑、滕等國在"幽地會盟" 。會上大家再推齊桓公為盟主,承認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

齊桓公尊周禮愛和平,為何卻落了個悲慘結局?其中的原因引人深思

前663年,山戎攻打燕國,燕國向齊國求救,齊桓公又出兵幫燕國打跑山戎,燕莊公送齊桓公回國一直送到齊國境內,桓公說:"不是天子,諸侯相送不能出境,我不可以對燕無禮。"於是把燕軍所到的地方全部割給讓燕國,諸侯聽說此事,都全力擁護齊國。

前659年,狄人侵犯邢國,齊國連同宋、曹兩國出兵趕走狄人,然後齊桓公幫助邢國把國都遷到靠近齊國較為安全的夷儀。不久,狄人又侵犯衛國,齊桓公考慮到衛國已是君死國滅,第二年便在楚丘幫助衛國築造新城,使衛國在黃河南岸復國。

齊桓公尊周禮愛和平,為何卻落了個悲慘結局?其中的原因引人深思

前657年,楚國攻打鄭國,齊桓公約集八國在陽穀會盟,然後率聯軍討伐楚國,兩軍相持不下,通過談判,楚國答應恢復向周天子納貢,然後齊桓公與各諸侯共同與楚國訂立盟約,各自退兵,史稱"召陵之盟"。前651年,齊桓公又與諸侯在葵丘會盟並頒佈了"五禁"條款,周襄王派大臣參與並送了重禮,此次會盟,齊桓公成了代表周天子發號施令諸侯霸主。

齊桓公尊周禮愛和平,為何卻落了個悲慘結局?其中的原因引人深思

管仲死後,齊桓公重用易牙、開方、豎刁,三人專權,齊國開始沒落。

前643年,齊桓公病死,五個公子互相攻打爭奪王位,桓公屍體發臭了都沒人理會,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之後才被奪位成功的齊君無虧收殮。

齊桓公在位期間,多次會盟諸侯,尊周攘夷,擁護周天子,在春秋大動亂時期仍扮演著正義的化身,不愧是春秋五霸之首。只是晚年誤用奸邪,死後更是悽慘,生前身後的功過只能留給我們後世人品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